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营销管理中电费电价分析方法的探讨论文_宋云

电力营销管理中电费电价分析方法的探讨论文_宋云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六盘水六枝供电局 贵州六盘水 553400)

摘要:在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其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在于良好的资源管理方式。然而在实际的电力应用过程中,资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浪费严重等现象层出不穷。这时就需要一种先进的电力资源管理方式,来有效提升电能资源的利用率,并实现环境的改善。在这种情况下,电力需求侧管理便应运而生,并在我国电力管理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如何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通过电力需求侧管理来制定合理的电费电价,是当前电力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电力营销;电费电价;分析方法

一、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下电费电价存在的问题

1、电力企业的电价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实施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对一些耗能比较高的企业采取了差别电价的计费形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实现对企业的宏观调控,使得部分高能耗企业摆脱了盲口发展扩大的误区,并通过对企业结构进行一定调整来提升对于电力能源的有效利用率图。但在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缺乏完善的法律文献与理论指导,使得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开展步履维艰,缺乏必要的科学依据与操作规范,从而导致问题百出,反而不利于这些高耗能企业的发展。

2、电力企业的抄表机制存在漏洞。

由于技术问题,不同地区之间的电表智能性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在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时便也存在着各种问题。例如,由于电表智能技术更新缓慢,使得分时电表无法根据分时电价来实现自由的轮换与修正,加上抄表运行机制不够完善,使得分时电价无法有效满足用户对用电时段的需求进行自主选择,使得电价通常存在着一定的出入。

二、电力营销电费电价新模式

1、菜单电价的经济学原理

菜单电价的经济学思想是价格歧视。垄断者对同样的商品和劳务收取不同的价格,称为价格歧视。它是一种有效的价格策略,不仅有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其经营目标,并且顺应了消费者的心理差异,满足了消费者多层次的需要。菜单电价提供给用户可选择的、差异化的电价合约,也体现了价格歧视的思想,其意义如下:

首先,用户选择了某种电价合同,就向电力营销部门透露了该用户的用电偏好,能方便营销部门掌握、了解每个用户用电量、负荷曲线特点等具体用电信息。这些信息对电力营销有着巨大的作用,是售电主体精确制定最优电力合约、改进售电服务质量、创新营销服务模式的重要素材。其次,菜单电价差异化地满足了不同类型用户的需求,例如,通过合理设计并向用户提供差异化的分时电价合同,移峰填谷能力强的用户可能倾向于选择峰谷电价差大的合同,移峰填谷能力弱的用户可能倾向于选择峰谷电价差小的合同,不同类型用户的特点都能充分顾及,不同用户的潜力都能充分发挥;若仅推行峰谷电价差大的合同,那么移峰填谷能力弱的用户就有可能流失。科学合理的菜单电价能最大程度地获取不同类型用户的消费者剩余,最大化地吸引用户并创造利润。

2、菜单电价的合同形式

电价菜单由可变电价合同与参考电价合同两部分组成。可变电价合同为用户提供灵活的电力消费模式,允许用户在该菜单下选择对自身最有利的合同。参考电价合同是固定单一电价的合同,无论最终的电价菜单怎么变化,参考合同都不变,设置参考电价合同的若干意义将在后文详述。

2.1可变电价合同。可变电价合同提供若干电价类型,并在每一个电价类型下设置不同价格水平的合同。电价类型应包括但不局限于实时电价、分时电价、极端峰时电价、可变峰时电价等。例如,可变电价合同的电价类型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八种:以小时为单位变化的实时电价、以15分钟为单位变化的实时电价、峰谷电价差较大的分时电价、峰谷电价差较小的分时电价、极端峰时与非极端峰时电价差较大的极端峰时电价、极端峰时与非极端峰时电价差较小的极端峰时电价、峰谷电价差较大的可变峰时电价、峰谷电价差较小的可变峰时电价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也可多样化定义峰谷时段、极端峰时与非极端峰时,以进一步细分以上可变电价合同。

2.2参考电价合同。参考电价合同只提供单一的售电电价(一般可由政府规定为现行的销售电价),与可变电价合同同时提供给用户,供用户选择。

设置参考电价合同的意义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它能增加用户对菜单电价的接受度。用户在面对参考电价的菜单时,可以“选择性加入”新型的电价类型(如分时电价、极端峰时电价等),也可以选择参考电价,选择参考电价意味着用户选择维持现状。因此,菜单电价在提供给用户更多选择的同时并不强迫用户必须选择新的电力消费模式,利于用户接受菜单电价这一新模式。第二,它确保实施菜单电价能在用户侧和电力营销部门侧都带来帕累托改进。用户总是可以选择参考电价,因此对于理性的用户而言,接受菜单电价不会使其状况更差;电力营销部门拥有调整可变电价合同的权力,在最不利的情况下也总可以将可变电价合同的部分设定为参考电价,因此推行菜单电价不会恶化电力营销的现状。第三,在放开电价管制后,电力营销部门有借助调整菜单电价而进行电价上涨的冲动,而设置参考电价可以抑制这种冲动,因为如果可变电价合同中的价格设定过高,用户将纷纷选择参考电价,即维持原有的电价水平。

三、基于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电费电价分析

1、分时电费电价。

所谓分时电价,是指根据一天中电网的负荷变化情况,将每天24小时划分为高峰、平段、低谷等多个时段,对各时段分别制定不同电价水平的一种电价制定模式。基于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峰谷分时电费电价,能够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很好地缓解电网峰谷差的用电矛盾,引导科学化、合理化的用电消费。在制定峰谷分时电费电价时,应根据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依据平负荷与峰负荷不同时期的平均MCP作为定价基础,结合电力公司所产生的效益、电网线损、以及服务费用等来确定峰谷分时电费电价,从而有效保证各个时期的用电需求,并促使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应注意的是,在峰谷分时电费电价实施过程中,智能电表发挥着极其作用的作用。有效合理的抄表机制,不仅能够保证抄表数值的准确性,还能有效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

2、阶梯电费电价。

阶梯电价是指通过把户均用电量设置成若干个阶梯,分段或分档次定价计算费用的一种电价制定模。基于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阶梯电费电价模式一般适用于居民的日常生活用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居民生活用电量不断攀升,虽然国家的电价政策一直都倾斜于居民,但电力生产成本的不断提升,迫切要求对居民生活用电计费进行改革。阶梯电费电价要求根据居民生活实际用电量的需求,根据不同的用户群体制定出不同的价格,从而有效优化电力资源的合理性,促进居民更加合理地用电,有效减少用电的浪费。在阶梯电费模式下,居民的用电费用采用的分段定价的形式,使用的电能越多,所支付的电价水平也就越高。

结束语

在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实施主体通常以电力公司为主,且以政府为主导,以客户日益满意为口标,采用分时电价与阶梯电价的模式。我国的用电形式主要可分为大工业用电、农业生产用电、工商业用电、居民生活用电等几种。通过实行电力需求侧管理,能够根据不同用电形式、以及不同时段的电能成本来执行分级制的、具有一定差异性的电费电价,从而有效保障电力企业电费电价的合理性,促进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并保持其健康稳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佳乐电力营销管理中电费电价分析方法的探讨[J].中国市场.2019(16):225-226.

[2]张文利.电力营销管理中电费电价分析方法的探讨[J].中国高新区.2018(24):177-179.

[3]徐凯.电力营销管理中电费电价分析方法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8(31):97-98.

[4]黄勇邦.电力营销管理中电费电价方法应用探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7(22):106-108.

论文作者:宋云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8

标签:;  ;  ;  ;  ;  ;  ;  ;  

电力营销管理中电费电价分析方法的探讨论文_宋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