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职中药学专业衔接人才的培养方案论文_张安琪

试论中职中药学专业衔接人才的培养方案论文_张安琪

温州护士学校 325000

摘要:当前职业院校的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缺乏递进性和层次性,对职业院校的中药学专业的有效衔接和进一步发展起到阻碍作用。所以只有明确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构建起相互融合、渐进式学习的课程体系,加强中药学专业课程标准的衔接,促进职业院校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有效的衔接,使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问题得到解决,从而为中药学产业的发展培养出大量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需要对职业院校进行充分的调研,并制定可行的中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本文针对中、高职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衔接的现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 中药学 专业衔接 人才培养

1.中高职中药学专业衔接概述

中高职协调发展使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任务,建立起中职和高职的有效衔接,能使现代职教体系得以完善,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人才培养目标指的是在职业教育的学习过程中所能达到的能力程度和标准。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是中高职协调发展的基础,也是中高职课程体系进行有效衔接的切入点,是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前提。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得出,2012年我国重要产业的规模已经达5156亿元,是医药产业规模的31.24%。如今我国中药产业已经成为飞速增长的产业之一,发展潜力巨大。中药产业快速发展也对中药中高级技术型的人才需求和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发展对中药学专业的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

2.中、高职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衔接的现状

中高职之间的院校应该分层次进行技能和知识的衔接。所以中高职培养人才的目标应该根据产业和岗位的需求,从初级到高级层次结构和职业能力标准,明确职业院校培养技术型人才的目标和标准。但是现在我国中高职衔接更多的是学制的衔接,如“3+2”、“3+3”模式等,不能体现出内涵式的衔接。很多设有中药学专业的职业院校,都是根据对职业教育性质的理解独自制定相关的课程,没有有效的沟通,也没有考虑中高职递进和职业教育的系统性,所以导致职业院校中药学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缺乏地进行和层次性,甚至使其教育层次和能力水平产生错位。如浙江医药技术学校中药学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以中药专业的岗位需求为基本标准,培养全面发展,掌握必须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才,为社会输送从事中药生产,以及生产管理和药品营销等工作的高级实用型技能人才。

3.中职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衔接的对策

3.1加强管理,统筹规划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管理比较多元化,各种职业学校的管理部门各不相同,使得中职学校在管理中缺乏统筹的协调,对于中、高职的有效衔接产生不利影响。所以相关行政部门应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在研究和调研相关问题的基础之上成立一个权威的管理机构,可以对其进行统筹协调,对中职院校的改革和发展进行统一管理,促进中、高职院校进行有效的衔接。同时还应该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法规,完善各种相关的制度,为其衔接提供良好的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建立有效的衔接模式

(1)纵向延伸模式,指的是学生在职业教育的各个阶段都能获得相同或相近工作范围的职业资格,高职获得职业资格的层次高于中职,每一个层次的职业资格都应该包括相应职业所需要的全部能力,学习意味着提高和拓展能力;(2)横向扩展模式,指的是学生在职业教育的各个阶段获得不同工作范围的职业资格,较高的阶段获得的职业资格的层次不一定比较低阶段获得的职业资格的层次高,学习意味着扩展就业的范围;(3)纵横延伸扩展式,指的是学生在职业教育中的各个阶段不同的层次和工作范围的职业资格,学习意味着扩展就业范围和提升从业能力。所以各院校的相关部门和研究人员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并进行相应的调研和实践,积极探索有效的适合我国各院校进行衔接的模式。

3.3加强各院校的有效沟通

衔接的各个院校应该加强联系,相互交流和沟通。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设立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并同时推进校企进行合作,联系中药企业的专家,针对行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共同探讨,制定出相互联系又有适度区别的中职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再衔接相关的课程体系。

3.4加强中药学专业课程的衔接

职业教育中提供的最重要的产品和服务是课程,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中高职中药学专业一般都是各自构建自己的专业课程体系,制定课程内容。因为缺乏有效的沟通,中高职阶段专业课程的内容常常重复。在职业教育的实践技能训练方面,许多高职院校并没有体现出本身的特征,甚至出现中、高职技能训练“倒挂”的情况。中职院校应该在确定培养人才的目标之后,邀请行业企业的相关专家,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制定出统一的课程计划,准确整合教学内容,重新定位和重构课程结构,构件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3.5加强中药学专业教材的建设

教材建设作为建设职业院校的重要内容,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起一定的保障作用。现行中、高职中药学专业的教材没有明显的区分度,内容比较陈旧,并且存在很多雷同的地方,还缺少以职业标准为一定规范的教材。编写职业教育的教材应该根据中职和高职不同的培养目标,适当区分教材并做好沟通和衔接。编写的时候应该邀请企业和专家一起参与,尽量贴近行业的发展,体现出其先进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同时还应该重视编写教材的实践性环节,并和职业技能证书的知识体系与劳动部门的技能鉴定标准进行有效的衔接,提升教材编写的实用性和应用性。

结语

中高职衔接使一种能使双方优势互补,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培养出高级实用性人才的经济有效的职业教育的新模式。中高职中药学专业培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是中药学专业实现有效衔接的关键,现在对该衔接问题的研究,对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较少,对中药学专业方面的研究更少。所以要想做好人才培养的衔接,需要职业院校的努力和职业教育部门的支持,还需要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解决好这个问题可以促进中职院校协调有序的发展,对我国传统中药学的传承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迪松.文秘专业中高职衔接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科教文汇,2011(31):75-83.

[2]朱雪梅.中国中职与高职衔接研究述评[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16):11-16.

[3]冉隆平.中高职衔接教育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J].重庆医学,2011(21):210-215.

论文作者:张安琪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16

标签:;  ;  ;  ;  ;  ;  ;  ;  

试论中职中药学专业衔接人才的培养方案论文_张安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