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病害及施工处理技术论文_陈慧庆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病害及施工处理技术论文_陈慧庆

深圳市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龙岗分公司 518000

摘要: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之下,各种工程的数量不断增加,各种工程质量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为满足城市交通运输的需要,给人们提供更加舒心的出行环境,就需要做好对市政道路桥梁病害的治理和预防工作。针对不同的工程病害,采取不同的处理技术,最大程度保证工程的安全性,降低在工程修复过程中的成本投入。鉴于此,本文对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病害及施工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施工处理技术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也变得越来越快,很多曾经的落后地区都开始建设道路桥梁,因此道路桥梁工程对我国国民经济与国民生活水平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类型

1.1铺装层出现裂缝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铺装层即我们常说的路面,路面问题中裂缝是最为常见的病害,这主要是由于路面长期受到车辆的碾压,加之环境条件的影响导致铺装层极易出现裂缝问题。除此之外,受施工材料的影响,也会出现铺装层裂缝的问题。现阶段,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铺装层主要选择半刚性的施工材料,这类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压实度的优点,但是主要缺点是材料容易受到气候条件特别是温度变化的影响。

1.2结构性病害

结构性病害通常是在道路桥梁运载超负荷的情况下出现的,也会在路面组织受到损害的情况下出现。结构性病害是很难在第一时间发现的,所以如果不注重工程结束后的保养,便很难避免结构性病害的产生。若是不能够及时修复结构性病害,则会引发重大的安全事故,为社会造成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

1.3道路端头受损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出现端头受损的问题对于工程整体质量影响较大,并且由于其对施工技术水平要求很高,所以一旦出现之后很难进行修复病害危害较。出现端头受损的主要原因是工程在前期设计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存在设计不合理的问题,没有针对伸缩量进行准确的估计,最终导致工程整体的稳定性难以得到保证。

2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的产生原因

2.1地基不均匀导致道路桥梁出现沉降

在各种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路基沉降缺陷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质量缺陷。在当前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各种管道往往会直接在路面下方进行铺设,由此对路基的稳定性造成较大的影响。如果对管道槽沟的回填工作没有做好,就容易导致路基失稳现象的发生。管道沟槽中回填土过厚,填土的均匀程度不够,甚至出现恶劣倾斜碾压的问题,在长期车辆载荷的作用下,就会导致管道承受的外力过大,甚至出现管道破裂的情况。另外,对回填土的压实工作没有做好,容易导致回填土中出现过多的块状物体,在外力的不断作用下,原本土层中的缝隙会不断缩小,甚至出现块状物被压碎的情况,最终导致路基沉陷问题的发生。

2.2路桥承载结构局部受损

如果道路桥梁工程在其施工过程中,其路桥承载结构受到了损坏,则也会引起道路桥梁工程整体产生病害。这样的承载结构的破坏主要包括梁端伸缩缝的严重变形,以及梁端头遭到损坏等等。若是施工单位不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这些承载结构所发生的问题,并派出相关工作人员与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必要的修复补救处理,就会影响到整个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质量,甚至是为日后道路桥梁在投入运营,埋下安全隐患。这样的安全隐患极有可能引发重大的安全事故,所以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注意。

2.3混凝土碳化以及钢筋锈蚀

道路桥梁工程中很大一部分的钢筋锈蚀是因为混凝土碳化所导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的形成机制是: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生成大量Ca(OH)2,该种物质容易和空气中CO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aCO3,后者碱性下降,会腐蚀内部的大量钢筋,导致钢筋强度下降。一旦动态负载某一瞬间突然增大,会导致桥梁断裂坍塌。如果道路桥梁工程中本来就存在很多细小裂缝,这些裂缝都会和空气接触发生碳化,积少成多,最终会给工程造成很严重的影响。比较集中之处会发生大面积水泥混凝土剥落,随着时间推移会导致问题加重。

3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的施工处理技术

3.1钢筋锈蚀施工处理

路桥工程维护人员想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路桥工程的稳定性就要不断地提高钢筋结构的稳定性,减少外界因素对钢筋的腐蚀。在钢筋防腐的过程中,混凝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施工人员在进行混凝土搅拌与浇筑时,要不断地提高混凝土的质量,使其对钢筋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施工人员在进行混凝土搅拌时,可以根据路桥工程的需要进行配比,提高混凝土的稳定性,并且,在施工人员完成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提高混凝土的质量,进而加强混凝土对钢筋结构的保护。

3.2桩基增补技术

这是在第一时间对桥梁采用的加固技术,在实际技术处理过程中,对技术的选择一定要慎重。桩基增补技术是一种效果最为显著的施工技术措施。通常情况下,可以根据桥梁结构的本身特点,来进行技术的选择。预制桩技术是当前应用最多的施工技术,在完成对桩基的增补后,可以对原承台进行有效的拓展。在这个过程中应该保证承台结构和原来结构的紧密连接,不可出现差异过大现象的问题。

3.3裂缝修补技术

在路桥工程的使用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对路桥工程进行定期地检查与维护,当相关人员在路桥表面发现裂缝时,应对其进行及时的修补,防止路桥工程的表面裂缝会对整个路桥工程造成负面的影响。路桥工程在进行路桥工程维护的过程中,裂缝不大于0.2cm的情况下,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对缝隙进行反复的涂抹水泥,进行修复,水泥的厚度不能小于1mm,并在里面的表层铺盖沥青,保证一段时间内,涂抹的水泥不会受到侵蚀,进而提高路桥工程的质量。

4关于道路桥梁常见病害治理的其他建议

从社会效益角度出发,除了以上的一些病害处理方法外,提出以下建议:①施工单位要积极地建立数据库,对本单位的工程进行数据分析,积极地发现病害的规律性并寻找原因,这样方便形成统一且有效的治理方案。②做好前置工作,比如地质勘测、设计图纸、材料采购、技术交底等等,确保从根本上杜绝各类病害发生的可能性。同时要积极地制定各种措施,防止突发情况发生后引起慌乱。③一旦病害出现,立刻封锁交通,避免车辆行驶,保证病害不再加大;快速启动预案,对病害进行充分调研,然后快速定方案予以修复;对于已经失去治理价值的工程,必须及时通报并严格管理,杜绝车辆上桥上路。从安全角度出发,建议对道路桥梁工程要进行密切观测,建立动态病害数据,一发现裂缝、下沉、混凝土表面剥落、混凝土碳化、钢筋锈蚀的情况要立刻采取处理措施。工程完毕第一时间采用主动措施防止裂纹,比如整体涂抹树脂材料。

结束语

在路桥使用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对路桥工程进行养护,对此类问题进行预防,并且当出现这些问题时及时对其进行修复,保证路桥工程的稳定性,提高人民出行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颜志鹏.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究[J].居舍,2019(02):71.

[2]冯长恺.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2):176.

[3]陈盼.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2):102-103.

[4]赵玉如,赵书勤.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28):210.

[5]李瑞胜.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病害及施工处理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40):255-256.

论文作者:陈慧庆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4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病害及施工处理技术论文_陈慧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