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伤病人的急救系列护理论文_曾丽玲

多发伤病人的急救系列护理论文_曾丽玲

上海长征医院,上海 200003

摘要:目的 对多发伤病人实施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研究急救及护理策略对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2015年7月-2018年10月治疗的43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病例,总结分析多发伤病人的急救方法及护理措施。结果死亡患者18例,其余25例患者均抢救成功。结论实施院前与院内急救与护理措施、准确判断患者伤情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急救程序,有助于提高多发伤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多发伤;急救;护理策略

多发伤指人体在同-机械外力作用下同时遭受两处及以上脏器或解剖部位的严重创伤,出现失血量大、伤情严重的情况,交通伤和高楼坠落伤是多发伤的两大主因。多发伤病人伤情变化复杂,易发生休克和低血氧症,死亡率及致残率较高。为了提高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急诊科需要准确、全面判断病人的伤情,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急救与护理措施。通过回顾我院救治的43例多发伤患者病例,急救与护理体验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临床资料均来自于2015年7月-2018年10月期间我院临床确诊为多发伤情况,实施抢救急救与护理措施的患者。研究组男34例,女9例,年龄在22-82岁之间,平均41.2士12.6岁。致伤原因主要为车祸伤和坠落伤,分别为28例和10例,刀伤及其他,例;受伤部位主要分布为颅脑伤、骨折、胸腹联合伤。所有病人均在伤后15min-2h就诊治疗,损伤严重度评分均大于16分。

1.2急救与护理措施

1.2.1院前急救护理

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迅速帮助伤员离开危险环境,避免遭受二次伤害,急救原则是“先抢救生命,后保护功能”。严重多发伤长伴有开放性损伤,出血量较大,短时间内血氧容量锐减引发休克甚至死亡,故需先对伤者进行包扎止血,然后初步检查病人的血压、呼吸、脉搏及意识状态等生命体征,保证呼吸道的畅通,建立静脉通道。搬运病人时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患者的肢体受到二次创伤,充分利用救护车的设备对病人进行实时监测,维持氧气及输液等生命支持。

1.2.2快速评估伤情

护士接诊后,简单询问患者病史情况,意识不清醒者询问其家属,然后按-定顺序评估病人伤情,做出准确的护理诊断,采取相应的抢救及护理措施。医生到达手术室后,协助医生完成伤者的体格检查,包括头颅、四肢、脊髓、心脏、动脉、呼吸等项目,以便全面、准确的评估伤情,为治疗提供详细依据。体格检查时,避免伤者过度暴露造成的体热丢失,做好病人的保暖工作。

1.2.3维持呼吸道畅通

创伤易导致患者口腔及呼吸道异物堵塞,引发呼吸障碍,是造成快速死亡的-大主因。护理人员要尽早清理患者呼吸道的呕吐物及分泌物等异物,根据病情给予4-6L/min讯氧流量的吸氧,必要时借助呼吸机或气管插管辅助呼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颅脑外伤为主的病人,易发生昏迷而自主呼吸能力不足,早期进行气管插管治疗,可降低窒息和转运风险;对于开放性气胸病人,马上闭合开放伤口并进行胸腔闭塞引流术治疗。

1.2.4建立开放静脉通道

多发伤病人人院后,护士立即使用16-18G留置针建立外周大静脉通道,并抽取血标本做血液检查。协助医生在病人肘关节处静脉和颈外静脉穿刺,必要时行深静脉穿刺,尽量避免患侧穿刺。输液时可配合使用加压输液器,以便病人快速完成血容量的补充。补液以复方氯化钠溶液和经乙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配合使用最佳,加温至36-38℃这-人体舒适温度范围,可保障病人静脉输液的安全可靠。相关统计表明,严重多发伤病人的低温发生率高达1,%,而低体温严重影响该类患者的预后质量,尤其是对已休克患者和有休克倾向的患者,加温输液可降低低体温这-危险因素的危害。出血未控制患者要注意限制性液体复苏,严格遵循相关损伤控制性复苏理念,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尿量等实时调节输液速度。

1.2.5紧急止血

表浅出血伤口包扎止血即可,广泛渗血的创面必须使用无菌纱布加压包扎;四肢毁损伤的患者,包扎止血完成后要加用止血带并用夹板辅助固定,避免二次损伤的发生。腹腔脏器破裂或颅骨损伤严重的病人,要尽早进行手术以控制损伤程度。

1.2.6密切观察病情

护士应充分利用多功能监护仪,实时动态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及血压变化情况,尤其要注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避免血容量低造成的休克。同时注意观察病人的意识清醒情况及瞳孔变化,呼吸的深浅及节律也是判断患者体征状态的重要依据。通过留置常规导尿管,观察患者的尿液流量和颜色;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要妥善固定好导管,注意监测参数变化和异常情况报警。

1.2.7重视心理护理

患者突发意外后,生理和心理都遭受很大的痛苦,容易产生焦虑不安、恐惧等不良情绪,这不利于救治与预后。抢救过程中,除了言语上的鼓励和安慰,支持性心理护理也很重要,技术的娴熟、配合的默契都能给予患者安全感,从而积极配合抢救护理。

2结果

18例多发伤患者治疗不成功死亡,其余2,例患者均抢救成功,然后送至CIU或普通病房进行护理。所有存活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较少,致残率得到显著降低,预后质量良好。

3结论

多发伤病人的病情-般比较危重复杂,伤后1小时是救治的黄金时间。这就要求护士应熟悉多发伤的抢救流程和注意事项,明确早期急救与护理的重要性,然后医生给出针对性的、全面有效的治疗措施。急救过程先快速评估患者伤情,确保患者呼吸道的畅通,建立外周静脉输液通道,及时控制住开放性创口的出血,然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与支持,可有效提升病人的抢救成活率,提高其预后质量。

参考文献

[1]龚春萍,张宏宇.多发伤病人的急诊急救与护理策略[司.全科护理,2012,10(25):2352-2353.

[2]杨群艳.多发伤病人手术急救治疗的护理配合〔司.中国民康医学,2007,19(20):874-874.

[3]游雪瑛.多发伤病人在急诊科的急救与护理[月.中国医药指南,2005,3(5):590-590.

论文作者:曾丽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5

标签:;  ;  ;  ;  ;  ;  ;  ;  

多发伤病人的急救系列护理论文_曾丽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