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教你做亿万富翁_李嘉诚论文

李嘉诚教你做亿万富翁_李嘉诚论文

李嘉诚教你成为亿万富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你论文,亿万富翁论文,李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面对世人眼中财富的象征,我们在心里一遍遍试图再现李嘉诚弯腰拾硬币的场景。

花了58年,李嘉诚建立了今天的王国。走到人生第七十个年头,李嘉诚扼要地说出成功之道。“因为我勤奋,我节俭,有毅力。我肯求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三言两语,描绘出他怎样闯过昔日的难关。同样他也坦言:“在20岁前,事业上的成功百分之百是靠双手勤劳换来;20至30岁之间,事业已有些基础,那10年的成功,10%靠运气好,90%仍是由勤奋得来;30岁之后,机会的比率也渐渐提高;到现在,运气差不多要占三至四成了。”

理财致富也是如此,20岁以前,所有的钱都是靠双手勤劳换来,20至30岁之间是努力赚钱和存钱的时候,30岁以后,投资理财的重要性逐渐提高,到中年时赚的钱已经不重要,这时候反而是如何管钱比较重要。李嘉诚一生都在为他的财富奋斗,想要成为有钱人,就必须有足够的耐心。自30岁起,李嘉诚就再也没有细数过自己的财富。

创业:“不要嫌弃细小河流,河水汇流,可以成为长江。”

1952年,李嘉诚用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开设塑胶厂,取名长江。“不要嫌弃细小河流,河水汇流,才可以成为长江。要不停吸收新知识,留意世界经济和政治形势,甚至要稍跑在社会之前。”

50年代香港工业刚起步,又有大批廉价劳工,经营小本生意,最重要的是能吃苦耐劳。“最辛苦是做穷生意。”创业时,资金不足,推销、设计,样样都要亲手做。“当年长江塑胶厂,只是生产一些普通的塑胶玩具和家庭用品,经由出口洋行运销欧美。在最初的十年间,每星期要工作七天,每天至少工作16小时,晚上还要进行自修,加上工厂人手不够,自己要身兼买货、接单等工作,经常睡眠不足,早上必用两个闹钟,才能惊醒起床,这可说是最艰难的时刻。”在香港,李嘉诚也许是走路步伐最快的人,直至今日,70多岁的李嘉诚依然健步如飞,很多年轻人都赶不上他。他的手表,永远比别人调前15分钟。

一天,李嘉诚阅读一份外国杂志,他注意到一部制造塑料瓶的机器,可以造出较优质而又适合香港市场的产品。只可惜当时香港没有这种机器,若到外国订购,价钱又昂贵。于是,李嘉诚不断研究,制造机器,“靠这部机器,在最短时间,令我至少赚了几万元。”到现在,李嘉诚仍不停阅读书籍杂志。每有好文章,下属必定翻译成中文,让他阅读。

要把穷生意做大,节俭是关键。多年来,香港商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李嘉诚口袋里的一枚硬币滚落到一个角落里,他弯腰去拾,却没有拾到。

一旁的门童为他拾起,恭敬地放到他手里。李嘉诚给了他100港币的小费作为酬谢。

旁人问起。李嘉诚说:“硬币若不拾起,便没有用处了;拾起,我还有用。100元钱对于他来说也是有用的。钱的作用不在于聚敛,而在于使用。”

面对世人眼中财富的象征,我们在心里一遍遍试图再现李嘉诚弯腰拾硬币的场景。国人有热衷传奇的传统,这使得李嘉诚在人们、特别是在内地人眼中更多的是一位呼风唤雨的商业“超人”,而对超人的超人之处却往往忽视,只留下望尘莫及的感慨。

经商之道,要居安思危,也要洞悉社会动态。“没有一样事情会无止境地好,同样道理,没有一个行业会一直好下去。”经营塑胶生意时,李嘉诚已投资地产,主要投资到工业大厦。就在70年代香港工业萧条前,他结束塑胶生意。“我在赚钱时结束工厂,赔偿赔得足,工人们人人开开心心。”

做生意:“我一定会想:有没有足够气力由A到B?又想:有气力划回来吗?”

投资地产,李嘉诚运用资金宁取稳健保守,从不向银行借贷。“做生意似划艇,我一定会想:有没有足够气力由A到B?又想:有气力划回来吗?”

1967年香港社会不稳定,投资者失去信心,但李嘉诚有另一见解。“中国不会将香港变成一个烂摊子,对她没有好处,香港不会完。”人弃我取。李嘉诚低价买下其他地产商刚开始打桩而又放弃的地盘。70年代,人口由战后60万增至400多万,楼宇需求大大增加。“我赚到很多钱,但不是一个天文数字。”

1972年,长江实业上市。

某日,开完业务会议,他的秘书洪小莲(现为长江实业董事)说:“我们将来一定要做成最好的华资地产公司。”李嘉诚却说:“我们要做到能与置地(当时香港实力最雄厚的英资地产商)较量。”

70年代中,长江击败置地,投得地铁公司那块位于中环旧邮政局的地皮。虽然如此,但当问李嘉诚经商多年,最引以为荣的是什么事情,他说不是击败置地,而是“我有很多合作伙伴,合作后,仍有来往。比如投得地铁公司那块地皮,是因为知道地铁公司需要现金……你要首先想对方的利益:为什么要和你合作?你要说服他,跟自己合作都有钱赚。”因为这一击,洪小莲后来回忆起当初李嘉诚那番话,发现原来梦想可以成真。

下属:“你要首先让他们喜欢你。”

李嘉诚有一套管理之道。“管理一间大公司,你可以样样事情都自己亲躬亲为,首先要让员工有归属感,使得他们安心工作,那么,你就首先要让他们喜欢你。”业务发展越是庞大,就更要懂得用人之道,独具慧眼,李嘉诚那份“慧”是出于一份“心”。

一位长江实业的司机跟采访李嘉诚的记者说:“我们真是很喜欢我们老板,他对我们非常好。他知道公司的公积金投资在外面,遇金融风暴,损失很多,老板填了那笔数,不让员工的公积金受损。”

白手起家的李嘉诚,在其长江实业集团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敏锐地意识到,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一个企业的发展在不同的阶段需要有不同的管理和专业人才,而他当时的企业所面临的“人才困境”较为严重。由于当时社会的综合因素,工人文化水平差,多数人只有小学文化程度,技术管理方面的人员更是奇缺,那些曾和他一起出生入死打天下的元老重臣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水平达不到企业发展的要求,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商业竞争,要靠这样一支队伍创出佳绩显然是不可能的。李嘉诚克服重重阻力,劝退了一批创业之初帮他一起打江山的忠心苦干的“难兄难弟”,果断起用了一批年轻有为的专业人员,为集团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与此同时,他制定了若干用人措施,诸如:开办夜校培训在职工人、选送有培养前途的年轻人出国深造。而他自己,也专门请了家庭教师传授知识,并自学英语。

在李嘉诚新组建的高层领导班子里,既有具有杰出金融头脑和非凡分析本领的财务专家,也有经营房地产的“老手”,既有生气勃勃、年轻有为的港人,也有作风严谨、善于谋断的洋人。可以这么说,李嘉诚今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他的集团能成为纵横东西的跨国集团,是和他回避了东方式家族化管理模式,大胆起用洋人分不开的。他起用的那些洋专家,在集团内部管理上把西方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带入长江集团,使之在经济的、科学的、高效益的条件下运作,尤其是在西方,这些洋人不但是李嘉诚接洽收购的先锋,而且是他集团进军西方市场的向导。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为长江实业集团董事局现任副主席英国人George C Magnus,他是一名现代企业管理大师,70年代加入长江实业后一直追随李嘉诚左右,为“长江实业”的发展立下了卓越的功劳。另一名为李嘉诚十分器重的英国人是Simon Murry,他是李嘉诚远征西方的代表。

1986年,李嘉诚与Simon Murry策划,买下了英国一家控股公司的部分股份,1987年又将所持股份全部出售,获利2400万美元。此外他们还相继收购了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等多家公司的股份,使李嘉诚的势力逐渐向国外大集团渗透。

精于用人之道的李嘉诚深知,不仅要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大胆起用不同才能的人,而且要在企业发展的同一阶段注重发挥人才特长,恰当、合理运用不同才能的人,因此,他的“智囊团”里既有朝气蓬勃、精明强干的年轻人,又有一批老谋深算的“客卿”。香港商界盛传李嘉诚左右手与“客卿”并重,其中最令人注目的是精明过人、集律师与会计师于一身的李业广和叱咤股坛的杜辉廉,后者为李嘉诚在股票发行、二级市场上的收购立下了汗马功劳,特别是在1987年香港股灾之前,为李嘉诚的集团成功集资100亿港元。

在总结用人心得时,李嘉诚曾形象地说:“大部分的人都会有部分长处部分短处,好像大象食量以斗计,蚂蚁一小勺便足够。各尽所能,各得所需,以量材而用为原则,又像一部机器,假如主要的机件需要用五百匹马力去发动,虽然半匹马力与五百匹相比是小得多,但也能发挥其一部分作用。”

开会:“当你提出困难时,请你提出解决方法……”

和黄前高层马世民说,李嘉诚的成功在于一来懂得掌握时机,低吸纳;二来速战速决,在最有利情况下达成交易。

李嘉诚决策快,开会快,雷厉风行。“我开会很快,45分钟。其实是要大家做‘功课’。当你提出困难时,请你提出解决方法,然后告诉我哪一个解决方法是最好。”

他又说了一个比喻:“我是杂牌军总司令,难道我拿机枪会好得过那个机枪手吗?难道我可以强过那个炮手吗?总司令懂得指挥就可以了。”

两个儿子李泽钜、李泽楷读中学时,李嘉诚已带他们回公司开会。“带他们到公司开会,目的不是教他们做生意,而是教他:做生意不是简单的事情,要花很多的心血,开很多会议,才能成事。”

理财:“一年存14000元,40年后就能成为亿万富翁”

李嘉诚有一套理财理论:“一年存14000元,40年后就能成为亿万富翁。但理财必须花费长久的时间,短时间是看不出效果的。同时一个人想要利用理财而快速致富,可说是一点指望也没有。”

如果一个人从现在开始,每年年底存14000元,如果他每年所存下的钱都能投资到股票或房地产,因而获得每年平均20%的投资回报率,我们已知道,40年后财富会成长为10281万元,现在试问十年后他能累积多少财富?大部分认为报酬高,只是时间短了些,经过十年的作用,少说也应该有500万元,甚至有人猜1000万,最保守的人则猜100万。同样地,这又是一个令人惊异的答案:36万元!下列是计算公式:

同样在报酬率20%下,每年14000元,经过40年的理财结果是10281万元;而经过十年却只累积36万,令人不敢置信!两者相差300余倍!

十年是多久?十年是八年抗战加两年,经过十年的奋斗,才只有30余万,怎能不叫人心灰意冷呢?这正是投资理财致富过程中必然遭遇的无奈。理财者必须了解理财活动是“马拉松竞赛”而非“百米冲刺”,比的是耐力而不是爆发力。投资理财要想致富,其先决条件就是时间,而且是漫长的时间,你必须经过一段非常漫长时期的等待,才可以看出结果。如果投入的资金是很少的话,经过十年是看不出成果的。

但李嘉诚也坦言,赚第二个1000万比第一个100万简单容易得多。时至今日,社会环境已与多年前李嘉诚创业时有很多不同,有人认为为了成功可以不择手段。李嘉诚却说:“绝不同意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即使侥幸略有所得,也必不能长久,正如俗语所说,刻薄成家,理无久享。”

教子:“要令别人对你信任。不只是商人,一个国家亦是无信不立。”

中国几千年的商业文化,宣扬的都是一个“奸”字,然而对于李嘉诚这位30岁就凭自己的努力成为富豪的人来说,商人最重要的素质却是“信”。

“要令别人对你信任。不只是商人,一个国家亦是无信不立。”

其实,李嘉诚对事业上的“信”与他对人的“诚”是分不开的,诚信相合,即为“义”。从对子女的教育上最能看出一个人的为人和心中的想法。李嘉诚坦言:“以往99%是教孩子做人道理,现在有时会谈论生意,约1/3谈生意,2/3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因为世情才是大学问。世界上每一个人都精明,要令人家信服并喜欢和你交往,那才最重要。”

“我经常教导他们,一生之中,最重的是守信。我现在就算再有多十倍的资金也不足以应付那么多的生意,而且很多是别人主动找自己的,这些都是为人守信的结果。对人要守信用,对朋友要有义气,今日而言,也许很多人未必相信,但我觉得‘义’字,实在是终身用得着的。”李嘉诚一直都在磨炼李泽钜、李泽楷两兄弟。

标签:;  ;  

李嘉诚教你做亿万富翁_李嘉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