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拉西坦与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死的效果评价邵桂娟论文_邵桂娟

邵桂娟

(勃利县永恒乡卫生院;黑龙江七台河154500)

【摘要】目的:评价奥拉西坦与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32例脑梗死患者,依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包括对照组16例和观察组1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奥拉西坦与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也较高,其数据结果与对照组数据相比存在明显优势,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用药产生的不良反应均较少,两组数据差异经对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采用奥拉西坦与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治疗的用药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奥拉西坦;疏血通注射液;脑梗死;效果评价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0-0235-01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该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及死亡率高等特征,已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1]。所以为患者探寻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是目前临床相关学者重点讨论的话题[2]。为此,本次研究将奥拉西坦与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死的效果进行了详细评价,具体情况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现将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32例脑梗死患者进行了分组治疗,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6例患者,观察组中男女患者人数分别为9例、7例,年龄49-76岁,中位年龄(62.5±3.1)岁;对照组中男女患者人数分别为10例、6例,年龄50-76岁,中位年龄(63.0±3.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低流量吸氧、降低颅内压、调脂、抗凝、预防感染及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同时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6ml疏血通注射液与250ml氯化钠混合后静脉滴注,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将4g与250ml氯化钠混合后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天。

1.3观察标准

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NFDS),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满分为5分,得分越高表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越好;并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用药产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记录对比。

1.4临床效果判定

以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生活可以自理为“显效”;患者神经功能及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生活基本可以自理为“有效”;患者神经功能临床症状均改善较差,且生活无法自理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方法

本次评价中的数据使用SPSS19.0软件予以处理,计数资料应用n(%)描述,计量资料应用()描述,组间经t和x²检验,当差异在P<0.05时为存在临床可比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结果对比差异较小,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显著,数据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优势,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62.5%相比,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较高,其总有效率达到了93.8%,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用药产生的不良反应均较少,其数据结果分别为6.3%、12.5%,经计算两组数据差异较小,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详情(n、%)

组别例显效有效无效治疗总有效率(%)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16105115(93.8)1(6.3)

对照组1664610(62.5)2(12.5)

x24.57140.3678

P<0.05>0.05

3讨论

脑梗死是指脑供血障碍导致脑组织损伤,最终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及坏死现象发生,从而造成神经功能缺损,导致患者出现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及意识障碍等[3]。因此治疗应以保护脑神经功能及减缓缺血梗死区扩展,才能使患者身体得到良好恢复。据相关研究表明,针对脑梗死患者采用奥拉西坦与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脑神经功能[4]。奥拉西坦为吡拉西坦的类似物,是临床治疗脑损伤及引起的神经功能缺失、记忆与智能障碍的常用药物,该药可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及大脑中蛋白质合成,并对血小板聚集起到抑制作用,使脑流量增加。而疏血通注射液为中药制剂,其主要成分为水蛭、地龙,水蛭具有抗凝固、破瘀血的功效,该药是一种凝血酶抑制剂,对凝血酶活性及凝血酶的蛋白水解功能起到强效抑制作用,而以上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良好改善[5]。在本次评价结果中也显示,与采用单独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的对照组相比,给予奥拉西坦与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治疗后的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显著,且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用药安全性均较高。

综上所述,奥拉西坦与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死的效果较好,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促进患者身体恢复起着重要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彦书,秦文花.疏血通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凝血酶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1):102-104.

[2]王世琳,吴凤刚.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清Hcy水平变化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8(37):62-63.

[3]钟永煜,彭建军.奥拉西坦与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死62例临床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9):77-77.

[4]张均颖.疏血通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对脑梗塞的治疗效果比较[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4):28-29.

[5]鲁仁朋.疏血通与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塞效果对比[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4):112-113.

论文作者:邵桂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0月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1

标签:;  ;  ;  ;  ;  ;  ;  ;  

奥拉西坦与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死的效果评价邵桂娟论文_邵桂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