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流产物的病理研究·论文_王淑华

四川省内江市中医医院 四川内江 641000

【摘 要】目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流产物的病理研究。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100例早孕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口服米非司酮方式,治疗组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完全流产率、出血时间、出血量以及胚囊排出情况结果。结果:治疗组中48例完全流产,2例不完全流产,没有1例出现流产失败;对照组中40例完全流产,6例不完全流产,4例出现流产失败,同时治疗组中有96.00%的患者胚囊排出情况良好,对照组中只有80.00%的患者胚囊排出情况良好,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孕患者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后,其终止妊娠疗效更优,能够有效提高完全流产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早孕流产物;病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R719.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6-0063-02

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人们在生活中会选择一旦出现怀孕情况后,会选择在不需要的情况下终止妊娠周期,那么在妊娠终止过程中,选择适合的药物开展终止妊娠治疗过程,对于提高妊娠终止成功率,降低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影响都有着重要意义[1]。下面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早孕患者,分别采用口服米非司酮方式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完全流产率、出血时间、出血量以及胚囊排出情况结果,现资料统计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3年08月~2014年0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早孕患者,每组各50例。治疗组,年龄20岁到36岁之间,平均年龄(28.92±1.14)岁。对照组,年龄20岁到36岁之间,平均年龄(28.63±1.13)岁。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口服米非司酮方式,米非司酮药物用法用量标准为每天一次,每次一片,持续用药两天[2],等到患者的孕囊排出后回家休息。

治疗组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方式,米非司酮药物用法用量标准为每天一次,每次一片,持续用药两天,第三天早上开始口服米索前列醇,服药后,住院观察6个小时左右[3],等到患者的孕囊排出后回家休息。如果在服药后6个小时内出现了孕囊未排出的情况,同时子宫收缩不良,出血严重等情况后需要立即服用米索前列醇0.4毫克实施治疗[4]。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完全流产率、出血时间、出血量以及胚囊排出情况结果[5]。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应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完全流产率以及胚囊排出情况结果对比

治疗组中48例完全流产,2例不完全流产,没有1例出现流产失败;对照组中40例完全流产,6例不完全流产,4例出现流产失败,同时治疗组中有96.00%的患者胚囊排出情况良好,对照组中只有80.00%的患者胚囊排出情况良好,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2.3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比

治疗组中有各有1例恶心、头痛、疲劳以及腹泻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3所示:

 

3 讨论

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早孕患者,分别采用口服米非司酮方式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完全流产率、出血时间、出血量以及胚囊排出情况结果,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出血时间、出血量以及转经时间三项指标结果分别是(10.09±1.17)天、(304.40±22.13)ml以及(2.49±1.17)天,其各项指标结果和对照组对应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了早孕患者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后,其终止妊娠疗效更优,能够有效提高完全流产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芝萍.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8-16周妊娠不同给药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2.

[2] 廖云霞. 两种不同剂量的复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3~20周妊娠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6.

[3] 吴熙瑞,吴婷,苏南,黄东晖,李枫,胡青平,邓霞飞. 复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临床验证[J]. 生殖与避孕,2005,10:635-638.

[4] 刘伯宁,孙剑英,陶雯琪,蔡敏芳,杨美娟,虞容香,王芬娟,雷新莉,胡琼,谭慧珍,鞠以惠,苏丽珠,刘恒珠,蔡玉珍,杜影芬,申桂华,张义,石玉荣,许彬,刘荷珍,李明明,薛凤歧,付淑琴.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1774例分析[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4,04:231-232.

[5] 辛晓燕,李桂云,穆润华. 复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05:600-601

论文作者:王淑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6月第30卷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9

标签:;  ;  ;  ;  ;  ;  ;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流产物的病理研究·论文_王淑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