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综合能源服务“生态圈”论文_苗静然,周九娣,郜小兵

搭建综合能源服务“生态圈”论文_苗静然,周九娣,郜小兵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铜陵供电公司 安徽铜陵 244000)

摘要:运用社会责任根植的理念和思维,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履行央企社会责任,是每一个负责任的央企需要不断去摸索和实践的。文章主要论述了在当前形式下,央企在积极抢占地区综合能源市场的同时,如何建立一个政府部门主导、供电公司牵头,工矿业企业及小微企业参与的综合能源服务联盟,搭建能源服务生态圈,打造新能源服务产业链,帮助各类企业有效降低用电成本,实现多方共赢。

关键词:综合能源;服务;共赢

铜陵,一座以铜立市、以铜兴市的重工业城市,地区工业企业比重大,综合能源服务市场规模尚未形成,各类服务商鱼龙混杂。以电能为中心实施综合能源服务,降低企业用能能本,是铜陵供电公司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的“逐利开源”之举,也是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寻求央企、社会、政府、民营企业实现共生共赢的创新举措。

一、传统用能模式下的弊端

(一)传统用能模式无法满足相关利益方日益增长的用能诉求

传统思维下,资源集中度高,市场竞争意识弱,对用户实际用能需求考虑较少。新一代的客户,存在交互需求旺盛、服务需求多元的用能特点,供电企业做为央企技术条件和客户市场相对比较成熟的情况下,更能够提供各类相对比较成熟化的综合能源服务方案。一是需求的综合化:不仅有用能需求,还有节能需求,不仅需要KWH,还需要负的KWH,不仅用电,还需要电、冷、热等综合能源解决方案。二是需求主动化:用户可以根据价格信号主动向服务方反映新的用能意愿,或者要求更高标准、更长后续的跟踪服务;三是需求定制化:用户的个性化和自主化程度更高,要求根据差异化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用能方案。

(二)传统用电模式无法帮助企业有效应对能源革命和产业升级的冲击

受经济发展整体趋势的影响,能源领域也呈现出商品化和服务化趋势,消费个体在消费能源商品的同时,也更注重经济性、安全性、舒适性和环保性的协调统一。对于中小企业本身而言,环保概念的提出,对企业投入、产出的成本空间本身意味着压缩,要想有效应对,盘活自身,企业的综合用能之路势必要进行下去。同时,传统企业的自建自维本身来说造价成本高、工程周期长、安全用电上也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尤其是对于大中型企业申请临时用电,需要租赁临时变压器的这类客户而言,代租代维服务能够有效帮助企业缩减用电成本、投入及落户时间,让客户真正实现“省钱、省时、省力”。

(三)传统用能模式不利于能源服务市场快速发展

过去节能服务、需求响应服务、分布式能源服务主要是专项服务企业来提供,这些企业的业务范围窄、业务规模不大,这些能源服务产业集中度低,小企业能源服务成本难以进一步下降,缺乏规模效应,不利于能源服务市场快速发展。新型的综合能源服务整合了不同的能源服务业务,并且还超越了能源服务范畴,可以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其它相关服务。综合能源服务企业具有更多的业务类别、利润来源,因此可以在某些服务内容上提供更加低利润的价格以吸引客户,有利于为客户提供更低成本、更优惠价格的能源服务,有利于能源服务市场快速发展,促进加快实现国家能源革命。

二、新模式相关方参与度分析

在全国综合能源市场如火如荼的发展时,部门二、三线城市的综合能源服务市场规模尚未形成,仍然处于“服务真空地带”,甚至“综合能源服务”的概念仍然在本地属于新兴词汇。各类服务商鱼龙混杂,上至政府、下至服务商均未形成一个有约束性的行业准入准则和执行规程。外地企业落地周期长、线路建设成本高、企业用能方案设计不合理、小微企业电力接入和运维存在安全隐患等现象多有存在。

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对涉及综合能源服务的各个相关方的综合能源服务诉求、优势和参与度进行了梳理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一)政府部门

当地政府部门是综合能源服务项目的重点推进者,具有着天然的政策解读、氛围营造及典型案例宣传等舆论优势,有着加快推进区域内综合能源服务建设资源整合,方面外部企业尽快落地投产的诉求,主要能够在其中承担保障各利益相关方沟通渠道畅通,开启“零审批”等主导责任和作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供电企业

供电企业作为责任央企,既有为当前需求多元化的电力客户提供优质且多样化的能源电力服务的责任,也有业务拓展、思路拓宽的“开源”需求,其能够依托目前正在开展的“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精准的电力大数据支撑和专业的技术人员和服务体系,在承担规划建设责任满足用电需求,承担运行维护责任保障供电可靠性,以及承担报装服务责任,简化报装流程等方面完成自己的参与度和贡献度。

(三)综合能源服务商

以供电部门为依托成立的综合能源服务公司,拥有先进可靠的电力接入和电力运维设施,方便随时投入各类代建代维和跟踪服务。性质上更为灵活、服务上更为主动、行动上更为积极,对核心竞争力和服务满意度的提升就能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主要参与模式是做好代建代维服务,保障设备质量;做好设备租赁服务,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以及做好综合用能服务,为企业节能降耗。

(四)园区

园区作为综合能源服务的直接利益方,对综合能源服务的提升有着天然的利益需求。传统模式下往往园区电力线路规划好后外部企业才落地进驻,导致很多企业的用电需求不能够得到更为契合的服务,需要供电部门进行重新上门整改,无形中增加了园区方和企业方的用电成本。在打造综合能源服务生态圈的过程中,园区通过主动对接综合能源服务商和供电企业园区工作站,配置相应硬件和软件设施,能够推进综合能源服务工作更进一步。

(五)用电客户

用电客户作为综合能源服务的直接受益方,需求更精准的用能咨询、代建代维、合同能源管理、储能、冷热电三联供等综合能源服务。需要在参与度方面积极提供明确的企业需求,更主动的对接供电企业、综合能源服务商,提出自身诉求,寻求多方共赢。

三、实施举措

(一)建立供电企业综合能源服务“三调度”机制

1、确保调度项目落地

双方共同组建工作组。政府(发改委)总领,园区(管委会)牵头,形成共同的方案,对供电公司在园区内建设线路规划进行全面放权。

2、确保调度项目接入

依托“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成立综合能源服务专家组和课题攻关团队,园区、企业提出用电需求和服务便利,综合能源服务商提供最优方案,政府提供线路建设涉及土建工程和道路改道的便利。

3、确保调度综合用能成本

通过开展综合能源服务,积极从传统输配售电迈步转型能源互联网,着力布局综合能源服务,依托电网优势,打造以电为核心、向负荷侧延伸的大数据新视角,包括调度中心、运行监测、智能运维、需量管理、用能分析和基础资源等模块应用,以满足用户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等多样化需求。

(二)打造综合能源服务平台

为适应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供电公司拟牵头,建立综合能源服务“易平台”服务仓库,功能为综合能源服务的第三方平台。每个企业的用电性质、用电需求和综合能源服务商的服务资质在其中将能更加直观的展现,所有利益相关方均能够参与其中进行直接的沟通和交流,方便企业寻觅更契合的服务方案和服务商,享受量身定制的用能服务。

四、预期成效

(一)提升了企业和社会综合效益

在抢先迈步挤入综合员服务的商业生态圈,在为客户提供更低成本、更优惠价格的能源服务的同时,有助于供电企业自身通过更为精准的定位、更为畅通的渠道和更为优质的服务,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口碑效益的共生共赢。同时,政府倡导的营商环境得以优化、园区“水电气”走廊得以超前规划、企业综合用能得以“量身定制”。

(二)强化了区域内用能企业互动

综合能源服务链条下,铜陵区域内的用电、光伏、储能、充电桩、冷热电三联供、智慧用能系统等一系列拓展服务将能够被一网打尽,通过“易平台”的建立和推广,在不同需求的企业间展开能源交易、节能减排、需求响应等服务,让能源在区域内可以动态转换,最终实现能量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长期深入互动。

(三)提升了用电客户满意率

供电企业在综合能源节约模式的推动下,更加主动的迈入市场,全面了解电力用户的实际需求,从根本上解决电力客户的实际问题,量身定制的服务模式能够帮助园区、企业节约可观的用电用能成本,大大提高了电力用户对供电企业服务的满意程度。

论文作者:苗静然,周九娣,郜小兵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8

标签:;  ;  ;  ;  ;  ;  ;  ;  

搭建综合能源服务“生态圈”论文_苗静然,周九娣,郜小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