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尊严,从自身做起论文_李伟芬

师道尊严,从自身做起论文_李伟芬

李伟芬(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澥浦中学 浙江 宁波 315000)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6-001-01

情景一:在江都区实验小学门口,有家长拉横幅,横幅上写着“老师多次辱骂、殴打学生!天理难容!”。与此同时,该家长拉着黑白横幅,跪在地上,不断鸣冤。可是,事实真是这样吗?让我们还原事实的真相:在一节英语课上,这位拉横幅的家长的孩子又大喊大叫起来,影响班级的正常上课。英语老师忍无可忍,让这名学生到隔壁办公室里,不要影响其他同学。结果孩子拿起书包跑到办公室门口,用脚踹开门,把办公室弄的一片狼藉!随后通知家长,家长来到学校,就说是老师打孩子。

情景二:不久前,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第二小学校把戒尺请进课堂:班主任老师双手捧着一把戒尺,缓缓走进教室,全班学生见到戒尺后集体起立,自觉向这把戒尺行拱手礼。紧接着,戒尺“入座”讲台,班主任也向这把戒尺鞠躬行礼。

在如今的社会中,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去上级主管部门举报老师已经成了某些家长的法宝。老师们在教学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在这两件事情当中其实面临的都是同样的问题,那就是: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前者,家长不分青红皂白竭力声讨老师对他孩子的教育行为,甚至站在孩子这边不惜扭曲事实的真相。后者,面对学生犯错后应给与必要的惩罚的这种前提下,学校将戒尺请进教室也得到了家长的支持。

老师是教育者,如果教育者面对学生缺乏尊严,学生又怎么会服老师管教?这样的教育还怎样继续下去?!在这个金钱社会里,老师的地位越来越低,学生对于读书也越来越不重视,学校将戒尺请到学校这一举措关键不在于老师有用戒尺教训他们的权利了,而是想通过这个举措引起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关注。

对于将戒尺请进教室这个举措收到网络媒体的关注那是否就意味着老师能动不动就行使利用戒尺教育学生的权利来维护自己的师道尊严呢?棍棒下获得的尊严只是表面上学生对教师威严的一种屈服,并不是内心的臣服。所以,我认为将戒尺请进教室并不能起到真正意义下的师道尊严,作为教师,要知道师道尊严一部分是这个职业本身所赋予的,还有一部分则是教师个人的行为举止赋予的,是靠个人的努力所获得的,要依仗个人的道德品质、才学能力、人格魅力被学生、被家长、被社会认可从而获得尊重。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如:树立威信,规范自身的言行,对学生严格要求,做事有原则,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等。

师道尊严来之于教师的慎言慎行。教师要获得师道尊严,在学生面前就不能表现的过于随意,要谨言慎行。最近我在网络上看到一则小视频:拍摄视频的作者有事来到一所学校,偶遇了一位在那里当老师的同学正在往自己班级的教室走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能教室正在上自习,这位教师原本还冲着自己的同学笑得像个邻家大姐姐,一到教室门口立马就收起了自己的笑容。俨然一副严师的形象了!教师在言行上庄重认真是师德尊严的第一步。当然,我们并不是说,我们时时刻刻都要一脸的严肃,排除学习和纪律之外,我们对待他们就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微笑面对。

师道尊严来之于对待教学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身上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希望,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师道尊严中也包含着神圣感和使命感。我国最早的一部教育史书《礼记.学记》中写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对待教学要一丝不苟,严格要求学生。只有教师做到了对教学一丝不苟,学生才会重视学习,才能获得他们对教育的尊重,对教师的尊重。

师道尊严来之于对待学生公平公正。同样是一块田里种出来的菜的长势好坏也有不同,何况是人,而且是生活在不同的家庭中的学生呢?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因为某位学生成绩好就在任何问题上都偏心,就差别待遇。也就是说:教师要公正公平,对待学生要不偏不倚。《论语》中有一句教育名言,叫“有教无类”。意思是说:一切的受教育者地位都是平等的,没有尊卑贵贱之分。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无论是情商、智商还是言行习惯,都是不一样的。只有承认了这些差异就不会依照自己的标准,贸然地将学生分成好和坏、优和劣,然后区别对待。对待自以为好的学生每天春风无限,对待自己认为是顽劣不化的孩子每天脸上挂霜三尺。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的师德尊严同样来来之于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树叶,更没有一模一样的人。我们要承认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导致他们最后成为了学习成绩不相同,行为习惯也不相同的人。我们要看到学生的长处,善于寻找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知道,不管他的学习成绩如何,老师都始终是会关注他们的。学生走进学校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学习。学习做人,学习知识。在外人眼中可能更看重的就是他们的学习成绩。而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可能他做人勤快,能将教室打扫的干干净净;可能擅长跑步,每次运动会上都能为班级争得荣誉;可能活动组织能力,能将每次活动都组织的井井有条……只有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学生获得认可,才有助于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师只有做到不放弃不忽视每一位学生,学生才会把你看成值得他们信任的人,才会尊敬你。

师德尊严来之于老师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注。被人尊敬的老师不会单纯以考试论英雄、以分数论优劣。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会留意关注孩子们的身心的健康发展。很多人认为,教师只要把课上好,把知识传授好就行了。其实不然,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的人格风范,会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教师要经常检省自身之不足:言语是否妥当,行事是否严谨?在如今的社会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个人的品德与人格魅力的提升,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教师有了高超的素质,才能够在教育中不断彰显那些美好的品德,这样会使受教育者在感染和熏陶中不断进步,最终,实现教育的最高理想:人们的普遍素质得到极大提升,社会和国家高度和谐。

路漫漫其修远兮,活到老学到老。让我们放下戒尺,时时刻刻反省自身的行为让学生尊敬你,爱你。只有如此,“师道尊严”这个词才会得到真正体现。

论文作者:李伟芬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6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  ;  ;  ;  ;  ;  ;  ;  

师道尊严,从自身做起论文_李伟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