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来,随着世界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也出现了更多的新型科技与建筑。比如与传统变电站有所区别的智能变电站。这种变电站有很多优点。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用电的需求也逐渐升高,这种智能变电站将会对人们的用电带来很大的益处。虽然这种变电站实际上的架构体系与传统的变电站相比并没有什么变化。但是这种架构体系实际上是很有效、很安全的。能够保证各个系统的连贯性。这对于保证变电站的安全稳定地运行,是很重要的。而当今的智能变电站,在使用了这种安全、保险的架构体系之后,还做了很多优化与改良。比如用光缆代替了电缆,将传统的电信号换成了先进的光信号等。所以,在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实际上都得到了监控,对各项装置都实现了保护。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探讨
随着时代的变革,我国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也促使了科技水平不断提高。而在变电站领域,这主要体现在变电站近些年来不断地更新与变革。而若想使电网系统顺利地建设,我们首先就要把智能化变电站建设好。我国如今的变电站的工程已经走上了正轨,越来越智能化、自动化。这对于保证我国的电力系统顺利地、稳定地运行来说意义重大。同时,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配置如若可以顺利运行,也可以大大提高我国电力系统的供电效率与供电质量。因此,近些年来,在智能变电站使用正确的继电保护配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所以,认真分析、探讨在智能变电站使用的继电保护装置,意义重大。
一、继电保护配置原则
作为在智能变电站中使用的继电保护配置,其基础应当是加强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并且同时应当满足四性即可靠性、选择性、速动性与灵敏性。在变电站设计或实施变电站的保护方案的时候,应该注意到,其不止是继电保护装置,而应当是继电保护系统。这就要求在这个系统中,互相协调,相互合作,从而进行配合。
作为继电保护装置,其应当独立且分散,并且应当可以就地安装。而且继电保护装置在运行的时候应当注意相应的要求。在110千伏以上的电压网络运行时应当保证其相互独立,这样也能有效避免在各个网络运行的时候互相干扰。同时,还要保证在运行时相应的数据接口控制器也完全独立。
继电保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直接采样,而在采样的时候,对于多间隔、单间隔的保护来说应当直接跳闸进行。如若在过程中我们需要使用不同的跳闸方式,相应设备都应当满足快速性与可靠性的原则。各个采样系统都应当使用合并单元,而在合并单元输出采样值之后,应当通过同一路通道,保证最后能够进入到同一套保护装置当中。
在处理单母线、双母线分段的时候,各个间隔应当有独立的三项ECVT。这对于提高继电保护来说,是很重要的。同时,这也可以对二次回路进行简化。
二、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现状
所谓智能变电站,实际上就是运用各种先进技术与智能设备,达到通信平台网络化与信息共享标准化等目标,使其能够自动完成信息采集与保护检测等功能。最终实现所谓的“智能化”。而智能化的意思就是人性化,将机器的调节尽量做成好像是有人在调节一样。这主要体现在当变电站的低压负荷量增加的时候,它能自动地输出更多的电量用来满足增加的电量。而当其低压负荷量有所下降的时候,他也能够随之减少送出的电量。这样级可以做到安全运行,又能够节省能源。
目前智能变电站虽然还没有得到普及,但以后得到普及必定是大势所趋。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相比,其优势主要在于能够实现智能化、实现智能防误以及减少因故障而停电的时间。这样其主要的设备就能使用更多的时间。智能变电站的运行与改造成本也越来越低。智能变电站的成本降至与传统变电站一样在未来是可以实现的。因此从经济层面来看,智能变电站在以后的日子里一定能推广地更加容易,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智能变电站一般具有很多组成部分,比如各种智能设备与智能终端。其可以实现很多传统变电站难以实现的功能。比如它可以实现各种输入输出、控制器的通信和传感器的功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智能变电站以后的发展前景
(一)标准化网络通信
近些年来,在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发展过程中,提出了“标准化网络通信”的概念。这主要是指在智能变电中产品得以统一模型、统一标准。这也体现在网络通信方面。网络通信的标准化可以使各网络在运作的时候不会互相干扰,并且使网络信息传播能够真实、有效。同时,在继电保护系统运作的时候,其也能满足“四性”即可靠性、灵敏性、选择性和速动性的要求。
(二)自动化数据信息采集
如今,在智能变电站中,我们应用了光电效应互感器与电子式互感器等一系列高科技、高新技术设备。这些设备在智能变电站中继电保护装置的自动化采集工作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的作用。同时,因为当前变电站中,过程层有时能够为间隔层提供技术支持,能够实现下放作业,这就使智能变电站中的继电保护装置更加简单、更加集成化。实际上这也在无形中使得在采集数据信息的工作的时候,提升了抗电磁干扰能力。在对智能变电站进行监控的时候,其板块也越来越成熟。相比于集中式的结构特点,分布式的优势更加明显。这使得主控单元的负担有效减轻,并提高了监控继电保护系统的效率。
(三)发展数字化
在智能变电站的发展路途中,我们应当明确:数字化发展就是其最终目标。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光电式电流、电压互感器与各种智能的电子设备正在出现,这也标志着我国的智能变电站正在逐步发展,达到数字化。传统的一次性同路,正在逐渐被数字化的传感器与控制通路所取代。同时,各个设备与同路应当做到相互配合与协调,最终有效地发挥出所有性能,并最终达到统一管理。
(四)对继电保护配置过程当中过程层的分析和探讨
在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配置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可以将其分成两个层次。分别是变电站层与过程层。这两层分别有各自的功用。比如在继电保护的过程中,一次独立的配置就是由过程层负责的。过程层的主要保护配置实际上是一种能够主保护措施。比如,在线路中可能会出现变压器差动、母线差动等。在我们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我们能发现,后备保护在继电保护中,会转变为变电站层中的集中式保护。这样的保护方式,实际上是简化了在过程层中的保护设计。而在继电保护的过程中,实际上过程层的定值是固定的。这并不会因为任何运行模式的改变而改变。对于一些单断路器的注解线路来说,所谓保护线路的设备,就是通过通信口来对策线路来通信。同时也可以将智能变电中的母线与变压器的保护看为的多段线路的。随后,我们就可以再用相应的保护措施对其进行保护。
结语:
我国的经济水平近些年来不断提高,随之科技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因此相关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智能变电站的相关发展水平有了更大的关注。这对于继电保护配置的发展来说既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我们在继电保护的过程之中,应当注重使用一些先进技术,同时我们也可以统一设计出母线保护与传统线路等,并将其分别保护、安装在只能一次设备之中。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对继电保护配置进行更好的保护,还可以使运行维护的工作的得到简化。我们应当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各方面的保护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也应当明确电力关切到民生,我们千万不能疏忽大意。
参考文献:
[1]李锋,谢俊,兰金波等.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的展望和探讨[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2,32(2):122-126.
[2]王勤.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的分析和探讨[J].价值工程,2014,(8):83-84.
[3]路亚.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配置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8):113-114.
[4]赵一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的展望和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6(8):2042-2043.
论文作者:乔婷,杨日彤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2
标签:变电站论文; 智能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过程中论文; 保护装置论文; 继电论文; 过程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