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针配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疗效观察论文_刘丰怡

邵阳市中医医院 湖南邵阳 422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治疗时使用浮针配合肌肉能量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时间内,选择84例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随机抽取各42例,设为对照和研究两组,用浮针配合肌肉能量技术的为研究组,使用封闭治疗的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VAS 评分、Cooney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优(P<0.05),VAS 评分、Cooney评分比对照组优(P<0.05),不良反应两组没有差异(P>0.05)。结论:对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治疗时使用浮针配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效果明显,可以有效的降低VAS 评分,改善疼痛,提高Cooney评分,提高腕关节功能,不良反应较低,更为安全可靠,具有临床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浮针配合肌肉能量技术;封闭治疗;VAS 评分;Cooney评分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using floating needle combined with muscle energy technique in the treatment of stenotic tenosynovitis of the sacral styloid proces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84 patients with stenotic tenosynovitis of the sacral stump was performed from July 2017 to July 2019. A total of 42 patien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used as control and study groups. For the study group, the closed treatment was us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adverse reactions, VAS score and Cooney sco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study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VAS score and Cooney score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stenotic tenosynovitis of the sacral stump using floating needle combined with muscle energy technology has obvious therapeutic effect,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VAS score, improve pain, improve Cooney score, improve wrist function, lower adverse reaction and safer. Reliable and clinically useful.

Key words: sacral styloid stenosis tenosynovitis; floating needle combined with muscle energy technique; closed treatment; VAS score; Cooney score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是临床常见的腱鞘炎的一种类型,主要是指由于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的共同腱鞘反复水肿,导致腱鞘壁增厚变窄的一种腱鞘疾病[1]。临床主要表现为疼痛和腕关节的功能障碍,因此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本研究主要探讨2017年7月-2019年7月,对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治疗时使用浮针配合肌肉能量技术的临床效果。

1、一般资料

1.1基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9年7月时间内,选择84例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随机抽取各42例,设为对照和研究两组,研究组26例女性,16例男性,患者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48.95±10.13)岁;对照组23例女性,19例男性,患者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49.06±10.1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可比(P>0.05)。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均已经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我院的伦理委员会也批准了本次实验,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过影像学等均符合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诊断标准,并配合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其它类型腱鞘炎,不配合本次研究,恶性肿瘤,器官功能障碍,肝肾功能障碍,精神性疾病,妊娠哺乳期妇女。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为封闭治疗:在患处注射药品,进行封闭治疗。每周进行3次,2周一疗程。

研究组为浮针配合肌肉能量技术:选用中号的浮针,在患者的手三里穴处,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下针,患者虎口向上,坐位,进针后,等到疼痛缓解或者硬结松软后,将针芯拔出。并配合拇指背伸、屈曲、外展、内收及腕关节桡偏、尺偏与背伸等动作。每个动作3次,每次8-10s,中间休息30s,每周进行3次,2周一疗程。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的治疗效果(显著:疼痛消失,腕关节功能正常;改善:疼痛改善,腕关节功能改善;无效:疼痛未变化,腕关节功能未恢复)[3]。不良反应(肌腱断裂、感染,胃肠反应,神经损伤)以及VAS 评分(0-10分,0分无痛,分数越高疼痛越严重)、Cooney评分(0-125分,分数越高腕关节活动功能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n%表示用治疗效果,不良反应,χ2检验;Cooney评分和VAS 评分用x±s表示,t检验,P<0.05为试验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效果92.86%比对照组69.05%好(P<0.05),见表1。

2.2 VAS 、Cooney评分比较

研究组VAS(2.28±0.45)分比对照组低,Cooney(92.12±5.14)分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对比

研究组肌腱断裂0%、感染0%,胃肠反应2.38%,神经损伤0%等不良反应2.38%与对照组没有差异(P>0.05),见表3。

3.讨论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是一种慢性劳损性疾病,临床多表现为腕关节桡侧疼痛,压痛、肿胀以及关节活动障碍等,如不及时治疗会发展成永久性的活动障碍[4]。临床对于其治疗多用西药的治疗方法,但是效果不明显,而中医认为其属于筋伤、痹证、经筋痹的范畴,治疗主要以解结为根本。

本次研究中,使用浮针配合肌肉能量技术,可以提高治疗效果92.86%,降低VAS(2.28±0.45)分,有效缓解疼痛,提高Cooney(92.12±5.14)分,有效改善腕关节功能,且肌腱断裂0%、感染0%,胃肠反应2.38%,神经损伤0%等不良反应2.38%也较低。浮针属于中医疗法,具有标本兼治的作用,主要是缓解痉挛,松解横络,疏通经络,缓解疼痛[5]。肌肉能量技术属于一种运动疗法,对目标肌肉进行收缩、舒张训练,具有延长肌筋膜,解除肌肉抑制,增加活动范围,恢复生物力平衡的作用[6]。两种方法联合使用,可以有效的缓解疼痛,提高腕关节的活动能力。

综上所述,对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治疗时使用浮针配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效果明显,可以有效的降低VAS 评分,改善疼痛,提高Cooney评分,提高腕关节功能,不良反应较低,更为安全可靠,具有临床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周苗,李小军,胡彩虹. 浮针配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疗效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 2018, v.37(06):76-79.

[2] 李新伟,杜嘉,谭克平,等. 浮针疗法配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观察[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02):875-877.

[3] 李新伟,杜嘉,谭克平,等. 浮针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观察[J]. 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 2017, 15(4):281-284.

[4] 刘莉, 温木生, 韩鹏艳,等. 浮针疗法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 33(10):1198-1199.

[5] 张殿全,余细明. 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J]. 中医外治杂志, 2018, 27(6):58-59.

[6] 胡正喜, 陈莉秋, 李新伟. 浮针疗法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 中华全科医学, 2018, 16(6):1001-1003.

论文作者:刘丰怡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  ;  ;  ;  ;  ;  ;  ;  

浮针配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疗效观察论文_刘丰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