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合作学习论文_王攀

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合作学习论文_王攀

王攀 新疆石河子石南农场学校 832016

新课标下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为了更好地实施新课标的规定,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采用了师生合作的学习方式,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把课堂变成了师生共同成长的摇篮。新课标规定:开展合作学习,要给学生群体一个共同的任务,让每一个学生在这个任务中积极地承担个人的责任。学生在学习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遇到问题能协商解决,能通过沟通解决群体内的冲突,对各个人分担的任务进行群体加工,对活动的成效共同进行评估,通过合作,提高了学习效率,增强了合作精神。

因此,我经常在课堂上采用三种方式进行师生合作。

一、朗读的合作方式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训练目标。在课堂上,刚开始我总是先声情并茂地泛读课文,慢慢的就请学生读一段,我读一段,再请男生读一段,女生读一段,最后请最不爱读的同学读一段,或是普通话说得不标准的同学读一段。师生共同评议:谁读得好?好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要这样读?谁读得不好?需要怎样改进?你能帮他示范一下吗?时间久了,在不知不觉中,有的学生开始大声读书了,有的学生开始自信了,有的学生把手举得高高的开始抢读了。为了在课堂上能表现得更好,学生在课下一篇课文不知道要读多少遍。我也不甘示弱,为了能比学生读得更好,我也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心血。忽然间发现,我们的朗读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学生们看着我明亮的眼睛,自信了;我看着学生们光洁的额头,自省着。爱无痕,是这么的美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讨论的合作方式

过去流行一种“谈话法”教学,是由教师预设好结论,然后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猜测。这其实仍是一方强行灌输、另一方消极接受的教学方式。以前我也经常用,而且还很熟练。为了杜绝这种方式的再次发生,我除了深入阅读新课标下语文阅读教学的理论之外,还要求学生:我们在讨论的时候,老师最好不要提出关于如何解读文本的问题。我们的语文课本是读本而不是教本,所以我非常重视学生对文本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一篇文章在熟读之后,我要求学生和我一起讨论:如何解读文本?有时从文章题目入手,有时从最感动自己的文段入手,有时从作者入手,有时从课后练习入手。这时, 我是学生的伙伴,也是个倾听者。偶尔,我也加入他们的谈话,有时就一些问题也和他们争论,但从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有时学生对文本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映,并发表富有想象力的演说,甚至是突发奇想,我就引导学生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作者的意图进行比较,为文本的内容和表达另作设计。为了在讨论中更好地引导学生,我曾抛开教参,自己一遍又一遍地阅读文本,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和深意。不经意间发现,学生爱思考了,爱学习了,我也从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受中体验到了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非凡的想象力、创造力。这让我明白:后生可畏。我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站在讲台上做一名语文老师。

三、写作的合作方式

这种合作方式我和学生都非常喜欢。有两步:一是我和学生在同一时间内同时完成同样命题的作文;二是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给学生写自己的感受。

在同一时间内和学生完成同样的作文,对学生、对我都极具挑战性,一方面能让我体验到学生写作的辛苦,另一方面也在检验我的能力和水平。有时,我的作文没有写完,而大部分的学生都已写完了,他们总是默默地交上作文本,轻松地看着书,等待我写完,就像等待他们的同学一样。有时,我的作文没有学生的作文有深度、有文采,学生看了之后,连连说“不错,不错”,让我又感动又羞愧。

最高兴的是给学生的作文写感受,这是我和学生沟通交流的一种方式。一发作文本,学生就着急地看我写的评语,或庄重,或凝神,或微笑。我也看着学生的作业本上给我写的评语,常常是青春的热血在胸中涌动。

“润物细无声”,在滋润学生的同时,我也得到了学生无声的滋润。在这样合作的学习中,我体验着互助的乐趣,体验着成功的喜悦,更体验着学生们青春律动的心。学生成长了,成熟了;我也成长了,成熟了。于漪老师曾说过这样的话:我一辈子都在学做语文老师。那么,让我也埋头耕耘,用一辈子来“学做”语文老师吧。

论文作者:王攀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2月总第19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

标签:;  ;  ;  ;  ;  ;  ;  ;  

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合作学习论文_王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