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房地产开发可持续发展理论与评价

城市房地产开发可持续发展理论与评价

邓华[1]2006年在《长沙市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房地产业在我国发展迅猛,以住宅为主的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然而,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对房地产高速增长的目标过分追求,在房地产开发中存在着大量短期行为,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影响着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拟在借鉴国内外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对长沙市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揭示长沙城市房地产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对策,进而达到为宏观经济调控提供理论依据的目的。本文首先在分析长沙市房地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功效函数及协调度模型对长沙市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价;其次建立并分析了长沙市房地产开发的计量经济模型,从土地资源、生态环境、房地产市场及管理调控等方面分析了长沙市房地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再次是对长沙市房地产业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并对需求量进行了灰色系统预测与关联度分析;最后提出了长沙市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管理调控措施。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现阶段长沙房地产市场尚无泡沫成分,总体上是健康的;②长沙市房地产开发系统的总协调度为0.5193,处于基本协调状态,但是还存在开发结构不合理、污染较严重、用地效率偏低、城市管理相对落后等问题;③在2006—2010年,如果长沙市经济增长率平均以13%的速度递增,那么,长沙市房地产业至少还有五年飞速发展期,然后将进入高速发展和稳定发展的轨道。

高秀英[2]2001年在《城市房地产开发可持续发展理论与评价》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房地产开发的速度和规模在不断扩大,以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的房地产开发活动使得城市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化,人们的居住环境面临沉重的压力。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本文针对城市房地产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想,对城市房地产开发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的房地产开发可持续发展观;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管理等方面入手,建立城市房地产开发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功效函数及协调度评价模型对城市房地产开发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价;建立了城市房地产开发可持续发展的调控机制和动态调控模式与综合调控系统,并提出了城市房地产开发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调控措施;研究成果对促进我国城市房地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颜华保[3]2008年在《南昌市城市化进程与房地产业互动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化是人口等资源要素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南昌市城市化率从1991年的35.93%提高到2006年的47.05%,市区人口达到221万人,城市规模扩大一倍。快速的城市化与房地产业发展相互促进,但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基于南昌市城市化进程,本文在阐述城市化与房地产业相关理论及述评的基础上,运用归纳和演绎、定性与定量、系统分析与比较分析的方法。首先对南昌市城市化进程与房地产业发展关系进行了定性分析,认为人口集聚导致城市化,从而促进房地产业的全面发展,并从微观与宏观层面分析了房地产业推动了南昌市城市化进程,指出房地产业塑造了南昌市宜居城市形象。其次,对城市化与房地产业互动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先选取南昌市商品房销售额及销售面积数据,比较房地产增加值、房地产增加值/GDP两者与城市化水平的关系,进而把房地产价格引入时间序列,分别进行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性检验,得出房地产业促进了南昌城市化进程;并用房地产投资增长率指标,与城市化关联性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得出城市化与房地产业良性互动发展的结论。最后,运用城市成长管理与城市规划等理论,指出南昌市政府作为城市经营主体,房地产从业者参与城市经营,两者统一于政府政策,最终使南昌市城市化进程与房地产业协调并良性互动。

黄辉玲[4]2007年在《中国城市房地产市场理性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全球面临房价狂涨局面,以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警告,这一轮史无前例的房价飙涨,将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中国也不例外,除了房价大幅上涨,土地出让市场、消费市场、税收市场和金融市场等问题不少,而且日益突出,如不及时规范和治理,必将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国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理性与否,对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通过对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国际背景、国内背景分析,阐明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重要意义,并提出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有效方法。(2)本文先介绍了房地产市场的含义及特征、理性与理性发展的含义、城市房地产市场理性发展的内涵、模式,又分析了城市房地产市场理性发展理论基础:城市土地区位理论、房地产市场经济理论、城市房地产投入-产出理论、公共管理理论、城市房地产市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以后各章的分析提供依据,是本文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3)本文接着对中国住房体制改革前、改革后两个时期的市场进行了回顾,探讨了中国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成就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体制、发展观、制度缺陷和市场宏观状态是形成房地产市场非理性现状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指出中国城市房地产市场的特点。(4)国外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管理是中国城市房地产市场管理的借鉴和启示。本文研究了国外住房供给保障制度、国外房地产金融制度、国外房地产税收制度及其他可借鉴的先进经验,并论述了国外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与管理对中国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启示。(5)中国城市房地产市场的理性发展评价。先阐述了中国城市房地产市场理性发展评价的研究意义,然后提出中国城市房地产市场理性发展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又建立了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并对中国城市房地产市场理性发展作以评价,总结出中国城市房地产市场不理性;对哈尔滨市房地产市场作以个案分析,分析得出结论,哈尔滨市房地产市场不理性。这是本文的创新性研究成果。(6)发挥政府在中国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作用。保障公民的居住权,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保障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要转变政府职能,土地市场是宏观调控的重点,健全税费体系,严肃纳税法律,并要大力开发资源节约型住宅。(7)房地产开发商要调整发展战略。作为城市房地产市场的供给方,开发企业要不断修正价值取向,重新定位,以及进行经营机制、融资机制的创新。(8)金融机构应建立两级市场体系,还款方式多样化,完善个人信息系统及完善住房金融资金的筹集渠道;建立房地产中介服务诚信体系;物业管理公司要规模化经营,不断提高其管理水平及品牌化经营;媒体与学者要正确引导消费者。(9)城市房地产市场消费者要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在研究过程中,本文借鉴了经济学、社会学、公共管理理论等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方法和制度分析方法,建构了中国城市房地产市场理性发展的研究框架。

杨波[5]2006年在《房地产业的城市政府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1998年我国正式取消实物福利分房以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房地产业开始走出低谷,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成为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然而,在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如“圈地”现象严重、房地产布局不合理、房地产价格飞速上涨、城市环境遭到破坏、城市低收入阶层住房得不到保障等问题。中央政府试图通过金融政策和土地政策宏观调控房地产业的发展,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收效甚微。其实,区域性极强的特点决定了房地产业的发展主要得依靠城市政府的中观管理。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政府如何管理房地产业是一件新事物,毫无经验可言,导致我国城市政府在房地产业的管理实践中,出现了错位、越位和缺位的问题。实践呼唤理论指导,但目前学术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央政府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层面上,对城市政府管理房地产业的研究可谓寥寥无几,更没有成型的系统理论。本文按照“城市政府为什么要管理房地产业——城市政府管理房地产业要达到什么目标——城市政府应该用什么方法管理房地产业——城市政府管理房地产业的效果如何评价”的研究思路,以经济学为主线,综合管理学、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并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房地产经济学理论、城市经济学理论和城市管理学理论,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以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房地产业的城市政府管理理论与实践,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房地产业的城市政府管理理论体系。这套理论体系包括城市政府管理房地产业的理论依据、总体目标、基本方法和具体效果等。1.研究城市政府管理房地产业的理论依据,是构建房地产业城市政府管理理论体系的基础。只有首先弄清楚城市政府为什么要管理房地产业,才能进而合理确定城市政府管理房地产业的总体目标。概括起来,城市政府管理房地产业有叁个主要理论依据。首先,从理论上说,城市土地公有产权比私有产权更具有优越性,但前提是实行有偿使用制度。在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实施中,城市政府由于拥有比中央政府更多的信息和更低的交易成本,代理城市土地所有权管理具有必然性;其次,在土地成本的推动和投机性需求的拉动下,房地产价格具有轮番持续上涨的特点,如果任由其发展,势必形成房地产泡沫,因而城市政府必须监控房地产价格:最后,城市住宅既具有商品属性也具有保障品属性,为了保障人们的基本居住权利,城市政府为低收入阶层提供住宅保障具有必要性。2.研究城市政府管理房地产业的总体目标,是构建房地产业城市政府管理理论体系的核心和关键。目标是行动的指南,合理的目标能为城市政府管理房地产业的实践活动指明正确的方向,引导房地产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相反,则会阻碍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城市政府管理房地产业的总体目标是促使房地产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相协调。其理由如下:第一,房地产业与城市化具有互动关系,房地产业的长期发展趋势与城市化进程具有同步性,因而房地产业发展要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第二,房地产业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带动作用,城市经济发展要求房地产业必须以相应的速度发展,因而房地产业发展要与城市经济发展相协调:第叁,房地产业现实发展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矛盾性,城市发展的生态理想目标要求房地产业发展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相协调。3.研究城市政府管理房地产业的基本方法,是构建房地产业城市政府管理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在明确城市政府管理房地产业的总体目标之后,接着就需要研究运用什么方法去实现这些目标。城市政府管理房地产业的基本方法是综合运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土地储备经营、房地产投机监管和城市住宅保障等四种手段,实现其既定的管理目标。首先,由于房地产开发容易受到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局部利益的驱动,开发者往往仅从自身利益出发,单纯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地块本身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全局利益和地区综合利益。因此,必须运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手段引导和约束房地产业开发。其次,当市场出现异常波动时,城市政府可以运用城市土地储备经营手段,通过增减城市土地的供应量,从而达到调控房地产市场的目的。另外,房地产市场容易出现投机行为,城市政府可以使用房地产投机度的监测方法,判断房地产市场的投机程度,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对投机行为进行直接和间接的管制,从而达到防治房地产泡沫的目的。最后,城市政府可以通过城市住宅保障,保证房地产对高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分配的相对公平。4.研究城市政府管理房地产业的具体效果,是构建房地产业城市政府管理理论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弄清楚城市政府为什么要管理房地产业、城市政府管理房地产业要达到什么目标以及城市政府应该运用什么方法去管理房地产业之后,最后需要检验城市政府管理房地产业的具体效果,即城市政府有没有实现其既定的目标,实现的程度如何。城市政府管理房地产业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包括城市政府承担的成本、社会增加的成本和机会成本),同时也能获得经济收益、社会收益和环境收益。城市政府管理房地产业的效果取决于收益与投入的比较,但由于其中的一些成本和收益无法用货币衡量,所以需要建立起一个有效的评价体系,通过这个体系具体衡量城市政府管理房地产业的效果。通过前面的分析得知,城市政府管理房地产业的目标是要实现房地产业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因而可以利用房地产业与城市的协调度评价体系,定量评价城市政府管理房地产的具体效果。实证分析表明,近年来中国城市政府管理房地产业呈现出效果不佳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城市政府管理行为不当所致。具体表现如下:首先,城市政府利用行政权力追求其自身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最大化,存在管理错位的问题:其次,城市政府强行干涉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存在管理越位的问题;最后,城市政府在房地产投机监管和住房保障方面不作为,存在管理缺位的问题。城市政府在管理实践中出现错位、越位和缺位的问题,其深层次原因有四个方面:第一方面,城市政府的价值观发生了扭曲;第二方面,城市政府管理房地产业存在认识误区;第叁方面,房地产业管理体制不健全;第四方面,房地产业管理制度存在缺陷。针对城市政府管理房地产业出现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以下对策来完善中国房地产业的城市政府管理。首先,要加强城市政府的自身建设,包括端正城市政府的管理理念,接受穷人经济学的理论指导,转变城市政府的管理政绩观,明晰城市政府的管理职能等。其次,要健全房地产业管理体制,按照分权管理、权责对等、社会参与监督的原则,设计一套全新的房地产业管理体制。最后,要完善房地产业的管理制度,包括完善城市土地收益分配制度、建立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公众参与制度、规范农地征用制度、改进城市土地供应制度和实施城市公共住宅制度等。结论:城市政府管理房地产业具有客观必然性,其管理房地产业的目标是促使房地产业与城市协调发展。城市政府可以通过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土地储备经营、房地产投机监管和城市住宅保障等手段实现其管理目标,并利用房地产业与城市的协调度评价体系具体衡量其管理效果。近年来,中国城市政府管理房地产业的效果不佳,其直接原因是城市政府管理定位不当。而导致城市政府管理定位不当的深层次原因,则是城市政府的价值观发生了扭曲、城市政府管理房地产业存在认识误区、房地产业管理体制不健全和房地产业管理制度存在缺陷等。完善中国房地产业的城市政府管理,其对策为:加强城市政府的自身建设、改革房地产业管理体制和完善房地产业管理制度。

孙维丰[6]2008年在《天津市房地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天津市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近年经济发展迅猛,支柱产业的房地产业在天津市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发展战略,给天津市房地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房地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天津市实现战略跨越式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从研究房地产业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两条主线出发,对天津市房地产业发展系统研究,分析天津市房地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关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为天津市房地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分析与政策选择,进而提高房地产业运行效率。本论文首先从天津市房地产业发展外部环境和房地产业发展相关要素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对与房地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天津市地理位置,城市总体发展定位以及天津市产业布局等市场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同时也对天津市城市化发展,产业结构,房地产开发投资及销售情况,包括房地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1990-2006年天津市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平均达67.33%,2005-2007年天津市商品住宅交易总额均占商品房交易总额的80%以上,住宅产业作为天津市房地产业的主导地位不可动摇。住宅产业与国民生计息息相关,近年天津市住宅产业是否存在过热的情况值得研究。本论文对天津市住宅产业重要的交易类指标进行分析,通过热度分析图法比较分析天津市各区域住宅产业发展状况,系统研究了近年天津市住宅产业发展热度情况。与宏观经济运行过程的周期波动一样,房地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客观存在着周期波动现象。正视天津市房地产业的周期波动现象,对于处在发展阶段的天津市房地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论文研究了天津市房地产业周期波动影响因素,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利用SPSS软件,详细分析影响天津市房地产周期的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城市化进程因素、心理因素。运用单指标和多指标方法,对天津市房地产周期进行分析,得出天津市房地产的周期波动规律,并对天津市和全国房地产周期波动进行了对比分析。住房保障制度的实质是政府利用国家和社会的力量,通过行政手段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适当住房,解决住房问题。在不同国家(地区)、同一国家(地区)的不同时期,住房保障制度的内容也各不相同。本论文在研究发达国家住房保障政策基础上,根据天津市本土实际,分析天津市住房保障模式内容与特点,提出了应加大住房合作模式的住房保障模式的建议。房地产业一直被认为是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宏观角度,本论文建立了属性数学模型研究天津市房地产市场风险状况,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微观角度,本论文系统地提出了房地产项目风险投资的物元分析模型,结合效用理论,将风险评价中存在的主观风险判断与客观存在风险综合考虑,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风险决策的可靠性,为房地产投资风险决策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是建设集约型社会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本论文从分析国内外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入手,定义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从人口方面和土地方面分析天津市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现状,论述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方法论研究,提出建立在信息化贯穿始终的全团队、全过程、全要素的房地产可持续管理方法论集成模型。重点介绍全团队房地产可持续管理技术方法和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出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管理信息系统构架体系,并对房地产可持续造价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研究。为天津市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有序进行,提供理论依据。

郑翔[7]2010年在《中国房地产开发用地政府管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摘要:房地产开发用地从其所有者——国家流转到使用者——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过程,既是土地产权发生重大变化的过程,也是国家土地政策得以实现的过程。政府作为土地所有者,在产权流转过程中获得产权收益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同时作为公共管理者,通过房地产开发用地的管制实现土地社会需求及社会目标、维护正常有序的土地秩序。我国房地产开发用地市场在实践中处于城乡分割状态,政府管制行为失范,面对利益多元化的房地产开发用地市场主体,政府作为管制者应适应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完善管制措施,采取有效手段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房地产开发用地的一级市场,从政府管制房地产开发用地的理论基础、政府管制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市场准入和退出、房地产开发用地的取得和使用等方面对现行管制制度进行分析评价,针对实践中的问题提出完善政府管制的政策建议。此外,尽管政府对土地上下空间的管制还处于起步阶段,考虑到土地上下空间的资源价值和管制的前瞻性,因此本文将房地产开发用地上下空间政府管制作为特殊问题加以研究。论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政府对房地产开发用地进行管制的必要性和可能存在的弊端,提出管制目标应该是实质公平、社会效益和经济自由与经济秩序的协调。为了更好的进行制度分析,对我国房地产开发用地政府管制制度变迁作了必要的回顾和梳理。其次,论文对政府管制机构进行研究,由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管制利益存在冲突,地方政府有偏离中央政府管制目标的利益激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存在着管制策略差异。对政府管制的成本与效益进行比较分析有利于设计促进房地产开发用地配置效率的管制规则。为提高房地产开发用地政府管制效果,应削弱管制机构之间的博弈动机,建立土地资产经营公司分隔管制机构职能,形成规范化的管制效果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论文分析了房地产开发用地政府管制具体制度。为促进形成合格的房地产开发市场主体,避免土地资产流失实现公益目标,政府不仅形成一般性的市场准入管制和市场退出制度,而且通过对特殊主体的市场准入限制和土地收回的强制退市管制来对市场主体的特殊问题进行管制。但是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具体事务的事事审批并不能保证房地产开发用地能够得到实际合理的运用,反而会助长政府管制过程的寻租行为。因此,应该提高房地产开发主体入市“门槛”,在房地产项目开发过程中对房地产开发主体实施动态资质管理,建立具体化的房地产开发主体管制规则并且发挥房地产协会等自律组织在管制中的作用。通过调整经营性土地供应量和供应结构来控制土地使用是政府管制房地产开发用地市场的主要措施。房地产开发用地取得要符合土地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措施的相关规定,具体程序上则是通过出让和划拨的形式,其中在出让制度中又包括协议、招标、拍卖和挂牌等几种方式。政府通过对房地产开发用地取得过程的控制,发挥土地调控作用实现政府土地政策目标。因此应制定城乡一体化的土地规划,采用多样化的房地产开发用地供应量控制手段,完善管制的法律规则。同时完善房地产开发用地取得方式,引入竞争机制,将土地出让制度改为房地产开发项目出让,严格划拨土地和出让的界限,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秩序。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取得房地产开发用地进行实际使用之前,作为土地新的土地使用权人和土地原有土地使用权人出现的产权冲突,应通过城市房屋拆迁制度和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来进行协调。针对土地拆迁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要明确政府角色定位,一方面要改革现有土地使用制度,让被拆迁人分享房地产开发带来的土地增益;另一方面要强化土地政府管制,以行政权力保护拆迁关系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同时为了避免政府“管制失灵”,要对政府管制行为形成制度约束。土地上下空间立体开发的现实需要促使房地产开发用地的政府管制突破了平面管理的传统,形成土地多层次的立体管理。土地上下空间的使用使得土地权属关系更为复杂,土地空间权利的行使可能引发与土地使用权的冲突。政府可以设立专门土地空间管制机构,明确立体开发管制目标和经营理念,形成鼓励土地上下空间开发的机制,明确土地上下空间权利客体范围,实行土地上下空间整合开发建设,建立空间权利冲突解决机制。最后,论文以北京市房地产开发用地的实例来分析政府管制具体内容,对管制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其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依照论文前面分析所建立理论逻辑,提出完善北京市房地产开发用地政府管制的设想。认为北京市房地产开发用地一级市场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要求政府管制职能应与市场机制形成相互协调的交互式与立体式的调节机制。政府管制应促进形成房地产开发用地市场利益平衡机制,应从政府管制机构、房地产开发主体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房地产开发用地取得和使用、房地产开发用地上下空间的使用等方面对管制措施和管制程序进行完善,为规范房地产开发用地市场的提供制度保障。

郑应亨[8]2003年在《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及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在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有关可持续发展理论、房地产经营管理方面的专着、期刊、学位论文及其他文献资料和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分析影响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寻求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并建立适当的指标体系加以评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分析了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分布对房地产业的影响,指出要实现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加快技术创新;改善人口结构及分布状态,特别是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的关系。②分析了土地利用现状、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及城市土地开发过程,提出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观。③分析了环境现状及环境对房地产业的影响,提出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当协调土地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花园城市;转变经营观念,调整产业结构;加强法制建设,保护生态环境。④分析了各种经济因素对房地产业的影响,特别是经济波动对房地产周期性波动的影响,提出房地产市场必须保持适度规模;加强宏观调控,培育和完善房地产市场;完善企业自我调节机制,提高房地产业适应市场波动的能力;加强金融调控,维护房地产业正常秩序。⑤分析了目前房地产制度存在的弊端和相关制度对房地产业的影响,提出了加强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途径。⑥以《中国21世纪议程》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为基础建立了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介绍了层次分析法在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

黄金[9]2010年在《城市房地产开发和谐发展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的步伐也在加快,城市房地产开发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城市房地产开发在给人类提供物质保障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诸多问题:生态环境污染、气候问题、垃圾问题等;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由于利益动机,城市房地产多偏向于开发高密度的建筑物,导致了过高的建筑密度及容积率,从而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极为不和谐,同时人们的居住环境面临着巨大压力。面对这种情况,人类不得不重新认识自然环境——经济——社会——管理调控之间的关系,改变传统的发展观,谋求建立新的和谐发展观是顺应整个世界发展的需要。基于这种情况考虑,走和谐发展的道路不仅是城市房地产开发唯一的明智而正确的选择,而且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分析和谐与和谐发展理论,把该理论运用到城市房地产开发活动之中,深刻阐述了和谐与和谐发展理论的内涵,并且详细的分析了城市房地产开发的和谐发展,从而找出了在城市房地产当中运用和谐发展的突破口,以此来分析评价城市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文章详尽的分析了影响城市房地产开发的各种因素,从城市房地产开发的资源环境要素到城市房地产开发的管理调控,从城市房地产开发的经济影响一直到城市房地产开发的社会环境,这些复杂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运用城市房地产开发的和谐发展理念的基础。本文通过运用和谐及和谐发展的理念,对城市房地产和谐发展的各影响要素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提出了一种以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的房地产开发和谐发展观,并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资源环境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管理调控因素四个方面出发,构造了城市房地产和谐发展的综合评价系统,并且利用和谐度模型及功效函数相结合的方法对城市房地产开发和谐发展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此研究成果对促使我国城市房地产开发走上和谐发展之路有着相当重要的理论及应用价值。

张雪姣[10]2011年在《房地产市场和谐度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其发展状况对相关行业的影响和拉动作较大,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是否和谐、健康和稳定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因此,准确判断与评价房地产市场,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善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国内已有的房地产市场评价研究仅限于市场的某一方面,并未从全局角度出发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缺乏全面与准确性,导致相关判断的偏差,阻碍了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所以,急需一套完整的评价方法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本文以房地产市场评价理论为研究对象,从房地产市场理想运行评判标准及房地产市场评价两方面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同时对房地产市场运行规律及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了综述。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房地产市场和谐度评价的基本理论。界定了和谐度及房地产市场和谐度的概念,分析了房地产市场和谐的特征,即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协调;房地产市场内部关系相协调;房地产企业运作和谐;房地产市场相关政策和谐。构建了房地产市场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方法。从房地产市场宏观环境、开发投资、土地市场、增量房市场、存量房市场五个方面对沈阳市房地产市场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了沈阳市房地产市场的特征,分析了沈阳市房地产市场存在的不和谐因素,即土地出让面积增长过快、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商业地产波动大、房地产售后服务不健全。在沈阳市房地产市场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本文所提出的房地产市场和谐度评价理论及方法对沈阳市房地产市场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对沈阳市2002-2009年度的房地产市场和谐度进行了评价分析,同时对我国10个典型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和谐度也进行了分析评价,并将其结果与沈阳市进行了比较析。将沈阳市房地产市场自身评价结果与各城市对比评价结果结合,总结分析,进而对沈阳市近些年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和谐程度及其在全国范围内的和谐水平有了进一步的判断和认识。针对沈阳市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结合其和谐度评价的结果分析,从土地市场、商业地产、住房保障、售后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沈阳市房地产市场和谐发展对策。认为沈阳市房地产市场的和谐发展要从完善土地市场管理、调整商品房供应结构、调整商业地产经营运作模式、落实房地产售后服务管理及保障住房建设五大方面进行努力。本文的创新成果主要有:首次提出具有全方位、多角度评价特点的房地产市场和谐度评价理论;较为完整的确定房地产市场和谐发展的特征;将所提方法首次应用于沈阳市及其与其他城市的比较;提出适合沈阳市房地产市场和谐发展的对策。

参考文献:

[1]. 长沙市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邓华. 湖南农业大学. 2006

[2]. 城市房地产开发可持续发展理论与评价[D]. 高秀英.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1

[3]. 南昌市城市化进程与房地产业互动关系研究[D]. 颜华保. 南昌大学. 2008

[4]. 中国城市房地产市场理性发展研究[D]. 黄辉玲. 东北农业大学. 2007

[5]. 房地产业的城市政府管理研究[D]. 杨波. 东北财经大学. 2006

[6]. 天津市房地产业发展研究[D]. 孙维丰. 河北工业大学. 2008

[7]. 中国房地产开发用地政府管制研究[D]. 郑翔. 北京交通大学. 2010

[8]. 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及指标体系研究[D]. 郑应亨. 重庆大学. 2003

[9]. 城市房地产开发和谐发展评价研究[D]. 黄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

[10]. 房地产市场和谐度评价研究[D]. 张雪姣. 沈阳建筑大学. 2011

标签:;  ;  ;  ;  ;  ;  ;  ;  ;  ;  ;  

城市房地产开发可持续发展理论与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