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文奥运”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人文精神_人文精神论文

论“人文奥运”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人文精神_人文精神论文

论《人文奥运》与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国人文精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中国传统文化论文,人文精神论文,人文奥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回首2001年7月13日的申办之夜,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在莫斯科宣布北京获得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的主办权时,相信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那令人激动的时刻。奥林匹克运动以奥运会在世界各大洲轮流举行而自豪。正是这一举措不仅在全世界普及了奥林匹克运动,也使奥林匹克运动从全世界各民族绚烂多彩的民族文化中获得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奥运会不仅是运动员竞技的舞台,更是全世界人民相互交流的舞台。

2008年在北京举办这一盛会,我们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个理念。在这三个理念中,惟有“人文奥运”含义最深、意义最大、群众的参与性最强。奥林匹克运动有三大要素:体育、文化和环保。其中体育与文化和教育相结合是奥林匹克的核心。国际奥委会确定2003年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和教育年,我们更要利用这次难得的契机,宣传奥林匹克精神,宣传“人文奥运”,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利用得天独厚的“地利”优势,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使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相互交融,让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去丰富奥林匹克精神,为世界的奥林匹克运动,为世界的和平、友爱、和谐、进步、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一、什么是“人文”

《易·偾》指出:“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即文明到达的地方,通过文化教育使人的行为有所约止,有了道德规范就可以达到文明的、人文的境地。要观察宇宙自然的变化,研究其规律,也要观察研究人伦社会的现象及规律,教育人们摆脱野蛮,达到完善的文明的社会。

“人文”一词在西方文化中的含义有两种,一方面与“人性”(humanity)等同,一方面与“人文学科”(humanities)等同。英文的humanities直接来源于拉丁文humanitas,而拉丁文humanitas继承了希腊文paideia的意思,即理想人性的培育、优雅艺术的教育和训练。古希腊人认为,在所有的动物中,只有人追求“优美之艺的教育与培训”。因此,那些热切地渴望和追求这种知识的人们便具有了最高的人性。

由此可见,无论中国还是西方,“人文”一词都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指理想的人或人性,二是指培养理想的人或人性的途径,即中国的人伦教化和西方的人文教育课程。这两层意思密切关联,前者为目的,后者为手段,学科意义上的“人文”服务于理想人性意义上的“人文”。

理解了“人文”一词的基本含义,就不难理解“人文奥运”这一申办理念的意蕴。我们提出的“人文奥运”有三个方面的含义:1.“人文奥运”是以人为本的奥运,就是要大力弘扬人文精神,使人的身体素质和精神文化素质都得以提升,以求得人的自我完善;2.“人文奥运”就是“文化奥运”,就是将奥林匹克运动中的文化内涵突出地显现出来,使奥运会的全过程及其每一个方面都体现出高雅的文化追求,努力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交流;3.“人文奥运”同时又是“文明奥运”,就是要通过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引导人们遵守基本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和文明风尚。

百年奥运,风云变幻,不变的是始终如一的人文精神。在光彩照人的奥林匹克精神中,人文内涵是不朽的底蕴。它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动力,凝聚着人们向往进步的共同心声。中国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它还包括体育竞技和体育文化在内的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在当今新的国际国内背景下的交流与融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考察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传统和精神实质,寻找中国文化精神与西方文化精神的差异点与契合处,使两种文化、两种精神在当今新的世界历史时代得以融合,使中国、西方和奥林匹克运动在这一全新的交流与融合中,赋予各自、对方和整个世界更为丰富的文化色彩,携手走向人类更理想的目标。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诗》、《书》、《礼》、《易》、《论语》、《春秋》等经典的问世,展示出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理念。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中国传统文化有强大的生命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强的融合力,它吸收了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将之融会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之中,形成内容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2.中国传统文化对外域文化有很强的同化力,外域文化进入中国后,逐渐融入中国文化,形成特有的文化。3.中国传统文化还有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表现为中华民族文化心理上的自我认同感和超越国界的文化归属感。中国传统文化以伦理为中心的特点是相对于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等以宗教为中心的特点而言的,以家族为本位的特征是与西方文明以个体为本位特征而言的。中国文化的这两个特征有天然的联系。中国文化高度重视伦理规范与道德教化,形成了以“求善”为旨趣的伦理型文化。中国文化对家庭血缘关系极为看重,孝道被视为一切道德规范的核心,形成了忠君、敬上、尊上等文化特征。

三、中国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的最根本的精神取向,体现着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其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不同文化类型所体现出的人文精神各不相同,同时又互为补充。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和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之柱就是中国的人文精神。主要包括:“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崇尚和谐”等。

“天人合一”是中国人文精神之一,其基本思想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认为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同的、一致的。人的生理活动和社会活动都应遵从于自然的状态和规律。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能超越自然界本身的承载能力而任意破坏自然,只能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利用自然和调整自然,使自然万物都能够依照自身的本性正常自然地存在、生长。

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中心,更多地考虑社会问题,注重现实人生和尘世的幸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人的群体性,强调社会道德属性而非个人的自由权利是一种道德化的人本主义,渗透出中国文化独特的浓厚的伦理特色和人文精神。

“崇尚和谐”是中国文化的又一基本精神。主张以广阔的胸襟、宽容的情怀去接纳不同的对象,只有这样,世界才能生生不息地发展下去。

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包含有“刚健有为”的精神。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更多的是刚健有为、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精神。始终抱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不懈奋斗,知难而进,愈挫弥坚,百折不挠。

中国人文精神渗透于中国文化中,统摄人的精神,凝聚人的力量,是维系全民族的思想纽带。

四、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文化及中国人文精神的结合

(一)二者结合的必要性

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必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指只有实现二者的结合,奥林匹克运动一贯追求的世界性、开放性和平等性才能得以更加充分的实现,二是指只有实现二者的结合,奥林匹克运动才能体现出文化的多元性,才能使奥林匹克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文化色彩更加斑斓,人文精神更加独特。

(二)二者结合的可能性

实现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文化的有机结合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首先,二者都有深刻的思想内涌与丰富的文化形式,有很大的共通性和互补性。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以人本主义为其根本精神,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以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团结、友谊和建立一个和平美好的世界为宗旨,并在今天已发展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最富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体育与文化盛会。而中国文化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已形成了具有东方魅力的独特风格。将两个置于不同地域、不同社会历史背景下的文化结合在一起,一定会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次,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文化又有很大的互补性。奥林匹克运动是西方文化孕育出来的,注重的是个人自由、力量和竞争,有更大的开放性;而中国文化强调的是责任、义务和社会角色,追求安稳与和平,竞争观念不足。这些差异的存在说明两种文化的对立性,同时又表明二者间有很大的互补性,可以相互学习、吸收和补充。第三,二者都具有开放性和兼容性。虽然奥林匹克运动和中国文化在各自的发展历程中都曾表现出一定的排他性,但从整体上讲,二者都是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接纳了其他异族文化,从而使自身更加丰富和更有活力。

(三)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文化的“互动”

人类文化的丰富和发展正是在不同文化的相互碰撞、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互动”过程中实现的,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结合既是完全必要的,又是充分可能的。二者之间的“互动”也一定会产生让双方各得其所、皆大欢喜的“双赢”结局。

奥林匹克运动对中国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申奥成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说明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发展中大国,其重要地位正为世界充分肯定;申奥成功给中国带来了无限商机,推动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加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同时,北京申奥成功的文化意义也将突出地显示出来。奥林匹克运动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表现在如下方面:

首先,2008年在中国举办奥运会,将会大大激发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增强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形成巨大的民族凝聚力。

其次,举办奥运会为中国提供了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独特魅力的绝佳机会。奥林匹克运动一贯倡导体育与文化的结合,历届奥运会的主办国都借用奥运会这个世界最大的体育盛会向全人类展示本国、本民族的历史传统与文化魅力。

最后,举办奥运会有助于我国人民文明素养的提高,进一步促进人们开放观念、平等观念、竞争观念的形成。奥林匹克运动强调参与、奋斗、竞争,在参与中展现自我,在奋斗中完善自我,不断追求卓越。中国文化追求和谐、平稳,奥林匹克运动主张的竞争、参与对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这一观念将对培养中国人平等竞争的精神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我们在看到奥林匹克运动将给中国注入现代文化精神的同时,也要看到中国文化对奥林匹克运动同样会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在中国举办奥运会必将使奥林匹克运动更加具有世界性、开放性和平等性,使奥林匹克运动赋予文化多样性的色彩。

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文精神对于丰富、发展奥林匹克主义和奥林匹克精神会起到以下独特的作用。第一,中国人文精神与奥林匹克主义有一个契合点,即都主张“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的,这是二者的共通之处。

第二,中国文化是“伦理型”文化,以伦理为中心,高度重视道德教化的作用,强调人们对伦理秩序的遵守,形成了浓厚悠久的道德传统,奥林匹克运动也强调对道德规则的遵守,通过体育竞技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第三,中国文化有“刚健有为”的精神,这与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的追求是一致的。二者结合可以使体育做到刚柔结合,快慢有序,动静自如,达到运动的更高境界。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将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文精神与奥林匹克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寻找两种文化的差异和共同之处,求同存异,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标签:;  ;  ;  ;  ;  ;  ;  ;  ;  

论“人文奥运”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人文精神_人文精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