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题与研究性学习--以历史为例_研究性学习论文

高考试题与研究性学习--以历史为例_研究性学习论文

高考试题与研究性学习——以历史学科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研究性学习论文,学科论文,高考试题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2001的秋季开始,研究性学习已作为必修课走进了我国普通高中,这是我国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但一年多来,实施研究性学习举步维艰,正如当初人们所担心的那样,研究性学习遭遇到了高考瓶颈,学校、老师、家长都有所顾虑,担心研究性学习会影响高考。研究性学习与高考究竟是什么关系,笔者将近几年的历史高考试题与研究性学习作一对比研究如下。

一、历史高考试题中的研究性学习

近几年来研究性学习方式正以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侧面和方向渗透到各学科的高考试题中,历史学科也不例外。本文就近几年历史学科高考试题[主要考察1997-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题(全国卷)”(以下简称“历史学科卷”)和2001-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试卷(上海卷)(以下简称“上海卷”)]中有关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方法作一探讨。

(一)选择题中的研究性学习

1997-2001年(2002年因全国各省、市都进入“3+X”高考改革方案,故没有全国统一的历史学科卷)历史学科卷共有选择题186题(1997、1998年各有10道多项选择题)。其中带有研究性学习方式的试题有62题,约占33%强。选择题中的研究性学习方式主要呈以下几种形式;

1.联系生活实际,考查史籍、史料及其运用方法。如1998年高考第35题:要了解“王莽改制”的史实,可查阅(多选)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资治通鉴》。该题考查史籍及其运用方法,主要考查学生是否“知道到哪里去寻找他所需要的比他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即研究性学习中的“搜集文献资料”方式。再如1997年高考第37题(多选)有关19世纪欧洲家庭的变化,联系当时生活实际,要求考生根据题干所提供的时间、地域,确定材料所述信息的时代背景,并根据材料提供的子女外出谋生、家庭普遍失去生产职能的信息,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出工业革命对人的生活方式、观念意识的影响。这类试题通常是把重大的历史事件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并得出经验和教训,为现实服务,考查学生搜集、利用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研究的能力。这是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性特征。

这类联系民众生活实际或考查史籍、史料及其运用方法的试题在近5年历史学科卷中共有16题之多,即联系生活实际或引用史料题有1997年第3、22、37题,1998年第6题,1999年第1、6、10题,2001年第5、19、22题;史籍及其运用方法有1997年第35题,2000年第4题;地图或图片题有1997年第4题,1998年第7、31题,1999年第2题。

2.坚持实事求是,引入课外论断或史学研究新成果,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如1998年第43题:恩格斯在总结资产阶级革命进程的特点时指出,为取得完全成熟的资产阶级的革命果实,“必须使革命远远地超出这一目的”,使更激进的派别执政,采取更激进的措施,才能实现这一目的,当这个目的达到时,激进派及其激进措施就会“从舞台上消失了”。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看(多选)A.大资产阶级执政时一系列反封建法令的实行就是完全成熟了的革命果实B.众多革命俱乐部的出现,表明革命远远超出了原来的目的C.雅各宾派专政时期推行的革命政策,表现了激进派采取的激进措施D.热月政变和政变后的变化说明,激进派及其措施“从舞台上消失了”。这类试题充分体现我国史学研究的新成果、新观点,体现新世纪人才素质的新要求,对教材和学生头脑中还存在的某些“左”的、落后的历史观点、传统旧观念,或一种模式框定历史等问题,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予以“拨乱反正”,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再如1999年第27题有关《共产党宣言》中关于“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的论述,还有1997年第16题都属这类试题。实事求是的评价历史,也是研究性学习的探究性特征。

3.概括、比较历史现象,论从史出地分析问题。如1997年高考第14题涉及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各个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考查对历史现象本质的认识、比较、概括能力,对历史概念内涵的理解以及论从史出地分析问题。考生要理解题目给出的历史概念,根据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各个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的具体内容,明确政策内容体现出的本质或作用,进行系统的分析比较,选择共同点。这类试题在近5年历史学科卷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有43题之多。具体情况是:概括、比较型试题有1997年第5、10、14、28题,1998年第1、10,33题,1999第29、33、36题,2000年第1、2、14、33题,2001年第12、23、27、28、29、30题;论从史出试题有1997年第7、8、19题,1998年第2、24、38题,1999年第1、9、14、25、31题,2000年第10、19、26、27、28、29、30、36、37题,2001年第14、21、25题。

(二)材料解析题中的研究性学习

材料解析题在1989年的历史学科卷中首次亮相时就已经融进了研究性学习方式。高考历史试题中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最为典型的就是材料解析题,其典型性在于它最易于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材料解析题中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在阅读理解的前提下提取有效信息。这是自材料解析题出现以来几乎每次高考都具有的一种考查方式。

2.根据材料提供的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这是自1997年以后出现的一种新题型,直到2001年历史学科卷中还依然存在。这类试题的材料部分在形式上基本无变化,仍多以材料排列的方式出现,但在设问和答题要求上考查考生综合性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在阅读理解的前提下提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在题目中要求表述应当成文,并限定字数,使考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既要顾及整体性和连贯性,又要避免似是而非的多余的文字。而在评分标准上分档给分,而不是采点计分,也是力图在培养学生的语言准确、思维清晰、逻辑严谨等方面起良好的导向作用。此后在1998年、1999年、2001年高考中都出现这类试题,其要求跟1997年类似。撰写历史小论文是较为典型的研究性学习方式。

3.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表及里的整理。如1993年第48题有关清代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手工业中的劳资斗争问题。材料出自清朝官府告示,文字内容歪曲了历史真貌,官府站在剥削阶级立场上偏袒机户,把机户和机匠的关系说成“原属相需,各无异议”;把机匠斗争的原因说成“怀妒忌之心”;把组织斗争的机匠说成“不法之徒”;把机匠的合理要求说成“勒加”、“索诈”。再如1996年第45题第(3)问要求考生结合试题中其他材料及自己的认识,针对美国人施兰对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一段评论材料加以鉴别并简述理由,在评分标准中规定按三个层次给分,避免采点计分。施兰当年对大生产运动的评论总体上是客观公正的。学生通过鉴别,肯定施兰的评价的正确性,并根据材料给出的有关史实加以论证。解决此类问题必须经过鉴别,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表及里的整理,才能获得回答问题的有效信息。鉴别历史材料的真伪并加以整理,正是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要培养的能力。

(三)问答题中的研究性学习

问答题中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

1.比较型。早在10年前这类研究性学习试题就已经出现了,如1990年第49题:比较《天朝田亩制度》、旧三民主义和《中国土地法大纲》,分析解决土地问题的异同及后者能在解放区普遍施行的原因。1997-2001年5年内历史学科卷中共有问答题13题,其中比较型试题就有5题,即1998年的第48、49题和2000年的第41、42、43题。有些问答题还兼有材料题的考查功能,如2000年的第41、42题,都属于材料式问答题。

2.一题多论、开放性问答、地图(图片、材料)题:如1999年第42题: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明确指出对不同观点只要有理有据均同等评分。该题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评分标准也具有多元性、开放性,是研究性学习方式。再如1999年第43题:结合德国本身及欧美大国对德政策的变化,说明德国版图或控制区域在1919年6月、1940年6月、1949年10月三次变化的原因。在问答题中设计识图,把识图和分析紧密结合,是研究性学习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的具体体现。

3.联系古代民众衣食等生活状况分析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物质生产水平。如2001年第34题:自南宋末年至明清,民众服装、被褥原料和主食品种发生了什么重要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有何积极影响?此题以中国古代社会的物质生活为研究对象,以中国古代历史中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衣被原料和主食品种的变化为主线;要求分析其因果关系,并从积极方面对其影响进行阐述。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探究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

问答题最为典型的研究性学习试题是2001年上海卷第37题。该题是关于2000年北京老山发现的汉燕王夫人之墓的。科学家对女主人的头像进行复原后,意外地发现她极像西域女子(试题中附有复原后的图片),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猜测:她是今新疆地区人?是古代中亚人?是有西域民族血统的汉族人?还是西域以外的人?问考生倾向于哪一种说法?并简要说明理由。试题进一步设问:女主人究竟属于哪一民族,需要进一步探究。研究这一问题有何历史意义?揭开这一谜底,有待进一步收集直接和间接的证据。问考生有哪些方法?试题以最新考古成就为背景来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并且考古学界对此尚无统一认识,以不明确的内容来考查学生的探索思考能力,更富有研究性学习的探究性特征。评分标准也极具开放性,如有的问题参考答案仅规定:能以一定的史实为依据,给1分;能结合史实,逻辑合理,给2~3分。这也给评分者灵活处理创造了更多的空间。试题的选材十分贴近现实和生活,让学生以现场考古者的身份参与其中,直接创造了研究性举习的实践性情景。

2002年上海卷第37题也是研究性学习试题的典型例证。试题要求通过观察和阅读上海外滩及其附近在160多年的不同时期图片和文字材料,充分运用所掌握的历史知识,逐一概要指出这些材料反映了上海外滩及其附近在160多年的不同时期中发生的变化及其国内外背景,思考这一沧桑巨变对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何启示。试题进一步提到,2001年5月,中国政府向国际展览局申办“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场址设在近外滩的浦东沿黄浦江岸边。要求考生利用外滩及其附近的历史性象征,为世博会“贡献你的智慧,提出你的创意”,并说明理由。该题取材于上海学生所熟知的上海外滩,联系生活实际,考查乡土历史,特别是要求考生为世博会“贡献你的智慧,提出你的创意”,考查的是学生创新和探究的能力。该试题没有规定标准答案,而只规定按“选题”、“变化”、“背景”、“启示”和“创意”等五个方面酌情给分,属于全面开放,为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想象留下了广阔的空间。该试题要求寻找身边的历史,联系生活实际,积极为社会发展贡献才智,较为完美地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性、创造性等主要特征。2002年上海卷第28题有关秦砖、汉瓦与画像石中的历史信息的考查等,也属于典型的研究性学习试题。

除了历史学科卷外,从2000年开始,部分省市试行“3+X(文科综合,理科综合)”高考改革方案。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题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研究性学习特征,这些特征主要有: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现实性。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关注学生综合意识的形成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突出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确立了“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的主体设计思想”,充分发挥了考试“指挥棒效应”对研究性学习的导向作用。

二、高考试题中渗透研究性学习还有哪些潜力

从社会学的角度说,任何一种优越的制度都不是万能的,考试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有不完善的地方,作为终结性评价的高考,不可能涵盖全部的教育评价功能,也不可能将研究性学习的全部过程及其效果予以检测,只能测试研究性学习的某些环节或某些方法。

(一)“自主设计性”特点尚未涉及

研究性学习的自主设计性是指在实施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从课题的选取、研究方案的提出、设计与实施,到结论的得出与检验,均由学生自己完成,学生是研究的主人,老师是活动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应该说随着研究性学习的深入开展,对学生这种能力的考查很有必要,这类题目的考查对选拔人才无疑有较高的区分度,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性特征尚未在高考试题中显示出来

中学阶段的历史研究性学习是通过让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相关的历史材料来解决特定的历史问题,并从这一过程中去体验和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即所谓从“研”中学,从“做”中学,因此研究性学习所追求的结果恰恰就是过程的本身。因为高考终结性评价的局限性,研究性学习的这一典型特征目前还无法考查。但随着我国考试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使用计算机的无纸笔的网上考试技术的发展,这一特征必将会出现在中学历史试卷中。

(三)作为“研究性学习”课程还有很多特点尚未涉及

作为一门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具体地说,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更有利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所以,“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指向于“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定向型课程。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它是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的。本文所谈到的历史高考试题中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指的是试题中要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来解决的问题。在包括历史学科在内的各学科高考试题中所渗透的研究性学习,都只能是研究性学习方式,而不是研究性学习课程,只能是研究性学习的某一方面或某些环节,而不是其全部或完整的过程。这是考试这种评价方式的特点所决定的。如研究性学习非常强调合作学习、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但在目前的这种考试中无法体现,这些问题在今后课程改革和考试改革过程中都有待于深入的研究。

总之,高考命题渗透研究性学习还有许多空间,如对科研方法的考查,对科研规范的考查,对历史目录分类的考查,对历史小论文写作方法的考查,对调查报告写作方法的考查,对研究方案设计的考查等等。这些方面有的在高考试题中,特别是上海的高考试题中有较为明显的涉及,但还很不成熟,都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三、结论

课程改革已经给中学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振荡,教学思想和管理理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积极采取研究性学习方式组织学生学习,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为了与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同步,并检测教改效果,近几年来,高考在命题指导思想上,已逐渐从传统的“以知识立意”转变为“以能力立意”。研究型试题已经在高考中露脸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上海2001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中出现的“小区居民用水问题的探讨”“近代文化名人云集多伦路的原因考”“上海中学生自行车牌照税缴纳现象调查”;政治试题中“票价下调后在交通高峰时段,地铁又出现乘客拥挤的现象。请你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设想”;外语试题中“请你谈谈轿车大量进入家庭后,对家庭环境和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作文是对文化遗产的了解、认识和思考等等。这些试题在高考中的出现,已表明高考正在改变着自身的面貌,命题者正在探求新的考试方向,这种方向正是研究性学习的方向。我们可以断定:随着教改形势的发展,高考试题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必将越来越多,研究性学习试题将由不成熟到成熟,由局部到整体,逐步占领高考试卷。只有把握这一趋势,大力开展研究性学习,才能顺应新的高考要求,才能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标签:;  ;  ;  

高考试题与研究性学习--以历史为例_研究性学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