如何活用教材论文_林宜正

如何活用教材论文_林宜正

福建省尤溪县第五中学 365100

摘 要:如何活用教材是新课程改革的永恒话题。对于课本提供的素材,如何利用?如何舍取?本文就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做法。

关键词:教材 活用 方法

教材只是为教学提供教材的范本,是为教师提供最基本的教学素材,教师在教学时要学会创造性地活用教材,而不能按部就“搬”。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建构注意学习观重视学习者自身经验和自我发展,强调教师要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所谓“真实的学习环境”是指知识生成的环境和知识运用的环境尽可能接近,这样学习的知识才是适用的、有效的。教师的责任就是创造含有丰富信息,使学生能在其中积极思考、探究和进行知识建构的真实的学习环境。

使用新课程时,我们一线教师要确立新的教材观和教学观,教材只不过是一种载体,它体现的数学思想、思维方式、教学理念和科学精神则是最重要的灵魂。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通过自己的创造劳动对教材进行“深加工”,充分发挥教材的价值,让它在课堂上发挥得淋漓尽致。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在用教材教,而不是一味教教材。

为此,在对数学新教材的教学中,我们要大胆实践和勇于探索。下面就自己在教学中使用教材的一些做法与大家交流:

一、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

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我构建的过程,也是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我生成的过程,因此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新教学活动的起点。

比如学生学习数学新概念时,先唤起学生的一切有关的知识经验,进行新旧知识联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温故而知新,从而让学生很自然地过渡到新概念的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有理数乘方的教学,北师大教材上是通过细胞分裂10次后共有10个2相乘得到1024个细胞,为了简便计算,把10个2相乘记为210,从而得出乘方的定义。这样的概念教学,学生不易接受,不妨做这样的改进:先复习小学学过的加法和平方、立方运算。如3+3=3×2,3+3+3=3×3,3+3+3+3=3×4,推广到100个3相加可记作100×3,n个3相加记作3n,n个a相加记作na;类似的边长是5的正方形面积是5×5记作52,棱长是5的立方体的体积是5×5×5可记作53,然后提出新问题:5×5×5×5可记作什么?学生自然会回答54。把数字5换成a,得到a﹒a﹒a﹒a=a4;然后把因式的个数推广到一般的个数n,就得出了乘方的定义:a﹒a﹒a﹒a…a=an。这种求相同因数积的运算,叫作乘方。

二、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面向学生的现实世界和可能世界

教学中要把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生活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使学生不仅学到课本的知识,更是打开视野,体验生活,感受世界,把过去、现在、未来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

例如七年级(下)的“余角、补角、对顶角”,课本上设置了“光的入射与反射关系图”作为余角与补角的引入情境,按“余角——补角——对顶角”的顺序编排。

第一,我觉得此引入情境不好。原因是:1.七年级的学生还未学物理,多数不了解光的反射原理,法线又是人为添加的,如果为了让学生明白这个图,可以做一个简单实验,但会浪费时间又背离了数学本意;2.这个图中的角比较杂乱,学生难以将目标集中到余角、补角上来。其实,余角、补角的概念并非来源于现实,而是数学上的人为约定,为什么要做此约定呢?因为互余互补的角比较特殊,可以由一个推知另一个,从而方便了计算。特别是到了三角函数阶段,可以将较大的角转化成较小的角,便于研究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对称性性质。而这样的好处或者说概念定义的必要性,学生暂时无法接受。

第二,书上按“余角、补角、对顶角”的编排顺序不好。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考虑其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两直线相交形成对顶角最为常见、最易为学生所接受,所以可以调整为“对顶角——补角——余角”的教学顺序,设置简单的问题或图形。对顶角的的引入,可以由剪刀模型抽象出来,也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仅有一把直尺,如何很快地画出一个和已知角相等的角?从两直线相交的相邻的两个角的大小关系(和为180°,形成平角)引出补角,实现了对顶角与补角之间的自然过渡,让学生在无意中轻松发现了这种特殊的关系,自己学会下定义。而后类比补角提出:两角之和还有其它的特殊情况吗?若两个角的和为90°也是很特殊的,从而轻松地给出了余角的定义。

三、尊重学生独特的感悟和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对同一问题的自我理解、自我感悟,鼓励学生求异、求新,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求知过程。

参考文献

[1]关文信 《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

[2]吴飞 《和易以“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

[3]余文森 《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论文作者:林宜正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4月第27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8

标签:;  ;  ;  ;  ;  ;  ;  ;  

如何活用教材论文_林宜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