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电话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IP电话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张瑾[1]2001年在《基于H.323协议的IP电话系统的研究和实现》文中提出近年来,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给全球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基于IP网络的语音通信方式为人们的远距离交流提供了一种价格低廉的途径,结束了传统电信领域中电路交换方式一统天下的局面。IP网络电话的诞生和发展标志着以多媒体通信为主体的新一代信息网络的出现。本文首先介绍了在分组交换网上构建多媒体通信系统的标准—H.323协议,包括协议的功能特点、协议栈结构以及协议描述的通信控制过程,从组成结构和工作方式上研究了遵循H.323协议构建的通信系统。H.323协议经过不断的完善和改进,目前已经成为了IP电话体系中应用最广也最成熟的标准,文中对IP电话的技术特点和系统构成进行了研究。IP电话与传统电话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采用了不同的交换技术,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IP电话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及相关协议作了阐述和比较。最后,文章还介绍了一个实际的IP电话系统,详细阐述了它的设计思想和部分实现细节,并提出了对该系统改进的设想。

范冬萍[2]2007年在《IP电话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IP电话是目前IT业内的一个热门的话题,IP电话是指在Internet网上实时传送语音信息,作为一种方便、快捷、更重要的是价格便宜的通讯手段。随着IP网络的大规模建设及其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有关骨干IP网如何延伸至企业用户的问题日益成为困扰各电信运营商的难题。本文以建立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VOIP网络结构和发展自己的VOIP设备为研究背景,研究了基于H.323协议的IP电话系统。本文通过对IP电话系统关键技术的认真分析,选择IP Centrex系统设计,实现了IP网络在用户级的具体延伸应用。作为一种骨干延伸应用,该系统向个人用户及中小企业用户提供了基本语音通讯和多种增值业务服务,拥有QoS保证。本文就IP电话的四种关键技术做了研究,对IP Centrex系统的总体设计和六个子模块的组成方法做了深入阐述,并对网守进行了详细设计。

孙猛[3]2004年在《基于H.323的校园网IP电话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IP网络电话的诞生和发展标志着以多媒体通信为主体的新一代信息网络的出现。基于IP网络的语音通信方式为人们的远距离交流提供了一种价格低廉的途径。本文首先对IP多媒体通信作了简单的介绍;分析多媒体通信的关键技术对IP电话的影响,详细介绍了在多媒体通信中广泛应用的H.323协议。随后本文对H.323 IP电话系统的概述并对其设计思想,总体结构及功能模块组织等方面做了整体性的分析和描述;对IP电话系统中的网守各模块的设计进行了介绍,特别是对网守模块的状态转换和呼叫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文章还介绍了所开发的一个实际的基于校园网的IP电话系统,阐述了它的设计思想和部分实现细节。最后,在介绍软交换技术的基础上,比较了H.323协议和SIP协议的区别;并对SIP-H.323互连互通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设计。

王锐, 辛晓立[4]2008年在《黑龙江省水利信息网IP电话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论述了黑龙江省水利信息网IP电话系统的设计思想、程控交换机与计算机网络互联的关键技术,成功实现了黑龙江省水利信息网IP电话系统,降低了行政费用开支,提高了专用网络利用率。

黄诚[5]2007年在《基于P2P-SIP的IP电话系统的设计与部分实现》文中研究指明互联网络的发展使得VoIP技术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并逐步取代传统的PSTN网络.现有的基于C/S模式IP电话系统,用户必须向中心服务器注册才能与其他用户通信,因此中心服务器将成为系统性能的瓶颈。P2P网络结构能够充分利用客户节点处理能力,在提高系统整体负载能力的同时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作为VoIP技术的核心协议,SIP已经开始尝试着从C/S模式转向P2P模式。IETF已经提出了P2P-SIP的草案,该草案采用基于chord算法的P2P网络,能够以O(logN)的效率定位到网络中的SIP节点。该草案试图使用SIP的重定向模型让SIP信令不断逼近目标节点,这在NAT网络中是行不通的,因此在国内无法大规模应用。我们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CAN的P2P-SIP方案,有效的解决了NAT穿透的问题。本文主要贡献以及内容包括:1.对SIP协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常见的P2P算法进行了介绍和比较。2.提出了一种基于CAN的P2P-SIP协议,与基于Chord的P2P-SIP协议相比,节点加入及离开网络的代价更小,并且能够以O( N )的效率定位到SIP节点。3.提出了通过SIP代理服务器路由SIP信令的方式,提高了SIP信令的到达率,并且在使用UDP传输时,可以穿越大部分NAT。4.设计并实现了基于P2P-SIP的IP电话系统,并给出了测试过程及测试结果。

宁海涛[6]2000年在《IP电话系统的设计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IP电话系统是在基于IP技术的网络上传输IP话音的系统。IP电话系统不仅能传输话音,而且能提供多种智能服务,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的个人分支交换(PBX)系统。如果把IP电话在骨干网(如Internet)上的应用和IP电话在局域网上的应用结合起来,将会使IP电话的应用更为完善,并能在骨干网和局域网上同时体现IP电话的优点。

杨瑜[7]2011年在《基于PC的IP电话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Internet的普及,基于互联网进行传输的数据慢慢的从传统的应用扩展到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人们通过网络来传输语音数据成为了可能,在这种情况下,IP电话就产生了。IP电话,是通过网络来实时传输语音数据的,现在对它的研究并不限于打电话功能,而是基于VoIP的各种增值业务的开发及应用。本论文主要研究基于PC机的IP电话系统的研究与实现,实现PC机到PC机的语音传输,它是以局域网为传输载体的语音通信技术,在搭建平台方面较为方便。本文首先对IP电话的现状和发展做了简要的概述,并展示了它的优点,表明了对IP电话的研究是具有价值的。随后简单的描述了IP电话的网络协议,并介绍了IP电话的相关原理,提出了三种可行的方案,由于PC to PC方案搭建起来较为方便,所以最终选取了该方式为IP电话的实现方案。接着介绍IP电话的关键技术,主要介绍了分组语音技术和语音编解码技术,选取了G.729编解码标准作为本系统的语音压缩算法,并做了重点介绍。最后IP电话系统的设计过程是本文的重点,最终完成了PC to PC的IP电话设计,经过实践证明,该系统能够实现IP电话的功能,并完成相应的技术测试,为以后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林宇, 杨霞, 张光昭[8]2000年在《IP电话系统语音终端的设计及实现》文中认为以开发IP电话系统为背景 ,论述了语音终端及其具体实现方法 ,包括了对语音的实时采样、播放、自适应压缩和解压、在网络的实时传输等关键技术。同时对RADvisionH .32 3Stack进行了一定的技术讨论 ,并对该系统今后的升级提出建议。

吕秋云, 孙大跃[9]2003年在《桌面可视IP电话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结合国内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一种易于实现、具有相当经济价值的、通用的桌面可视IP电话系统的设计方案。文章注重系统模型的设计、视音频数据流的流向以及关键技术的探讨。

胡子涟[10]2003年在《基于以太局域网的IP电话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因特网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各项业务的突飞猛进,以电路交换技术为核心的传统电话业务已经逐渐被采用分组技术的IP网络电话业务所取代。IP网络电话以其低廉的通话费用和方便的拨打方式正日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青睐。IP网络电话的形式已由初期的电话软件时期进入到IP电话网关时期,有关IP电话系统的各项协议也日趋完善。与此同时,以太局域网作为基础设施,已经在学校、企事业单位得到相当的普及,但是这种局域网络利用率往往不高,平时只是被用来在计算机之间传输和共享一般的数据信息,因此空闲时间较多,数据传输具有突发性。鉴于网络资源较为空闲这一特性,我们结合并简化了IP电话系统的有关协议,开发了一种无需付费的内部可视电话软件系统,该系统以计算机为平台,无需额外的硬件支持,运行过程不影响网络原有功能和正常使用。此外,该系统对音频和视频分组在以太网中传输中出现的丢失和延时等情况进行了实时监测和分析,并采取了一些初步的解决措施,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基于H.323协议的IP电话系统的研究和实现[D]. 张瑾. 南京理工大学. 2001

[2]. IP电话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范冬萍. 南京理工大学. 2007

[3]. 基于H.323的校园网IP电话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孙猛. 南京理工大学. 2004

[4]. 黑龙江省水利信息网IP电话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王锐, 辛晓立.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8

[5]. 基于P2P-SIP的IP电话系统的设计与部分实现[D]. 黄诚. 电子科技大学. 2007

[6]. IP电话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 宁海涛. 河北工业大学. 2000

[7]. 基于PC的IP电话系统研究与实现[D]. 杨瑜. 西华大学. 2011

[8]. IP电话系统语音终端的设计及实现[J]. 林宇, 杨霞, 张光昭. 电讯技术. 2000

[9]. 桌面可视IP电话系统设计与实现[J]. 吕秋云, 孙大跃. 交通与计算机. 2003

[10]. 基于以太局域网的IP电话系统[D]. 胡子涟. 苏州大学. 2003

标签:;  ;  ;  ;  ;  ;  ;  

IP电话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