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道路为基础的,道路施工质量的好坏决定着经济发展的快慢。而市政道路质量高低,也将影响着道路的畅通与否,受到市政府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从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要求出发,分析了市政道路路基优化施工策略。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分析
1 前言
现在城市生活的节奏不断被加快,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道路的顺畅与否显得尤其重要,道路路基是道路施工中重要的基础施工部分,市政道路路基施工将决定着道路的质量。
2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要求
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便利的交通显得尤为重要,这就对市政道路施工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道路施工主体的路基施工更是不容忽视。另外路基工程具有工程数量大,涉及面广等特点,因而及时正确地掌握路基施工要求及施工过程中的新工艺及新方法,对提高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加快工程进度,保障工程正常使用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施工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结构稳定性
路基结构在整个市政道路工程中是荷载的主要承担着,这里所说的荷载主要包括行人及大小型车辆等,为防止自然条件下路基结构在此类荷载作用下发生变形,损坏甚至是整体失稳坍塌等现象,要求路基整体结构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2.2 强度
为保证路基在行人车辆等荷载作用下不至产生超过容许范围的变形及损坏,必须因地制宜地采取一定的措施,如加强对混凝土的振捣,保证市政道路路基密实性,加强碾压来保障路基结构的强度。
2.3 水温稳定性
所谓路基的水温稳定性是指路基在温度及湿度变化的作用下,其强度和刚度发生变化的性质。为确保路基在不利的水温状况下强度和刚度不致下降太多,就要求路基具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
3 路基施工程序
3.1 施工测量施工测量指的是在工程开工之前及施工过程中,根据设计图纸在现场进行恢复道路中线,并定出构造物的位置等。施工测量的目的是将图纸上所设计的建筑物平面位置、形状及高程标定在施工现场地面上,并在施工的过程中指导施工,使工程严格按照所设计的图纸进行建设。在每道工序的施工测量放线时,要保证纵横断面定位精度,使后期施工路基及构造物的定位和几何尺寸满足设计质量要求;要避免在施工中损坏原有管道,就必须仔细查找路面下覆盖的各种管网路线。
3.2 挖方路基施工在大规模路基开挖前要做好准备工作,例如:根据土质情况做好防渗的工作;对原地表进行简单的清理和挖除,做好截水沟和排水沟以便通畅排水。在地质结构复杂的地方开挖,要以人工为主,而其它地方就可以用挖掘机和自卸式汽车运输,同时要严格按照图纸标注的坡度大小、标高施工,不能少挖或多挖,要按照边坡稳定性,从上到下精心开挖,绝对不能乱挖、超挖或挖洞取土。施工时,如果遇到土质变化而必须修改施工的时候,要及时上报。
3.3 填方路基施工在大段路堤填筑之前,要测定土松铺系数和达到不同压实要求所需要的压实遍数。在填方过程中,要严格进行填方土质的实验、填土厚度、压实度、平整度等。用于填方的土质要进行实验看能否达到填方所要求的最大干密度,因为土的最大干密度影响其压实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填土的平整度很关键,若平整度不好,就容易引起积水;压实度是填方质量的又一重要标准,应该注意不同区段压实度是不一样的,应该分成几个不同的工序看待。在路基填方施工中,对于压路机压不到的地方,由于压实度达不到要求,容易造成局部洼陷,这部分一定要进一步处理。通过这几方面的措施,就可以保证路基的稳定。
4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要点
4.1 路基施工中材料和设备的选择
路基施工中选用的原材料需审核材料供应商的资质、强化原材料进场前的质量检验、抽验检验部分特殊材料、加强原材料的库存管理等来保证其合格性。如果碰到在多雨的季节施工时,施工单位要对原材料保管布置完善的防雨措施,防止雨水影响路基材料的含水量。雨后的施工开始前,需要重新检测原材料的含水量等项目,含水量不合格时应采取相应的对策。路基的施工质量与机器设备的运行性能有很大关系,因此施工单位平时对路基施工机械设备要加强维护和管理,定期进行保养,保证设备的完好程度,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按照正确方法进行操作,确保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质量。
4.2 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指的是在工程开工之前及施工过程中,根据设计图纸在现场进行恢复道路中线,并定出构造物的位置等.施工测量的目的是将图纸上所设计的建筑物平面位置、形状及高程标定在施工现场地面上,并在施工的过程中指导施工,使工程严格按照所设计的图纸进行建设,路基施工过程主要包括:导线、中线及水准点复测。施工测量中,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应认真熟悉图纸,检查图纸与设计是不是存在一定的误差;为了满足路基施工期间需要,应在中线复测中增设临时水准基点标高及加桩的地面标高;在每道工序的施工测量防线时,要保证纵横断面定位精度,使后期施工路基及构造物的定位和几何尺寸满足设计质量要求;要避免在施工损失,就必须仔细查找路面下覆盖的各种管网路线。
4.3 路基填筑
填筑过程中首先要控制层厚,每层压实厚度根据试验段确定的最佳铺填厚度进行控制。土石方运到施工作业段摊铺后,用尺量测松土厚度,每填一层都应超出路堤的宽度,并有足够的余宽,以确保路基边缘的压实度。压实的分层厚度、压实机具类型、碾压(夯击)遍数,均应视土的类型、湿度、设备及场地条件而定,以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准。有条件应做试验段取得施工参数。
4.5 施工防护
4.5.1 路基坡面的防护。路基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上需要维护好坡面的稳定眭。为了防止路基坡面被雨水的侵蚀造成水土流失,可以对坡面进行水泥加固或种植植被,进而保障坡面的稳定性。
4.5.2 路基的冲刷防护。在路基的两旁设置有沟渠,在水流的冲刷下,容易造成路基下层的石块岩溶,这就对地基的稳定性造成严重的威胁。因而,在沟渠处需要进行较大强度的水泥施工,避免水对地基的侵蚀。
5 结束语
国家的经济不断的发展,为了满足发展的需求,道路建设在不断进行。路基作为道路建设过程中的基础,其质量决定着道路的使用年限和服务能力,同时影响道路施工过程的成本、工期、质量。道路路基的施工技术的要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道路施工的质量、成本等,我们要对其要点进行分析,以减少成本提高施工质量。与此同时,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和规程进行施工,以满足道路工艺要求和保证道路的使用品质。
参考文献:
[1]戴国祥 市政道路膨胀土路基施工措施分析 [J] 建材发展导向 2011(05)
[2]黄春梅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J] 交通世界2011(01)
[3]张海龙 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J] 交通世界 2011(01)
论文作者:刘永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
标签:路基论文; 道路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压实论文; 稳定性论文; 过程中论文; 测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