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50年的世界格局_两极格局论文

二战后50年的世界格局_两极格局论文

战后世界格局五十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战后论文,五十年论文,格局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半个世纪了。这次大战给人类社会造成了空前的灾难,也对世界新格局的形成和演化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50年来,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世界格局经历了从雅尔塔体制确立到两极格局的形成及其解体的全过程。今天,我们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回顾战后世界格局演变的历史,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当今世界正在发展着的多极化趋向,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有着重要意义。谨以此文作为对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的纪念。

一、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

世界格局是指由世界各种政治力量(国家或国家集团)经过不断消长和分化组合,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总体框架。

世界格局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战后美苏两霸主宰世界政治秩序的两极格局的形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产物。首先,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冲垮了历经三百多年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传统格局,为形成新的世界格局提供了先决条件。其二,作为反法西斯同盟大国的美国,苏联,在大战中形成了旗鼓相当的军事政治力量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战争末期,美、苏、英三国首脑召开了德黑兰会议,1945年又相继召开了雅尔塔和波茨坦会议,以战时军事分界线划分了势力范围,规划了战后世界秩序的蓝图。这种建立在雅尔塔等会议基础上的战后国际关系体系,史称雅尔塔体制。这一体制的确立为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其三,大战结束后,德、日、意法西斯遭到彻底失败,作为美苏的共同敌人已经消失,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昔日的盟友变为对手。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越战越强的苏联成了美国称霸世界的严重障碍,尤其是在1945~1947年间,欧亚大陆先后建立了南、阿、匈、捷、保、波、罗、越等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使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形成一个社会主义体系,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因而引起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的惊恐和不安。于是,美国制定了以遏制苏联为目标的全球战略,开始了美苏两强的冷战。美苏冷战和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峙,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雅尔塔体制变为现实。

两极格局的形成,大体上经历了两个过程:一是大战末期的雅尔塔体制,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三方面:1、以战时对德作战的军事分界线划分了美苏在欧洲的势力范围,德国被一分为二,德国的西部及西欧属于美国势力范围,德国东部及东欧属于苏联势力范围。2、划分了美苏在亚洲的势力范围,亲美的蒋介石统治下的中国属于美国势力范围,中国的东北和朝鲜北部、独立后的蒙古均属于苏联势力范围。3、建立国际组织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并确立了联合国安理会大国一致原则,美苏英法中5大国为常任理事国。二是战后美苏冷战和两大阵营对峙的形成过程,其主要表现是美苏两强对抗,在世界范围内争夺中间地带。

大战末期到战争结束,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资本主义体系遭到空前的削弱,战前在国际舞台上争霸的资本主义列强英、法、德、日、意5国,均已今不如昔。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以发动战争而开始,以彻底覆灭而结束,先后沦为战败国,被排除出国际政治舞台大国行列。英、法虽属于战胜国,其实力受到严重削弱,在民族解放运动的打击下,英法在海外的殖民统治已濒临崩溃,影响大为衰落。唯有美国受战争破坏最小,获利最大。战争中,美国作为“民主国家兵工厂”,在支持反法西斯战争的同时也刺激了本国工业生产,到战争结束时,工业生产几乎翻了一番。战后初期,美国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军事实力也居世界第一,特别是已独家垄断了原子弹。经济、军事实力的膨胀,把美国推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的中心地位,为美国遏制苏联、争夺世界霸权提供了条件。

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发表,标志着美国冷战政策出台。这是以遏制苏联、称霸世界为目标的全球战略。继杜鲁门主义之后,美国又推出了“马歇尔计划”,名为复兴欧洲,实则以经济手段为美国铺平控制西欧的道路,它是推行杜鲁门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国称霸全球战略的关键步骤。1949年1月,杜鲁门政府提出了“第四点计划”,即“技术援助和开发落后地区计划”,把视线指向亚非拉广大中间地带,成为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环节。同年4月,美国和加拿大、西欧等12国组成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实现了美国对西欧政治军事控制和对苏联的全面遏制。这样,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形成了,成为两极格局中的重要一极。

苏联作为两极格局中的另一极,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经过6年战火的考验,军事实力大为增强,1945年苏军人数已达1100万,军事工业大为发展。苏联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战前与苏建交的国家26个,1945年底已增至64个。战争后期,为追击德、日法西斯,苏军越出了国境,成为雄踞欧亚大陆的政治军事大国。战后初期,苏联在对外战略上以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为基本目标。针对美国以欧洲为重点的遏制战略,苏联先将东欧作为重点。东欧是苏联战略防御体系上至关重要的“安全带”,同时也被看作苏联的势力范围,防止其他大国势力进入这一地区。面对美国的冷战攻势,苏共联合欧洲8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于1947年9月成立了欧洲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正式宣告世界已分裂为两大阵营,一个是帝国主义的反民主阵营,另一个是反帝国主义的民主阵营。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和共产党情报局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对峙的开始。在美国推出马歇尔计划之后,苏联与保、罗、波、捷、匈等6国于1949年1月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使两大阵营的对抗扩展到经济领域。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和1950年2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大大增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1955年5月,苏联针对美国极力主张重新武装西德,并将西德拉入“北约”的行动,与东欧7国组成了华沙条约组织。华约的建立使两大阵营的对峙具有明显的军事对抗性质,强化了美苏冷战格局。至此,以美苏冷战和两大阵营对峙为特征的两极格局形成了。

在雅尔塔体制基础上形成的两极格局,作为一种均势体制,有利于战后欧洲的相对稳定和世界和平,特别是国际普遍和平与安全原则的确立以及在此原则基础上建立的联合国,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40余年来,世界局势之所以保持相对稳定,终未爆发新的世界大战,与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是有关系的。但是,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两强为核心,是大国力量主宰世界的一种表现,带有浓厚的强权政治色彩,美苏在东西方政治经济关系中居于特殊地位,一大批国家处于受控制受剥削的地位,弱国或小国的权益受到严重侵犯,因此,两极极局又使世界局势存在着不稳定因素,不仅存在着冷战,还有热战。1948年6月柏林危机是美苏冷战的第一次高潮,1962年10月古巴导弹危机是第二次冷战高潮。1950年6月爆发的朝鲜战争,1961年美国发动的侵越战争,1979年苏联支持的越南侵略柬埔寨并亲自出兵阿富汗等,都说明了这一点。

二、两极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形成时,两大阵营内部就隐伏着不同程度的矛盾。随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和世界各大国力量的消长,以及美国称霸世界战略的推行、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膨胀,加速了两大阵营的分化瓦解。50-60年代,两极格局发生渐变,70年代以后,世界格局逐渐出现多极化趋向。

帝国主义阵营的分化从50年代初即已开始。1951年4月,以法、德为核心的西欧6国(荷、比、卢、意)签订了“欧洲煤钢联营条约”,1967年又成立了欧洲共同体。它的建立增强了西欧与美国抗衡的实力,加快了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分化。50年代中期,随着法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戴高乐政府大力推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1960年法国成为核国家后,更加强调“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美国不是欧洲的一部分”。继法国之后,西德也突破了美国对西欧的战略限制。1969年勃兰特政府结束了以不承认民德为主权国家,不承认奥得河—尼斯河为德波边界,除苏联外,不同与民德建交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哈尔斯坦主义,代之以新东方政策,强调在与北约、欧共体国家加强合作的前提下对包括东德在内的东欧国家实行和解。战后初期,英国始终把保持英美特殊关系作为外交政策的重要环节。随着美国称霸世界战略的推行,英美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加上欧共体日趋壮大的事实,使英国转向把与欧洲关系放在首位,1973年加入欧共体,结束了英美特殊关系的历史。法国、西德和英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反映了西欧国家与美国霸权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深化,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濒临解体。

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由于苏联推行大党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力图把本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强加于人,甚至粗暴干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党的内部事务,使社会主义阵营出现了一系列分歧和冲突。从苏联与南斯拉夫关系恶化并于1948年将南共开除出共产党情报局开始,至1956年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引起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的分歧和争论,造成思想混乱并引发了波兹南事件和匈牙利事件,使社会主义阵营的裂痕进一步加深。1968年苏共操纵东欧4国(保、匈、波、民德)悍然出兵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扼杀了“布拉格之春”的改革运动,开创了几个社会主义国家合伙武装干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恶劣先例。中苏两党的分歧和两国关系的恶化是社会主义阵营解体的最重要因素。苏共二十大引起争论以来,中共坚持原则立场,并在国际共运内部作了必要和适当的斗争,中苏两党和两国关系不断恶化。1969年两国在珍宝岛和新疆的中苏边界发生直接武装冲突,社会主义阵营中最大的两大党、两个国家走向严重的军事对抗,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走向解体。

战后,亚非拉美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日益高涨。50年代中期,亚洲有31个国家获得独立,60年代末,非洲的独立国家达41个。大批新兴独立国家迫切要求联合起来共同进行反帝反殖斗争,捍卫民族独立。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的召开,成为第三世界人民崛起的重要标志。60年代,兴起了不结盟运动,有力地打击了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成为反帝反殖反霸斗争的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两大阵营的分化瓦解,亚非拉美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和第三世界的崛起,充分表明,战后初期形成的两极格局正发生着深刻的渐变,各种政治力量经历了大动荡、大分化,开始向多极化演变。70年代以后,世界格局就出现了美、苏、日、西欧联盟、中国和第三世界等多极分化趋向。

首先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演变。美国进行的全球性干涉导致了美国经济的衰退,自侵朝战争失败后开始走下坡路。60年代,美国又陷入了历时8年的侵越战争,损失惨重,尼克松政府被迫在亚洲实行战略收缩的“新亚洲政策”。其目的在于摆脱亚洲的困境,集中有限力量用于维护美苏战略均势和欧洲大西洋防务,以便在衰退时仍能继续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70年代,苏联虽然在整体经济实力上未赶上美国,但美苏差距已大为缩小。军事力量对比更是向着有利于苏联方向倾斜。在战略核武器方面,1962年美苏对比是4比1,1972年二者比例接近1比1。随着美苏力量的消长,苏联利用美国收缩海外军事的时机,开始成为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另一个超级大国。70年代末,苏联支持越南入侵柬埔寨和亲自出兵阿富汗,标志着苏联霸权主义政策逐步发展到了顶峰。

其二,60年代末,欧共体逐步完善与壮大。1968年,欧共体先后实现了关税同盟和共同的农业政策,使其内部贸易额及劳动生产率激增。1973年欧共体由6国扩大为9国,1986年已发展为12国。欧共体的活动已从经济发展到政治、社会和安全各个方面,现已同120个国家建立了正式关系。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政治合作的发展,已经成为与美苏两霸抗衡的重要力量,促进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向。

其三,日本跃为经济大国。日本经过1955年开始的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70年代初,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情况下,日本经济仍然维持了较高的增长率,1971—1979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为5.5%,日本一跃成为第三经济大国。随着经济实力增强,日本开始谋求大国地位。1972年田中内阁提出“等距离多边外交”,强调以自主外交代替向美国“一边倒”的外交。同年与中国恢复邦交正常化。1973年日本政府同西欧确立“伙伴关系”。并在中东战争中采取支持阿拉伯国家的“新东方政策”,1978年日中缔结和平友好条约,进一步发展日中友好合作关系。日本跻身于经济大国行列,并不断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对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四,中国具有全球性战略地位。70年代以来,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得到新的发展。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发表“上海公报”,标志着中美20年来的敌对状态基本结束。同年恢复中日邦交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恢复了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还积极发展与欧洲国家的关系。1964年中法建交后,发展了多方面的合作关系,1972年中国与联邦德国正式建交,同年中英两国升格为大使级关系,1974年中国正式承认欧共体。中苏两国自70年代以来进行了边界谈判和改善两国关系的谈判。1982年10月中苏两国在北京举行副外长级内部磋商时,中方提出,要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必须消除三大障碍,即苏联必须减少在中苏边界的驻军;苏联军队必须撤出阿富汗;停止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其中以第三点最重要。当时苏方以该建议涉及了所谓“第三国”为由加以拒绝。到80年代末,苏联在消除三大障碍上采取了积极步骤,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中苏关系恢复正常化,但自1980年11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期满后,中国政府宣布不予延期,中苏关系不可能回到50年代的模式。中国属于第三世界,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合作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贯彻执行,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政治力量。

其五,第三世界国家在斗争中发展壮大。70年代以来,第三世界国家反帝反殖反霸的斗争此起彼伏,不断壮大。1973年中东战争中,阿拉伯人民以“石油武器”震撼了全世界。在亚洲,1979年阿富汗人民反对苏军入侵的斗争和柬埔寨军民反对苏联支持越南侵柬的斗争先后取得了胜利。在非洲,津巴布韦人民和纳米比亚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及南非人民反对种族主义统治的斗争如火如荼。在拉丁美洲,巴拿马人民为收回运河主权而进行的反美斗争以及拉美人民为保卫200海里领海权的斗争不断高涨。第三世界现有近130个国家,拥有30多亿人口,他们联合反殖反霸、争取建立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趋势日益加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向中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适应70年代国际格局的变化,1971年尼克松总统首次提出“五大力量中心论”,即美国、苏联、西欧、日本和中国。1974年2月,毛泽东主席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思想。这些都反映了世界格局从两极向多极演化的趋势。

三、两极格局的终结

80年代以来,作为两极格局主体的美苏关系发展重大转折。美国的全球战略转守为攻,而苏联则是转攻为守,实行全面收缩,从而使两极格局的基础进一步削弱。

1981年里根主义出台,提出重振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夺回对苏联战略优势的战略目标,两年后,里根政府制定了“战略防御计划”(即星球大战计划),使美苏军备竞赛转向以高科技为中心的军备竞赛,更利于美国夺取核战略优势,同时也迫使苏联在国力不足情况下改变其全球性攻势的战略,达到“以压诱变”的目的。

长期以来,苏联为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军费开支逐年增加。1965-1978年军费开支年均增长8%左右,而同期美国只有3%左右。沉重的军备负担严重影响了苏联经济发展势头,80年代经济增长率呈下降趋势。1980年苏联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70年代的15.9%降到11.6%。苏联经济实力的减弱使其军事超级大国地位难以维系。次年,苏共二十七大确定了“巩固并推进和平”的总方针,一面方动削减核武器,改变同美国的对抗关系,一面由过去的四面出击转向全面战略收缩。1988年5月至1989年2月,苏军撤离阿富汗,结束了长达9年、耗资600亿卢布的侵阿战争。同时苏联不再支持越南侵柬,迫使越军于1989年9月从柬埔寨撤军。在南部非洲,由于苏联不再支持古巴武装干涉安哥拉,1989年4月起,古军撤离安哥拉,结束了安哥拉内战,使苏联的势力退出了南部非洲。苏联主动放弃同美国的对抗,实行战略大收缩,打破了美苏间的战略平衡地位,从根本上动摇了构成两极均衡的基础。

两极格局的终结有三大标志:

其一,东欧国家剧变,脱离苏联势力范围。在两极格局中,东欧一直处于苏联的严密控制下,稍有“不轨”,苏联立即进行政治干预,甚至军事干涉。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对东欧的政策也发生了转折。戈氏不仅在理论上否定了苏联的传统政策,提出应当“更新”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合作的形式”,进而在实际政策上推动和鼓励东欧各国改变其经济政治体制,与苏联的演变同步转向。苏联的举措对东欧国家的剧变起了催化剂的作用。1989年波兰团结工会上台执政,捷、罗、匈、保、东德等五国政权相继更迭,原来执政的共产党和工人党丧失了政权,建立了多党议会制,各国新政权奉行以谋求西方援助、加入西方体系为目标的新外交政策。东欧国家要摆脱苏联的社会模式,挣脱苏联“大家庭”霸权主义束缚。东欧剧变使苏联失去了战后经营40多年的“安全带”,也失去了与美国进行对抗的“势力范围”,从而使两极格局中东西欧对峙丧失了基础。

其二,东德并入西德,实现德国统一。在两极格局中,处于分裂的德国成为美苏在欧洲对峙的前沿阵地。在1989年东欧剧变的连锁反应中,东德发生剧变,执政18年之久的统一社会党领导人昂纳克被迫下台,西德总理科尔抓住时机推进统一进程,提出统一德国的十点计划。剧变后东德新政府加快了实现统一的步伐。1990年在解决了东德并入西德的内部问题和两德与苏美英法四国占领的外部问题后,10月3日,民德降下国旗,正式并入西德,实现了德国的统一。彻底结束了美苏英法四大国分治德国的状态,也结束了东西德国作为美苏在东西方对峙的前沿阵地的历史。随着东欧剧变和德国统一进程的发展,原来作为支撑苏东联盟的政治军事经济同盟组织“华约”和“经互会”,已失去存在的意义。苏联的战略大收缩使华约失去了维系的力量,而转向西方的华约成员国则迫切要求撤走在本国的苏联驻军。自1991年6月苏军已陆续撤离东欧各国,7月1日华约宣布正式解散。“经互会”成员国对“大家庭”的协作关系也早已失去兴趣,1991年6月28日,成员国宣布经互会在90天后正式解散。这样,由于东方政治经济军事同盟组织自动解散,两极格局中的东西方两大集团的对峙化为乌有了。

其三,苏联的演变和解体对两极格局的瓦解起了决定性作用。1985年以来,戈尔巴乔夫在“新思维”指导下推行了6年改革。从经济方面看,他对苏联的传统经济体制从有限的摒弃到全面否定,先后提出6个经济改革方案,但均未付诸实施,结果造成严重的经济混乱和危机。1988年苏国民收入增长率仅为4.4%,1990年首次出现负增长-2%。从政治改革看,在公开性和消灭“历史空白点”的口号下,从否定苏共历史到改变苏共领导地位,正式推行西方多党制,意识形态上推行自由化、多元化,造成政治生活和人民思想上的极大混乱,破坏了改革所需要的社会稳定。戈氏的改革还诱发了由来已久的民族矛盾,加剧了各加盟共和国的独立和分离倾向。戈氏的改革没有解决苏联存在的主要问题,反而造成了国家的全面危机。在1991年“8·19”事变失败后,苏联内外政策发生突变。8月22日戈氏辞去苏共总书记职务,8月29日最高苏维埃决定暂停苏共在全境的活动。苏共被解散后,整个国家机器随之散架。12月25日,戈氏辞去苏联总统职务,同日降下苏联红旗,列宁亲手缔造的历时69年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解体,分裂成15个国家。苏联的演变和解体结束了苏联作为超级大国之一极的存在,两极格局随之终结。

自1945年至1991年,在雅尔塔体制基础上形成的两极格局,经过战后40多年的演变,以东欧脱离苏联势力范围、德国统一、苏联演变和解体为三大标志,最终瓦解了。

四、当今世界格局的走向

两极格局终结后,新的世界格局尚难迅速形成。当今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国际社会充满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各种力量都在变化调整之中,世界格局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从总体上看,世界格局的走向有以下几条脉络:

1、当今世界格局总的特点是一超多强,向多极化发展。苏联解体后,美国仍然是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倚仗自己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更加有恃无恐地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但是当今世界除美国外,还有日本、西欧联盟、中国和俄罗斯等多强。美国要建立单极世界的企图是不可能实现的。由于美国在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中元气大伤,实力下降,目前美国推行新军事干涉主义已经捉襟见肘,力不从心,美国再也不能充当世界宪兵。同时,西欧、日本实力不断增强。力图摆脱美国的控制,要求成为与美国平起平坐的伙伴。随着苏联的解体,共同敌人的消失,西方国家内部的矛盾日益增加,突出表现之一是美日经济摩擦的加剧。从1993年7月到1995年5月,美国同日本历届政府进行的贸易谈判,均以失败告终。可见,作为经济大国的日本,正在实现政治大国设想而竭尽全力,如今对美国说“不”的声音越来越大,态度越来越强硬。其次,美欧矛盾不断上升。冷战结束后,欧洲国家对美国的核保护伞依赖程度大为降低,谋求欧洲安全自主权的呼声日渐高涨。美欧双方在欧洲安全结构问题上、在波黑冲突问题上以及经贸方面,都存在着严重分歧。因此,以美日欧为支柱的西方体系,在世界多极化走向中将如何定位,还有待于发展。

2、俄罗斯力图重振大国地位。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基本上奉行向西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指望换取外援复兴经济。但是,西方经援口惠而实不至。1992年冬起,俄罗斯逐步调整了外交政策,由向西方“一边例”转为与亚洲一些国家扩大接触。1993年4月,俄明确提出要以维护俄罗斯大国地位和国家利益为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1994年以来,俄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如把原苏联地区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并把它奉为既定国策;在波黑战乱问题上、中东问题上以及伊科冲突中,俄罗斯都主动参与,意欲发挥大国作用。俄罗斯地跨欧亚大陆,是世界上领土最大的国家,具有丰富资源和科技潜力,战略核武器居世界领先地位,目前国内虽然还存在政治经济危机,但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舞台上,俄罗斯如何发展对世界格局的走向将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3、德国的统一十分引人注目。地处欧洲中心的德国统一后,国民生产总值接近于英法两国的总和,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位压群雄。统一后的德国自然不会安于“经济巨人、政治矮子”的地位,力图早日步入大国行列,预示着欧洲一个新的现实的力量中心正在形成,令世人所关注。

4、冷战时期,两极主要根据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不同,组成了以美苏为首的政治军事集团相互对抗、对世界事务主导权的争夺,取决于军事力量特别是核武器的强弱。两极格局终结后,国际上军事竞争已让位于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当今世界各国几乎都把发展经济放在国策的首位,国家安全的内涵也有了明显的改变,经济安全地位日渐提高,成为主导国家决策和国际政治走向的重要因素。从东亚地区看,由于80年代以来该地区政治相对稳定,经济高速发展,使其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上升。尤其是社会主义中国,改革开放16年来,取得了兴世瞩目的成就,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9%以上,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成绩斐然,中国的国际影响与日俱增。东亚地区迅速崛起和中国的强大,对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总之,当今世界正处在新一轮的大变动、大分化、大改组的进程中,两极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目前世界格局的总趋势是一超多强,向多极化发展。

标签:;  ;  ;  ;  ;  ;  ;  ;  ;  ;  ;  ;  

二战后50年的世界格局_两极格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