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群众的意见和群众路线提高到一个新的时代水平_群众观点论文

把群众的意见和群众路线提高到一个新的时代水平_群众观点论文

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提高到时代新水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提高到论文,群众路线论文,群众论文,观点论文,新水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发挥好,保护好,这是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得出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新发展。只有坚持这样做了,我们的改革和建设事业,我们的各项工作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才能取得更大的进展和成就。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的独创。群众观点,是我们的根本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邓小平说:“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8页)传家宝决不能丢弃,但应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前进,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使之体现时代的特点。

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遇到了许多新情况,对我们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本文着重讲以下三点。

一、要以宽阔的眼界观察群众队伍

首先要看到,我们的群众队伍空前扩大了。列宁曾说:“随着人们历史创造活动的扩大和深入,作为自觉的历史活动家的人民群众在数量上也必定增多起来。”(《列宁全集》第二版第2卷,第414页)本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特别是剥削制度的消灭,剥削阶级分子的被改造,群众队伍必然不断扩大。可是,在“左”的路线下,不断地搞反资的阶级斗争,把一批一批的人群打成这样那样的分子,排斥于人民群众队伍之外,把广大知识分子定性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而加以歧视。这样,人民群众的队伍就出现人为缩小的趋势,严重削弱了党组织的群众基础。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经过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摘掉了扣在他们头上的政治帽子,使他们回到了群众队伍。特别是,我们对我国社会的阶级构成状况作了符合实际的分析和估量,认真落实了各项有关人的政策,如知识分子政策,对原工商业者的政策,侨务政策,对起义投诚人员的政策,等等,从而大大增加了人民群众的数量,扩大了群众队伍。党的基本路线规定,要团结和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我们要着眼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今天,我国已经不存在剥削阶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代表了全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拥护,作为自觉的历史创造者的人民群众的数量空前增多。我们要以宽阔的眼界来观察我国的人民群众,决不应当再发生轻率地把人民群众打成敌对分子的事,决不应当再发生歧视排斥某一部分群众的事。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左”的影响根深蒂固。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有人提出,这也是资本主义的东西,那也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按照他们的思想和主张,势必要把某些人群定性为新的剥削阶级,势必会将一部分代表社会生产力的群众树为敌对的政治力量,从而排斥于群众的队伍外。还有的人习惯于给人扣大帽子,武断地把别人说成是什么分子。这些人的头脑中还存在着阶级斗争为纲年代的思维,缺乏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宽阔胸怀,他们的思想和主张远远落后于时代,极不利于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贯彻执行。

二、要以时代眼光估量群众的水平

这些年来,我国人民群众的素质明显地提高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各种类型的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在,全国在校接受教育的人数有2亿4千万,已经扫除了大批文盲,人民群众受教育的程度有了很大提高。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学校。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思想水平、民主法制观念大大提高了,政治鉴别力、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都明显增强。在对外开放的环境中,在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广大人民群众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和才干,生产经营能力明显提高。这些年,在人民群众中涌现出许多勇于开拓,勇于创新,在推进科学技术发展,开拓市场,发展生产力等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先进人物,涌现出了许多企业家和各行各业的能人。这些都反映了时代的特征。我国的广大人民群众正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前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广大人民群众施展聪明才智的大舞台,在这个大舞台上,他们将大有作为,他们各方面的进步将是不可估量的。

今天,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素质,不但很不同于个人迷信年代,也大不同于改革开放之初。总之,我国的广大人民群众已经越来越成为自觉的历史创造者。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认识和估计。

“群众”这个概念,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的。群众这个概念决不是抽象的。我们所说的群众,总是指当前活生生地存在着创造着历史的广大人民群众。要真正确立群众观点,就要对当前人民群众的状况作具体的全面的了解,否则,群众观点就是抽象的,空洞的,也是不扎实不牢靠的。

三、要把群众路线与民主政治结合起来

民主是时代的潮流。群众路线如何与我们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结合起来,这是一个新课题。

过去,在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中,贯彻群众路线的一个基本方法,就是广泛发动群众,大搞群众运动。随着历史的前进,搞这样的群众运动的客观条件和客观需要,早已不存在了。在“左”的年代,用放手发动群众的方式,搞人为的阶级斗争,用“大办”的方式搞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证明,不但不成功,而且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群众对此也早就没有兴趣了。其实,那也不是真正的群众路线。那种用运动群众的方式搞群众运动,实际上是把人民群众作为贯彻领导者主观主义意图的工具。

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民主越来越发展的条件下,就是要把群众路线与民主政治结合起来。这里,需要搞清楚“群众路线”与“民主政治”这两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群众路线,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强调要尊重群众,听取群众意见,依靠群众的力量,体现了民主精神,与民主政治是一致的。但群众路线与民主政治二者角度不同,内涵也有所不同。

群众路线是从领导角度讲的。实行群众路线是以领导者为主体,基本上是领导活动。我们来解析一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公式。这个公式有三个环节,一是“从群众中来”,就是领导者采取各种方式,听取了解群众的呼声、意见、要求和建议;二是将群众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即作出决策;三是“到群众中去”,就是领导者将决策宣传群众,发动群众,贯彻下去。这个公式的“来、化、去”三个环节,都是以领导者为主体,群众则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这是群众路线与民主政治一个重要的不同之处。如果领导者的思想路线比较正确,而领导水平和决策能力又比较强,就比较能够体察民情,听取群众的意见,再加上领导机关的民主集中制执行得比较好这个条件,就可以作出比较正确的决策,得到群众的理解。这就是说,在上述三个环节都比较正常的条件下,群众路线就能贯彻得好。如果上述三个环节中的某一环节不正常,群众路线的贯彻就会受到损害。特别是第二个环节,即“化”的环节,如果出了问题,就会出现决策失误的严重情况。群众路线的上述三个环节都以领导者为主体,群众或者处于被动地位,或者被排除在外(特别是决策),主要的问题是,没有一种有效的机制使群众参与其中。过去,在群众路线的名义和形式下,不止一次地出现决策失误,运动群众,强迫命令等问题,原因当然比较复杂,但很有必要从群众路线本身作些反思。

民主政治则是在党领导下由人民当家作主。在民主政治下,人民或者通过自己的代表,或者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管理社会,管理基层事务的权力,包括制定法律法规,作出决策,对领导者实行监督。邓小平说:“党的工作的核心,是支持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整个国家是这样,各级党的组织也是这样。”(《邓小平思想年谱》第173 页)人民是在党的领导和支持下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的。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过程,也是党贯彻群众路线的过程。把贯彻群众路线与实行民主政治相结合,在群众路线的“来”、“化”、“去”的三个环节实施中,尤其是在“化”的环节,即作出决策的过程中,人民就都可以以主人翁姿态参与其中。上述群众路线在贯彻执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恰恰可以在健全的民主政治生活中得到解决。群众路线与民主政治相结合的这种优点,正在我国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显示出来。

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在党的领导下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基本形式,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贯彻群众路线的极为重要的机会和方式。在人民代表大会上,人民代表广泛、全面、深入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这对党的领导来说,是“从群众中来”的极好办法;党的某些重要决策,重要的人事任免建议,都依法提交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由人民代表大会作出决议,这就可使党的决策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科学;党的决议,党的决策建议,党的决策意图,经过人民代表大会的审议,有的成了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有的就变成了国家意志(如法律法规),这就能得到更有力的贯彻。

以上就人民代表大会说明群众路线与民主政治的结合,其实,这种结合的途径和方式是很多的。

在今天,我们既要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又要坚定地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要把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在发展民主政治的基础上贯彻群众路线,用完善的民主制度来规范和提升群众路线,这是时代的要求,是把群众路线提高到时代新水平的关键问题。

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和发展党的优良传统

在将近80年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逐渐形成了一整套优良传统和作风,这是我们党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不但要发扬光大,而且要有新的发展。将群众路线与民主政治相结合,应当看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的一个重要的发展。

我们欣喜地看到,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了坚持、发扬和发展。但是,毋庸讳言,同老一代革命者相比,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方面的欠缺,是当今一些年轻领导干部的一个弱点。

群众观点的确立,群众路线的掌握,不是仅仅靠书本,而是要在唯物史观指引下,在长期做群众工作的实践中学习体会。老一辈革命者都有在艰苦的斗争中长期与群众同甘共苦,共命运的经历。正是在这样的磨炼中,他们了解了群众,与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与群众形成了鱼水般的亲密关系,也学会了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现在一些年轻领导干部,文化层次高,知识面广,有许多优点和长处,但他们中一些人缺乏与群众同甘共苦的经历,对人民群众缺少深入的了解,不善于做群众工作,不懂得群众路线,在思想认识上和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有些领导干部热衷于表现和突出自己

一位省委书记曾经尖锐地批评该省成就展览会搞“三突出”。所谓“三突出”,指“突出领导,突出会议,突出大楼”,其实,主要是突出领导。这位省委书记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从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的高度,批评了这种现象。(见1999年9月21 日《中国青年报》)这位省委书记指出的现象,不只是反映在展览会上,也不是哪一个地方的问题,而是相当普遍地存在。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些人对个人与人民群众关系的认识,与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相去甚远,与社会主义民主也是格格不入的。看来,对我们的干部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二是有些领导干部不尊重民主原则

比如说,人民代表大会是党组织领导人倾听群众意见,检验党的决定、决策意图的极好机会。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上,中央领导人到各代表团参加会议,总是诚恳地说,请代表们多讲,请委员们多讲。他们认真地听取代表和委员们的发言,同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共商大计,体现了群众路线与民主政治的结合。可是有些地方的领导干部在这种场合总是以“普通代表”的身份在发指示,使人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有些重要事项应依法由人民代表大会或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有些领导干部要由人代会或人大常委会选举任免,这既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也是使党的决定和意图经受群众的检验。可是,我们有的人却把这一过程简单地看作是一个程序,实际上是看作是履行手续。在他们心目中,人代会和人大常委会进行审议,甚至否决,是不可想象的。这是人们把人大说成是“橡皮图章”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年来,一些地方出现决策失误,用人失当,甚至提拔重用了劣迹已在群众中暴露的腐败分子,造成很大损失和恶劣影响,教训很深刻。如果认真地走群众路线,特别是依法由人大认真审议,有些失误不是不可避免的。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事业,必须始终坚持党的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去发展我们的各项事业。”我们自觉地创造性地把群众路线与民主政治结合起来,就一定能够实现这个要求。

标签:;  ;  ;  ;  ;  ;  ;  

把群众的意见和群众路线提高到一个新的时代水平_群众观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