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论文_于洪玉

物理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论文_于洪玉

于洪玉 山东省平度市第九中学 266700

摘 要:教师应当使学生看到、感到、触摸到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点,同时给予的启发、诱导填补空缺,引导学生在思考中掌握知识,在掌握知识中发展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过程,使学生主动地得到发展。本文以描述平抛运动的轨迹实验,动手制作静电计实验仪器和理解向心加速度三个问题加以探讨。

关键词:平抛运动的轨迹实验 动手制作静电计实验仪器 理解向心加速度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索活动。他主张,教师应当使学生看到、感到、触摸到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点。让学生清点,回顾自己的知识仓库,把能解决面临问题的知识都抛出来继续思考,教师同时给予的启发、诱导填补空缺,引导学生在思考中掌握知识,在掌握知识中发展能力。下面就教学中的几个方面探讨一下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过程,使学生主动地得到发展。

一、关于描述平抛运动的轨迹实验的思考

这几年中,我在教学中努力让全体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提高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程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样要重视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深入观察和对物理规律的亲身体验。学生经过了深入观察和亲身体验后,物理知识不仅容易领悟而且印象深刻。教学中能让学生动手做的实验一定要让学生去亲身体验。

例如新人教版第五章第三节《实验:研究平抛运动》一节,教材中关于描述平抛运动轨迹所提供的三个参考案例中,参考案例二完全可以由学生自主完成。我是安排学生在课前预习的时候以小组为单位把仪器自己动手完成,然后再在课堂上动手操作完成实验。由于本实验仪器均为日常生活用品,所以学生完成得很好,仪器做得也很精致。

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我和同学们发现了很多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大家以后在该实验中少走弯路,现和大家讨论如下:

问题主要是仪器的选择,教材的建议以及学生选择的是饮料瓶和饮料吸管。存在的问题一是饮料瓶用手一捏容易变形,实验中手用握瓶子时力的大小及变化会影响水压。二是饮料吸管的问题,饮料吸管不易保持水平。三是瓶盖的问题,由于饮料瓶的盖子是硬塑料的,所以在扎孔以后插上吸管极易接触不严密而导致漏水。

解决的办法,一是把饮料瓶换成打吊瓶用的玻璃瓶,瓶塞也换成橡皮塞。二是在吸管末端加一节细、硬的小管,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注意到了这一点,另外可以用胶带和一个硬直角把吸管固定住,使其末端在水平方向上。

这几年的教学尝试说明,让全体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既符合学生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也遵循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力也得到相应的发展。

二、自己动手制作实验仪器之静电计

材料:透明矿泉水瓶,金属丝,香烟内部金属锡箔纸,用于防震的白色泡沫。方法:把金属丝插在矿泉水瓶盖上并固定,上端制成圆形,下端制成小钩子,把锡箔纸剪成长细条形,挂在小钩子上,然后把盖子盖好。矿泉水瓶的作用一是支架的作用,二是防止空气流动的影响。使用过程:一是可以当做验电器用,二是可以观察静电感应现象。在头发上摩擦泡沫,靠近时会发现锡箔纸张开。

人教版3-1第一章第二节演示实验仪器的制作及操作。制作半个乒乓球大小的球形泡沫,用细线悬挂。拿一块比较平整的泡沫在头发上摩擦。先摩擦一下,放在离悬挂泡沫不到10cm的位置观察,会发现泡沫离开了原来的平衡位置(注意尽量减小空气流动的影响),让学生观察偏离的角度。然后再在头发上摩擦数下,放在与刚才距离相等的位置上,会发现偏离的角度明显增大,从而验证电荷量越大作用力越大。此时也可以改变距离观察偏角,从而验证距离越远作用力越小。实际上该实验也利用了静电感应,悬挂的泡沫近端被感应出了异种电荷,远端是同种电荷,所以表现出的吸引力,在分析的过程中已经体现出了距离近作用了大的思想。

在课堂实验时,学生提出,如果把悬挂的泡沫换成金属,静电感应会不会更明显一些。我打算换成锡箔纸试一下。

该实验空气的湿度也会有很大的影响。

三、关于向心加速度

向心加速度,质点作曲线运动时,指向瞬时曲率中心的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会使物体产生一个加速度。合外力提供向心力,向心力产生的加速度就是向心加速度。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垂直,方向时刻改变,不论加速度an的大小是否变化,an的方向是时刻改变的,所以圆周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可理解为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加速度在指向圆心方向上的分量。

向心加速度是描述速度方向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描述速度方向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角速度,描述角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角加速度,角加速度是对于变速圆周运动来说的。

对于匀速圆周运动来说,向心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其作用是改变速度的方向而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对于变速圆周运动来说,以上说法就不正确了。不能说向心加速度或单说切向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只能说合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论文作者:于洪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6月总第15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4

标签:;  ;  ;  ;  ;  ;  ;  ;  

物理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论文_于洪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