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宫颈癌筛查方法及结果分析论文_赵霞

基层医院宫颈癌筛查方法及结果分析论文_赵霞

(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人民医院 四川攀枝花 617200)

【摘要】目的:探析基层医院宫颈癌筛查方法选择及其结果判定。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体检女性中存在宫颈异常者,共计134例,将其为本次研究对象,给予其人乳头瘤病毒抗酸定性检测以及液基薄层细胞检查,对于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判定标准。结果:术后病理结果证实,48例为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1期共26例,占全部宫颈癌的54.17%,宫颈上皮内瘤变2期共17例,占全部宫颈癌的35.42%,宫颈上皮内瘤变3期共5例,占全部宫颈癌的10.42%;人乳头瘤病毒抗酸定性检测结果显示,48例宫颈癌患者中,45例为阳性,3例为阴性,阳性率93.75%。液基薄层细胞检查结果显示,48例宫颈癌患者中,43例为阳性,5例为阴性,阳性率89.58%。人乳头瘤病毒抗酸定性检测联合液基薄层细胞检查结果显示,48例宫颈癌患者均诊断为阳性,阳性率100%。联合检查优于单项检查,差异显著(P<0.05)。结论:人乳头瘤病毒抗酸定性检测联合液基薄层细胞检查在早期子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的筛查和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价值,可将其作为基层医院防癌筛查的常规项目。

【关键词】基层医院;宫颈癌筛查;人乳头瘤病毒抗酸定性检测;液基薄层细胞检查

【中图分类号】R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5-0345-02

近年来,我国宫颈癌的发生率逐年升高,极大的威胁着女性的健康。宫颈癌癌前病变过程较长,通过早期筛查和干预有助于实现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宫颈癌变加深和改善预后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本文特选择我院妇科门诊中发现存在宫颈异常者134例,均采用人乳头瘤病毒抗酸定性检测以及液基薄层细胞检查,介绍其检查方法,并分析其检查结果,探讨两种检测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中发现存在宫颈异常者13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均无子宫切除术史,且三天内无性生活。给予其人乳头瘤病毒抗酸定性检测以及液基薄层细胞检查,最小年龄30岁,最大年龄58岁,平均年龄为(48.15±5.46)岁,均为已婚女性,性生活0.7~35年,其中113例有生育史,21例无生育史,产次0~4次,平均为(1.64±0.53)次。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先对阴道进行冲洗。受检者取仰卧位,人乳头瘤病毒抗酸定性检测方法为:采用专用的取材器,将其放置于宫颈口的位置,旋转3圈,并停留10s,取出棉签,将其放置于无菌试管内,在30min内送到检验室进行检验。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采用特制的宫颈细胞采集毛刷,来对宫颈脱落的细胞进行采集,将其放入细胞保存液中,并在30min内送到检验室进行检验。对于人乳头瘤病毒抗酸定性检测为阳性和(或)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为阳性者均进行阴道镜下碘试验宫颈活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用资料分别以(x-±s)及(%)的形式进行表示,并以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以t及χ2检验,若得P值低于0.05,则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术后病理结果证实,术后病理结果证实,48例为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1期共26例,占全部宫颈癌的54.17%,宫颈上皮内瘤变2期共17例,占全部宫颈癌的35.42%,宫颈上皮内瘤变3期共5例,占全部宫颈癌的10.42%。人乳头瘤病毒抗酸定性检测结果显示,48例宫颈癌患者中,45例为阳性,3例为阴性,阳性率93.75%。液基薄层细胞检查结果显示,48例宫颈癌患者中,43例为阳性,5例为阴性,阳性率89.58%。人乳头瘤病毒抗酸定性检测联合液基薄层细胞检查结果显示,48例宫颈癌患者均诊断为阳性,阳性率100%。

3.讨论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属于恶性肿瘤,其在妇科肿瘤疾病中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现阶段,我国宫颈癌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所占比例约为1/3,并且随着女性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宫颈癌的发生率有明显的升高,且具有年轻化的趋势,其发病率增长速度约为3%[2]。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比较缓慢,且与患者自身的状况有着密切联系,其进展过程短的有几年,长的可持续十几年。早期宫颈癌如果能够及时的得以诊断,其治疗较为简单,且治愈率也高达90%以上[3]。鉴于此,早期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进行筛查和诊断有助于宫颈癌的防治和改善预后。

既往研究资料指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重要因素,因此人乳头瘤病毒抗酸定性检测也是早期筛查和诊断宫颈癌的一种常用方法[4]。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筛查的一种途径,其细胞成分齐全,且结构清晰,其标本满意度和异常细胞检出率均明显高于传统宫颈刮片巴氏涂片检查。故此次研究中特选择134例宫颈异常者,其中术后病理结果证实,48例为宫颈癌,对其人乳头瘤病毒抗酸定性检测和液基薄层细胞检查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诊断效能对比上,人乳头瘤病毒抗酸定性检测结果显示,48例宫颈癌患者中,45例为阳性,3例为阴性,阳性率93.75%。液基薄层细胞检查结果显示,48例宫颈癌患者中,43例为阳性,5例为阴性,阳性率89.58%。人乳头瘤病毒抗酸定性检测联合液基薄层细胞检查结果显示,48例宫颈癌患者均诊断为阳性,阳性率100%。这与其他相关文献研究结果相符[5],再次证实人乳头瘤病毒抗酸定性检测联合液基薄层细胞诊断宫颈癌在宫颈癌诊断中具有较高临床价值。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宫颈癌病因学研究的深入,宫颈癌筛查方法的相关研究也在不断的推进,现在人乳头瘤病毒疫苗还没有在人群中推广,因此宫颈癌的预防和控制仍然要以筛查为主。虽然现在宫颈癌筛查系统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显示出很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基层医院条件有限,且其工作者对于该系统还不够了解,因此未能普及。当前,基层医院人乳头瘤病毒抗酸定性检测联合液基薄层细胞检查可实现对宫颈癌的准确诊断,不失为宫颈癌筛查的经济、可靠途径。

综上所述,人乳头瘤病毒抗酸定性检测联合液基薄层细胞检查在早期子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的筛查和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价值,可将其作为基层医院防癌筛查的常规项目,有助于提高早期诊断准确性,降低宫颈癌对女性生命和健康的威胁。

【参考文献】

[1]宋春岚,黄春燕,黄正英.平湖市农村女性生殖道感染与宫颈癌筛查情况的调查和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5):745-746.

[2]郑凤仙,孙小伟,李彩红,等.河南省新密市2010~2013年农村女性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J].中国肿瘤,2015,24(12):1007-1011.

[3]邓翠,康佳丽,蒋文燕,等.叶酸受体新技术及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癌筛查应用价值的评估[J].中国医师杂志,2014,16(8):1064-1067.

[4]张小松,周敏,毕蕙,等.农村妇女生殖道感染和宫颈癌筛查整合模式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7):4459-4461.

[5]赵艳,施玉红.人乳头瘤病毒与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基层医院应用优劣的探讨[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27):60-61.

论文作者:赵霞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7

标签:;  ;  ;  ;  ;  ;  ;  ;  

基层医院宫颈癌筛查方法及结果分析论文_赵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