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上升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_劳动生产率论文

成本上升的产业竞争力效应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效应论文,竞争力论文,成本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迅猛增长的同时,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也在不断攀升。在短短30多年的时间内,便从世界最为内向的经济体之一跃升为第一大制造品出口国,“中国制造”的身影遍布全球。廉价的劳动力和环境资源成本通常被认为是支撑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此,近些年全国各地出现的用工紧张以及环境资源成本的上升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制造业竞争力丧失的担忧。然而,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上升是否显著影响了中国产业的竞争力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对中国产业竞争力产生影响还未有明确的答案。本文利用中国投入产出表和相应的宏观数据,在投入产出模型的基础上,定量回答这一问题,对于正确认识成本上升对中国产业竞争力以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一直是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但目前对于产业国际竞争力并没有一致的定义,几乎每一位研究者对竞争力都有自己的理解(候经川等,2007)。Freebairn(1986)将竞争力定义为以优于竞争者的价格提供商品和服务但又至少能获得所使用资源机会成本的能力。Sharples(1990)提出竞争力可以定义为应对竞争的能力或面临竞争成功的能力,也可以定义为提供满足需求(价格、质量或数量)的商品并能获得利润的能力。Tyson(1992)认为国家竞争力是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而这些产品/服务在满足国际竞争检验的同时也使国民获得了生活水平的持续增长。Blaine(1993)指出国家竞争力是生产、销售产品、服务能力,这些产品和服务能够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同时增加其国民的实际收入和生活水平。黄薇和任若恩(2008)则将其定义为外国相对于国内可贸易品的价格。

       由于没有统一的定义,现有研究中衡量产业竞争力的方法和指标各异。有研究利用生产率对竞争力进行度量(Szirmai和Ren,1995);也有研究以与出口相关的指标来反映竞争力,包括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贸易条件指数、贸易平衡指数、进口渗透率、进口强度、净出口份额等(郑明身等,2005;范爱军和林琳,2006;李钢和董敏杰,2009);还有研究认为单位成本是非常有用和重要的国际竞争力指标(Lipshitz和McDonald,1991; Turner和Golub,1997)。

       考虑到研究目的和研究数据的特征,本文根据“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是价格竞争力”的观点,主要以价格反映产业的竞争力。事实上,这种做法也曾为很多研究所使用。例如,毕玉江和朱钟棣(2007)构建了一个依市场定价指数来衡量不同行业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强弱。黄薇和任若恩(2008)利用与价格相关的真实汇率指标来考察中国的出口竞争力。谷任和吴海斌(2007)基于汇率变动与出口价格之间的关系来论证汇率如何影响中国纺织品服装在美国市场上竞争力的问题。本文借鉴谷任和吴海斌(2007)的思路,通过分析要素价格变化对最终品价格的影响来阐述要素价格上涨的产业竞争力效应。由于最终产品的价格由要素价格和生产效率共同决定,因此,本文重点关注要素价格上涨和生产效率提高的共同作用。

       在投入产出模型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分解出衡量要素价格和生产效率变化对最终产品价格影响的公式,据此利用相应的数据计算各部分的贡献并进行比较。现有文献中,也有一些学者考察过成本(汇率和工资)变化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谷任和吴海斌,2007;马丹,2007;刘柏和张艾莲,2013;朱启荣,2013),但这些研究大都采用计量的局部分析方法,没有考虑行业之间的关联,而且也都没有特别考虑原材料价格上升的影响。与之前研究不同的是,本文的分析基于投入产出模型,既能考虑行业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从而更为准确地反映要素价格上升的影响,也能对要素价格上升如何影响不同类型制造业行业的竞争力进行全面分析。本文的研究结果发现,2001~2011年要素价格上涨导致中国工业品综合成本平均每年提高7%左右,但生产效率提升很大程度上消化了成本上涨的压力,因此工业品价格并没有出现大幅增加,从而其竞争力未受到较大的影响。但要素成本上升的竞争力效应在不同类型行业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一、要素成本上涨的经验观察

       生产中的投入要素主要包括原材料、劳动、资本以及环境等。由于中国利率水平相对较为稳定,而表现为排污费的环境要素成本所占比重较低,因此,这部分主要考察近年来能源矿产等原材料以及劳动力成本上涨的情况。

       1.能源矿产类原材料价格的变化

       能源矿产类原材料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与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尽管中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种类繁多,数量较为丰富,但一直以来却存在着人均拥有量不足、空间分布差异大、结构不尽如人意等问题。此外,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不顾环境成本乱排乱放、资源过度开采使用等屡禁不止的行为,使中国无论是可耗竭资源还是可再生资源,都进入了紧缺的状态。其中,以钾盐、天然碱、钴、镍、铝土矿、石油、锰、铜、森林、铁、淡水和煤炭资源的相对稀缺程度最为严重(庄立等,2011),能源矿产资源的稀缺程度呈日益加重的趋势。因而,21世纪以来,主要原材料成本不断上升或一直维持在高位。

       从工业生产中各类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看(见图1),2001~2011年,能源矿产类原材料上涨幅度最快。其中,燃料动力类购进价格平均每年上涨7.51%,铁矿石等黑色金属材料的购进价格平均每年上涨4.95%,有色金属材料类平均每年上涨7.11%,上升幅度都显著高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以煤炭价格为例,2003年煤炭价格不到300元/吨,但2008年就已经超过1000元/吨,平均每年上涨27%,即使2008年以来有所回落,但目前也稳定在800元/吨左右。国内能源矿产类价格的上升使国内生产者纷纷转向国际市场,也因此拉动了国际市场价格的快速上涨。如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2003年仅为28美元/桶,到2008年最高时达到139美元/桶,2012年6月份仍然维持在97美元/桶的水平上(见图2)。

      

       图1 能源矿产类原材料价格变化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图2 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变化

       注:铜价格指数为右轴,其余为左轴。

       2.劳动力价格的变化

       大量的农村人口使中国劳动力市场多年来呈现无限供给状态,劳动力的工资也因此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增长缓慢且有限。有调查显示,20世纪末到2l世纪初的20年内,珠三角的农民工月工资只增加了68元。考虑到物价上涨、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因素,中国劳动力工资在相当长时间内甚至表现为下降的趋势。

       然而,在2002年时,中国沿海地区出现了“民工荒”现象。此后,“民工荒”开始向全国蔓延。尽管出现“民工荒”部分是由于政策的原因,如中央对农村实行的“两减免、三补贴”(即减免农业税和除烟叶税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实行种粮直接补贴、购买农机具补贴和粮种补贴),以及中西部崛起的战略增加了内地的就业机会(萧琛等,2010),但更为重要的还是劳动力数量下降以及农村可转移剩余劳动力下降导致的。从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看,据估计,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绝对数量为1.5亿~2.0亿人(蔡昉,2007)。但在21世纪头10年中期,中国可供转移的农业劳动力只有4300万人左右(都阳和王美艳,2010)。从劳动年龄人口来看,自2005年起,中国工作年龄段人口的增长速度开始下降,据估计,到2016年左右,工作年龄人口的绝对数量呈现下降趋势(Peng,2011)。

       由此,中国结束了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历史,加上经济增长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21世纪以来,工人工资开始出现上涨的势头。国家统计局农民工检测调查报告显示,2001年时,全国平均农民工月工资为644元,2007年提高到1060元,到2012年时已经超过2000元,达到2290元,剔除价格后的农民工实际工资增长率自2009年起超过了10%。城镇职工的工资在21世纪以来便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见表1)。

      

       注:1995~2010年数据来源于卢锋(2012),其中1999年和2000年的数据是将1998年和2001年的数据按照1998~2001年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进行按比例内插法计算的①,2011年及以后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城镇职工工资来源于《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和《中国统计年鉴2012》,职工工资=职工工资总额/职工人数。

       二、方法及数据说明

       企业的中间投入品种类非常多,且由于技术、生产工艺等不同,各行业对每种中间投入品的需求比例也存在差异,因而,在计算投入品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价格影响之前,需要知道各投入品在不同行业产品中使用的比例。一种方法是利用工业企业数据估计各行业的生产函数。但由于目前能获得的工业企业数据库中所有中间投入仅用一个指标来表示②,无法得到不同行业所需各投入品的系数。而投入产出表则很好地克服了这一不足,本文将利用投入产出表,根据投入产出模型来分解得到投入品价格上涨对各行业产品价格变化的贡献。

       1.计算方法

       根据投入产出关系,t时期行业的总产值应该与各中间投入品成本、劳动成本、折旧、税收以及利润之和相等,即:

      

      

       技术不变时投入价格的影响 投入品生产效率的影响 技术不变时工资的影响 劳动生产率变化的影响

       2.主要数据

       (1)工资增长的数据。为真实反映各行业劳动力工资的上涨,理想数据是全社会各行业的平均劳动报酬增长率(包括工资及其他的养老、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和福利费),但现实中这样的统计数据并不可得。因此本文采用《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城镇单位分行业就业人员和工资总额数据计算各行业工资增长率。虽然工资总额与劳动报酬有一定差别,城镇单位的就业人员与全社会就业人员也有差别,但在劳动力流动性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各类人员的工资增长速度应该呈现较高的一致性,在理想数据不可获得的情况下,该指标可以作为一个较好的替代。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名义工资增长速度如表2所示。虽然各行业工资水平都呈现上涨的趋势,但不同行业之间也有显著差异。其中增长最快的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其人均劳动报酬从2000年的7329元/年人提高到2011年的52948元/年人,年均增速高达19.7%。而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工资水平相对较低,且增长较慢。例如纺织服装业,人均工资从2000年的7787元/年人上升到2011年的29026元/年人,年均增长12.7%,明显慢于其他行业。

      

       (2)原材料价格增长的数据。对于各行业原材料(即生产中购入的中间品)的价格增长率,我们采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购进价格指数来替代。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购进价格指数包括燃料、动力类、黑色金属材料类、有色金属材料类、化工原料类、木材及纸浆类、建筑材料类、其他工业原材料及半成品类、农副产品类、纺织原料类。但根据投入产出关系,各行业使用的中间投入,除了上述产品外,还有服务、电力、燃气和水等。对于电力、燃气和水这3种投入品,本文直接采用PPI作为其他行业购进的价格指数。对于建筑和服务业投入价格变化,由于没有相应的购进价格指数,我们采用相应行业GDP缩减指数作为替代③。本文使用的历年中间品价格变化情况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在2001~2011年,各中间投入品的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上涨幅度最大的是燃料、动力类投入品。

      

       注:前9个行业(前9行)价格指数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购进价格指数PPRIM,各年数据采用12个月度数据,用简单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数据来源于Wind资讯;电力、燃气、水这3个公用事业的价格指数直接采用分行业PPI数据,数据来源于Wind资讯;建筑业及各项服务业采用分行业GDP缩减指数,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3)其他数据。式(4)中计算

所需的数据来源于投入产出表。由于工作量大等缘故,各国的投入产出表都并非每年都进行编制。就中国而言,本文研究时期内仅2002年、2007年编制了基于投入产出调查的完整表,而在中间的2005年和2010年则编制的是投入产出延长表。在本文的分析中,计算这4年投入产出系数的数据分别来自相对应的投入产出表,而其他年份所需的数据则是基于已有投入产出表进行估计得到的。具体来说,对2000~2010年缺失年份的投入产出关系数据根据线性差分的方法得到,而2011年的投入产出系数则假设与2010年相同。

       三、计算结果及分析

       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减少,特别是剩余劳动力供应跨越刘易斯转折点是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由此工资上涨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下文首先分析工资上升的影响,然后根据式(4)计算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增加对综合成本的影响并与综合生产效率提高进行比较,以期得到要素成本上升影响制造业竞争力的定量结论④。

       1.工资上涨的影响

       工资上涨对产品价格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幅度。当劳动生产率上涨的幅度超过工资上涨的幅度时,即使工资上涨很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的生产成本也会下降,工资上涨并不会影响产业竞争力。但如果劳动生产率的上涨幅度没能超过工资上涨幅度,劳动力成本将会上升,从而减弱产业的竞争力。因此,工资上涨如何影响价格取决于工资上涨的幅度和劳动生产率变化幅度的比较。图3描绘了2001年以来中国工业部门历年平均工资的增长及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的变化趋势。

       从图3可以看出,2001年以来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1~2004年,其特征是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大于工资上涨幅度。第二阶段为2005~2009年,呈现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与工资变化之比有较大波动的特点。主要是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当年的工资上涨幅度高,但增长速度显著放缓,因此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工资上涨幅度的比值大幅度下降到0.24;而2009年由于滞后效应,工资上涨幅度显著降低,因此这一比值大幅度提高到1.75。第三阶段是2010~2011年,在这一阶段,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已经小于工资上涨幅度,其中2010年相差3个百分点,2011年两者差不多。但从工业行业总体趋势看,近年来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有所下降,并逐渐小于工资的增长幅度。

      

       图3 近10年来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与工资增长的比较

       注:工业总体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人均工资上涨幅度为右轴;工业总体人均工资增长速度和工业总体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为左轴。

       考虑到随着要素密集度不同,产品价格对成本的弹性不一样,生产效率变化的幅度也有所差异,我们按单位产值所投入的资本、劳动力人数以及全要素生产率水平(lnTFP)将行业划分为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四类,并分别考察工资和综合成本上升对不同类型行业产品价格的影响(见表4)。

      

       分行业看,2010年以来多数行业劳动生产率增幅开始低于工资增长的幅度。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劳动生产率和工资年平均变化情况的差异如图4所示。对于能源密集型行业,平均工资变化幅度不大,而平均劳动生产率呈波动性变化。平均劳动生产率在2004年达到最大,随后骤然下降,到2011年仍没有恢复到最高水平。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平均工资自2001年以来呈上升的趋势。在2009~2011年,上升速度较快。该类行业的平均劳动生产率自2008年以来也呈现上升的趋势,但上升的幅度低于工资上升幅度。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在2008年后也都有明显上升,但上升幅度都未超过工资上涨的幅度。总的来看,当前中国已经进入大多数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低于工资增长的阶段,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对产业竞争力有不利的影响。

      

       图4 各大类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与工资增长的比较

       注:平均工资增长速度、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为左轴,其余均为右轴。

       2.要素成本上升的影响

       (1)要素成本上升的总效应。根据计算结果,自2003年以来的要素成本上涨,显著提高了工业品的综合成本。除2009年由于国际金融危机,企业综合成本下降了5.5个百分点以外,其他年份每年单位产品综合成本提高幅度都超过了7%,其中2004年综合成本上升幅度甚至达到了12.0%。尽管2010年和2011年仍处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后恢复期,但综合成本仍分别增加了7.1%和7.6%。在2001~2011年的11年间,工业品的综合成本累计上涨了111.0%,平均每年上涨7.0%⑤。

       虽然2000年以来我国工业品综合成本增长幅度高达每年7%左右,但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显著低于综合成本的上升幅度。除了采掘业和电力燃气水等公共部门的出厂价格上涨较成本上涨幅度高以外,大多数制造业部门的价格上涨幅度都低于成本上升幅度(见表5)。平均而言,2003年以来工业品生产价格指数(PPI)各年份大多在3%~6%,其中2004年为6.1%,2010年为5.5%。2001~2011年工业品生产者价格指数累计上涨32.0%,远远低于综合成本累计上涨幅度。

      

       之所以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低于综合成本上涨幅度,是因为21世纪以来,我国生产效率提高迅速,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要素成本上涨的影响。生产效率是指一单位投入的综合产出量,其对价格的影响与投入成本增加的影响正好相反⑥。根据计算,2001~2011年由于生产效率提高,平均使单位产品的价格下降4.5个百分点左右。总的来看,生产效率提高抵消了63.6%的成本上升对价格产生的影响,即化解了大约2/3的成本压力。本文这里计算得到的有关生产效率提高的结论与很多研究的发现一致(郭庆旺和贾瑞雪,2005;聂辉华和贾瑞雪,2011)。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生产效率的概念具有非常广泛的内涵,不仅包括先进的工艺、专利、技术创新、高科技设备与人才等直接技术因素,还包括经济周期以及经济、社会、法律制度的变迁等非技术因素,如私有企业发展、国企改制进展、税制改革、外商投资、加入WTO等都会对产出有深远的冲击,并影响生产效率的提高。这意味着,进入21世纪以来,改革开放的深入使中国经济总体上变得更为有效。

       生产效率提高在较大程度上抵消要素成本上涨的影响从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中所占份额的变化趋势也能得到较好的印证。在要素成本上升的背景下,如果生产效率也在提高,那么产品价格上升的幅度可能会较小,甚至是下降,因而,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仍能维持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图5显示历年来中国商品出口在世界总出口中所占比重的变化。该比重在2000年时仅为4.1%,但到2011年已经上升到了11.2%。根据国际商品标准分类1位码计算的市场份额,同样显示多数商品的出口份额都保持着稳步上升的趋势⑦。这一事实说明,在过去的10多年里,要素成本上升尚没有给中国产业竞争力带来显著不利的影响。

       尽管如表4所示,2000年以来中国生产效率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成本上涨的压力,但这种抵消的幅度随着时间变化而有所不同。2007年之前,企业生产效率提高大约可以抵消2/3的成本上涨的影响,仅有1/3传导到价格上。如在2001年和2002年,尽管综合成本分别上升了5.4个和3.8个百分点,但PPI基本负增长;2003~2007年,PPI占成本上涨的比重在25.4%~50.9%,从而大部分的成本上涨都由于生产效率提高而得到有效的化解。但2008年以来PPI占成本上涨的比重提高到70%以上,说明企业的成本压力显著增加。其中2010年和2011年PPI占成本上涨的幅度分别达到了77.3%和78.5%,即超过3/4的成本上升被传导给价格。根据计算的结果,样本期间最后两年综合成本上升的幅度并没有比2007年之前高出很多,因而成本上涨传导到价格的部分越来越主要是因为生产效率提高幅度下降引起的。这意味着经过连续几年快速增长以后,生产效率提高的空间逐步缩小,或者生产效率提高更加困难,企业靠生产效率提高来吸收成本上升的压力已经显著降低,成本上升的大部分都反映到价格上,从而成本上涨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越来越大。

      

       图5 中国商品在世界市场中的份额

       资料来源:COMTRADE。

       (2)要素成本上升的分行业效应。利用同样的分类标准,我们考察了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化解要素成本上升压力的差异。能源密集型产业约一半的成本上涨都传到产品价格上,特别是2010年以来要素价格上涨几乎全部转化为出厂价格提高。根据计算结果,2001~2011年大多数能源资源类产品的成本上升幅度较大,自2003年起基本都超过10%,最高年份达到15.9%。同期实际出厂价格涨幅也很大。11年来能源资源类产品的成本累计上涨了197.9%,几乎提高了2倍,而出厂价格则累计上涨了100.1%。2003~2008年PPI占成本上涨的比重约70%,但2010年和2011年,PPI占成本上涨的比重都在90%以上(见图6)。细分行业来看,在能源资源类产品中,采掘业的出厂价格上涨要显著大于成本上升幅度(见表4),其原因部分在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部分在于政府对资源税的征收,以及由于能源矿产资源缺乏导致的供求矛盾。而电力、燃气和水等受管制行业的价格上升小于成本上涨,但要高于要素成本上涨导致的产品综合成本上升幅度。

       资本密集型产业约30%的成本增加传导到出厂价格上,但自2008年以来效率提高已经难以消化成本上涨的压力。2001~2011年,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综合成本累计上涨120.1%,而出厂价格累计上涨37.0%,占成本上涨幅度的30.8%,说明总体来看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效率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消化了成本上涨的压力。但根据图6,2008年以来资本密集型行业平均PPI占综合成本上涨的幅度已经提高到91.6%,意味着近几年以来生产效率的提高不足以抵消成本上涨的压力。

       劳动密集型产业约1/4的成本上涨传导到出厂价格上,而且尽管生产效率提高仍有消化成本上涨的能力,但也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2001~2011年,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综合成本累计上涨了77.5%,而出厂价格累计上涨了17.5%,占成本上涨幅度的22.6%,超过75%的成本上涨压力被有效化解,说明劳动密集型产品效率提高较快。但从测算结果可见,2008年以来劳动密集型产品消化成本上升的能力在不断减弱。2005~2007年,PPI占成本上长的比重在28%左右,2008年提高到48.0%,2011年进一步提高到68.0%,说明效率改进的空间在缩小,已经难以有效消化成本的压力。

      

       图6 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产品的综合成本与出厂价格比较

       注:成本传导的比重为右轴,其余均为左轴。

       相对于其他要素密集型行业,技术密集型行业消化成本上升影响的能力最强。但与其他行业类似,这种消化吸收能力自2008年以来也明显减弱。在本文所考察的样本期间内,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综合成本累计上涨了67.1%,较劳动密集型产品成本上涨幅度低10个百分点。尽管综合成本上升,但出厂价格平均反而下降了2.8个百分点,意味着这类商品的生产效率提高幅度远远高于成本上升的幅度。但从最近3年来看,2008年、2010年和2011年价格上涨占成本上涨的比重分别是46.2%、31.0%和58.0%,即越来越多的成本被转嫁到出厂价格上,说明与其他行业类似,技术密集型行业消化成本上涨的能力也在下降。

       四、结论和启示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结束和资源环境压力的不断上升,中国劳动力工资和原材料价格呈现快速上涨的趋势。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对产品价格的变化进行分解,定量分析了要素成本上升对中国工业综合成本的影响以及生产效率提高对于消化成本上涨的贡献,有利于正确理解成本上升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研究的结果发现,2000年以来,各类能源矿产价格和劳动力成本连续上涨,使工业品面临着较大的成本压力。2001~2011年由于要素价格上涨导致中国单位工业品的名义综合成本累计上升了111.0%,平均每年提高7.0%。其中能源资源型行业的综合成本平均每年提高10.4%,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平均每年提高7.4%,劳动密集型行业为5.4%,技术密集型行业为4.8%。

       但2001~2011年我国出口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比重保持持续提高的势头,说明国际竞争力尚没有受到要素成本增加的显著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管理改进以及技术进步等提高了综合生产效率,在很大程度上消化了成本上涨的压力。2001~2011年,工业品价格累计仅上涨了32.0%,远远小于综合成本111.0%的上升幅度。生产效率的提升是中国商品出口在成本上升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快速增长并在2010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的重要原因。

       本文研究结果也表明,不同要素密集程度行业消化成本上涨压力的能力呈现很大差异。其中,能源资源类行业消化了约一半的成本上涨,资本密集型行业消化了约70%的成本压力,劳动密集型产品消化了约75%的成本上涨压力,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效率提高基本全部消化了要素成本上升的影响。

       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特别是2010年以来),不管是能源密集型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还是技术密集型行业,通过生产效率提高而化解要素成本上升影响的能力都呈下降趋势。这意味着成本继续上涨将会对产业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因而,中国应该积极实行基于动态比较优势的出口升级战略,通过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特别是落实国家非禁即准入的政策,放开垄断性行业如电力、交通、金融等领域的限制以加强竞争提高效率,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发展,在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实行开放发展战略、提升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基础条件等,维持并提高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感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课题组成员的讨论,特别是冯飞部长的指导和建议,但文责自负。

       注释:

       ①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来自《全国农村社会经济典型调查资料汇编1986~1999》,农民工工资按照家庭外出打工收入除以每户平均外出打工人数再除以10个月/年计算。

       ②该数据库由国家统计局整理并维护,在研究中被广泛使用,全称为“中国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库”。

       ③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第三产业名义增加值和不变价增加值推算。

       ④综合成本不仅包含了劳动力成本,也包含了各种投入品的成本。

       ⑤根据测算方法,这里的单位产品总成本上升幅度是指在没有技术进步的情况下,由于要素成本上涨会使工业品综合成本上升的幅度。

       ⑥生产效率是指式(4)中的投入品生产效率与劳动生产效率之和。

       ⑦《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1位码将商品分类9类,分别是SITC0——食品和活动物;SITC1——饮料及烟草;SITC2——非食用原料(不包括燃料);SITC3——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SITC4——动植物油、脂和蜡;SITC5——化学品和有关产品;SITC6——按原料分的制成品,如皮革、橡胶、纸、纱、钢铁等;SITC7——机械及运输设备;SITC8——杂项商品。

标签:;  ;  ;  ;  ;  ;  

成本上升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_劳动生产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