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论文_刘玉乐

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论文_刘玉乐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凫城镇中心小学 277222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情感、完成课的任务,是每位体育教师所关注的重要问题。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呢?

一、趣味性

即对现行的那些单调、枯燥、重复的教材进行适当改编,使之体现游戏性、竞争性和适当的惊险性。由于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上进心和好胜性强的特点,如果在教学中采用游戏、测验、比赛等多种多样的竞技形式,不仅可以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可以发展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动作技术,陶冶情操。

譬如小学四—六年级的教学内容均有400米耐久跑,在处理这一教材时,可运用游戏、竞赛形式进行全程跑,像结伴跑、甩人跑、超前跑等;也可以采用在200米处的报时跑、400米全程计时跑以及50米×8往返跑等。教师应根据整节课教学进程的不同阶段,采用形式多样、生动的教法,唤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课的开始,学生的注意往往停留在上一节课或课间休息的各种活动和操场环境中有趣的对象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除运用常规训练外,可采用“看谁记得牢”、“快快集合”、“一切行动听指挥”等有趣的游戏,把学生的注意与兴趣迁移到体育课上来。课的准备部分,必须改变那种跑几圈、做一套徒手操的单调、枯燥的做法,提倡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准备活动。除采用常用的口令法外,还可以采用击掌法、音伴法、模仿法、持物法、游戏法等。这些方法可因课而定,有机结合。

课的基本部分,最关键的是如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必须进行生动、有趣的启发性讲解。还可根据不同的课时目标,在教学中实施灵活的组合,以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如采用友伴分组、能力分组、兴趣分组以及目标分组等多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

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将游戏法与创设情境教学法相结合

现如今,游戏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十分普遍,为加强其作用,可将游戏法与创设情境教学法相结合,以使得体育游戏变得更加戏剧化,增添游戏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中开展体育学习,牢牢地把握教学内容,吸收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从而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小游戏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具有情景性的体育游戏容易让学生快速进入游戏中的角色,以充分体现游戏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所采用的游戏需要有一定的规则,可从中加强学生的集体意识,让学生成为勇敢机智的人;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中的规则性,遵循体育活动中的规律,以促进学生体育思维的提高。因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积极地开展各项体育游戏,有效地应用情境创设,以丰富游戏的内容,保障体育教学质量。

三、创新体育游戏,适度使用体育游戏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为依据来创新体育游戏,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游戏的改编和创新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体育游戏设计中充分发挥情感作用,高效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另外,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是,不可过度采用游戏法,以免造成反效果。

四、引入快乐游戏,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体育教师要从学生的情趣认同和喜欢游戏的天性出发,发挥教学智慧,在教学中引入快乐游戏,把技术性教材游戏化。要利用游戏的自由性和多变化性,使教学活动从内容编排到组织形式都能够与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相匹配,以便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紧张反应,让学生在体育游戏中获得快乐、愉悦和欢畅的情感体验,产生积极的态度,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引领学生的自我锻炼,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如在教学“立定跳远”时,我们编排了“小青蛙找妈妈”的游戏,将教学内容融于游戏。不同的同学扮演小青蛙找妈妈途中遇到的许多小动物(兔子、袋鼠、羚羊等),演示这些动物的跳跃过程,在游戏中实现了立定跳远内容的形象化、趣味化。同学们都沉浸在自己喜欢的游戏中,注意力高度集中,实现了在活泼、快乐的体育游戏中潜移默化地掌握知识、培养技能、发展个性。

努力探索“激发兴趣”的途径,使之“寓体育于兴趣之中”,孩子们就会感受到体育活动的无限快乐,从而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这样有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陶冶美的情操。

论文作者:刘玉乐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5月总第10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7

标签:;  ;  ;  ;  ;  ;  ;  ;  

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论文_刘玉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