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论文_唐洪位

探究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论文_唐洪位

(南充市中医医院 四川南充 637000)

【摘要】目的:探究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方法:从2007年5月—2017年5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98例住院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老年患者展开研究,分析其死亡的临床病因。结果:心内科老年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病因主要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所致;而治疗期间患者情绪激动、剧烈运动是诱发猝死的高危因素。结论:在心内科临床中,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均为导致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出现心源性猝死的主要病因;与此同时,情绪激动与剧烈运动均为诱发猝死的高危因素,临床治疗期间应该对患者加强早期监测,并且对各类诱发因素给予提前预防,保障患者治疗安全。

【关键词】心内科;老年患者;心源性;猝死;临床病因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2-0010-02

Acupuncture for treatment of cervical bone hyperplasia clinical analysis of 58 cases Zeng Guangjian, Lu Guangren,Liu Zhuomin, Xinhua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in Huadu District of Guangzhou City (Xinhua Hospital )5108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tiology and clinical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in elderly patients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Methods From May 2007 May-2017 years in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in our hospital patients, randomly selected 98 cases occurred during hospitaliza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sudden cardiac death research, clinical analysis of causes of death. Results The etiology of elderly patients in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sudden cardiac death is mainly caused by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and patients with emotion, strenuous exercise is a high risk factor to cause sudden death.Conclusion Hypertension in clinical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re in the elderly The main cause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patients during treatment; at the same time, emotional and strenuous exercise are high risk factors for sudden death induced, the clinical treatment period should be early for patients to strengthen monitoring, and all kinds of factors to advance prevention, ensure the safety of patients.

【Key words】Department of Cardiology;Elderly patients;Cardiogenic sudden death;Clinical etiology

近些年来,各类心内科疾病发病率不断升高,导致该科室临床上收治的患者越来多,同时也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几率逐年上升[1]。资料提示,老年患者一旦出现心源性猝死,可导致心脏出现心室颤动或者室性心动过速,进而诱发了患者的心律失常后直接损害患者的心肌功能。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而言,该病症发病急促且难以预料,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我院为了进一步分析这类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原因,文章随机抽取了这十年以来发生心源性猝死的98例老年患者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将具体情况总结后作如下的报道。

1.基础资料及研究方法

1.1 基础资料

本组研究所抽取的98例对象均属于本院2007年5月—2017年5月心内科临床收治的老年患者,且均为心源性猝死患者。其中,有68例为男性患者,其余30例为女性患者;年龄范围均处在56岁~80岁的范围中,平均是(66.8±5.2)岁;98例研究对象入院后均接受了常规的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在治疗期间毫无征兆地突发了心源性猝死。

1.2 研究方法

将本次研究的98例老年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具体内容包括了病情、年龄、疾病史以及性别、尸检结果、机体各项指标的情况等,然后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向患者的家人调查其在医院治疗期间是否出现一些危险行为及因素等,然后对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时间进行统计。问卷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即发病之前患者是否存在激动的情绪;患者是否有酗酒及吸烟史;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是否规律;患者治疗期间是否出现剧烈的运动;患者日常排便是否用力过度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数据统计及分析处理

本次研究所获得的数据均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分析与处理,其中,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运用t来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来表示,选择χ2来进行检验,若P<0.05,提示差异显著,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分析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引发心源性猝死的主要病因

本次研究的98例老年患者中,有8例因肺源性心脏病导致猝死,所占比例是8.16%;有17例因高血压心脏病导致猝死,所占比例是17.35%;有4例因急性心肌炎导致猝死,所占比例是4.08%;有11例因风湿性心脏病导致猝死,所占比例是11.22%;有5例因肥厚型心脏病导致猝死,所占比例是5.10%;有53例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导致猝死,所占比例是54.08%,由此可见,导致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心源性猝死的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所占比例最高,与其他几种病因对比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分析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诱发心源性猝死的高危因素

本次研究的98例老年患者中,有11例患者猝死前有吸烟史,所占比例是11.22%;有17例患者猝死前有酗酒史,所占比例是17.35%;有4例患者猝死前存在排便过于用力,所占比例是4.08%;有35例患者猝死前存在情绪激动,所占比例是35.71%;有31例患者猝死前剧烈运动,所占比例是31.63%。由此可见,激烈运动与情绪过激均为诱发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出现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与其他几种因素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通常情况下,在心内科临床中收治的急性心脏疾病患者主要为老年群体,由于老年患者身体体质差,各类器官功能逐步衰退,患者自身应激能力也已经慢慢的退化,心脏供血及代偿能力显著降低,当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受到各类外界刺激的时候,则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几率非常高,进而引发猝死。可以说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没有任何显著的征兆或者预测,发病十分突然,病情进展十分迅速,严重威胁着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对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进行详细探讨与分析,有助于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降低患者的猝死率,保障患者治疗安全,这对于改善医患关系的意义重大。

临床资料提示,老年患者出现急性心脏疾病后,一旦没有及时得到有效救治,病情发展的速度则十分快速,并且容易引发心律失常,而出现了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就是导致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发生猝死的一个主要原因[2]。一般情况下,心脏疾病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后,往往会表现为室颤、室性心律失常等等;有临床资料提示,目前我国发生心源性猝死的老年心内科疾病患者越来越多,而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所以,在心内科科室中,对老年患者的疾病、体征等加强监督十分必要。此外,无论老年患者发生何种心脏疾病,均可能诱发心源性猝死,同时一些高危因素也会造成猝死。当老年患者病情持续恶化后,大约1h-2h左右就会致死,简单而言就是患者出现病危到猝死的这一阶段时间非常短暂,如果在此期间没有及时采取抢救措施,病情就会迅速进展至心力衰竭而导致患者死亡[3]。

在此组研究中,随机抽取了本院2007年5月—2017年5月心内科临床收治、且均为心源性猝死患者展开研究,结果提示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急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脏病以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均为老年患者心源性猝死的病因,所占比例依次是8.16%、17.35%、4.08%、11.22%、5.10%、54.08%,由此可见,导致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心源性猝死的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所占比例最高,与其他几种病因对比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98例老年患者猝死前均出现了一定的危险因素,即吸烟史、酗酒史、排便过于用力、情绪激动以及剧烈运动,所占比例依次是11.22%、17.35%、4.08%、35.71%、31.63%。其中激烈运动与情绪过激均为诱发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出现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与其他几种因素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患者出现情绪激动以及剧烈运动等时,出现了心率不稳定或者心肌缺血,从而诱发了猝死。

针对上述导致心源性猝死的病因以及诱发因素,临床治疗过程中应该加强病情监测及临床护理,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及生存率。即:(1)健康宣教:医务人员即使对患者展开健康宣教,将疾病的发病机制及相关危险因素告知患者,嘱咐其治疗期间不要剧烈运动,并且监督患者禁烟禁饮酒;与此同时,医务人员鼓励患者主动与其他病友交流沟通,互相安慰对方,稳定自身的紧张情绪,以免出现情绪过激;最后,医务人员还需要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促进其尽快康复出院[4]。(2)早期加强监护:患者入院后医务人员要详细、全面评估其病情,对疑有潜在危险者加强监护;患者的消化功能、心肌功能等交差则需要定期监护并保持机体电解质平衡;患者的血钾水平低则需要及时补钾,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对其心率、血压、心律等变换加强密切监测。(3)设置科学的运动计划: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心脏功能情况、病情发展以及心理、年龄等制定针对性运动计划,鼓励患者每天保持生活自理,平时以散步等代替剧烈运用,确保运动强度及其量均与符合患者实情,当患者出现头晕、心悸时立刻停止运动。最后,每天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如果排便困难则采取有效方法辅助排便,不可用力排便。因为用力排便可能导致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发生破裂,进而形成血栓后引起猝死。(4)饮食指导:患者入院之后,医务人员要根据其病情指定合理饮食方案,以低脂和低胆固醇清淡食物为主,并且多喝水、所摄入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食用纤维量多的食物促肠蠕动,避免便秘等[5]。

综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导致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出现心源性猝死的主要病因,而剧烈运动与情绪过激为主要的危险因素,因此,在治疗之前应对患者加强监测和配合合理临床护理,保障患者安全。

【参考文献】

[1]崔艳菁.探讨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09(05):273.

[2]秦美娟.分析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J]. 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3):92-93.

[3]王霞.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分析[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11):130-132.

[4]史正跃,李本东.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研究[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03):181-182.

[5]董赛晓,邓志鹏,张美芳,白立秀. 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16(20)17,19:59.

论文作者:唐洪位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6

标签:;  ;  ;  ;  ;  ;  ;  ;  

探究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论文_唐洪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