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历史文化名城张掖持续发展与保护开发研究

绿洲历史文化名城张掖持续发展与保护开发研究

常晓舟[1]2002年在《绿洲历史文化名城张掖持续发展与保护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我国最重要的文化瑰宝之一,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和意义早已超出了单纯的历史遗产的范畴,这些石头书写的历史及其赋存于其中的活生生的人类活动记录了民族的血脉,国家的特质,文化的脉络,以及人性的嬗变;同时,所有的这一切又从另一个侧面物化为现实的精神驱动和利益诱惑,从而在时空上将过去与现在、物质福利与心理渊薮联系起来,使得这些看似陈旧的存在有了永恒的人文价值。然而,现实行为的人们总是不能真正明了他们的终极需求,短视、狭隘的物质追求将许多历史文化名城连同它们的存在基础当作了满足欲求的障碍,我国的许多历史名城成了这些年鲁莽、愚蠢经济行为的刀俎鱼肉,城市文脉惨遭破坏。张掖作为我国典型的绿洲型历史文化名城,它同样面临着上述威胁,在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下,合理保护与科学开发这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丝路古城成为我们每一个学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基于笔者的切身感受,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尽力搜集了大量相关资料之后,结合所学专业,从自己的研究方向出发,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名城张掖的保护、开发与持续发展问题。文章第一部分首先回顾并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历史文化名城(在国外,同等的提法有“历史环境”、“历史区域”等等)保护的历程、相关组织机构、历史会议与文件,以及名城保护的重要意义和大致内容。第二部分主要是论述了开展此项研究的理论基础,本文就是在这些理论的直接指导下完成的。第叁部分至第八部分为此项研究的主要内容。其中,第叁部分从城市外部出发,分析论证了名城张掖的自然环境和区位环境特征,从而建立起了城市的外围概念。第<WP=6>四部分则转换视角,深入到城市内部去考虑问题,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分析论证了张掖名城的基本内涵和城市文脉,从而与第叁部分一起构成了名城张掖的基础分析研究。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之上,第五部分从定性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古城张掖历史文化特色的构成要素,并依据一定的原则和评价因子进行了古城张掖特色及文物、景点价值评价,这种评价有助于从理性的角度更深入地认识并理解这座城市。第六部分笔锋一转,将研究视角拉回到现实的经济层面,在分析研究旅游开发与名城保护辩证关系的基础之上,论证了名城张掖旅游业开发的基础问题和开发策略,目的是为当前张掖的名城保护与持续发展寻求一条现实的道路。在文章第七部分,笔者将研究视角再次投射到城市外部,从寻找类型城市出发,在建立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并依靠URMS(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 Model System)软件对张掖和其他几座丝绸之路上的绿洲型历史文化名城进行了持续发展的比较研究和定量分析,目的是想通过比较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第八部分在分析了张掖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绿洲生态环境破坏、历史文化景观建设性破坏等问题之后,提出了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从生态环境、市民观念、城市规划设计、产业调整、投资策略等几个方面构筑21世纪名城张掖发展方向的规划理念,力图为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走上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提供一些现实的建议和策略。

梁军[2]2007年在《历史文化名城武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文中指出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拥有众多的风景名胜、丰富的文物古迹、独特的城市风貌,从而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历史文化名城中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价值被进一步发掘,历史文化名城已逐渐成为重要的旅游集散地,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武威作为我国第二批公布的38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武威的旅游业与国内其他历史文化名城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如何在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进一步挖掘其文化内涵,实现武威资源、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协调发展,则是本文研究的主题。基于这样的背景,笔者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所学专业,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名城武威的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主要是论述了开展此项研究的理论依据。通过对文化旅游概念和内涵的分析,得出结论:文化旅游是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第二章:历史文化名城武威旅游业发展分析。介绍了武威旅游业发展的概况,对武威的旅游资源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并揭示了武威旅游业存在的问题。第叁章:历史文化名城武威旅游开发规划。这一部分为全文的重点,首先,论述了文化旅游的开发原则。其次提出了在文化旅游的开发原则下加快形成五大特色旅游区的构想。最后,对武威文化旅游产品、旅游商品进行策划开发。第四章:促进武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从强化旅游宣传促销、旅游管理体制的改革、旅游人才的培养、旅游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本文是在充分的资源调查、大量的资料积累和精确的数据分析基础上才开始构思酝酿的。首先为确保本文所需资料与数据的真实性,笔者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的成果,同时又对武威市及周边区域进行了实地调查。其次,多次走访了相关部门,并上网搜索最新信息,为论文积累了大量的真实可靠的资料。在撰写过程中,本文采取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侧重于可行性和实践操作性,目的就是为了使本文既有充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需要强调的一点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文化素养的增强,旅游者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文化旅游由于满足了旅游者了解异质文化的需求受到旅游者关注,成为未来的旅游热点。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但是许多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还停留在浅层次的观光旅游上,在旅游开发上,没有充分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自2002年起,武威市坚持“开放促开发、开发促发展”的原则,成功举办了六届“天马”文化旅游节,这给武威市的旅游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所探讨的历史文化名城武威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就是充分分析其旅游资源特色,提出发展文化旅游的战略对策,希望对武威市、甘肃河西地区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的旅游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常晓舟, 高微[3]2001年在《西部绿洲历史文化名城——张掖的保护开发研究》文中提出张掖位于河西走廊中部 ,是西部着名的绿洲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历史文化地位使它成为全国第二批 3 8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本文拟以张掖为例 ,针对当前西部绿洲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建设提出一些切合当地实际的看法与建议 ,同时希望能对西部绿洲历史文化名城文脉的延

梁雪松[4]2007年在《遗产廊道区域旅游合作开发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世界旅游业发展经历了景点竞争、线路竞争、城市竞争阶段,开始进入跨区域协同与竞争的阶段。国际上的欧盟、东盟和国内的“长叁角”、“泛珠叁角”等区域的旅游合作颇为成功,使旅游者流动和旅游业经营都实现了无障碍旅游。虽然丝绸之路沿线各省区政府先后召开了16届“西北五省区旅游协作会议”,但在实现以建立在区域分工与协作基础上,通过旅游生产要素的区域流动,推动区域旅游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经济一体化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丝绸之路是一种典型的“遗产廊道”型特殊的旅游资源类型,其资源等级高,开发难度大,是旅游开发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而且丝绸之路联合开发已受到世界相关国家和国内外相关利益者的高度重视,有关国家和地方都争相冠名,欲以丝绸之路旅游带动区域经济和自身旅游业的发展。2007年中国与中亚四国已正式启动联合申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故研究遗产廊道型资源—丝绸之路合作开发战略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依托导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不同群体入境游客旅游行为模式研究》和西安社科基金项目《丝绸之路跨国旅游精品线路研究》,运用遗产廊道理论、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理念和实证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以我国丝绸之路沿线的区域旅游合作开发战略为研究对象,以区域旅游合作开发模式为主要研究线索,选择旅游者旅游行为和旅游偏好为主要客源市场研究变量,力求从宏观层次上拓展,从微观层次上深化,提出遗产廊道丝绸之路中国段旅游合作开发总体思路和行动基点,系统完整地研究遗产廊道丝绸之路区域旅游开发空间结构与产品线路设计。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主要是采用实证主义(定量)和人文主义(定性)方法论,以“特性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相结合;“历史与现代纵横归纳法”与“多阶段多区域综合归纳法”相结合,通过描述模型,采集大量数据,归类整理,并用图、表和文字的方式进行表达;通过笔者2005-2006年间4次对丝绸之路各省区回收的1000份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所取得的第一手资料,与2004-2005年全国六大旅游城市调查的6000多份有效样本资料,以及丝绸之路地区近几年的宏观社会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统计数据,利用概念模型和数量模型进行重点分析,并形成阶段性结论;根据区域理论、美学、地理学和经济学等理论,依据笔者多年的旅行社实践工作经验,深入地研究了丝绸之路联合开发战略问题。总之,通过研究证实:(1)遗产廊道理论及模式优于旅游走廊或文化古道等理论及模式,因为遗产廊道的概念突出了综合保护措施,它不仅保护了那些具有文化意义的线形遗产区域,而且通过适当的生态恢复措施和旅游开发手段,使得一些原本缺乏活力的点状遗产重新焕发青春,是一种包括遗产保护、休闲旅游、教育,生态功能在内的多赢战略。因此,将遗产廊道作为丝绸之路的区域性质更有利于丝绸之路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开发,它不仅适合丝绸之路地区,而且适合与丝绸之路一样的其他廊道型资源区域;(2)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和开发模式包含的内容很多,但“增长极”理论和“点-轴”开发模式还是最适合于像丝绸之路这样具有悠久历史和众多文化遗产的廊道型带状区域的;(3)因遗产廊道型旅游资源的公共属性,其开发必须采用政府主导型旅游开发模式,丝绸之路沿线各级政府和企业必须树立积极的合作共赢理念,签订具有约束力的合作契约,并建立利益平衡与补偿机制,尤其是利益保障机制的制定,以实现“双赢”.甚至“多赢”的旅游发展战略格局。否则,必然产生在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的表面形式下“政府失灵”的恶性竞争局面。本文试图在如下方面进行创新:(1)从动态的角度,以合作开发为出发点,以探讨遗产廊道型带状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的理论和模式,为区域旅游合作开发机制的形成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2)将丝绸之路确定为“遗产廊道”型带状区域,以“遗产廊道”型带状区域为研究对象,探讨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开发的总体思路、发展战略等问题;(3)创造性的将丝绸之路区域界定为“龙形丝路”;(4)界定了“点-轴”开发模式是遗产廊道区域旅游开发的最佳模式的概念;(5)根据作者20余年旅游实践工作的经验,并结合多年对丝绸之路旅游合作与开发的理论研究,设计出多条不同国家或区域的大、中、小尺度的遗产廊道丝绸之路旅游产品线路,尤其是首次设计出切实可行的“贯穿丝绸之路”的跨国旅游线路,并运用于实践得到好评,为“研用”结合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吴艳芳[5]2014年在《景德镇市特殊职能型历史文化名城景观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城市内的建筑、空间格局以及当地的语言、民俗风情等都代表着城市各阶段的文化背景,记录着城市发展的轨迹。自1982年起至今,国务院共计公布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23座。然而,随着中国经济以及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如何正确处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已成为当下热点。目前,我国针对不同类型的历史文化名城的研究均不多见,大多是集中在同省、西部或者是中小型的历史文化名城的研究,而对同一种类型的历史文化名城研究尚属空白阶段。特殊职能型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中一类比较特殊的名城,很多历史文化遗迹因不同于其他类型历史文化名城那样具有典型性,因此往往被建设者忽视,导致城市历史面貌破坏严重。景德镇市作为特殊职能型历史文化名城的代表,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本文针对景德镇市特殊职能型历史文化名城展开研究,不仅对该类型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还可以拓展历史文化名城研究的领域。文章以特殊职能型历史文化名城景观特征研究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归纳总结、实地调查、公众参与等方法对景德镇市特殊职能型历史文化名城的产生发展、景观构成以及景观特征评价展开研究,提出景德镇市景观特征改善的策略。综合以上的研究成果,提出景观特征研究的应用实践——景德镇市城市风貌规划。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特殊职能型历史文化名城、景观特征等概念的辨析,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总结,发现针对同种类型历史文化名城的研究尚不完善,并没有形成一系列的理论体系。为了完善该理论体系,本文针对历史文化名城比较特殊的一类——特殊职能型历史文化名城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2)运用文献研究与归纳总结的方法提炼出特殊职能型历史文化名城的产生、分类、发展及景观构成,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该类历史文化名城的景观特征以及景观特征不明显的原因,提出景观特征理论对于特殊职能型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性。(3)从景观特征分析的角度出发,针对特殊职能型历史文化名城的典型城市——景德镇市进行研究,结合相关文献归纳总结出该城市的产生、发展,并通过实地调研以及书面调查方法提炼出城市的景观构成,上述研究为景德镇市的景观特征评价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4)对景观特征评价体系进行分析,总结出景德镇市景观特征评价研究框架,结合桌面研究、实地调查以及公众参与法筛选出景德镇市重要的景观特征元素,划分出市域尺度级下的叁类景观特征区域,从中分别选出与职能文化相关的典型景观特征区域进行评价分析。景观特征评价的结果为景德镇市景观特征的改善及风貌规划的框架构建提供了重要的实践研究基础。(5)结合以上景德镇市景观特征评价的分析,总结出景德镇市景观特征现存的主要问题。对景德镇市城市总体景观特征改善提出策略,并从自然、历史文化、现代人工叁个方面对城市个体景观特征提出改善策略。(6)综合前文对景德镇市的理论与实际研究,基于景观特征评价,从宏、中、微观叁个层面构建城市风貌规划框架,并对以上不同层面的规划框架提出各区域的建设指导意见。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同种类型城市的形成、发展以及物质与文化构成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文章对特殊职能型历史文化名城的代表城市景德镇市景观特征问题进行剖析,在此研究基础上可以有效地找出城市保护与发展的平衡点,为之后的景观特征改善策略的提出以及规划设计实践提供有力的依据。本研究对拥有同种特征的历史文化名城的景观特征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汪威[6]2007年在《丝绸之路甘肃段旅游中心城市体系构建及其空间一体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旅游业竞争已不再是简单的个体竞争,而是区域性竞争。从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的要求来看,形成以旅游中心城市为主导,由若干个不同等级、不同职能的旅游城市或旅游目的地组成的联系密切、分工合理、结构紧凑的旅游区域,并以此为单元参与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是一种必然趋势。丝绸之路作为我国的国际和国内精品旅游线路之一,丝绸之路区域旅游要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竞争力,就有必要进行区域旅游合作,走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之路。丝绸之路甘肃段,作为丝绸之路旅游线路的黄金段,旅游业发展不能仅仅停留于所谓的“深度开发”方式,亟求新的方法和思路来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实力。本文就是从旅游中心城市构建及其空间一体化发展的角度来研究丝绸之路甘肃段旅游业的发展,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1-3)。首先从论文选题背景、选题目的及意义、研究区域和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进行分析,然后综述了国内外对旅游中心城市体系的研究现状,最后从旅游中心地理论、区域增长极理论、旅游圈理论、点—轴空间结构模式和城市群地域结构递嬗规律分析了论文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第二部分(4-5)。首先提出了旅游中心性指数概念,设置旅游中心性指标体系,计算各“节点城市”的旅游地中心性指数,并对这些指数进行聚类分析,然后统计“节点城市”丝路文化遗存旅游资源的集中度,最后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将丝绸之路甘肃段“节点城市”的中心性指数、聚类分析的结果和丝路文化遗存旅游资源的集中度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确定出兰州市和敦煌市为一级旅游中心城市,嘉峪关市+肃州区、天水市为二级旅游中心城市,合作市、张掖市和武威市为叁级旅游中心城市,平凉市、金昌市和临夏市为四级旅游中心城市。第叁部分(6-7)。首先从旅游宏观政策、旅游资源状况、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交通和旅游人力资源几个方面分析了丝绸之路甘肃段旅游中心城市空间一体化发展的支持体系,然后分析出构建强调等级、有序、互补和立体网络性,最大限度获取“旅游发展红利”的组团式旅游城市群是丝绸之路甘肃段旅游业发展跃升的一种必然选择,最后分析出可以在丝绸之路甘肃段构建一个由一级旅游中心城市为主导、二级旅游中心城市为支撑、叁四级旅游中心城市为基础、东中西部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立体化网络化的旅游中心城市体系,辐射带动并逐渐形成“二核、四带、五轴、六区”的总体发展格局。第四部分(8-10)。首先分析了丝绸之路甘肃段旅游中心城市一体化发展在区域旅游形象、旅游市场体系、旅游基础设施、部分分工与协作、旅游资源开发保护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开发旅游精品体系、设计旅游精品路线、塑造旅游精品形象、加强旅游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培育旅游市场协调机制、采用旅游服务品牌整合营销策略、实施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论文结尾提出了论文创新之处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唐志强[7]2017年在《张掖市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研究》文中认为张掖市作为河西走廊地区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其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优美,自古就有"金张掖"的美称。"金张掖"拥有着大量宝贵的自然、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旅游产业作为十分火热的产业,必然是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而旅游资源更是由于其具有特有性、区域性、唯一性等特征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资源。对张掖市旅游资源的深入开发与整合必将成为促进张掖市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的重点环节。而现实情况下,人们对旅游资源重视程度还不够深入,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等体制还不完善,使得对旅游资源的深入整合与开发的意义变得尤为重大,本文将运用相关的数据进行较为系统地分析研究,旨在找到发展旅游产业的最佳途径。

杨彩霞[8]2018年在《绿洲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及其生态适应性研究》文中提出绿洲城市由于地理条件的独特性和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其环境容量非常有限,城市空间发展受生态环境的约束性较强,研究绿洲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及其生态适应性,对生态环境制约下的绿洲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吐鲁番位于新疆东部的吐鲁番盆地中心,是我国西北干旱区典型的绿洲城市,是古代丝绸之路重镇,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地位突出。目前,干旱缺水、荒漠化和盐渍化等是吐鲁番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论文选取吐鲁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以景观生态学为视角,运用城市形态学、景观生态学等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探讨吐鲁番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特征和生态适应性特征,通过对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分析和生态适宜性评价,提出吐鲁番城市空间的发展策略。论文研究的核心内容分为以下叁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吐鲁番城址经过多次变迁的原因,分析城市选址的特点,即四面环山,利于防守;依山傍水,水源丰沛;山前平原,利于建都;丝绸古道,交通便利。基于吐鲁番人口与城镇化、经济与产业结构、城市空间发展特点、政策和重大事件影响,将1949年以来吐鲁番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划分为1949-1975年、1975-1999年、1999年至今叁个阶段,通过初步的数据分析得出,1949年以来,吐鲁番经历了由工业城市向生态园林城市转型的重要时期。第二部分:包括第叁、四、五章。分别研究以上叁个阶段吐鲁番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特征及其在演变过程中对气候、地形、水源叁种自然要素的适应性特征,分析各个阶段的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以此判断城市发展的生态可持续性。其中:第一阶段,城市以老城和新城为中心不断填充发展,形成点状积聚的空间形态;城市建设被动适应自然灾害,顺应有利地形,靠近绿洲水源布局,呈现出顺应以河流、水渠、坎儿井集聚区、水库等构成的整体生态框架的特征;吐鲁番人均生态足迹不断扩大,由生态盈余变为生态赤字状态,生态承载力逐渐下降,生态环境容量在逐年减少。第二阶段,城市发展以老城区为核心功能区,以高昌路为轴线向北扩展,形成轴向拓展的空间形态;城市顺应主导风向呈南北向布局,城市空间形态拓展方向远离南部的海拔零点以下地区及艾丁湖盐渍化地区,顺应井、渠及河流方向,向北部水源地靠近;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均生态足迹需求进一步扩大,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人均生态承载力整体呈下降趋势,但随着绿洲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生态供给能力增强,人均生态承载力年平均下降幅度较小。第叁阶段,老城区依然承担城市的核心功能,老城区和新城区连片发展,新站区现状城市建设基本成型,城市东北部沿312国道形成新的组团,城市空间形态呈现跳跃式组团发展特征;城市空间形态拓展远离西北部白杨河风口地带,向东部312国道沿线的戈壁滩建设,靠近水源充足之地;吐鲁番人均生态足迹快速增长,处于生态赤字状态,生态环境压力逐渐增大,随着森林、草地覆盖率不断上升,人均生态承载力不断上升,生态环境供给能力不断提高,但生态环境需求与供应之间的矛盾依然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第叁部分:总结吐鲁番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及其生态适应性的总体特征,分析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总体变化特点。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吐鲁番城市生态适宜性进行评价。从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模式选择、城市空间拓展方向和城市绿地空间发展叁个方面提出吐鲁番城市空间的生态适应性发展策略。结论表明:吐鲁番城市发展受生态环境的约束性较大,城市的建设发展呈现出与生态环境相互适应的特点。1949年以来,城市发展经历了被动适应生态环境、主动适应与改善生态环境、城市与生态环境融合发展阶段。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呈现以老城区为中心向北不断拓展,并且沿交通干线集聚的特征明显。目前吐鲁番城市空间形态发展面临着向集约紧凑和可持续方向发展的需求,城市开发建设和经济社会活动应以保护绿洲生态环境为前提条件,控制环境容量底线,科学合理的选择城市用地,使城市空间向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马国霞[9]2003年在《水资源约束下的绿洲城镇发展模式研究——以张掖绿洲城镇为例》文中指出水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资源,它是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血脉,是地球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不可替代的重要物质条件。人类文明的产生、城市的兴建、社会的发展与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战略性问题之一。1988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提出的一份报告中称:“水资源正在取代石油而成为在全世界引起危机的主要问题”。 张掖绿洲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气候干旱、降水稀少,黑河是维系其存在和发展的主要水系。绿洲城镇是张掖绿洲的精华,其存在和发展严格地受水资源约束,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对绿洲城镇的规模等级、职能特征、空间分布、城镇体系及其生态环境具有很大的影响。在水资源的约束下,张掖绿洲城镇空间分布沿黑河流域呈“串珠状”分布,规模等级以小市镇为主,城镇产业结构趋同,经济关联度小,城镇化水平低。 张掖绿洲是典型的农业绿洲,90%以上的水资源用于发展农业。农业灌溉技术落后,工程性缺水和管理性缺水严重,直接制约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通过对张掖绿洲水资源承载力的计算,作者认为,本区水资源利用应进入第叁阶段—水资源经济利用阶段,调整产业结构,缩小农业用水比例,大力发展以二、叁产业为主的城镇经济,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 选择合理的绿洲城镇发展模式是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与城镇健康发展的关键,通过对张掖绿洲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分析,提出张掖绿洲城镇的发展模式主要为:节水型城镇发展模式、产业结构优化模式、农业城镇型模式、新亚欧大陆桥绿洲经济带型模式。

卢爱刚[10]2003年在《绿洲城镇化对水资源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步伐逐渐加快。与此同时,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环境问题。干旱区绿洲生态环境脆弱,生态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水作为绿洲的生命之源,与绿洲的生死存亡息息相关,是关系绿洲生死存亡的关键性因子。 因此,研究绿洲城市化中的水环境问题,揭示其对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绿洲水环境的影响强度、机制和规律,为克服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盲目性及其对绿洲环境的危害,为绿洲城市化的健康、稳定和合理发展以及加强绿洲生态环境建设,避免重蹈楼兰古城等悲剧的覆辙,实现绿洲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最终实现绿洲现代化,有着现实的、长远的积极意义。本文以武威绿洲为例,系统、全面地分析了城市化对绿洲水环境的整体影响,揭示了武威绿洲城市化对其水环境的影响机制与规律,并就绿洲城市化的最佳模式作了尝试性的探讨。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绿洲城镇化的概念及研究现状,探讨了绿洲城镇的特点和演化规律,并提出了绿洲城镇化研究的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主要就绿洲水资源的特点及其与城市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做了详细的分析。在论述绿洲水资源特点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水资源对绿洲城镇化的影响和绿洲城镇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并提出适度的城镇化有利于绿洲水资源问题的好转。 本文第叁部分以武威市绿洲为例作了实例研究。在论述武威市城市化现状的基础上,从地表水、地下水及水资源时空分布等方面系统探讨绿洲城市化对水资源的质和量影响。 论文最后一部分在基于以上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绿洲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水资源问题,提出了武威城市生态城镇化建设构想。在论述建设绿洲生态城市意义的同时,提出了较为全面的武威市生态城镇发展的原则和对策。

参考文献:

[1]. 绿洲历史文化名城张掖持续发展与保护开发研究[D]. 常晓舟. 西北师范大学. 2002

[2]. 历史文化名城武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 梁军. 西北师范大学. 2007

[3]. 西部绿洲历史文化名城——张掖的保护开发研究[J]. 常晓舟, 高微. 城乡建设. 2001

[4]. 遗产廊道区域旅游合作开发战略研究[D]. 梁雪松. 陕西师范大学. 2007

[5]. 景德镇市特殊职能型历史文化名城景观特征研究[D]. 吴艳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4

[6]. 丝绸之路甘肃段旅游中心城市体系构建及其空间一体化发展研究[D]. 汪威. 西北师范大学. 2007

[7]. 张掖市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研究[J]. 唐志强. 当代经济. 2017

[8]. 绿洲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及其生态适应性研究[D]. 杨彩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

[9]. 水资源约束下的绿洲城镇发展模式研究——以张掖绿洲城镇为例[D]. 马国霞. 西北师范大学. 2003

[10]. 绿洲城镇化对水资源的影响研究[D]. 卢爱刚. 西北师范大学. 2003

标签:;  ;  ;  ;  ;  ;  ;  ;  ;  ;  ;  ;  ;  ;  ;  

绿洲历史文化名城张掖持续发展与保护开发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