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新品种华麦13,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品种论文,小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华麦13原代号华9914,由华中农业大学原农学系小麦育种室协作选育而成,2004年8月经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产会审定定名。该品种是湖“八五”“九五”重点攻关项目——农作物新品选育课题的研究成果,项目得到湖北省科委的资助。品种审定号为2004006,品种权保护申请号20050573.4.0。
华9914是用常规杂交育种的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母本华8878和父本华8827均是华中农业大学小麦育种组选育出的稳定新品系。华8878具有南大2419和G84的亲缘,有耐湿、抗赤霉病的特征;华8827具有大粒矮和7030的亲缘,因此有丰产、优质和抗条锈病的特点。
品种特征:半冬性,幼苗半匍匐,分蘖力、成穗率中等;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省区试两年多点平均亩有效穗数24.5万,穗粒数36.1粒,千粒重37.7克,株高87厘米,生育期209天。后期熟相好。
农业部谷物及制品监督检测中心对2001~2003两年送样的品质分析平均结果:容量709g/L,粗蛋白和湿面筋含量分别为15.81%和36.1%,沉降值39.3ml,吸水率54.1%,稳定时间4.3分钟,拉伸面绩81.1cm2。主要品质指标均达到国家中筋小麦品种品质标准。
田间表现:赤霉病、条锈病、白粉病等与对照相当。2004年5月专家组考察田间未发现赤霉病、白粉病和条锈病,纹枯病发生轻。抗倒伏性强。抗寒性强。
丰产性好,产量高,增产潜力大。该品种是矮杆、大穗、大粒型品种,株高不超过87公分,产量三要素协调,省区试多点多年试验平均有效穗数24.5万/亩,穗粒数36.1/粒,千粒重37.7克,区试中每亩最高穗数可达28.9万/亩,最高穗粒数46.5粒,最高千粒重45.8克,照此计算理论单产可达520公斤。区试中襄北试点2002年单产近454.75公斤,创该轮区试中最高产量记录,上述结果说明该品种具有很高的增产潜力,如果栽培技术能跟得上,良种良法配套,亩产450~500公斤的指标是有可能实现的。
抗逆性强。该品种株高不高过87公分,比目前湖北推广的多数品种的植株都低,且下部节间短、粗,具有较强的抗倒伏性。该品种和华麦8号一样都有南大2419的亲缘,品种选育过程中又是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冲田中选育成功的,品种在渍水条件下次生根皮层能产生较好的通气组织,根系发达,根活力较强,因此具有很好的耐湿性。2004年冬季湖北推广的主要品种大多数都遭受到低温的侵袭,普遍发生冻害,华麦13在全省各地观察,无一处冻害发生,成为公认的抗寒性强的品种。
接种鉴定高感赤霉病、条锈病,但田间观察与对照抗病性相当。该品种接种鉴定虽有较高的感病率,但观察其赤霉病的抗扩散性较好,不会造成大的危害,条锈病除汉水沿岸之外,湖北省其他地区流行频率不高,该二病害目前都有有效药剂进行防治,加强测报,早作防治,是可以控制危害的。
联系电话:027-5070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