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大众化、多元化与质量保证_大学扩招论文

高等教育大众化、多元化与质量保证_大学扩招论文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多样化和质量保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质量保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569(2002)02-0024-05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学校连续扩招,招生人数急剧增加,引起国内外的关注。仅普通高校,1998年招生108.4万人,1999年招生159.7万人,2000年招生220万人,2001年共招生260万人。这种持续扩招,社会上和教育界不少人士都担心教育质量问题、担心毕业生就业问题。有的专家指出:“必须以冷静理性的姿态分析高校扩招后的质量问题,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而不能无谓地大唱赞歌”。由于扩招后在经费、师资、设备、图书资料、管理、生源等方面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有人认为:“扩招带来了高等教育质量危机”,“不能以牺牲质量来发展数量”。还有不少人呼吁,为了确保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不能再扩招了。

另一部分专家认为,在我国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必然趋势,不可延缓,不可阻挡,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途径是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多样化包括教学质量的多样化。不能用一个标准衡量教学质量,要纠正对教学质量的片面看法,树立新的教学质量观,来推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多样化。

争论的焦点在于:如何看待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如何看待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如何看待大众化、多样化以后的教学质量,以及如何解决教学质量中存在的问题。这是我国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和现实的问题。

一、我国必须加快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

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问题,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必然产生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不推行大众化,也有质量问题。教学质量是教育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不断解决的问题。当然,大众化以后,数量发展了,质量问题也就多了。数量与质量是对立的统一,是一对矛盾,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没有质量的数量,等于没有数量,甚至比有数量还要糟糕。但是,从当前我国社会和高等教育的状况来看,数量不足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当务之急,然而有不少人对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首先要解决为什么要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为什么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目前尚处在精英教育阶段,毛入学率仅为11%,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不适应新世纪人才竞争的需要。21世纪的最大特点就是“竞争”,各国将在经济、国防、科技、综合国力等各方面展开空前激烈的竞争,但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因为,20世纪世界的财富源于物质资源,而21世纪世界的财富源于人力资源,哪一个国家拥有大量的人才才是富有的、强大的。知识与人才已成为推动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党中央提出,在新的世纪里,我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培养和造就大批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的人才。邓小平早在1978年就提出,我国的“教育事业要有个大的发展、大的提高”,他还说,现在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是缺乏人才,没有大批的人才,我们的事业就不能成功。

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不能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必须走大众化之路,将毛入学率提高到15%以上。从纵向比较,毛入学率从11%提高到15%,数量增长很大,但横向一比,我国仍很落后。目前,美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达82%,加拿大高达102%,日本、英、法等发达国家均在50%以上,韩国、菲律宾、印度等国也在30%以上,全世界平均毛入学率为14.5%。由此可见,我国这几年的扩招,不能认为是冒进。当我国社会经济蓬勃发展,迫切需要多培养人才、扩大招生时,我们应当用积极的态度热情支持,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实现扩招的目标,为国家多培养人才作出贡献,而不能以质量问题为由,设置一些困难障碍,阻碍扩招,反对扩招。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发展得不够,高校的潜力没有充分挖掘出来,社会的办学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也有一个高等教育大发展的阶段。

前几年,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如何发展—直争论很大,有人主张应稳步发展,有人主张适度发展,遭到社会上和教育界广大有识之士的反对。认为这样会有碍中国的人才培养,有碍中国的经济发展。后来教育主管部门提出要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人们的意见才平息下来。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央明确提出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尽可能满足人民群众上大学的需求,并提出到2010年毛入学率为15%。深得民心,深受人民群众拥护。在2001年全国人代会上,朱镕基总理提出将毛入学率15%的目标提前到2005年实现,这是顺应历史潮流,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的重大举措,也是贯彻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因为我们的党是代表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和大多数人民群众利益的,只有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培养大批各类人才,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才能落实三个代表。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由之路是多样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高等教育多样化是实现大众化的必经之路。

多样化的必然性在于:一是社会需求的多样化,社会上的行业千千万万,对各类人才的规格、层次、要求也是千千万万的,同一模式下的人才不可能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二是人的个性、智力、需求、追求的目标以及愿意付出的代价是不尽相同的,只有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才能满足更多人的不同的学习需求;三是国家的财力有限,只有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多渠道集资,才能实现大众化。

从国际上来看,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与高等教育多样化的过程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美国学者马丁·罗特在论述高等教育发展阶段时提出,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高等教育必然发生质的变化。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途径是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马丁·特罗对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定义是:对应于规模的扩大,新阶段的要素成为制度和结构,整个高等教育多层化、多元化的过程。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多数人来说,是扩大了入学机会,而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则是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提供适合人们需要的高等教育内容。

美国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经历值得我们借鉴。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迅速,直接动力是二战后大批复员军人无法安置工作,于是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国家制订了《军人权利法案》,鼓励他们到大学升造。美国奉行实用主义教育价值观,把不断满足广泛的、多样化的社会需求,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目标,形成了高等教育的多样性的特征。马丁·特罗说,多样性既是美国高等教育系统非凡发展的结果,又使得高等教育非凡发展成为可能——已使我们的学院和大学能够引进如此众多的人们的兴趣,承担如此多的职能。每个人的层次、要求、追求的目标是不同的,构建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机构,才能满足不同人的享受,不同高等教育的需求。也只有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才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

美国高等教育的多样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变化,美国从70年代到80年代,学生的年龄结构、学习方式、入学动机、专业志向、学历水平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二是高等教育机构的变化,由于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高等教育机构的种类、形态、水平标准、机能等也多样化了,出现了诸如社区学院、广播电视大学、周末学院、网络学院等。三是入学选拔方式的多样化、柔性化、开放的入学方式,在职人员特别入学方式和外国人入学方式。四是学习方式的变化,开设非传统的学习方式,对成人教授方法的开发,教学计划的多样化和弹性制,上课时间分配的灵活性,生活经验的学分换算,昼夜开设制的导入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指出:精英高等教育阶段,接受大学教育被看成是发展学生个体心智、能力的最高和最后的阶段,学生一旦完成了学业,便成为某一领域的高级人才;而大众高等教育阶段,大多数高校人才培养活动的角色,更多地是作为“联系的中介”,被视为“终身教育的理想汇合点”,大学毕业生不再是“成品”,而是具有更大发展机会与潜力的“准成品”。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多样化方面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推动了大众化的进程。①办学主体多样化。即改变了过去完全由国家办学、政府办学的单一模式,发展“一主多元”的办学模式,即以国家办学为主,积极发展民办教育、私人办教育、企业办教育、公民合作办学、公立高校转制、中外合作办学等。②办学形式多样化。有全日制、非全日制,有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大专自学考试。据教育部统计信息部公布:2000年我国共有高等学校1813所,其中普通高校1041所,在校生达556.09万人;成人高校772所,在校生达353.64万人;社会力量举办的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1200余所,注册学生达98.17万人;2000年高职招生195.16万人,在校生达419.78万人。③教育目标多样化。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根据社会的不同需要,分别培养理论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管理型人才等。④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不同学科、不同专业有不同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即使是同一专业,不同的学校教学内容也不一样。为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各高校普遍开设大量选修课,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⑤培养方式多样化。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教授式、讨论式、研究式、专题式、个案式等教学方式。

三、必须树立与教育多样化相对应的质量观

在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的质量以精英教育的标准衡量,而进入教育大众化阶段以后,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则不能完全用精英阶段的标准来衡量,应建立与教育大众化、多样化相对应的质量观。有没有正确的教育质量观,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

何谓质量?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把新产品质量定为“适应性”,即从用户角度看质量。另一位专家克劳斯比,把产品质量定为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程度,即从生产单位管理者的角度来看。现代管理科学把质量定义为: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所需的能力的特性总和。涵盖了产品的“适应性”和符合“规定性”两方面的内容。

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借鉴于工厂的产品质量的内涵,即把学生当作“产品”,其质量包括两方面:社会适应性和达到规定的培养目标。但大学与工厂不同,学校里的学生与工厂里的产品也不同。因此在适应性和规定性两方面有本质的区别。学生的适应性是动态的、多方面的,而不是静态的、单方面的;学生的规定性,有基本素质的要求,又有专业知识、技能方面的要求。工厂里的产品是固态的,非能动的,在选材相同的情况下,其成员的质量完全取决于生产者、管理者的水平。而学校的教学质量则包括教的质量和学的质量两方面。学校的产品质量,取决于教师教的水平、学校管理的水平,更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基础、个性、努力程度。因此,当我们讨论和评价教育质量和教学质量时,不要简单地与产品质量相比。

当前争论的问题是,如何看待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以后的质量问题。如前所说,高等教育多样化是大众化的必然途径。由于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必然带来高等教育质量的多元化,不能用精英教育阶段的质量标准来衡量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质量,不能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质量标准来衡量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教育质量。每所高校都应有各自的定位和性质,因此有不同的质量标准。

马丁·特罗在1984年伯顿·克拉克主编的《高等教育新论》一书中写道:“这种高等教育的分层观点可以把我们迅速带到实质的问题上,如各种类型和等级的高等院校内的教学和研究的质量等问题。”他认为,大众型的高等教育系统是多样的。因此它的社会功能、标准等也是多样性的。英国在发展大众型高等教育时,由于没有树立正确的质量观,而把精英教育的质量标准,扩大到大众化教育的标准,把多科技术学院和教育学院这些非尖子高等教育部门,也按照尖子学校、精英教育的标准来要求,导致大学与非大学两类高等教育机构入学标准一致。在这种精英高等教育质量观支配下,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速度缓慢。1987年马丁·特罗在发表的论文“学术标准与大众型高等教育”中,分析了英国为了保持统一的标准所付出的代价时说,无条件地和不妥协地致力于在整个体系中维持高水平的学术标准,同时也在捍卫与精英高等教育相联系的相当昂贵的教育成本,而又反过来有效地制约了高等教育的扩展。

1998年巴黎世界高等教育会议通过的《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也指出:“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由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大众化高等教育的特点是多样化、多规格,“传统的精英高等教育所形成的单一的学术性质量标准已经不适应于大众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必须树立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和质量标准。

社会需求是多样的,学校规格是多样的,学科门类是多样的,学生个性是多样的,这些都决定了质量标准的多样化。单一的、统一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必将束缚人们的思维,形成了僵化的教育质量观,成为一种固定模式、思维定势。比如一讲到质量、水准,就以多少院士、多少博士点、多少科研经费、科研论文为标准,用研究型大学的质量标准来衡量教学型大学,用本科教育的质量标准来衡量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民办高等教育、电视大学。形成盲目攀比,盲目向其它大学看齐。有些高校领导、教师,不从自身学校特点出发,老是把目光盯住名牌大学、重点大学,感到自己这也不如人,那也不如人,心情浮躁、急于求成,花大量财力、人力搞“高精尖”,忽视了基础设施建设,导致这些学校质量上不去,又丢掉了自己的特色。这—现象在我国部分地区、部分高校很严重,必须引起高度关注,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应该看到,在任何—个国家,研究型大学总是占少数,教学、研究型大学也是占少数,大部分学校是培养应用型、实用型的人才,包括—般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社区学院、开放大学、远程高等教育等。在我国,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民办教育、中外合作教育、远程教育、网上教育等是大众教育的主力军,具有更强的现实性和生命力。因而各级各类学校要正确定位,安于本位,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然而,如果不转变单—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不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我国各类高等教育的质量不可能真正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不可能实现。

因此,必须制订多种质量标准:①以学术“卓越”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为标准;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以合适目标为标准;③以满足高校内外学习者的要求为标准;④以持续发展为标准。任何一所高等学校要提高质量必须把握三条:一是有明确的定位和目标,即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制定各学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并努力去实现,使学生达到“规定性”标准;二是满足和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毕业生有出路,就业率高,到工作岗位后能发挥作用,出色地工作;三是有自己的特色,在某些方面比其它学校强,别人取代不了。

不少人担心,高等教育扩展了,必然会降低教育质量,会削弱精英教育。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在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进程中,不但不会削弱精英教育,相反精英教育也在不断地随之发展。如北大、清华等一流大学在大众化过程中发展更快了,国家投入更多了,他们要承担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高水平的精英人才。国家没有减少对重点大学的投入而去发展大众教育,发展大众教育更多的是依靠社会力量办学,调动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包括由受教育者承担一部分教育成本。大众型的本科高等学校也将承担一部分精英教育的任务。正如马丁·特罗强调的:从精英向大众、普及转变,并不意味着前一阶段的形式和模式必然消失或得到转变。相反,事实证明,当高等教育作为一个整体逐渐过度到下一阶段、容纳更多的学生、发挥更加多样化的功能时,前一阶段的模式仍保存于一些高校或其它高等教育机构中。在大众化阶段,精英高等教育结构不仅存在,而且很繁荣,在大众型高校中培养精英的功能仍继续起作用。

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必须正确认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没有数量哪来质量,数量是质量的基础,质量是数量的生命。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原来的8%增加到11.5%,增加了100多万大学生,如果把100多万人关在大学校门之外,不能接受高等教育,只能以中学毕业的水平进入社会工作,那就根本谈不上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问题。他们进了大学受到高等教育,素质提高了,知识增多了,很明显质量比前好了。即使在100多万扩招学生中,有一部分人质量不够好,但大多数人质量提高了,对国家、社会及个人都是十分有利的。

相反,如果把高等教育的毛入率限制在8%以内、或15%以内,表面上看生源质量高了,但从整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低了。因为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必须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如果大学只能培养少数精英人才,只能满足少数部门的需求,这就违背了教育质量“适用性”的准则。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适应社会需要;反之,只要是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就是质量高的人才。师范院校毕业生能胜任中小学教师职务,医科院校毕业生能胜任医生职务,高职学校毕业生能胜任生产第一线高级技工职务,就算是高质量。因此,各级、各类学校应根据社会和市场需求,制订出各学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实施这一目标和计划。凡是学生达到预定的目标,即符合“规定性”,就算是高质量的学生。

综上所述,要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一是发展的质量观,发展是硬道理,教育事业的发展是首要任务;二是多元化的质量观,不能用一种教育目标的标准取代所有教育的标准;三是适应性的质量观,适应就是质量。即教育要适应人们的需求,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能适应社会和市场需要,只要适应也只有适应才能称之为质量;四是整体性的质量观,即要从多方面、各方面来衡量质量,而不是从单方面,单项指标来衡量质量;五是特色性质量观,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特色就是创新,有特色、有创新,才有质量。

四、正视高校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如何看待和评价我国高校当前教学质量问题,教育界人士意见很不一致。有人认为,如果用多元化的质量标准来评价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不存在教学质量的严重滑坡,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大众化以后对教学质量作了调查,从整体上看也没有滑坡。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不要与大众化挂钩,不能把质量问题归罪于大众化。我们应从整体上,全面而客观地看待这一问题,既肯定成绩,又找出不足。应该看到,我国政府一直对质量问题比较关注,从九十年代以来,做了许多工作。①1994年启动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积极推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最近又将启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②1997年到1998年完成本科和研究生专业目录修订和专业调整,全面修订教学计划,本科专业目录从504种减少至249种;③大力加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成立了全国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以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和格调,提高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④建立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以提高各学科的教学、科研水平,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目前,文科有51个,理科84个,工科45个,经济学13个,已发挥出积极作用,产生明显效果。⑤进行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和宏观监控,从1993年起,教育部着手进行有中国特色的评估制度和质量宏观监控体系建设,目前,已经对161所学校进行了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一次通过率为77.6%,对部分高校教学工作优秀评估也正在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出教学质量有所提高,并有力地推动了各高校进一步抓好教学质量。⑥积极推进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目前全国已有216个高职、高专学校为教学改革试点单位;⑦国家先后制订和颁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对质量也有明确要求。

但是,由于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很快,在质量方面确实存在不少问题。有些高校基础设施、图书、设备的装备跟不上发展的需要。据了解,有个省54所高校,其中48所高校的教学设备不达标。有所大学的实验室容量为1800名学生,扩招后学生增加到5000人,以前是1人一组做实验,现在是5人一组做实验。在师资队伍方面,有的高校生师比高达20:1,甚至34.8:1,大班课越来越多,教师工作量急剧增加,有的教师每周要上20多节课,影响了教学质量,也影响了教师健康。由于扩招,录取分数线一降再降,不少学生素质不高,学习动力不足,给教学和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清华大学有位教授在一所重点大学两个工科系作了调查,反映教学质量上存在的问题。①学生对整个教学环节的满意度不高,认为“很满意”和“满意”的只有5%,认为“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达53%,认为在大学只能“学到一点点”和“根本学不到”有用东西的学生占79%。②在课程设置方面,认为专业课程合理的只有8%,认为“选修课不合理”的学生比例达70%。③学生认为,近几年来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法和手段有较大的提高,不满意率为15%,但对“课程学习兴趣不浓”的超过一半。导致教学质量问题的原因是各方面的:不少学校存在急功近利、浮躁心理,只是在数量上下功夫,而不在质量上下功夫;教师队伍中出现“断层”,“文革”前毕业的教师大多数退休,年轻教师普遍缺乏教学实践经验;学校的校舍、住宿、设备跟不上学生数量的发展;行政部门对学校干预、限制过多,影响了学校改革和创新。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由于教育规模的扩大,必然会带来质量问题,必须更加关注质量问题。上面披露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首先,要有牢固的质量意识,把质量观与法制观紧密结合起来。1991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质量有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可见,有没有质量观实际上是有没有法制观的问题。教育部长陈至立同志指出:“21世纪的教育要更注重质量的提高,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素质教育,注重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学校、院、系领导到每位教师,都要把教学质量当作重要工作来抓,须臾不可放松。

第二,建立和完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标准。从宏观层面上,国家应制定教学质量的最低标准,建立高教质量认证制度,来确保高校的教育质量;从中观层面上,各地区应实施高教质量工程,制定高教质量标准细则,构筑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教质量保证体系;从微观层面上,高校要重视教育质量的产出性评价,完善学校内部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和监控,另一方面是对毕业生质量进行监控。

第三,构建高校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与制度。包括建立校、院、系三级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建立教学质量信息体系,建立教学质量督导体系,建立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建立教学质量评估考核项目及指标,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具有专门评估知识的教学质量管理队伍。

第四,由政府为主体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制,逐步向以社会为主体的评估体制过度。让社会参与监督和评估教学质量,有助于教育适应社会的需求,有助于质量评估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第五,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高教质量认证制度,有条件的高校逐步实现国际相互承认学历、学分互换与等值。

第六,加强对学校以及社会评估机构的各种软硬件条件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考核、评估,以提高考核、评估的信度和效率。

标签:;  ;  ;  ;  ;  

高等教育大众化、多元化与质量保证_大学扩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