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东盛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在建筑设计中构建和应用生态化模式是节约建筑能耗、创造优秀人居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建筑设计生态化的原则有可持续性、舒适性、节约性、经济性等。构建建筑设计生态化模式就要有效使用清洁能源,要积极应用高新材料。
关键词:居民建筑;生态化模式;建筑设计;构建
本着节约建筑能耗、创造优秀人居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建筑设计中构建和应用生态化模式显得意义重大。当前,一些居民建筑普遍存在设计不合理、能源利用效率低、人居环境水平差等问题,积极的探究建筑设计的生态化模式及应用,寻求可满足生态节能、功能便利、环境舒适、结构安全、低成本的生态民居模式,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1建筑设计生态化的原则
1.1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原则,这是现阶段生态建筑设计精髓和关键所在。是生态建筑必须要达到的要求,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生态建筑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可持续性原则,试着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建筑物自身的神态环境和生态循环,做出准确的制定和规划,从而确保建筑项目工程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1.2舒适性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居住环境与居住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说,生态建筑要符合舒适性的原则。这一原则,指的是在建筑项目工程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进行建筑环境的合理优化,使得建筑物内部的环境可以充分的满足住户的需要,创造舒适的内部环境和内部空间。舒适性,是人们可以接受生态建设的基本前提,也是建筑物可持续运行的方向保障。
1.3节约性
节约性原则指的是,在满足建筑物自身的能源和资源消耗的前提下,进行一定的能源节约,从而减少建筑项目对于外界资源的可依赖性,以自身的能源生产来促进和维持建筑物的正常运行和使用。节约型原则,从另一方面来讲是可持续性原则的进一步有益补充,从而更加突出什么是生态建筑和生态建筑的意义所在。
1.4经济性
经济性原则体现出来的经济性,是在强调关于生态建筑的运行和使用过程中的经济原则,不是在建筑过程中的技术和原材料的经济约束。在生态建筑的建设施工过程中,肯定会用到先进的理论和科学技术,再配合先进的建筑施工原材料,从而保障生态建筑的合理有效运行,低消耗运行和节能化运行,大大降低了生态建筑对周围生活环境的破坏、对于外界能源物质的消耗,从而达到经济性的优势运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生态建筑就是一种健康性的、持续性能的经济建筑工程,对人们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筑设计生态化模式构建策略分析
2.1有效使用清洁能源
生态建筑可以很好的利用新兴的能源和技术,从而减少了对有限的资源的使用情况,大大降低了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和使用过程中,对于周围环境的破坏情况。这是传统建筑设计来说,生态建设一个非常突出的优势,也是可持续发展原则的重要体现。
在生态建筑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清洁性能源有:生物能、太阳能、地热能和风能。目前来说,太阳能是最丰富的再生性能源。可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不断进步,太阳能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开发和利用。虽然风能对周围环境的要求比较高,但是,它的发展技术现阶段来说比较的成熟。在生态建筑中合理有效的风能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生物能在生态建筑行业中非常实用的一种能源,在生态建筑中,需要运用植物来对室内的环境进行调节,植物生长的整个过程中,会有落叶的生成。因此,对废弃有机物的合理有效运用,可以生产和开发生物能,可以为生态建筑业提供可清洁的再生资源。
2.2积极应用高新材料
高新材料的极为广泛的运用,可以使生态建筑的室内环境更加符合住户的需要。在进行优异生存环境创造的同时,还可以减少一定的能源消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建筑生态的有效运行。比如说,吸热玻璃和热反射玻璃的运用,可以减少高温环境对于内部环境的作用和影响,可以相对保持室内环境的稳定性。防水材料和水循环系统的合理运用,可以对水资源进行有效的应用和管理,对建筑物冷水冷却,达到降温的作用。
3建筑设计生态化的趋势分析
3.1建筑结构生态化
建筑界否是整个建筑项目工程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起到对整体建筑物的支撑和固结的作用。现阶段,人们对于建筑结构的研发和开发有了很大的进展和突破,可以有效促进生态业的健康发展,随之带动了其它的施工建筑项目的生态发展。比如说,拉索结构、薄壳结构、轻钢结构和轻质墙体,减少了建筑结构的施工原材料的同时,还提高了整体建筑结构的质量水平,极大促进了生态建筑也的可持续发展。
3.2建筑能源生态化
建筑能源生态化,指的是大范围的应用可再生资源,维持建筑物的良性运行,减少对于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情况,大大降低了人类欢动对于周围环境的破坏,有效促进可持续战略的发展和实施。地热能、太阳能、生物能和风能,对于这些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而且这类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使我们人类在将来获得能源的最主要途径。保证新能源使用的情况下,节能技术同样有了很大的进展和突破,保温材料、隔热设备的有效使用,自然通风,自然采集的应用,可以很好的保证生态建筑达到比较充分的节能效果。在现今的许多发达国家,这项技术得到了广泛的采用。
3.3建筑利用的生态化
目前,处理废旧建筑常用的手段就是废旧建筑拆除,从而确保更好的利用空间,确保城市建筑的进一步发展,保证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但是,我们要认识到,对于废旧建筑的拆除,不仅会大大降低空气质量环境,增加了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从资源可利用的角度来说,这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极大浪费。现阶段的西方发达国家,都很重视对于废旧建筑物的合理化保护和改造,减少了建筑物的拆除工程,对于环境保护来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生态化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文博.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化模式及策略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4(22).
[2]窦懋羽.刍议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化模式与策略[J].中华民居,2013(12).
[3]冯珣,张世青.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化模式及策略[J].装饰装修天地,2016(12).
论文作者:张金金,贾冠楠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2
标签:生态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物论文; 环境论文; 原则论文; 能源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