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对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分析了解。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民用建筑日益增多,由于当代很多建筑工程的功能比较复杂,电气、给排水、暖气、管道、电网等设备众多,防火要求很高。建筑的防火问题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因此,科学、合理的运用建筑防火技术非常重要。
关键词:民用建筑;设计;防火技术;问题;意义;应用
引言: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趋势之下建筑防火技术的应用对于民用建筑的防火效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建筑防火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降低民用建筑发生火灾的概率,对建筑防火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在对民用建筑进行设计时,需要根据建筑的具体情况,合理运用建筑防火技术。
一、建筑防火技术的意义
通过应用建筑防火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有效提升民用建筑的防火效果,从而直接影响着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但是因为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使得现阶段大部分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运用效果差强人意,这也加剧了民用建筑火灾现象的出现,从而给群众和国家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鉴于当前民用建筑防火要求,采取对应的防火对策,在提升建筑防火技术运用质量的基础上,极大限度的保证建筑安全。由此可见,加强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
二、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存在的问题
1. 电气防火的问题
为了能够满足基本的防火需求,很多建筑在最开始设计的时候就会将电气设备加入进去,这样的举措能够给居民带来极大的便利。现阶段很多电气设备在安装的时候都是在施工交付之前,同时还会应用很多先进的技术来协助完成。但是原先的建筑在安装的时候基本都是以实际的生活需求来完成的,所以就使得很多的电气线路在改造的时候往往不会重点考虑防火条件,这就无法有效利用防火技术,特别是在进行一些建筑施工过程中,很多电气设备的老化也促使了火灾的发生,无法保证居民可以长期居住。
2. 防火意识较差
根据消防部门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民群众对于消防常识的了解非常少,居民的防火意识普遍较低,致使本来可控的火灾由于居民不知道如何处置而造成重大的火灾事故。居民在使用家用电器时,由于不按规定操作而引起火灾的情况比比皆是。除此之外,大部分居民在利用液化气或者天然气的时候,容易发生爆炸、气体燃烧等情况,由于居民的防火意识薄弱,不能得到及时的控制,导致殃及池鱼,造成很大的火灾事故,危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3. 建筑材料的问题
材料作为建筑工程顺利施工的物质条件,不管针对民用住宅建筑来说,还是对于民用公共建筑而言,在建筑材料防火性能方面有着严格的标准,这也是实现对民用建筑防火保护的重要因素。同时,在一些民用建筑中,没有消防意识,消防设施配备不齐全,有一些设施因为存放时间过长而失去消防效用。还有一部分民用建筑中根本就没有配备消防器材,这样就导致民用建筑在发生火灾时,无处去找灭火器材,就算找到了,可能会因为灭火器材失去效用而无法使用,这样的情况在我国经常会出现且不在少数。
4. 防火设计的问题
早先的民用建筑因为施工条件的限制导致结构设计被影响,所以相关设计者就对防火能力没有做出更加深层次的研究,最后使得防火设计水平出现很多问题。当下很多建筑在设计的时候还是可以满足一些基本需求的,但是因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建筑本身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关于火灾防治方面所要考虑的因素就变得越来越多,导致旧有的设计与实际的防火需求相脱节,有时候还会在火灾救援的时候带来很大的阻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的应用
1. 建筑结构防火设计
在进行防火设计的时候最关键的地方就是要对火灾预防之中最薄弱的环节进行控制,所以就要保证防火墙的合理性,然后加入一定量的阻燃剂,这样可以保证在火灾发生之后有利于疏散。换句话来说,在其防火墙的拐角设计的时候要注意其类型的选择,一些L型或者C型的建筑其拐角的位置在设计的时候无法设置防火墙,所以应该将两面墙之间的边缘水平距离最小要求值设立为4m。如果超过这一基本要求,应该要设置出来防火窗。对于疏散通道来说应该要保证消防电梯可以停留在任一层,并且还要设置出来直通的出口,根据具体的规范及要求来设置疏散门,保证在发生火灾之后居住人员可以采取自救措施。
2. 防火材料的设计
我国对于规范防火措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在设计钢筋的保护层时,需要将锈蚀对钢筋造成的影响考虑进去,但是没有将火灾所对钢筋造成的影响纳入考虑范围。通过对多起火灾的事故调查研究发现,高温会对钢筋造成不同程度的形变,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合力会因此受到影响,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大大降低。防火材料的选择需要考虑高温因素对钢筋所造成的影响,要对钢筋进行加强性能和保护措施的设计。对于输送液体或者可燃气体的管道,不得穿过防火墙,与此同时,其他管道也不适宜设计穿过防火墙。如果必须穿过,应当选用不燃烧或者阻燃材料。
3. 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设置
确定防火分区的面积,首先要考虑的是防火分区的大限定值,还要考虑与防火分区有关的防烟分区的问题。有关规定显示,设置有排烟设施的走道,并且高度不高于6米的房间设置挡烟垂壁为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的面积是有规定的,一般不宜超过500平方米,同时防烟分区不能跨越防火分区;对于设有排烟系统的地下车库,防烟分区的面积不宜超过2000平方米且不能跨越防火分区。
4. 强化电气防火技术的运用
在当前现代化民用建筑中,做好电气防火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在电气防火技术方面,应该结合电气火灾防范相关标准和要求,合理选择电气设施以及线缆等,电气设施选择应该满足安全性大、防漏电等要求,而线缆选择应该对其线缆内部材料以及横截面等内容进行思考,以此保证选用的线缆以及电气设施满足建筑要求。此外,结合民用建筑需求,建立完善的电气设施线路核查体系,结合防火要求,定期对电气设施进行核查和维护,同时建立自动化电气监管系统,对建筑内部所有电气设施运营情况进行监管,及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并在发生火灾之前做好对应的处理工作,从而防止电气火灾的出现。
5. 做好安全疏散通道设计
第一,民用建筑疏散通道的距离。在民用建筑设计过程中,自由活动的每个地点距离安全疏散通道不得超过30米。第二,民用建筑房屋里的距离,房屋里每个房间与房门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外面公共走廊两侧的最大距离。如果房间内部装有灭火器等消防器材,房门与房间的距离可以适当增加。第三,民用建筑丁字形的走廊距离安全出口问题。民用建筑设计丁字形与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时要以这两个出口的公共通道的长度为基准。人们很容易忽视安全出口,只是将它作为一个简单的通道,其实不然,防火区的疏散口恰好是这些安全出口。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民用建筑中,引起火灾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这要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人员要从总体把握,除了考虑建筑防火成本和经济效益外,还要充分考虑建筑防火问题的每一个环节。民用建筑设计人员应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技能,在设计过程中合理运用防火技术,提高建筑的防火性能,从而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减少巨大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 高蓉.建筑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综合运用[J].山西建筑,2006,32(13):31-32.
[2] 唐佳怡.建筑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11):126.
[3] 许斌.影响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疏散的因素及对策[J].工业c,2016(2):162-163.
论文作者:陈惠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5
标签:民用建筑论文; 建筑论文; 火灾论文; 技术论文; 电气论文; 分区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