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昔洛韦联合胸腺法新针治疗小儿水痘临床分析论文_李小象,周莉

开封市儿童医院感染科(内7) 河南开封 475000

【摘 要】目的 探究胸腺法新针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小儿水痘的临床疗效。方法 择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接收的58例小儿水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分为2组,各29例,对照组仅给予伐昔洛韦进行治疗,治疗组给予伐昔洛韦联合胸腺法新针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退热时间以及皮疹结痂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儿退热时间以及结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治疗组,但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水痘应用伐昔洛韦联合胸腺法新针治疗,可缩短其退热与水痘结痂时间,不良反应较小,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关键词】小儿水痘;伐昔洛韦;胸腺法新针;临床疗效

在儿科中水痘是较为常见的出诊性疾病,传染性较强;主要是带状孢疹病毒诱发的,患儿免疫功能未受到损失,其疾病呈现自限性,潜伏与机体脊髓后根神经节,若机体免疫被抑制,便会引发带状孢疹或者肺炎、脑炎等,若水痘患儿若病情严重则会并发病毒性脑炎或者细菌感染呢等,甚至发生致死性极高的弥漫性出血水痘[1]。笔者为探究伐昔洛韦联合胸腺法新针对小儿水痘的治疗效果,对58例患儿进行研究,取得结果甚为满意,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接收的58例小儿水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分为2组,对照组29例,女17例,男12例,年龄2~13岁,平均年龄(6.35±1.34)岁,治疗组29例,女18例,男11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6.21±1.42)岁,两组患儿基线资料对比,具有可比性(p>0.05);全部患儿均有水痘接触史,同时体温达到38~39.5℃,皮肤有密集的水疱疹以丘疹、斑疹等,且呈向心性分布,皮肤有瘙痒感。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实施退热降温以及局部对症治疗,对合并有细菌感染患儿给予抗生素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伐昔洛韦治疗,伐昔洛韦(国药准字H10960080 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5mg/次,ti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胸腺法新皮下注射,1.6mg/次,每周2次,共治疗2周[2]。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退热时间、结痂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把本研究收集的数据应用SPSS14.0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情况对比 治疗组患儿退热时间以及结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水痘形成是由于机体被水痘-带状孢疹病毒感染所导致的,其病毒血清型只有一个,能够于人胚纤维母细胞以及甲状腺细胞之中繁殖,从而发生局灶性的细胞病变,患儿细胞核出现多核巨细胞以及嗜酸性包涵体,存在机体呼吸道分泌物以及血肿、疱液之中,通过直接的接触疱沫或者飞沫发生传染,患儿发病前1天至出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期间均存在感染性,通过先于上呼吸道进行繁殖,小量的病毒入侵血液之中,于单核吞噬系统之中进行繁殖,然后大量的入血液循环中,从而形成第二次的病毒血症,袭侵患者皮肤与内脏,使得疾病发生[3]。

伐昔洛韦属于阿昔洛韦前药,患者通过口服吸收之后能够迅速与体内转化成阿昔洛韦,然后入侵疱疹感染细菌中,同脱氧核苷竞争病毒细胞激酶,而胸腺法新则能够使患儿机体免疫功能得到提高,使其抗体抗病原微生物侵害能力增加[4]。本次研究将伐昔洛韦联合胸腺法新治疗小儿水痘,结果发现,对患儿退热、结痂时间有着明显的缩短,可提高临床疗效,且不良反正与单用伐昔洛韦无较大区别,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曾金莲,熊冠华,胡运涛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水痘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3):2757-2758,2761.

[2]方霞明.伐昔洛韦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小儿水痘的临床效果分析[J].心理医生,2015,(2):45-45,46.

[3]毛惠丽,胡国华.重组干扰素α-2a联合盐酸伐昔洛韦治疗小儿水痘的疗效及安全性[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8):858-859.

[4]李国峰.探讨伐昔洛韦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小儿水痘的临床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8):99-100.

论文作者:李小象,周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6

标签:;  ;  ;  ;  ;  ;  ;  ;  

伐昔洛韦联合胸腺法新针治疗小儿水痘临床分析论文_李小象,周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