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涂片复检在血常规检测中的重要性分析论文_石红梅

(陇西县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甘肃 定西 748100)

【摘要】目的:探析血细胞涂片复检在血常规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检验科行血常规检测的1816份标本为实验对象,将采集的血液标本应用Sysmex-1000i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对于检测结果出现异常提示的标本进行血涂片复检,并分析其结果。结果:1816份标本进行血常规检测出现异常提示362例,血涂片复检率19.93%,且发现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的真阳性率74.31%,假阴性率10.50%,假阳性率25.69%。结论:在临床上,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存在局限性,其对异常结果只能起到初筛的作用,无法准确判断血细胞结构、形态异常。因此,对于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异常者应必须予以血涂片复检,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避免漏诊。

【关键词】血涂片;复检;血常规;血细胞分析仪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3-0339-02

近年,随着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因具有快速简单、重复性好、精密度较高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血常规检测中。然而,有研究指出[1],血细胞分析仪无法对血液中各类型细胞进行精准的识别,尤其是对于幼稚细胞、异型细胞的鉴别诊断,故临床一般将血细胞分析仪作为血细胞计数分析的一种筛查方法。当遇到可疑病例时,常需行人工形态学检查以验证仪器结果,避免漏诊。本研究为探析血细胞涂片复检在血常规检测中的临床意义,对我科Sysmex-1000i血细胞分析检测血常规结果异常者予以血涂片复检。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检验科行血常规检测的1816份标本为实验对象,其中有881例女性、935例男性,年龄在18~85岁,平均年龄(42.19±10.30)岁。

1.2 方法

1.2.1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在受检者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2~3ml外周肘静脉血,将其置于含有乙二胺四乙酸二钾的抗凝管中,在采集的2h内应用Sysmex-1000i血细胞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进行检测分析,主要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与红细胞数量等项目。

1.2.2血涂片复检:(1)对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出现异常提示的标本进行血涂片复检,具体复检标准为:①血小板计数>500×109/L或<60×109/L;②白细胞>20×109/L或<3×109/L;③血红蛋白<70g/L;④单核细胞绝对计数>20×109/L或<1×109/L;⑤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20×109/L或<1×109/L;⑥白细胞分类不清;⑦临床医师要求。(2)血涂片制作与镜检:抽取复检者1ml肘静脉血,每份血样本推血片2张,待其干燥后给予瑞氏染色,并采用Olympus CX31显微镜观察血细胞的形态,血细胞形态识别标准参考《临床血液学与检验》[2],且血片中各类有核细胞数量和比例用高倍镜或低倍镜进行观察,而成熟的粒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形态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异常形态细胞则在油镜下进行观察。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复检结果,其中,血细胞分析仪至少存在1条复检规则,且血涂片复检结果也为阳性者,属于真阳性,判断为仪器检出;血细胞分析仪至少存在1条复检规则,血涂片复检结果为阴性,属于假阳性,判断为误检;血细胞分析仪无复检规则,但镜检阳性,属于假阴性,判断为漏检。

2.结果

1816份标本采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结果异常提示362例,血涂片复检率19.93%(362/1816),且发现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的真阳性率74.31%(269/362),假阴性率10.50%(38/362),假阳性率25.69%(93/362),见表1。

3.讨论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检验的基本项目,主要是对血液中的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等成分的形态和数目予以观察和分析,以便于检验人员对相应的疾病作出判断,对疾病预防和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在临床检验中,主要应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其能够有效提高检验人员的工作效率,并可提升血常规检测的准确性。但是血细胞分析仪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完成异型淋巴细胞的检测,也不能将嗜碱细胞、幼稚细胞形态区分开来[3]。因此,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往往对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异常者进行血涂片复检确诊,以避免误诊、漏诊。本研究结果也显示,1816份标本采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出现异常提示362例,血涂片复检率为19.93%,且经比较发现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的真阳性率74.31%,假阴性率10.50%,假阳性率25.69%,比张小芳研究中的血涂片复检假阳性率21.6%略高[4],表明在临床检验中一旦血液分析仪结果提示异常,应及时予以血涂片复检。此外,还需注意的是,在血涂片复检过程中,需要保证血涂片的质量,以免对检测结果造成不良影响,延误患者的病情治疗。

综上,在临床上,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存在局限性,其对异常结果只能起到初筛的作用,无法准确判断血细胞结构、形态异常。因此,对于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异常者应必须予以血涂片复检,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避免漏诊。

【参考文献】

[1]岳颖,韩静贤,连晶瑶.血细胞复检联合血细胞分析仪对于提高检验质量的探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7,40(6):138,140.

[2]张颜粉.外周血涂片复检工作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9):85-86.

[3]李洪文,曹青凤,曹贤,等.ADVIA 212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原理在血常规复检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20):3074-3075.

[4]张小芳,尹蕾,张运刚,等.血涂片复检在血常规检测中的重要性[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23):3345-3346.

论文作者:石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

标签:;  ;  ;  ;  ;  ;  ;  ;  

血涂片复检在血常规检测中的重要性分析论文_石红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