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是各级政府和企业的重大课题。本文围绕双重预防机制在非煤矿山企业的建设,深入剖析双重预防机制的内涵,着重从步骤入手,一步一步落实建设内容,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非煤矿山;双重预防机制;构建
一、概述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是近年来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政策性要求和重要导向。非煤矿山企业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是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迫切需要,对于进一步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非煤矿山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的体制和机制,需要开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应完成以下主要任务:
(1)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相关意识、知识、技能培训,并通过项目中实践,提高全员的风险管控能力;
(2)全面评估非煤矿山企业安全风险,完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绘制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四色图,编制各级安全风险管理手册;
(3)在安全风险管理手册基础上完善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4)完善安全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相关保障制度和工作指南。
三、项目组织
非煤矿山企业根据企业内部生产组织特点,成立专项工作组织:
(1)成立公司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公司领导小组),由非煤矿山企业总经理(董事长)、各分管副总、总工、车间/部门负责人等人员组成。
(2)成立公司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组(以下简称公司级工作组),由各分管副总、总工、车间/部门负责人、公司级安全管理人员、劳务外包机构负责人等组成。
(3)各车间分别成立车间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领导小组(车间领导小组)和车间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组(车间级工作组)。
四、工程程序和内容
项目实施程序分为启动、前期准备、安全风险评估、形成成果、成果提交与验收5大阶段。
4.1 启动
组织召开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启动会,参加人员包括工段长及以上人员。会议主要内容包括:
(1)成立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组织,明确主要职责分工;
(2)发布项目工作方案并宣贯;
(3)提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要求和考核办法。
启动会结束后,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宣贯培训,主要对有关概念、目前的政策要求、主要工作步骤和方法等进行宣贯和培训。
4.2 前期准备
1、资料收集
(1)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法定要求。
(2)企业安全生产目标、方针、价值观。
(3)企业内部(含上级公司)的规章制度、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相关信息。
(4)各单位活动区域的平面布置图。
(5)生产系统和工艺信息。
(6)生产工艺流程、作业环境和设备设施信息。
(7)企业驻地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环境资料。
(8)企业内部,以及国内、外同类型企业、系统相关的事故信息。
(9)视项目实施情况,其他必须的资料。
2、专项培训
培训的目的应使参训人员掌握风险管理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逐步具备以下能力:
(1)能够识别本岗位(系统)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2)能够根据工艺(装置、物料、地域、事故后果等)特点,划分本岗位(系统)的风险评估单元;
(3)能够选用合适的风险评估方法开展本岗位(系统)的风险评估工作,并能够使用统一、规范的语言描述风险;
(4)能够制定本岗位(系统)风险的控制措施;
(5)能够指导其他人员的风险评估工作。
3、明确安全风险评价准则
设定安全风险评价准则,作为安全风险评价的依据。
(1)对非煤矿山企业现行安全风险评价准则进行评估,验证其是否能够真实、准确、合理地反应非煤矿山企业的风险承受度。
(2)综合分析法定要求、内外部环境信息、安全管理方针、目标、安全价值观,关注相关方的诉求,并征询行业专家意见,依据ALARP原则,修订安全风险评价准则。
(3)针对关键任务、作业许可与任务观察章节提出的要求,在安全风险评价准则中还应设置相应的阈值或规则,以便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关键任务和需要实施作业许可的活动。
4.3 安全风险评估
1、概述
安全风险评估分为安全风险辨识、安全风险分析、安全风险评价和完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四个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安全风险辨识
(1)划分评估单元
结合非煤矿山企业的生产和风险特点,将非煤矿山企业划分为三个层级进行评估:
第一个层级,将非煤矿山企业总体作为一个综合系统,对生产方案、总体布置、外部环境因素对非煤矿山企业的影响等综合方面,由公司级工作组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第二个层级,按照专业系统和重点部位划分为开拓系统、通风与防尘系统、提升系统、运输系统、供电系统、供水系统、压气系统、防排水系统、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炸药库,由车间级工作组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第三个层级,对各系统和重点部位进行内部细分,可以按照生产组织方式进行划分(如车间、工段、班组、岗位、工种),也可以按照实现某一系统功能的相对独立的部位进行划分,还可以按照工作任务进行划分,由车间级工作组组织开展安全风险评估。
(2)选择评估方法
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应在对评估对象、范围、专业技术力量、获取评估所需信息的难易程度等因素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适用的评估方法。包括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安全检查表法、事故树分析、事件树分析等;常用的定量方法包括风险矩阵法、事故树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等。
(3)编制评估计划
在划分安全风险评估单元、明确风险评估方法的基础上,清晰界定各工作组的评估范围,列出具体评估单元及评估方法,指定负责人和参与人,提出工作时限,编制风险评估计划,由公司级领导小组审定后发布实施。
(4)开展安全风险辨识
安全风险辨识过程包括对风险源、风险事件及其原因和潜在后果的辨识,同时应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
3、安全风险分析
安全风险分析应在考虑当前控制措施的基础上,分析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及其他影响因素(比如风险源、风险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等),并计算出风险值。
(1)安全风险控制能力分析
合规性是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基本要求,因此首先应列出现有控制措施,对现行法规、标准的要求进行对标。
不符合法规、标准要求的,按非煤矿山企业隐患排查治理要求进行整改,补充法规、标准要求后进行分析。
符合法规、标准要求的,第一,对其控制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进行分析,以确定这些控制措施是否真的能够管控安全风险;第二,对这些控制措施在实际工作中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以确定这些控制措施是否能够被有效执行。
(2)后果和可能性分析
项目组收集国内外有关事故案例、事故模型、后果和可能性数据,评估单元负责人负责收集非煤矿山企业内部有关事故案例、事故模型、后果和可能性数据。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列出评估单元内的各种后果及其可能性。
4、安全风险评价
在安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各评估单元负责人对照既定的安全风险评价准则,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并按照ALARP原则,提出安全风险是否可接受,形成公司、车间/系统、工段、班组、岗位安全风险评估表。
安全风险评估表应进行逐级审核并由领导小组正式签发。
5、完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经评估不可接受的风险,依据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非煤矿山企业有关规定、标准、要求,以及有关事故启示,提出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并再次进行评估,直到该风险降到可接受范围。
4.4 形成成果
1、编制安全风险管理手册
各工作组针对风险评估表中的风险事件及诱因,明确管理标准、直接责任人、管理责任人、监管责任人,分别形成非煤矿山企业各级、各单位安全风险管理手册,经领导小组签发执行。
2、绘制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标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的生产区域,在矿区总平面布置图、井上井下工程对照图等图纸上绘制全矿“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并用信息化手段将矿山内部各生产区域的安全风险等级展示出来。
3、编制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
对风险管理手册进行梳理,以岗位、部位/区域、作业活动为单位,编制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
4、完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
对非煤矿山企业现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进行梳理,重点对职责分工和工作程序进行完善,为非煤矿山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长效机制奠定基础。
5、编制规范、指南
根据双重预防机制构建的实践经验,和风险管理理论及以往项目经验进行总结、凝练,形成具有非煤矿山企业特色的双重预防机制方法论,编制《非煤矿山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工作规范》和《非煤矿山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工作实施指南》,为非煤矿山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和运行提供制度保障和方法指南。
4.5 成果提交与项目验收
1、成果提交
经过创建,会行程以下成果:
(1)《非煤矿山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工作规范》
(2)《非煤矿山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工作实施指南》
(3)《非煤矿山企业安全风险管理手册》
(4)《非煤矿山企业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四色图》
(5)《非煤矿山企业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
(6)《非煤矿山企业隐患清单》
2、成果验收
非煤矿山企业领导小组组织项目专家评审会,对成果进行评审,成果通过评审视为验收合格。
五、结束语
非煤矿山行业是目前国民经济中非常重要的行业,每个非煤矿山企业在生产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很多风险,因此开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并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开展覆盖全员的安全风险意识、知识和技能培训;提升非煤矿山企业的风险管控能力,有效的构建风险系统监管框架,才能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吴丽娜.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和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务.中国质检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2]李爽.煤矿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指南.煤炭工业出版社
[3]宁尚根.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构建与实施指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论文作者:陈齐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5
标签:风险论文; 煤矿论文; 企业论文; 机制论文; 风险评估论文; 隐患论文; 系统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