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论文_沈碧霞

洪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湖南怀化 418116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方法和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机构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随即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血糖控制、甲钴胺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一般资料,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腓总神经及正中神经MNCV、SNCV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能够有效的控制血糖,蓄养四肢的筋脉,临床疗效显著,较好的减轻患者的疼痛、麻木等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临床疗效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有文献报道糖尿病患者10年以上的DPN发病率高达90%[1],由于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病程较长,肢体出现严重的缺血缺氧,因此DPN 发病率一直较高。DPN属于祖国传统医学中“消渴”合并“痿症”“痹症”,多是由于瘀血阻闭经络所致肝肾阴亏、气阴两虚、脾肾阳虚,从而导致了瘀寒阻络、气滞血瘀,因此采用中医活血通络、益气养阴、宣痹散寒止痛治疗效果显著。本文总结分析了我院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方法和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机构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3例,女性49例,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57.2±7.3)岁,糖尿病病史7~20年,平均病史(11.4±4.2)年,DPN发病0.5~7年,平均(2.9±1.4)年。合并冠心病患者19例,合并高血压37例,合并视网膜病变22例,合并糖尿病肾病21例。随即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史、合并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血糖控制,控制范围在空腹4.6~7.0mmoml/L,甲钴胺片口服治疗,每日3次,每次500ug,3个月为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方药为黄芪60g、川芎3g、当归尾3g、桃仁3g、赤芍5g、地龙3g、红花3g。加减:气虚者黄芪可加倍;口渴可加生地15g;高血压可加钩藤,天麻,桑寄生各6g;视网膜病变者可加枸杞子6g,菊花10g;下肢水肿者可加泽泻6g,茯苓6g。日一剂,分早晚分服,3个月为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疗效判定[2]:显效:疼痛、麻木、肢体异常感基本消失,膝腱反射正常,肌电图可见感觉神经传导的速度提升30%以上;有效:疼痛、麻木、肢体异常感减轻,膝腱反射有所好转,肌电图可见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提高10%~29%;无效:疼痛、麻木、肢体异常感无明显改善,膝腱反射未见变化,肌电图无改变。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传导速度(SNCV、MNCV)改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数据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且P<0.05为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两组患者治疗1疗程后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由此可见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4,P<0.05)。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为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最主要致残的并发疾病之一。病变通过累及运动神经、感觉神经、植物神经,以肢体的疼痛、麻木、运动障碍以及肌肉的萎缩废用、植物神经的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并多见双侧的对称性[3]。目前认为DPN的发生多与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缺血的损伤、代谢的紊乱、自由基的损伤以及基因的表达异常等原因有关,这些因素长期的共同作用和相互的影响,特别是血管因素和代谢因素[4]。DPN的临床症状尤为复杂,因此常表现为感觉异常肢体疼痛,严重影响了病人生活及身心健康。传统中医学对DPN治疗,重在对症状的掌控,对客观指标的改善和远期的疗效方面有着一定优势。DPN属于祖国传统医学中“消渴”合并“痿症”“痹症”,多是由于瘀血阻闭经络所致[5]。在消渴发病的基础上,临床以“脉痹”、“血痹”、“着痹”、“寒痹”为主要表现,基本病机则是消渴久治不愈所致的肝肾阴亏、气阴两虚、脾肾阳虚,从而导致了瘀寒阻络、气滞血瘀等的病变,究其根本在于肝肾阴亏、气阴两虚、脾肾阳虚,而以痰瘀互结、淤血阻滞、寒湿扰络所导致的脉络不通围标。由于四肢为阳气运达所在,针对DPN者阳虚寒凝、脉络瘀阻、不通则痛的病理特征,补阳还五汤中重用黄芪补中益气,除风活血,益气活血为主,重在补气。同时配合川芎、当归尾、赤芍、桃仁、红花行淤活血,滋补肝肾,油价地龙活血通脉,诸药共奏活血通络、益气养阴、宣痹散寒止痛之效,稳固气阴,通畅脉络,消散寒湿。所以治疗DPN的根本在补虚基础之上,辅用活血通瘀,温阳散寒,起到标本同治[6]。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总结分析我院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方法和疗效可以看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能够有效的控制血糖,蓄养四肢的筋脉,临床疗效显著,较好的减轻患者的疼痛、麻木等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钱孝贤,刘勇,周彬.加味补阳还五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血管内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5):593-594.

[2]Baba M.Progress in therapy for and diagnosis of diabetic neuropa。thies[J].Nippon Naika Gakkai Zasshi,2009,98(4):779-786.

[3]方春龙,郭宏敏.从气血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与治疗[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24(10):64455.

[4]王贵平.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神经电生理及病理研究进展[J].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07,16(1):44.

[5]毕爱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3):184—185.

[6]毕海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药研究治疗[J].吉林中医药,2009,30(11):937-938.

论文作者:沈碧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论文_沈碧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