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近年来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的规模、密集程度正在不断提升,鉴于建筑用地日益紧缺的现状,大量高空间、大跨度的建筑不断开工建设。这些建筑不仅有效缓解了土地紧张的现状,也美化了城市的面貌,因此这种设计理念正在被更多的人接受。新型建筑的开工建设,也促进了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发展,并且由于其承载力强、适应性广的特点,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笔者在此结合个人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高支模施工技术及其技术质量控制措施进行详细论述,希望能够促进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据相关部门统计,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中,有65%左右的伤亡事故都是由于坍塌和高处坠落造成的。鉴于这种严峻的安全现状,高支模工程技术又能够有效提供安全支撑,因此在很多的建筑工程中被使用。但是近年来也由于施工过程中疏于管理以及施工工艺措施不当等原因反而造成了一系列的支撑坍塌事故,对于施工人员的人参安全产生严重威胁,因此我们必须在施工过程中提高对支撑工作的要求标准,并做好相关的施工技术控制工作,保证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
一、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概念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是主要的高危技术之一,必须严格保证其可靠性和稳定性,而且在施工之前还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查后方可开始施工。例如:材料的选择方面就需要满足相关设计、技术、质量以及安全方面的要求。我们唯有通过严格的施工技术控制才能够保证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充分发挥应有功能,才能够提高建筑的整体质量。使用高支模施工技术的首要目的就是提高建筑物的强度、增强其承载力以及稳定性,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伴随我国建筑行业的蓬勃开展,人们对施工技术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提高,对于高支模施工技术来说,其主要是水平混凝土构件,能够实现系统高度的有效支撑。通常来说,高支模施工技术能够有效适用于跨度在18m以上,高度在8m以上,荷载大于15KN/㎡的建筑工程中。鉴于高支模施工技术的重要性,我们不仅要通过对各个步骤的严格控制保证质量,还要通过各个部门的全方位协作以及监督,保证其能够符合设计、使用要求。
二、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
1安装前的检查工作
在高支模安装之前,我们需要对其进行严格且专业的检查,并且对作业人员做好施工技术、安全交底工作。技术人员不仅要在现场进行检查,还需要介入到施工管理工作中,保证高支模技术能够彻底落实,并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实施。质量、安全检查人员应对每项高支模工序进行检查,及时处理发现的隐患。高支模施工过程中的检查包括:支撑材料的可靠性、安全性;模板的稳定性;模板构件的大小以及施工质量等内容。在安装之前,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规范施工流程的方式,提高高支模的施工质量。通过对检查中发现问题的及时汇总、分析,我们继而制定针对性的方案,从根源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2高支模的安装
由于高支模工程涉及到的内容众多,而且工序非常复杂,因此在安装之前,技术人员、作业人员必须对操作流程熟悉掌握,保证各道工序能够有序开展。高支模安装的内容包括:设定标高、轴线、放置梁位置线、设置纵横木、安装脚手架、模板、钢筋等的安装以及混凝土的浇筑以及养护等内容。安装过程中有四个重点环节,我们需格外重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在高支模支顶的过程中,要将回填土压实,避免出现支顶下沉的情况,而且这项工作要在脚手架安装前进行严格的检查确认;
2.2高支模材料质量的检查,特别是要保证钢管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如果发现钢管存在弯曲变形以及生锈腐蚀等情况,坚决不予使用,必须立即进行更换;
2.3在安装过程中我们必须保证支撑体系的稳固性,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来进行支顶定位以及间距的确认,禁止偏差的出现,保证支撑结构的承载能力;
2.4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技术质量人员还要对混凝土质量以及浇筑方法等进行监督检查,保证混凝土的浇筑、养护质量。
3高支模的验收
在完成高支模工程的施工后,为保证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我们必须组织施工、设计、工程、监理等部门的相关人员对高支模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验收,不仅要检查高支模的每一个支架,还要对其各部分的契合度进行检查,保证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都符合规范要求。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保证后续工程的顺利开展,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保证施工进度以及施工安全。
4高支模的拆除
在完成施工后,我们需要进行高支模的拆除,与安装工作相比较,高支模的拆除任务也很艰巨。通常来说,我们在完成土建工程主体部分的施工后进行高支模拆除,但是应注意到其经常需要再次利用,我们应保证其能够重新组装。在高支模的拆除过程中,我们要通过提高管理水平、加强技术管理等方式,保证高支模再利用时候的安全性。高支模拆除时应按照顺序进行,从上至下开始,先拆除最后安装的构件,最后拆除先安装的构件,而且还要在拆除前对作业面进行清理,并通过悬挂预警指示牌的方式,警示作业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高支模拆除后由于可能进行再利用,因此我们应妥善保存,并通过对模板、构件的质量检查,及时更换质量不合格的部分,保证下次安全使用。最后,我们需要按照标准进行高支模的分类摆放、管理,保证不会由于受到损伤、锈蚀而影响到使用。
三、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
高支模的施工必须要保证作业面的地基承载力以及沉降等指标满足设计方案要求,如果在施工中遇到松软土质以及回填土,应按照要求对其进行平整、夯实,并采取恰当的排水、防水措施,并按照规定在支撑立柱底部使用强度与刚度都达到要求的垫板。不同于普通模独立支撑系统,高支模支撑体系的高度以及宽度至少是它的两倍多,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恰当的构造保障措施保证支撑系统安全。除此之外,由于我们不能直接进行高支模系统立柱的搭接,因此必须设置相应的水平垂直剪刀撑、纵向支撑以及扫地杆,与此同时还需要保证与主体结构的墙、柱拉结牢固。在搭设立杆时,我们必须尽量减少立杆的垂直偏差,必须控制在20mm以内,而且要将其间距误差控制在±50mm范围内,而且同一平面上两根相邻横杆的表面高低差以及水平偏差也要在3mm的范围内。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采用对接的方式连接纵向水平杆,那么连接使用的扣件应交错布置,而且两根相邻的纵向水平杆,要保证他们的接头不在同步或者同跨范围内,如果不同步或不同跨的相邻两个对接扣件在同一水平方向,应至少错开500mm的距离,而且还要保证各个接头到最近主节点的距离至少要小于纵距的1/3。在高支模工程中,满堂脚手架必须设置剪刀撑,而且梁底的位置也要设置剪刀撑,此外施工中所使用的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匹配,而且要在安装过程中将对接扣件的开口位置留在内侧或上方。
四、结论
综上所述,面对建筑工程行业蓬勃发展的现状,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频率越来越高,在给我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由于未按照标准施工产生了一系列的安全事故。我们要引以为戒,通过严格的技术、质量控制,保证高支模的施工质量,继而实现建筑工程行业的健康发展。此外,我们还要加大对建筑工程技术、质量以及安全方面的管理力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施工进度、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赵均栋.浅析建筑工程中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现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11):78-79.
[2]于瑞洋.刍议高支模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J].山西建筑,2015(05):31-33.
[3]崔小龙.浅析高层建筑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措施[J].建筑科学,2016(07):121-122.
论文作者:夏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施工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作业论文; 工程论文; 要在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