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观视域下博物馆传统文化保护路径探析论文

文化生态观视域下博物馆传统文化保护路径探析论文

文化生态观视域下博物馆传统文化保护路径探析

崔卉

(信阳博物馆,河南 信阳 464000)

摘 要: 随着世界一体化、文化全球化发展的加快,文化异化发展的恶果逐渐突显。文化空间不断压缩、文化传承岌岌可危,文化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博物馆作为区域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执行部门,应从文化生态学角度去研究文化,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加强本土外域交流、促进本土文化传承,将更多的“活态”文化遗产流传子孙后代,为保护文化物种多样性、区域文化差异性、民族文化独立性发展做出有益贡献。

关键词: 文化生态观;传统文化保护;博物馆;路径探析

1 正本清源:概念的历史脉络梳理

1.1 文化生态观

文化生态学起源于美国。20世纪初,F.博厄斯和A.克罗伯等在研究北美土著人及外来人种迁徙时提出“决定论”和“可能论”,为文化生态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1955年,美国人类学家朱利安·斯图尔德在其著作《文化变迁的理论》中阐述了文化生态学的基本概念,认为环境适应的概念是文化生态学的基础。文化与环境相互作用、互为因果,这也成为文化生态学正式诞生的标志。其后,萨林斯、托马斯·哈定、塞维斯、拉帕波特等学者汲取了生物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人文地理学等学科营养,充实、发展了这一理论,并逐渐形成了文化生态学这一新兴学科。

20世纪50年代,文化生态学由林耀华先生从前苏联引入,并逐渐在我国缓慢发展。期间尹绍亭、崔延虎、麻国庆、阿拉坦宝等学者运用这一理论着重研究了我国民族区域文化发展问题。直到1992年,杨庭硕等人在《民族·文化与生境》中力图将“文化生态学”系统化、条理化,提出了具有鲜明文化属性和生态系统特色的“民族生境”“文化生态共同体”等概念,指出文化与生态不仅可以长期稳态延续,而且可以实现发展共荣。21世纪以来,这一研究更与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无缝对接。许多学者开始尝试运用这一理论解决民族传统文化“物种”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愈演愈烈的“文化生态破坏”问题。

总的来说,文化生态观重视文化的“活性”和文化与社会发展的“生态环境平衡”,强调文化在产生、发展、传承、交流的过程中与周围环境形成的良性动态互动促进系统继承、融合、变异的演化性可能。认为每个不同的文化都是“类生命体”,相类似文化会形成“文化链”或“文化群落”。风格各异的文化链和文化群落间会相互关联,形成动态的文化网络,文化传承、共生、再生和创新是文化网络的支点。这些文化都是文化生态中不可缺失的环节,任何一个文化链环节的缺失都可能造成文化生态环境不可弥补的损失。

1.2 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领域的共识性通用术语。长久以来,虽然不同文化群体在各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有对自己传统文化及其载体进行保存、传承、发展的意愿和行动,但由于战争、疾病、自然灾害等天灾人祸的影响,无数的文化堙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19世纪以来,随着人类交往范围的扩大和频率的增加,传统文化保护作为各自文化群体应对文化全球化影响、保存各自文化特色的文化实践活动得到全世界的积极响应,尤其以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为标志性事件。文化遗产作为保存世界文化多样性、保护区域文化独立性、应对世界文化同质浪潮的“金钥匙”,逐渐被各个文化群体重视,进而发展起来。

我国传统文化保护也经历了从19世纪末以前的私人“古玩保存”,到20世纪初地方政府的“古物保护”,到20世纪中期后的国家“文物保护”,再到21世纪以来“传统文化保护”的认识深化过程。尤其以2005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为里程碑。在文件中明确提出文化遗产的概念,界别并明确了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重的保护策略,为我们推进传统文化保护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政策依据。

1.3 博物馆与传统文化保护

验证转染成功后,再次进行转染,6 h后按对照组和OPC(40 μg/mL)给药组处理24 h,给药组分组如下:NC组、NC+OPC(40 μg/mL)组、Si-Atg5组和Si-Atg5+OPC(40 μg/mL)组。并检测Si-Atg5干扰后,OPC对TU686细胞增殖活力影响。

由于φ(Σ)的展开式自身就包含了w0,这个公式给人的一个直观印象是,输出值不会真的输出,而是会在神经元内部团团转,但我们只需要将时间也看作一个由递归函数组成的新函数的参数,就可以将这个函数简单地转换为线性。递归函数的这一特点实际上构成了机器学习的一个重要要素。对于前文提到的权值w0,此时我们可以让该量成为接收递归结果的输入值[注]当然,接收递归值的可以是多个输入,也可以是一个输入。但该权值的输入恒为1,所以可直接看作x’。。这样单个神经元递归的结果就呈现以下几种情况,图中纵坐标是新构造的函数,横坐标是输入值后第n个时间单位(Haykin 2004):

2 传统文化保护现状分析

2.1 文化传承断层、匠消技陨之殇

耦合效应本为物理学名词,后被引入社会学领域,指两个或以上的个体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从而联合起来产生合力的现象。

2.2 原生态工艺保存与创造性保护伤害之难

随着对文化遗产认识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民间工艺、民风民俗被发现、纳入、提升到文化遗产的概念下。文化多样性理念已经深入民心,多元共存的发展方式已经成为文化发展的主流趋势。在发现、保存、传承、发展的传统文化保护理念关照下,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精神追求也不断提升,寻根问祖、探幽览胜、寻史访踪、游山玩水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休闲娱乐方式之一。文化多样性发展与民众多元文化需求相互促进、协同发展,达成高契合度的耦合。

长期以来,传统文化保护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博弈中常常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历史文化街区一夜之间成拆迁废墟者有之,教授专家以身护宝者有之,打着修缮旗号修旧如新、拆旧建新者更是不胜枚举。很多极富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就在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博弈中被“保护”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甚至直接消失得无影无踪。千篇一律的小吃街、民俗园,已经引起了民众视觉和认知的疲劳、僵化和反感,更进一步唤起了民众对原汁原味的地方文化特色的向往和追求。

2.3 保存地方文化特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博弈

更有一些部门,对传统文化保护原则、方法、要求不甚了了。在保护过程中急功近利,被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等噱头迷惑头脑和双眼,在没有翔实、充分的论证时便急于求成,反而造成了对文化遗产的创造性伤害、保护性损伤,甚至永久性破坏。

岩性主要为深灰-灰绿色厚层至块状粉-细砂岩:变余粉砂(粒度<0.1 mm)-细砂(粒度0.1~0.25 mm)状结构。碎屑成分以石英为主,次有少量岩屑(硅质岩、泥炭质岩)、长石、云母片和金属矿物等,分选性和磨圆度均不一致,碎屑总量>50%;胶结物成分以泥质为主,分布不均匀,但多已变为绢云母,并时有新生矿物黑云母(1%~10%)存在,胶结物总量<50%。岩石具轻微变质。

2.4 多元文化需求与文化多样性发展之耦合

人作为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传播者,在文化的产生、发展、演变、传播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保护文化遗产过程中人的因素就显得至关重要。但现实却是,一方面,现代工业文明的快节奏、集约化、流水线的生产模式对民间师传徒受的传统工艺传承之路造成了毁灭性打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为生活所迫不再愿意接过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传统工艺生产之薪火,很多民间工艺都面临传承人老龄化、继承人青黄不接、传统工艺匠消技陨的难堪局面。另一方面,即使找到合适的传承人,很多传统工艺也饱受水平认证难、工艺发展难、产品销售难、品牌保护难等问题困扰,民间传统工艺传承难以为继。

在治疗一年半后对病人进行的家访显示,病人生活良好。她在外面承担女仆的工作,把她每月所挣的3美元交给她丈夫,因为冬季里她丈夫的风湿病会发作。

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一些部门从种种利益出发,打着探索传统工艺传承、保存之途径的幌子,将当地文化遗产生生从原生态的村落、街区中剥离开来,集中成“民俗文化村”“文化产业园”等保存下来。脱离了原生环境的传统工艺往往对这种集中管理适应不良,或固步自封,或徒留其表,或媚俗失真,反而丧失了原汁原味的传统工艺纯良亲民之美。

3 博物馆传统文化保护路径探析

3.1 深化认识,增强博物馆传统文化保护意识

博物馆自诞生以来,就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文化殿堂之一。但长期以来不论是收集藏品、接受捐赠,还是抢救文物,博物馆多为被动保护文化遗产,尤其在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更是视之为鸡肋,很少主动出击。因此,博物馆也需要与时俱进,深化认识,不断深化传统文化保护意识,不仅为人们展示先人遗迹,更要为后人保存、展示、传承先辈和当代文化风采。

博物馆自诞生以来便成为文化遗产的保存地。长期以来,博物馆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主要关注点集中在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研究上,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不够,各项研究也往往与人群隔离、与社会脱节、与自然隔绝,陷入孤立文物研究的泥沼。近年来,随着学科综合化的发展,对文化遗产的研究也逐渐打破壁垒,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将文化遗产放置在更广阔的社会空间和自然空间中进行研究。跨区域、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同时,这些合作研究也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传统文化保护,关注身边的文化遗产传承,达到了为文化遗产注入了新鲜活力、保存文化遗产“活性”的目的。

3.2 突出特点,发挥博物馆传统文化保护优势

从亘古洪荒到当代潮流,博物馆分门别类地保存着最具能动性的自然和人类活动痕迹。如何将这些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最大效度地传递给参观者,一直是博物馆开展各项活动的目的所在。为更好地完成好这一使命,博物馆应从本馆藏品特点出发,开展研究、组织活动,突出特色、展示亮点。同时通过引入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文化进行比较鉴别,在丰富本馆文化产品的同时,将本馆文化特色和亮点做大做强,更好地服务社会。

3.3 拓展功能,完善博物馆传统文化保护方式

博物馆不是文化遗产的仓库,不仅仅负有安全保存责任。博物馆传统文化保护更重要的是保护、研究、发展、传播等种种动态动能的体现。这些功能都需要博物馆不断改进工作方法,针对性开展传统文化保护工作。按照传统文化保护的危急层次,可以将博物馆传统文化保护分为四个层次:首先是针对已经消失的文化遗产采取的“抢救性遗产保存”,尽可能地搜集现有相关资料,为后人研究留下最大限度的文化遗产遗存信息;其次是针对随时有消失可能的文化遗产立即启动“濒危性技艺传承”,即通过影音资料、流程展示、师徒传承等方式,将这些技艺保存下来,使其不至消失;再次是针对区域文化特点开展“区域性文化开发”,研究区域文化特点,发展区域特色文化,将原汁原味的区域文化展示、传递给子孙后代和更多的人群;最后是“广普性文明传播”,通过展览、活动、现代媒体等多种手段,将各种文化遗产广而告之,增大文化遗产受众基础群体,扩大文化遗产的受众空间,更好地做好博物馆传统文化保护工作。

3.4 搭建平台,创新博物馆传统文化保护方式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各种文化遗产也灿若星辰。尤其是中小型博物馆,受限于人员、资金、规模等,无法开展大规模的传统文化保护研究,但不以善小而不为。传统文化保护更多的时候需要的是能够发现的慧眼,很多文化遗产就在我们身边,很多人却日见而不鲜。将这些极富地方特色的“活”的文化遗产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发现、提炼出来,并推而广之,对中小型博物馆来说可谓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之所。

3.5 加强宣传,扩大博物馆传统文化保护成果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现代媒体宣传已经深入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博物馆信息化时代已经来临。俗话说,乱世黄金盛世古董。从《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流行到《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直至近两年《国家宝藏》的红极一时,已经体现了民众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保护的关注。博物馆作为留住文化特色、传承文化根脉、展示文化风采的文化遗产聚集地,保护传统文化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全国肥料标委会2018年4月审议通过《化肥追溯体系规范》标准制定立项,由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牵头,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等参与,2018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1日实施项目。

文化是活态的人为创意集合,在经过时间的磨砺淘沙后才会闪耀出璀璨的文明之光,成为祖先流传下来的代表区域文化特征的文化遗产。传统文化保护更是要注重文化的“活性”保存和传承发展,徒留其形是悲哀,形散神消更是令人扼腕。使传统文化神形兼备、薪火相传、发扬光大才是传统文化保护的根本目的。因此,博物馆更应乘此东风,加强宣传,向普通民众普及文化遗产知识,让传统文化保护观念深入民心;让普通民众也能有机会成为文化遗产的守望者、宣传者、保护者、传承者,共享传统文化保护成果;让民众在博物馆实现传统文化保护的共享、共治、共创、共赢。

参考文献

[1]吕庆华.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6.

[2]王云霞.文化遗产的概念与分类探析[J].理论月刊,2010(11).

[3]翁葳.城市化进程中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浙江嘉兴为例[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1.

[4]林淞.植入、融合与统一:文化遗产活化中的价值选择[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

[5]林小云.试论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文化学刊,2017(12).

[6]张雯,单世联.文化产业重塑当代城市空间的理念及反思[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8(2).

【作者简介】 崔卉(1983—),女,就职于信阳博物馆,教育学硕士,文博馆员,研究方向:博物馆社会教育。

标签:;  ;  ;  ;  ;  

文化生态观视域下博物馆传统文化保护路径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