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应急管理中的工业工程技术应用前景论文_姚彬

核应急管理中的工业工程技术应用前景论文_姚彬

湖南电力物流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长沙 412000

摘要:核应急管理是防范核事故及次生灾害的最终屏障,担负着核工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大责任。随着我国核能行业的发展以及核电产业的扩张,核应急管理也提到重要的层面。当前核应急管理规定涉及内容比较全面,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指导性文件已渐成体系。本文对核应急管理中的工业工程技术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关键词:核应急管理;工业工程;应用前景

1 工业工程技术的功能

1.1 方法研究

方法研究是运用各种分析技术对现有工作(加工、制造、装配、操作、管理、服务等)方法进行记录、考察、分析、改进,本着经济、合理、有效的原则,进行的方法标准化活动。方法研究的对象是系统,解决的是系统优化问题。因此,方法研究着眼于全局是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从粗到细的研究过程。

1.2 作业测定

作业测定是运用各种技术来确定合格操作者按照规定的作业标准,完成某项工作所需时间的过程。合格操作者必须具备必要的身体素质、智力水平和教育程度,并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接受过某项工作特定方法的完全训练,能独立完成所从事的工作,并在安全、质量和数量方面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作业标准是指经过方法研究后制定的标准工艺方法和科学合理的操作程序。作业测定的直接目的是科学制定合格操作者按照规定的作业标准完成作业任务所需的标准时间,但这不是唯一和最终的目的。通过制定和贯彻作业标准时间,促使操作者充分有效地利用工作时间,减少无效时间,最大限度地提高操作效率。作业测定作为工业工程的一项基础性的应用技术,具有广泛的用途,这主要体现在(1)用于生产、作业系统的设计及最佳系统的选择;(2)用于作业系统的改善;(3)用于生产作业系统的管理;(4)为企业贯彻分配原则及实施各种奖励制度提供科学依据;(5)用于分析工时利用情况,挖掘工时利用的潜力。作业测定在实践和研究两方面都堪称流程操作标准化的最佳方法。运用该方法进行分析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高广章利用作业测定对某公司装配线流程和节拍进行了详细的测定与分析,指出该工段在任务分配、操作方法、标准时间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动作经济原则进行改善。

1.3 方法研究与作业测定的关系

方法研究与作业测定都是工业工程技术,彼此密切相关。方法研究着眼于对现有工作方法的改进,其实施效果要用作业测定衡量,而作业测定是努力压缩生产中的无效时间,为作业制定标准时间。在逻辑顺序上,一般先进行方法研究,制定出标准的作业方法,然后再测定作业时间。作业测定要以方法研究所选择的科学合理的作业方法为前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标准作业定额;而方法研究则要用作业测定的结果作为选择和评价工作方法的依据。因此,两者相辅相成。

2 工业工程在核应急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2.1 核应急管理的流程划分为引入工业工程技术做好了铺垫

工业工程技术将研究重心聚焦于流程,所有分析对象都被视为一系列内容功能相对独立、内容逻辑交叉连贯的程序集合。当流程尚未肃清、边界模糊不定时,工业工程将分散更多精力进行前期梳理,实现流程模块化,而引入工业工程的见效时机将更加延后。相比之下,核应急管理的基本流程已经较为确定的清晰划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核辐射突发事件医学应急演练的过程划分为从事件接报与队伍集结出发到救援队伍撤离的八步流程;核电厂核应急指挥与决策的过程细分为基础数据采集/预处理、系统业务评价、应急指挥、应急数据管理、关键信息显示和系统运行管理等六大流程;核辐射监管包含了集卡、监测通道、查询品名、法检商品、进危险品仓库等多项流程。流程划分无论在相关的核应急法规文件还是研究成果中都成为基本内容落实下来。核应急管理已成为流程界定相对清晰的模块化典范,因此工业工程技术天然适合核应急管理领域,这就为该技术在核应急管理领域的应用提供了较大的便利。

2.2 核应急流程标准化的欠缺为工业工程提供了用武之地

我国已经建立庞大的核应急管理政策与法规体系,涉及核事故应急计划与准备、应急设施、应急对策和应急防护措施、核应急响应能力的保持、核事故医学应急准备与响应等诸多方面。划分出的上述模块实现了初步的流程切割,但各模块所需要素的协调过程未在政策法规中详细指明。以《核电厂应急计划与准备准则:核电厂营运单位应急野外辐射监测、取样与分析准则》(GB-T17680.10—2003)为例,文件对组织过程指定了各类关键要素,也大致规定了执行中的主要程序,包括(1)监测组管理;(2)烟羽监测;(3)人员防护;(4)污染控制等。其中,检查监测设备的缺陷情况是第1程序向第2程序传导的关键信息要素,但文件未就两程序的交接边界作出细致规定,信息传递成功的确认标准未能写明,不利于责任划分。但在实际操作中,起止点的确定是流程科学化的必备要点。此类标准化缺失场景正是工业工程的用武之地,经过工业工程优化后,流程对接点有望实现“非此即彼”的准确归属,对接点的触发与终止将保证职责的明确划分。

2.3 标准用时的早期开拓性工作将决定工业

工程与核应急深度融合的效果工业工程对作业标准用时的不懈研究就是为了提高效率,减少资源浪费。而时间就是核应急过程中最珍贵的资源。把握时间进度对提高核应急管理的效果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但是估算合理的标准用时面临两类主要障碍,分别是操作者熟练度和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将工业工程引入核应急管理领域,就要在这两类障碍方面做好早期开拓性工作。第一类障碍是作业测定技术天然面临的问题,即操作者的个体差异对时间估计的影响,但如果筛选合格的操作者并经过科学的训练一般都可以解决。经过早期工业工程专家的测算,不同的人做同一种动作,所需时间值大体相同,误差仅在10%以下。因此,合格熟练操作者演示的标准用时具有较大的可信度,值得推广且作为规范执行。第二类障碍似乎难以应对,因为不可预知的核事故增加了外部不确定性,制定预防性质的流程标准时间可能无用武之地。但是,只要把握了核事故的后续发展规律,则可以准确预见后续发展涉及的应急管理流程。我国的《国家核应急预案》和各省、专业组级别的预案均是贴近实战要求的行动参考,核事故应急演习正是瞄准可能发生的真实事故而提前策划的行动流程。“以演促训”的演习思路符合作业测定的基本思路,熟悉到精通的练习过程将有效节省时间,提升核应急管理效果。总之,只要研究人员合理应对上述两类障碍,做好早期开拓性工作,遵循工业工程的运用规范,则该技术与核应急管理融合的效果将极大提升,工业工程的应用前景将非常广阔。

结束语

当前在核应急管理的流程改进及优化方面,尚存在政策法规覆盖面宽但不够精细的局面,运用工业工程技术进行流程改进和时间控制的研究非常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核应急管理的流程化特征,指出管理内容具有上下游关系、控制关系、任务关系、资源关系。随后介绍了工业工程的两项技术,即方法研究与作业测定的基本功能,以及两项技术在研究领域的相关成果。通过分析工业工程在核应急管理领域的应用前景,指出核应急管理的流程划分为引入工业工程技术做好了铺垫,核应急流程标准化的欠缺为工业工程提供了用武之地,标准用时的早期开拓性工作将决定工业工程与核应急深度融合的效果,研究人员需要关注核应急操作者的熟练度和外部不确定性问题,做好工业工程的早期开拓性工作。

参考文献:

[1]董芳芳.罗峰.刘富贵. 核应急标准概况及工作建议[J].核标准计量与质量,2018(4):2-7.

[2]陈慧玲.石磊.马强.等.国内外核应急管理体系及相关标准规范研究[J].船舶标准化与质量,2018(2):4-11.

论文作者:姚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  ;  ;  ;  ;  ;  ;  ;  

核应急管理中的工业工程技术应用前景论文_姚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