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视角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模式探讨论文

人才培养视角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模式探讨

杨岚岚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 成都 611130)

[摘 要] 高职院校的双语工作开展由来已久,酒店管理专业在此开展过程中面临困难。文章基于人才培养视角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模式探讨,以培养过程中的“酒店英语”基础课程为例,探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双语工作的困难以及可能的解决方式,为其他院校相关专业提供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 人才培养;双语;酒店英语;酒店管理

1 双语工作模式的概念介绍

双语指在某个特定环境同时存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语言,用两种语言进行交流的情景。双语授课根据英国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的定义是使用第二种语言(或者外语)实现课堂教学。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双语工作的三种模式:①沉浸型工作(An Immersion Program):学校使用的是非母语授课。②保持型双语工作(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学生刚入校使用母语授课,随后改变,使用第二种语言(外语)进行部分学科教学,其他学科仍然沿用母语授课。③过渡型双语工作(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学生刚入校时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授课,随后改变,只使用第二种语言授课。

学生生理发展的特点,要求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原则应贯穿到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教学原则为指导来调节、控制、管理体育教学活动。

流感有时会恶化成重症,甚至威胁生命,因此要尽可能地提前接种疫苗。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6个月以上的儿童和成人均可接种。孕妇在怀孕的第4个月起,可以考虑接种流感疫苗;对于处于流感并发症风险中的孕妇,不管其怀孕处于什么阶段,推荐使用本疫苗。哺乳期妈妈也可以接种。

2 双语工作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的作用

酒店管理专业是高职院校服务类专业的代表之一,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服务行业不仅限于满足本国的需求,还有对外的需求。在对外服务的过程中,外语成为重要的技能。外语使用的熟练流畅程度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外国客人的服务体验。除此之外,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科知识及相关技能也同样重要,比如“前厅运营与管理”“餐厅运营与管理”“客房运营与管理”等。基于此,双语工作模式诞生。双语工作有双重的目标性,一是获取学科知识,二是使用外语的能力。双语工作满足了酒店职业行业的内在的职业需求,顺应了时代趋势,致力于培养酒店行业高素质人才。

在该案例中,承包商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就报告了监理工程师,请监理工程师到现场实地察看,同时说明事件的发生已经造成了效率降低、工期延误、费用损失等情况,并在索赔时限内提出了索赔意向,编制了索赔报告。由于受上述情况影响的时间较长,承包商每隔1周会向监理工程师报告一次现场情况,反复强调事件的发生给自己带来的损失,并附有证据资料,这种“轰炸”的方法使对方在思想上被迫接受此索赔,为索赔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3 人才培养视角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模式探讨

三届新生参加全校统一入学英语考试,按照成绩高低分班。除2016级酒店专业1个班以外,2017级及2018级学生分班均为两个班或以上。成绩最优的学生分到1班,其次分到2班,再其次分到3班。

3.1 以入校英语成绩进行分班可能造成班级男女比例不调

由此可见,在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社区居民行为生活方式有待进一步改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生活行为方式干预的相关项目有待进一步加强。

“酒店英语”系列课程作为双语工作体系的基础课程,从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到第四学期,连续四学期分别开设“酒店英语1”“酒店英语2”“酒店英语3”“酒店英语4”。“酒店英语1”主讲旅游专业英语;“酒店英语2”主讲酒店专业英语;“酒店英语3”针对酒店专业英语的听力设置;“酒店英语4”针对酒店专业英语的写作设置。在双语教学体系中,“前厅运营与管理”“餐厅运营与管理”与“客房运营与管理”都是酒店专业的核心课程。“酒店英语”系列基础课程为核心课程做铺垫。基于人才培养方案,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模式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的探讨如下。

综上所述,在双语实施过程中,分班教学,不仅应考虑学生入学的英语基础,还应考虑男女学生比例相对协调,可能减轻工作实施难度。

表 1 2016级至2018级酒店管理专业班级男女生比例

由表1可见,1班的女生较多,男生少。相对而言,2班的女生较少,男生较多。双语工作实施的难度大,主要原因是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女生较多的班级,虽然入学英语成绩较高,但在课堂表现不积极,课堂氛围沉闷,更注重倾听老师的知识讲解,与老师的互动较少。而在男生较多的班级,班级氛围过于活泼甚至嘈杂,课堂纪律涣散,与老师的互动多,但落实在笔尖的知识并不扎实。简言之,女生较多的班级特质为“静”,男生较多的班级特质为“动”。 适合学习的班级整体的课堂氛围应该动静结合,在教学的不同环节既互动又倾听。

3.2 模式覆盖所有酒店专业学生,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能难以适应

基于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2016级高职学生至2018级高职学生为例,虽然按照成绩进行分班,但酒店专业的学生全部统一培养实施双语教学,造成成绩较差甚至垫底的学生学习效果较差,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如表2所示,从“酒店英语1”及“酒店英语2”双语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看,分班靠后的学生不及格率较高。

表2 2016级至2018级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酒店英语1”及“酒店英语2”期末考试未及格率

在实施过程中,课堂以100%英语授课,多数学生跟不上老师的思路,专业模式实施难度较大,效果不理想。以“酒店英语”课程中的餐饮章节为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用80%的中文介绍讲解《Food and Beverage》章节,为之后的课程开展打基础后,再用100%英语讲解《Food and Beverage in Western Style 》及《Food and Beverage in Chinese Style》章节。用100%英语教学时,教师使用肢体语言、绘画以及英语翻译英语来讲解。在此过程中,学生大致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学生人数少,兴趣高,跟着老师思路走,思考老师在讲什么。第二种学生人数多,全程安静,两眼迷茫,教学效果不理想。

3.3 专业模式实施难度较大,教师与学生可依靠信息化平台,加强准备

综上所述,英语基础较差甚至垫底这一因素可能影响双语教学的实施,可筛选学生进行分类培养。对于英语基础较差部分的学生,可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基于《酒店专业双语教学人才培养方案》,以2016级高职学生至2018级高职学生为例,仅以入校英语成绩进行分班造成班级男女比例不调,“酒店英语”课程实施效果不理想。

解决的方式可能是教师和学生课前准备更多。教师借助信息化平台制作微课,课前上传发布微视频,并布置相关作业。学生课前消化课堂的基本知识,比如生词、短语、句型等。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额外要求学生课前自我消化的时间延长。课堂上,再以原有模式开展,双语工作实施效果可能较为理想。

武警番禺医院位于城市密集区,是一个成熟的现代化的医院。经过数年的发展,院区内现有的5城住院楼及临建的门诊部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严重制约着医院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基于上述客观情况,经过充分调研和深入论证后,院方决定在本院的地域内新建一栋门诊大楼。

4 结语

以人才培养方案为蓝本探讨酒店管理专业模式。基于酒店管理专业的职业需求,模式的开展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探讨可能的解决策略。问题及可能的解决策略如下:

(1)虽然学生的学习基础可能影响模式的开展,但仅考虑这一因素也会增加模式开展的压力。以学生入校英语成绩分班,可能造成班级男女生比例不协调,并进而可能使模式的开展难度加大。可综合考虑两因素即学生入校英语成绩与男女比例,减少模式开展的阻力,使得模式更好地开展,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2)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模式覆盖所有学生,可能造成基础较差的学生难以适应。可筛选学生选拔培养,因材施教,为不同的学生制定多样化的学习目标,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力。学生分类培养,可能导致教师资源紧张或备课压力增大,需要进一步探讨其解决策略。

(3)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模式实施难度较大,虽然有进行准备,为模式的开展打基础,但模式实施的效果不理想。模式的有序开展有赖于充分的准备工作,模式的进行依靠学生与教师的配合。依托信息化平台,学生与教师共同准备,教师针对性的布置,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完成准备,教师与学生借助平台各司其职。更充分的准备工作可能有利于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模式的实施。

高职院校酒店专业模式实践探讨较多,本篇文章意在以“酒店英语”课程为例,探讨高职酒店专业模式,为其他相关院校实施双语教学提供参考与帮助,提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杰克·里查兹. 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

[2]何越. 高职酒店专业双语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前厅管理与实务》为例[J]. 高教学刊, 2016(8):129-130.

[3]江增光. 高职酒店类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11(1):16-19.

[4]祁海霞. 酒店管理专业实行双语教学的探讨[J]. 科教导刊, 2010(23):25,55.

[5]张雪颖. 关于高校酒店管理专业课堂双语教学探讨[J]. 现代职业教育, 2017(28).

[6]张艺.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双语教学模式研究[J].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3):42-44.

[7]钟瑶, 梁艳. 双语教学模式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实际运用研究——以《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为例[J]. 才智, 2018(24):13.

[8]朱涛, 高飞燕.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可行性方案研究[J].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11(5):55,66.

[9]居婷.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成效分析[J]. 当代旅游旬刊, 2012(10):95-95.

[中图分类号] C962

[基金项目] “基于职业发展需求的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8-JG-20)。

[作者简介] 杨岚岚(1990—),女,汉族,四川成都人,研究方向:酒店英语。

标签:;  ;  ;  ;  ;  

人才培养视角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模式探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