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电网调控运行中,加强对安全风险问题的辨识及管控工作,有助于提高电网调控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能够有效的避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发生诸多的安全事故,保证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鉴于此,本文对电网调控运行中常见的安全风险及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措施
一、电网调控工作中所存在的安全风险
1、电网调控设备的风险
在电力生产的发电、变电 、输电、配电、用电整个过程中,最常见的风险就是电网设备所存在的风险,包括电网调控设备故障的风险以及电网调控设备性能的风险。在电网运行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电气设备众多,且不同设备运行之间的电气联系十分紧密,如果其中一台电力设备本身出现故障或者两台设备间的电气联系在电力传输过程中出现异常,都会影响整个电网的运行状况,使其无法进行正常的调控管理。而电网调控设备性能的风险主要是其在特殊情况下运行的可靠性,比如雷雨大风、冰冻天气,特殊大负荷期间,运行不同负荷时的不同特性,地震等不可抗拒的外力因素等等,如果在运行中不能预见这些情况,就可能使整个电网调控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现阶段我国采用的大运行体系管理模式与之前传统的电网管理模式有着明显的区别。大运行管理模式主要采用的是集约化的管理方法,其管理的业务逐步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在设备整体运维管理方面的能力大为提升,使得电网调控更加全面,同时也正是由于集约化程度的提升也促使安全风险有了一定的提高。
2、外部风险因素分析
在电网调控运行中外部风险因素是比较难控制的,因此需要采用相应的奖惩机制对这些因素进行控制。对于人为因素来说,它是影响电网调控运行安全最重要的外部因素之一,例如相关操作人员在进行设备操作时可能会出现误操作,或者在进行设备参数配置时的粗心都会造成电网重大事故,因此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以及责任制、绩效机制和通过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培训来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责任意识,从而解决人为因素的问题。处理突发事故的的能力可以体现一个调控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电力调控员要在实际的工作之中要科学把握事故处理的正确性和及时性。所以,电力调控员在工作之中需对电网运行的整体过程进行科学的分析,做出相应的判断。系统发生异常或故障时,相关值班人员应迅速地向调控员反映实际情况,如果出现汇报不及时的情况便会产生电网事故处理风险。
二、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的解决措施
1、加强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的管理
在日常电网调控工作中,需要建立相应的安全风险管控小组,对电网调控生产工作,进行安全风险问题的监督与审核,促进调控人员能够及时有效的发现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同时还可以指导相关的设备运维管理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中,更好地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共同推动电网安全平稳运行。在具体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中,安全风险管控小组要从日常调控运行的各类业务入手,及时发现运行中的安全隐患问题,对事故处理过程加强审核,提出必要的反馈与建议。同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处理,掌握其是否已经消除了安全隐患,并对典型问题进行资料汇总修编,总结出更加适应调控一体化的标准体系,进一步形成安全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2、做好相应的技术培训工作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在电网调控工作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频繁,其覆盖面也越来越广泛,所以在对电网调控的自动化水平进行提升的同时,也应该对电网调控人员的工作技能进行培训,为他们设定更高要求的工作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实际的技术培训工作中,首先需要定期结合电网调控中出现的各类风险事故,组织调控员进行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对其事故处理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其次,调控人员在平常的工作中,还应该对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及业务能力进行不断的积累和提升,加强相关专业技术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避免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对问题分析的过于浅显,同时能够有效的提高调控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
3、对于技术支持系统进行升级优化
对于电网调控运行管理来说,调控自动化系统无疑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各类调控自动化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电网调控运行的安全。为了确保电网调控的安全,需要对自动化系统进行不断的升级优化,通过科学的技术支持系统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来确保自动化系统更好的监控电网运行工况,更好的为调控员掌控电网提供最优的帮助,从而保证电网调控的安全性。同时,调控员也要能够更快的适应监控系统的工作运行模式,因此在电网调控运行过程中,如果自动化系统进行了升级优化就需要增强人员演练的力度,确保电网运行数据和调控员工作数据的同步协调性,从而提高人员对于系统不同功能的掌握水平。
4、电网监控运行安全风险辨识与防控内容
要想实现对安全风险的管控,就需要先找出存在的风险问题,对风险进行有效识别,然后对其进行评估,利用电网监测系统,对电网运行工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同时依靠调度技术支撑系统,实现对系统运行信号数据的实时分析。这就要求调控员值班期间需要密切监控电网运行情况,从电网监控、事故异常处理、电压调整、遥控操作、交接班等环节进行风险辨识,分析出风险内容,并制定防控措施,确保电网监控到位、指标符合要求。措施如下:(1)要求调控员按规定利用监控系统进行巡视;(2)每月对监控信息发现及时率进行统计;(3)新设备投运,及时熟悉新设备监控信息;(4)无功及电压调整是否及时、有效;(5)事故、异常信息是否及时处理、汇报;(6)操作前,检查监控系统界面正常;(7)操作时,在监控系统上核对所要操作的设备名称、编号和设备状态,使用规范的调度术语,严格执行复诵制度;(8)操作后,根据告警信息确认设备操作到位;(9)定期检查交接班日志及工作记录。
5、建立完善的风险预防控制机制
目前在电网调控工作出现的风险问题,都是可以进行有效规避的,因此需要电力系统的管理部门,制定出相应的风险预防控制机制,以此来使得管理人员在调控系统的日常生产工作中,对其可能发生的风险问题,进行准确的把握,同时对该级调控机构所控制的网架结构,加强熟悉了解,对运行中经常出现问题的地方,进行重点的把握,进而不断提高其对于电网调控中风险问题的辨识及预防。在该项机制的要求下,管理人员需要在工作中,准确了解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针对其可能发生的风险因素,制定出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在日常工作中,还需要制定应急风险预案并进行演练,使得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都能够熟悉具体的应急处理流程。一旦出现风险问题,可以更快的解决。同时要求在进行交接班时,需要管理人员对风险因素,以及预防性措施,进行准确的交接处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网的安全调控机制是实现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有力保障,对提升电网运行效率和资源利用有着决定性影响。而电网调控安全风险的预防及解决措施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本前提。因此,各级电力生产企业及相关人员要加强对电力调控安全风险的重视程度,积极应用合理的风险管控措施,从根本上提升安全风险控制能力,这对确保电网安全运行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曾卫国.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及对策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24):182.
[2]刘生红,贾红芳,包小雄.加强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控研究[J].通讯世界,2014,(21):72-73.
[3]黄剑峰,魏美兰.基于大运行体系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与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8):137-138.
论文作者:刘洋符,虓党程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电网论文; 风险论文; 设备论文; 工作论文; 措施论文; 操作论文; 人员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