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门口隧道帷幕注浆关键技术分析论文_范永锋

范永锋

中铁一局厦门公司 福建 364000

摘要:南门口隧道1号斜井施工过程中受F2断层(DK234+685~DK234+770)破碎带影响,掌子面出现拱部垮塌涌泥,35米范围形成斜坡面堆积体。采用超前帷幕注浆+大管棚支护,对不良地质段进行注浆加固。本文分析了在注浆过程中P-Q-T曲线注浆量和注浆压力随注浆时间变化,以注浆后的钻孔成像技术对注浆效果进行检测。对P-Q-T曲线,检查孔出水量,注浆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

关键词:隧道;垮塌涌泥;帷幕注浆;注浆加固

0引言

当隧道修建过程中,遇到不良地质高水压、富水软弱破碎地段时,发生涌水、突泥最有效地方法就是帷幕注浆,以防止隧道围岩坍塌或大变形[1]。国内外在高水压、富水软弱破碎不良地质中修建隧道时,发生坍塌、涌水突泥的工程案例很多,给工程的修建带来很大的难题[2~3]。在中天山隧道施工过程中遇到了节理密集带超高压裂隙水不良地质段,采用“注浆减排、降水降压”的处理方案,分析了P-Q-T曲线、钻孔出水量、检查孔出水量、检查孔稳定性等因数[4]。随着加固堵水注浆材料的发展,注浆材料在工程加固上取得了良好应用效果,有利于地下工程加固止水技术的发展[5]。在隧道施工技术中对高水压、富水不良地质段的处理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1工程概论

南门口隧道1号斜井辅助正洞DK234+660~DK234+810段洞身受F2断层破碎带及影响带,小里程侧为粉砂岩与砂砾岩互层,大里程侧为灰岩,岩体较破碎,岩溶较发育。地下水主要为构造裂隙水与岩溶水,较发育,为强富水区。本段隧道在爆破施工时,掌子面出现拱部垮塌和涌泥,在掌子面后方DK234+

663~DK234+628段35米范围形成斜坡面堆积体,涌泥量估算约900m3。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本段采用超前帷幕注浆+大管棚支护,对不良地质段进行注浆加固。

2注浆处理方案

2.1注浆施工方案

针对该不良地质情况进行了多次专家会议论证,最终制定了施工方法采用超前帷幕注浆+大管棚支护,对不良地质段进行注浆加固。通过采取注浆措施,对岩体进行加固达到稳定围岩的效果,同时减小开挖时掌子面的出水量。注浆完成后,进行超前钻孔排水降压, 有效地减小注浆范围内围岩背后高水压。

2.2注浆加固设计

(1)止浆墙和场地硬化

为了保证注浆施工的安全性以及注浆效果,施做厚度不小于2.5m的止浆墙和止浆墙后方9m长的作业平台硬化。浇筑完成后,采用钢花管进行注浆,封闭止浆墙与初期支护之间的裂隙,止浆墙设计图如1所示。

综合前方地质特性及以上几种效果检查分析,注浆效果满足开挖施工要求。

4 综合效果评定

综合以上几种分析,可以得到:

(1)通过注浆,大的涌水裂隙得到有效封堵,后期钻孔成孔良好。隧道7-12m薄弱位置注浆后,通过双序孔检查,同时通过检查孔水量在允许范围之内,地质得到稳固加强。

(2)通过上述效果评定分析及检查,15m断面的水量及成孔状态分析,本次注浆循环达到了注浆加固的要求。

(3)根据钻孔注浆施工过程及效果评价分析,隧道在掌子面前方7~11m位置存在相对薄弱区域,建议开挖至此区域时加强观测以及采取加强支护措施。

参考文献:

[1] 王尽忠,王玉锁等.中天山隧道节理密集带围岩施工化学注浆材料试验研究[J].公路学报,2014(3): 209~212.

[2] 张民庆,殷怀连.宜万铁路别岩槽隧道F3断层突发性涌水治理[J].铁道工程学报,2006,(1): 67~69.

[3] 包德勇.高压富水隧道断层破碎带突涌水分析与工程对策[J].现代隧道技术, 2012, 49 (5): 123~127.

[4] 张民庆、孙国庆等.中天山隧道节理密集带超高压裂隙水处理技术[J].现代隧道技术,2013,50(6): 158~161.

[5] 李利平、李术才等.岩溶突水治理浆材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学报,2009,30(12): 3642~3647.

论文作者:范永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1

标签:;  ;  ;  ;  ;  ;  ;  ;  

南门口隧道帷幕注浆关键技术分析论文_范永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