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就业指导渗透论文_李宁

试析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就业指导渗透论文_李宁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部)

摘要: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涉及大学语文、心理学等多门学科。为了更好地完成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大学语文应该挖掘就业指导课程涉及的口语交际、自荐材料等知识点,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就业指导

面对就业的严峻形势,为了增强大学生的就业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得到了高度重视。国办发〔2007〕26号指出: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就业指导课程涉及大学语文、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交叉领域,搞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不是一门课程能独立完成的,比如大学生必须掌握的人际交往技能、沟通技能、写作求职材料的技能等,需要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利用本学科具有“工具性”的特点共同培养,才能更好地完成.所以,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中涉及以下的就业指导知识点,帮助大学生准备就业,提供知识和技能的需要。

1.语交际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大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就业指导涉及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大学生的求职中显得很重要。许多企业单位人事部门的负责人都反映,现在的大学生与人交际、沟通的能力比较弱。所以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沟通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大学生口语交际进行训练,来达到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沟通能力的目的。

1.1分组讨论

分组讨论法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可以提高学生在今后工作中听和说的技巧。教师事先准备充足的一系列的讨论题,要求组内的每个成员都要轮流扮演发言人、记录员、评审员的角色,目的是训练学生在发言时,能在群体中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记录员能在众人七嘴八舌的声音中学会认真倾听,评审员在认真倾听时还要善于发现别人在讨论中表现出来的不。.通过分组讨论的多次训练,使学生逐步认识到沟通中倾听的重要性.倾听不仅是一种礼貌,是一种尊敬讲话者的表现,同时也会让对方产生会被重视和尊重的感觉,使双方之间的距离必然会拉近.让学生认识到说话只有清楚、礼貌、流利且与对方互动,才能让别人容易接受.训练多了,学生就会逐步养成良好的与人沟通的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自我介绍

在与人的交往中,自我介绍不可少,而在面试中短短一两分钟的自我介绍,是获得进一步面谈机会的关键.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受到“自我介绍”的训练,但一些大学生仍然不能做到很好的自我介绍.所以大学语文教师不能忽视看是简单的“自我介绍”,应该加大训练力度.比如预设不同的场景,场景预设为求职者向某单位的领导自我介绍,训练重点在于让学生能大方、自然上台完整地说话,其内容包括自己的姓名、简历、爱好等等.要求根据设置的情境,必须对听者有称呼;介绍自己的姓名时,要求加强听者的记忆;介绍自己的简历,要求语言简短;介绍自己的爱好,要求故事化;介绍有结束语.总之,要求学生在整个自我介绍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表情亲切自然、乐观自信、眼光平视,身体自然挺拔、大方得体,表达自然流畅,用词、语调、语速恰当,让听者产生好感,加深印象。

1.3演讲

演讲,是训练学生口才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学生竞聘技巧的一种方法。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演讲,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训练.一是利用竞选班干部的演讲;二是利用课前几分钟进行自由演讲;三是教学过程中的即兴演。.在演讲的训练中:首先,要鼓励学生大胆走上讲台亮相,这是训练演讲成功的第一步;其次,是纠正学生在演讲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语言(吐字、句子、音量、语速)和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眼神、姿势、手势、位置移动)严格要求。演讲后让学生总结,找出不足,采取纠正的措施。这样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演讲的基本常识,也让学生得到演讲的实际训练,并从中发现别人以及自己在演讲中存在的不足。为以后的面试、求职演讲作准备。也可以播放一些优秀的竞聘演讲的视频让学生观摩,并预设场景模拟竞聘演讲。

1.4辩论

辩论是彼此因观点不同,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说服对方,以便最后得到共同的认识.辩论能反映一个人的口语交际水平,它是人与人的知识竞赛、反应力竞赛、逻辑推理能力竞赛、口才竞赛,辩论有利于辩论者的能力提高,对听者也是一种推动.通过辩论,使大学生学会收集资料和信息,学会通力合作,学会以理服人,学会沉着应对,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应变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提高组织能力。这些都是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所需要的。举行辩论赛,可以在班级举行,可以在系里举行,有条件的在全校举行,有利于营造浓郁的辩论氛围,激励更多的学生努力去提高自己的辩论水平。

2.自荐材料

在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里,自荐材料是就业前的材料准备。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这是应用写作中的一个内容。从语文的角度,对大学生的自荐材料,一般只从怎样写的角度进行指导,但结合就业指导课程,不但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写,而且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写。首先,让学生宏观地了解常见的自荐种类,自荐材料的组成;其次,让学生自我评估,以便在求职信和简历表上体现自己的“求职意向”.求职意向是综合考虑个人气质、性格、兴趣、能力、专业以及家庭环境等因素,从而明确自己所要从事的职业方。.如何确定“求职意向”,涉及学生的很多因素,一旦确定错了,影响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也许会造成他们在事途中会走不必要的弯路。所以,为了让学生明确求职意向,必须帮助他们了解“气质与职业”、“性格与职业”、“兴趣与职业”、“能力与职业”的关系.不仅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气质、兴趣、能力,还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气质、性格特点进行自我教育,扬长避短,才能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总之,大学语文教学要利用本课程的“公共基础”的有利条件,挖掘就业指导的知识点,共同完成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论文作者:李宁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3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  ;  ;  ;  ;  ;  ;  ;  

试析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就业指导渗透论文_李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