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导入艺术之我见论文_李翠燕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导入艺术之我见论文_李翠燕

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姜山镇中心中学 266603

教学是一门艺术,上好一堂课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开端。好的课堂导入犹如优美乐曲中的前奏,精彩戏曲中的序幕,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愉快地进入新课的学习。因此,教师一定要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教学的任务和内容,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精心设计,灵活运用。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能够抓住导入这一重要的课堂环节。

一、导入的基本要求

课堂教学的导入要保证内容的科学性,注意知识的准确无误,突出新知识的重点。要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心理发展水平,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在此前提下,课堂的导入要坚持以下基本要求:

1.导入要有启发性。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涨和智力振奋的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为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所以教师在上课伊始,就运用启发性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必能有效地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热烈探求。

2.导入要有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人们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当一个人对学习产生兴趣时,他(或她)就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且心情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巴班斯基认为:“一堂课之所以必须有趣味性,并非为了引起笑声或耗费精力,趣味性应该使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积极化。”充满情趣的导入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导入要有新颖性。赞可夫认为:“不管你花费多少力气给学生解释掌握知识的意义,如果教学工作安排得不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那么这些解释仍将落空。”现在的中学生,很容易吸收新事物和新信息。他们对新事物都有好奇感,并急切地想弄清楚。因此,新颖的富有时代性的信息,能更加引起学生们的兴趣。材料越新颖,越是大家关心的事,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参与的兴趣就越浓,效果也就会越好。

二、常用的导入方法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新课导入方式很多,但没有固定的模式,它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只要能迅速创造一种融洽的教学氛围,就都是好的导入方法。

1.开门见山法。就是直接告诉学生本节课学习的任务,明确学习的方法。这种方法比较适于全新的概念或理论课。例如:在讲《有关化学式计算》时,先给学生强调这部分十分重要,它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计算的核心,只有学好它才能学好化学。

2.复习导入法。化学中有些内容和后面知识有很强的连贯性,可在检查学生上节课所学知识的同时导入新课。这种导入方法既可以使学生对新知识不感到陌生,又可以降低新知识的难度,帮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恐惧,使学生在学习新内容时既有了思想准备,又有了知识基础,学习起来轻松自如。在讲《碱的通性》一节时,首先提问酸具有哪些通性?酸为什么具有通性?自然地过渡到碱的通性。以复习旧知识为桥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悬念导入法。化学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缺乏趣味性,学起来枯燥,教起来干瘪,对这些内容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悬念,通过一些典型的问题迅速激发学生思维,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弦,使其情绪高涨,从而步入求知兴奋状态,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如在讲《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时,引言可这样设计:在意大利那不勒斯有一个著名的屠狗洞,洞中有一个屠狗妖,人进入洞内安然无恙,狗却死亡。科学家波曼尔决定弄个究竟。一天,他打着火把牵着狗走入洞内。他发现火把的燃烧有点飘忽不定,不一会儿狗就晕倒了。可是当他蹲下看个究竟时,他自己马上也感到呼吸困难了。他抱起狗走出洞外,哈哈大笑:原来这屠狗妖就是……你能猜出屠狗妖是谁吗?通过悬念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暗示了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4.魔术导入法。用化学魔术引入新课,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把新课推向高潮。如在讲《常见的酸和碱》时,事先做好准备工作:先用白纸叠好一朵白花,然后把酚酞涂在花上。上课开头就可以给同学们变个小魔术,在白花上喷上一种神水能让白花变红花,在学生的期待中,把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喷在了花上,白花瞬间变为了红花。学生一片惊呼,兴趣很浓烈,都想尽快揭开这个奥秘,所以他们会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进入了新知识的探索。

5.故事导入法。学生普遍爱听故事,故事对学生有着特殊的吸引力。教师如果结合化学教学把讲课内容故事化,定能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在讲《燃烧和缓慢氧化》时,讲欧罗巴号战舰因为马吃的草料堆积缓慢氧化起火而沉船,也可以讲二战期间把白磷溶解在CS2里,再把溶液滴加在小白鼠身上,由于CS2的挥发,白磷自燃而烧毁敌人兵工厂的故事。故事导入法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6.谜语导入法。学生对猜谜语兴趣很浓,有些知识可以编成谜语,让学生通过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例如在学习《空气》一节时,教师请同学们来猜一个谜语: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咀嚼无滋味,无它活不久。说完这个谜语后,学生兴趣盎然,头脑中产生了问号,迫不及待要解开这个迷,从而促使了学生的求知热情

7.联系实际导入法。化学源于社会、源于生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素材来导入新课。通过化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不仅能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还有助于使学生养成在生活中的主动探究意识。

论文作者:李翠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6月总第24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1

标签:;  ;  ;  ;  ;  ;  ;  ;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导入艺术之我见论文_李翠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