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例乙肝患者的凝血常规检测论文_张广友

黑龙江省绥滨县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280例乙肝患者的凝血常规检测。方法:2010年1月~2014年7月,我院共收治280例乙肝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全面检查和病理检查得到确诊,将其记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28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抽血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轻度患者的PT、TT以及FIB 等指标情况不具有显著性,P>0.05,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中度和重度患者的TT、PT 均明显较高,而FIB 则明显较低,P均<0.0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APTT 均明显较高,P<0.05,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乙肝患者的各项凝血指标可以有效地反应出患者肝功能的损伤程度,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充分的参考信息,值得推广、运用。

关键词:乙肝患者;凝血常规;检测

人体内的多种凝血因子以及纤维蛋白溶解酶等均需在肝脏进行合成[1]。如果肝脏功能出现异常,便会极大地降低凝血因子的合成速度,致使抗凝物质出现显著增加的趋势,并最终导致人体内的凝血机制发生异常现象,因此,乙肝患者往往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障碍[2]。临床上对乙肝患者进行治疗时,往往需要对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行常规检测,以确定患者的具体病情及其严重程度。为了进一步分析并探讨凝血常规检测在临床诊治乙肝中的地位和作用,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280例乙肝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记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28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本研究结果理想,现作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2014年7月,我院共收治280例乙肝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全面检查和病理检查得到确诊,将其记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28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中,男190例,女90例,年龄为22~79岁,平均年龄为67.5岁;观察组中,男180例,女100例,年龄为23~79岁,平均年龄为68.2岁,病情分型为:重度为30例,中度为100例,轻度为150例。两组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等相比,P>0.05,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因此可进行对比研究。

病例纳入标准:(1)年龄>18岁(含18岁);(2)参与本次研究前2周内未服用过可以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3)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病例排除标准:(1)年龄<18岁,或>80岁;(2)合并有严重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或难以进行有效沟通的人员;(3)不愿参与本次研究的人员。

1.2 方法

早晨7:00~8:00,于研究对象的空腹条件下,检查人员抽取2 mL静脉血,并按照常规使用0.2 mL 105mol/L 的枸橼酸钠(由四川仁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产品批号为H 20056907)进行抗凝处理,方法为将转速调整为每分钟的离心率为3000 r,对血浆进行分离,时长需不少于10min;使用 CS-2000型全自动凝血仪对研究对象的凝血功能进行检测,主要项目有:凝血酶原时间(即PT)、纤维蛋白原(即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即APTT)以及凝血酶时间(即TT)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的各项凝血指标,如PT、FIB、APTT以及TT等。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所得资料进行整理并分析,分别用t和X2对组间对比和计数资料进行检验,若P<0.05,则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轻度患者的PT、TT以及FIB 等指标情况不具有显著性,P>0.05,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中度和重度患者的TT、PT 均明显较高,而FIB 则明显较低,P均<0.0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APTT 均明显较高,P<0.05,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3.讨论

肝脏在人体中属于重要器官可以为多种凝血因子分解、合成及衰亡提供场所。临床相关研究指出,肝细胞几乎可以为所有的凝血因子(Ⅷ因子除外)提供优良的分解、合成及衰亡的场所,保证机体各项功能的正常运行。同时,肝细胞也是抗纤溶物质以及纤维蛋白溶解物进行分解与合成的重要场所。所以,在人体凝血的重要过程中,肝脏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关键性作用。因此,若肝脏发生异常,便会对人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可使人体的凝血功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异常现象。有研究指出,在致使乙肝患者预后质量欠佳甚至死亡的各种原因中,出血是最为重要的原因[3]。因此,在对乙肝患者进行治疗时,加强防治出血的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乙肝患者的预后质量。对乙肝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行全面监测,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出血,优化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重度和中度乙肝患者的各项凝血指标,如PT、FIB、APTT以及TT等均具备显著性,P均<0.0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本研究结果提示,乙肝患者的各项凝血指标可以有效地反应出患者肝功能的损伤程度,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充分的参考信息,值得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黎海东,曾丽雯,郑丹等.乙肝患者的凝血常规检测思路分析[J].当代医学,2014,(19):74-74,75.

[2]王厚琼.280例乙肝患者的凝血常规检测[J].中国农村卫生,2012,(z1):28-30.

[3]魏超霞.乙肝肝硬化并SBP患者血清MCP-1、TNF-α、IL-10的检测及临床意义[D].中南大学,2013.

论文作者:张广友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

标签:;  ;  ;  ;  ;  ;  ;  ;  

280例乙肝患者的凝血常规检测论文_张广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