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社会的三种生产力_现代社会论文

论现代社会的三种生产力_现代社会论文

论现代社会的三种生产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种论文,生产力论文,现代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本文在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社会的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和人才生产力三种生产力理论问题;论述了三种生产力的概念和各自的构成要素、基本特征以及运行与发展条件;阐明了研究三种生产力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人才生产力

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与经济学中,对生产力概念的规定,实际上是指“社会的物质生产力”①]。列宁曾说过:“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唯物主义者。他们用唯物主义观点观察世界和人类,看出自然界中一切现象都有物质原因作基础,同样,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由物质力量即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②]马克思列宁明确把生产力规定为是物质生产力。但是,现实的实际情况是:现代社会不仅存在着物质生产,而且存在着精神生产和人才生产这三种生产。因此,现代社会的生产力也就不仅存在着物质生产力,而且还存在着精神生产力和人才生产力。这三种生产力构成为现代社会的整体生产力。我们要在整体上全面认识和把握现代社会的生产力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就必须深入研究这三种生产力的性质、构成要素与基本特征及其运行与发展的条件。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物质生产力

物质生产力是指人类在同自然物质变换过程中把自然物改造成为人类需要的物质资料的能力。它是现代社会的第一种生产力。马克思讲的社会物质生产力,它既属于哲学范畴,又属于经济学范畴;既把它作为一种自然力,又把它作为一种社会力量,同社会的人的发展统一起来,揭示了物质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社会实践证明,马克思的论述是正确的。但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和生产力的变化发展,现代社会的物质生产力的概念有了新的变化与发展。现在,我们把物质生产力的概念理解为是指人类在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过程中,以保持生态平衡和良性循环为基础,最大限度而有效地改变自然物成为人类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的能力。它的构成因素,以往有二要素说(即生产力包括劳动者与劳动资料)和三要素说(即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未能包含现代社会的物质生产力的全部的丰富的内容。我们认为,现代社会的物质生产力主要是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工具、科学技术和劳动对象五个要素构成的。我们把劳动工具和科学技术作为现代社会的物质生产力的两个基本要素,是因为现代先进的高效的劳动工具和高新科学技术在物质生产力的构成中具有特别巨大的作用。从劳动工具来说,其革命性与发展的加速性是以往的劳动工具所不能比拟的。过去的机器工具主要是劳动者——人的手的延长,而现代的机器工具主要是劳动者——人的脑的延长。例如:智能电子计算机和其他智能机器等劳动工具,使现代社会的物质生产力不断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与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从现代高新科学技术来说,它作为物质生产力的重要要素,就是它不仅能提高劳动者的能力水平,而且使劳动资料和劳动工具发生突变性和飞跃性的发展与提高。所以,它构成为现代社会的物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要素。按照邓小平的最新论断,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社会的物质生产力构成的五个要素是有机的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它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

1.物质性特征。物质生产力具有物质性特征,这是因为它本质上是一种客观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存在的物质力量。它是社会一切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首先要进行物质生产和发展物质生产力,生产出足够的物质产品,解决人们的衣、食、住、行等问题,然后才能使人们从事文化科学艺术和其他的精神生活活动。所以,社会的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行精神生产和人才生产的基础,是社会一切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连续性特征。社会物质生产力是一个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动态过程,它的发展具有连续性(或称顺序性)特征。人们一生下来只能遇到和接受现存的物质生产力而不能选择它。因此,人们只能在现存的物质生产力的基础上进行不懈的努力创造,才能发展社会的物质生产力。所以,连续性特征是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反映。而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又呈现出阶段性,它从古至今已经过三个发展阶段,即原始时代,手工工具时代和机器时代的物质生产力。现在,它已开始进入信息时代,必将发展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3.革命性特征。现代社会的物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社会不断发生深刻的革命变革。人们经常说的革命解放生产力,当然是正确的。但必须同时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本身的发展也是深刻的革命性变革,因为发展物质生产力不仅要冲破旧的思想束缚,解放思想,创造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更高效率的科学管理方法;而且要改变劳动者自身的本性,即改变其思想观念,知识与智能结构和行为习惯等等,这些都是物质生产力自身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它必然影响着社会的革命变革,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4.加速性特征。现代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呈现出加速性特征,这是因为:(1)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新的高质量的科技不断涌现。就以日新月异的电脑来看,从1946年世界第一台电脑研制成功,它的运算速度是每秒五千次。1956年研制成的第二代电脑,运算速度每秒三百万次。60年代研制的第三代电脑,运算速度每秒千万次。70年代研制的第四代电脑,其运算速度为每秒千亿次。现在正在研制的功能更强运算速度更快的第五代电脑,它具有接近人脑的功能,用它制成的机器人能做各种工作。不仅如此,比电脑运算速度快一千倍,传播速度是电子三百倍,信息储存量大,抗干扰强的“光脑”也即将问世,下一世纪将是“光脑”时代。(2)劳动者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迅速提高,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创造发明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使物质生产力加速飞跃发展。

现代社会的物质生产力的上述构成要素和基本特征,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说明了物质生产力的本质与作用,它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根本动力。但是,要使它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还必须具备几个运行与发展条件:

1.变革生产关系。物质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个基本的矛盾,是物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动力。马克思说过:“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③]因此,要使物质生产力继续不断地得到发展,就必须变革生产关系,使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和劳动者的利益得到合理的满足,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促进物质生产力的发展。

2.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实质是解放和发展物质生产力。改革既要变革生产关系,又要变革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这里既有意识形态的革命变革,又有各种规章制度的改革。开放不仅是对外开放,而且要对内开放。对外开放要有效地引进资金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方法,以利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对内开放,要打破地方主义,使各地区互相学习、互相协作、互相支援、互相促进、加速发展。

3.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科学技术有助于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与提高。当代新兴科学技术主要有微电子科学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空间科学和航天技术;光电子科学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科学与新材料技术等等。此外,还有传统产业基础上应用的新工艺和新技术。这些都是促进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所需要采用的。

4.合理的劳动分工、协作和配置物质生产力资源。马克思曾经把劳动生产分工分为三种:即工业与农业;重工业与轻工业以及企业内部的分工。随着现代社会生产的发展,劳动生产分工越来越多和越来越细,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生产部门并构成为统一整体。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分工,分工又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协作是各部门、各企业为了完成同一产品的各个部分或统一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分工联系与协作关系。分工是协作的基础,协作是分工发展的必要条件。分工协作可以节约人力、物力、资金和时间,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推动物质生产力的发展。而合理配置物质生产力资源,不仅可以节约而且能够创造新的更大的物质生产力,促进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

5.提高劳动者的现代文化科学技术水平。掌握现代文化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者是物质生产力最重要的因素。因此,要发展物质生产力,就必须不断地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其主要内容包括:(1)一般文化科学知识和智能素质;(2)专业知识和专业性智能素质;(3)综合知识和综合能力;(4)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5)科学的思想方法与学习方法;(6)实际的操作技能等等,是促进物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精神生产力

精神生产力是指精神生产者生产出社会的政治、法律、哲学、科学、文学、艺术、道德和宗教的观念、意识、思想理论等精神产品的能力。它是知识形态和观念形态上的生产力,是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精神力量。它是与物质生产力紧密联系而相对独立存在着的生产力,是现代社会的第二种生产力。过去,哲学和经济学理论界对精神生产和精神生产力的研究是很不够的,因而人们只强调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而忽视了精神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这是值得引起关注的。马克思在谈到社会的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变革时指出:“只有在物质的(因而还有精神的)生产力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时才有可能。”④]实际上,现代社会的变革与发展,物质领域中的问题,主要依靠发展物质生产力去解决;精神领域中的问题则主要依靠发展精神生产力去解决;二者虽有密切联系,但不能互相代替。所以,人们在强调发展物质生产力的同时必须强调发展精神生产力,才可能更有效地促进现代社会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进步。为此,要正确理解和把握现代社会的精神生产力,使它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对它的构成要素,基本特征和运行与发展条件作进一步地具体分析。这里先讲它的构成要素:

1.精神生产者。精神生产者是构成精神生产力的最重要的要素。马克思说过:“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⑤]。这种生产者就是精神生产者,他们是受自己所处的社会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与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制约的。这种制约必然影响着他们的观念、意识和思想理论的生产。同时,作为精神生产者的人们,他们必须是善于学习和掌握现代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具有高度发展的智慧和高尚的思想品德修养和从事精神生产的专门知识与技能的生产者。只有这样的生产者才能成为现代社会的精神生产力的最重要的要素。

2.精神生产资料。精神生产资料是构成精神生产力的重要要素。它主要包括:(1)精神生产力中的物质设备和条件。例如:科学实验设备、仪器、图书馆、博物馆、印刷设备、通讯设备、广播电视系统和其他文化设施等。(2)思想性的资料。它包括历史性与现实性资料。在历史性资料中,有各种文化典籍的思想理论资料,它具有较高的水平。在现实性的资料中,有来自生产实践,科学实验、文艺实践和生活实践等各个领域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和级别的精神生产资料。例如:社会生产调查资料和数据,科学实验资料和数据,社会生活调查资料和数据,社会思想动态和民意测验资料和数据以及文艺工作者积累的生活素材等,这些现实性的精神生产资料是非常丰富的。(3)工具性的资料。这是指精神生产中起着工具性作用的资料。如语言、词汇、概念系统和各种符号系统等都是属于工具性资料。它是观念、意识、思想理论和科学、艺术进行加工和创造的思维工具。

3、精神生产对象。这是指精神生产所反映和再现的客观对象。主要分为三类:(1)精神生产所反映和再现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2)精神生产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及其规律;(3)由精神生产资料中的思想性资料转化而来的精神生产对象。它是前人和别人制造的精神产品。例如:在经济学研究中,以马克思的《资本论》为研究对象;在哲学研究中,以《周易》为研究对象;在文学研究中,以《红楼梦》为研究对象等等,就是属于这类精神生产对象。

现代社会精神生产力的三个构成要素是互相联系的统一整体,它是一种具有特殊本质与作用的社会生产力。其基本特征是什么呢?

1.意识性与相对独立性特征。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是人脑的机能的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是属于精神现象。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来源于物质。恩格斯说过:“我们自己所属的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唯一现实的;而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论它看起来多么超越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⑥]。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证明,这些论断是正确的。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说明,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其特殊本质是意识的,因而它具有意识性和相对独立性的特征,并能对客观世界起积极的反作用。

2.反映性与能动性特征。精神生产是以反映和再现客观世界来实现的。这种反映和再现客观世界是一个能动的发展过程,它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能动地认识、改造与创造世界。列宁说:“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⑦]。由于人们对客观事物与现象的反映具有不同的广度、深度、强度与力度,因而创造出来的精神产品也就有不同的水平与质量。所以,反映性与能动性是一种能动的力量,是精神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特征。

3.发展性与先导性特征。精神生产者既要继承历史上和现实的精神生产力,又要不断地发展它。事实上,精神生产力是在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着的,特别是现代社会的精神生产力比以往任何时候发展都要快得多。其主要表现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中,新观念、新思想、新理论不断涌现,具有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整体的全面的发展性。尤其是一些全面深入反映客观事物运动、变化、发展规律的先进的观念和思想理论,引导人们去开拓新的认识领域,建立新的科学体系,用以进一步去认识与改造自然和社会来满足人类的需要,具有先导性的作用。

4.个体性与集体性特征。精神生产者依靠个人的主观努力和能力创造出具有鲜明个性的高质量高水平的精神产品。这是精神生产力发挥能动作用的一个根本特征。例如:我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都主要是个体性的高质量高水平的精神产品。此外,也有集体性的,例如:我国春秋战国时的《吕氏春秋》,东汉时的《白虎通义》和宋代的《资治通鉴》等都是集体性的高质量高水平的精神产品。现代社会的精神生产力的发展,把个体性与集体性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现在要创立新思想、新理论和新学说,既要靠个人的主观努力和能力,又要有集体的分工与协作,才能生产出现代高质量高水平的精神产品,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以上说明,精神生产力对社会发展具有特殊的性质与作用。因此,要使它更好地推动社会发展,还必须具备如下的运行与发展条件:

1.良好的社会思想政治环境。这是指社会不断进行改革,思想政治风气和社会秩序良好;精神生产者具有高度的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社会对精神产品能最大限度的容纳等等。这些是良好的社会思想政治环境的主要表现。其中,社会改革是最重要的,因为它能打破许多束缚人们头脑的旧思想观念,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发展个性,心理平衡,精神愉快,并发出生产精神产品的欲望和激情去生产出更多的更好的高质量的精神产品。所以,良好的社会思想政治环境是精神生产力正常运行与发展的重要条件。

2.社会物质生产力发展能够为精神生产力的运行与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精神生产力的运行与发展需要相应的物质条件,如现代化的实验设施,图书情报系统和通讯设备等,这些都是由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所提供的。物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愈高,它就能够为精神生产力的运行与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3.提高民族意识与思想道德水平。由于精神生产力本质上是知识形态和观念形态上的生产力,所以它的发展同民族意识与思想道德水平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民族意识与民族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对精神生产力的运行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一个民族的意识高尚,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为的意识很强,并有高度的思想道德水平,人们就能在精神生产中积极努力进取、创造,不断提高精神生产力水平,生产出更多的高质量的精神产品来满足本国本民族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并对世界作出自己的贡献。否则,一个民族缺乏强烈的民族意识与高尚的思想道德,甚至失去民族自尊心,在精神生产中抄袭、剽窃别人的东西,失去人格与国格,这样就必然给社会的精神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所以,我们应当提高民族意识与思想道德水平,克服精神生产发展中的消极因素,发扬其积极因素,以利精神生产力的发展与提高。

4.正确认识与处理精神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矛盾。精神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矛盾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其包含的矛盾主要有精神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关系的矛盾;精神生产力自身构成因素之间的矛盾,即精神生产者与精神生产资料和精神生产对象之间的矛盾;精神生产者与精神产品占有之间的矛盾等等。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矛盾,才能促进精神生产力的良性运行与加速发展。

三、人才生产力

人才生产力是人才生产者运用人才生产资料以人为生产对象生产出人才产品的能力。它是以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和前提的现代社会的第三种生产力。它对现代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构成要素说明如下:

1.人才生产者。这种生产者包括家庭中生育孩子的父母,学校的教师(包括专职与兼职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国家与社会教育机关的工作人员以及卫生、医疗、保健人员等。其中,学校教师是人才生产的主体。因为他们是经过专门培养出来的人才生产者,其知识、智能、思想道德和身心素质等各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是优秀的人才生产者,是构成人才生产力的最重要的因素。

2.人才生产资料。这是指在人才生产过程中影响和改变人才生产对象的一切资料和手段。主要包括:(1)物质性的人才生产资料,如教学楼(教室)、教学实验楼(教学实验室)、图书馆和阅览室,体育场等;(2)知识、思想性的人才生产资料;如根据各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与交叉科学知识体系编写出来的教材、教学参考书和课外读物等。这些人才生产资料具有知识性、智慧性、科学性、思想性与实践性,是属于综合加工而成的有较高质量的人才生产资料。此外,还有教育教学使用的各种语言系统和符号系统等,也是人才生产的重要资料。

3.人才生产对象。人才生产的对象是人(作为受教育者的人)。他既是客体,又是主体;作为客体他具有对象性与受制约性;作为主体他具有主动性、能动性与创造性等特征。由于人才生产的对象是有思想意识、有情感意志、有性格与个性的活生生的发展着的人。所以,人才生产对象具有特殊的复杂性,具有不同于物质生产对象与精神生产对象的特殊的本质。由于构成人才生产力中的人才生产者和人才生产对象两个要素都是人,所以,人才生产力是比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具有更强大的能量与生命力的一种生产力。其基本特征是:

1.物质性与精神性统一特征。人才生产的物质性与精神性的统一,是由其自身的特殊性所规定的。因为人才生产的对象是人,其目的是使人成才,即成为有现代文化科学技术知识与智能,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有创造才能和身心健康的人才。他既是自然的实体,又是社会的实体,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

2.智慧性与思想高尚性统一特征。人才生产力是以文化科学技术知识为基础的,知识具有很高的智慧性,它能不断使人聪明智慧起来。所以,人才生产力具有智慧性特征。由于人才生产力既是物质性的又是观念形态性的生产力,它要以一定的思想道德去培养人,使其产生新的观念、意识、思想理论等,成为思想道德高尚的人才。所以,人才生产力具有思想道德高尚性特征。并且这二者是统一的。

3.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特征。人才生产力具有主观能动性特征,是由其自身的特殊性质所决定的。在人才生产力中,不仅人才生产者有主观能动性,而且人才生产对象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在人才生产过程中,生产者与生产对象是互相影响的,他们不仅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且发挥高度的创造性,共同努力生产出高质量的优秀人才产品,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4.现实性与超前性特征。人才生产力既是现实性的又是超前性的,这是因为人才生产对象主要是年轻一代人,他们是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希望与未来,教育造就他们成才,既要立足现实的需要,又要预计未来长远的需要,这就规定了人才生产力具有现实性与超前性的特点,它反映了人才生产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对现代社会进行人才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指引着人才生产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向前迈进。

现代社会的人才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和基本特征表明,它是现代社会的强大的发展动力。但要使这个动力更好地推动社会前进,还必须具有良性的运行与发展条件。

1.提高计划优生能力。首先是要提高做父母的知识、智能、思想品德和身心素质,以确保新生一代有较好的遗传素质和教育影响。同时,计划优生能力的提高,还需要良好的卫生、医疗、保健条件。在妇女妊娠期间,要注意卫生,合理的营养与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正确的胎教。在孩子出生后的抚育期间,要科学地抚养和进行良好的教育影响,使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起来。

2.不断改善人才生产者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条件。作为人才生产者的教师,是人才生产力的主体。不断改善他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条件,使他们能专心致志地学习掌握和提高现代文化科学技术知识水平,提高思想道德境界和教育教学工作能力,才能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人才来。现在,我国教师生产人才的能力与水平是不高的,其主要原因是以往受的教育知识面窄,专而不博,思维不够活跃,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不强,这些都是影响教师生产人才的能力的提高的,应尽快采取有力措施来加以解决。

3.合理配置、优化组合与使用人才生产力资源。人才生产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组合,可以更好地调动人才生产者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专长,从而产生出更大的人才生产力。如果人才生产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积压浪费人才生产力资源,就必然阻碍人才生产力的发展与提高。目前,在我国的不少学校中,教师的配置、组合和使用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影响着学校人才生产力的发展,亟待改进。

4.不断发展与完善人才市场。人才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断发展与完善人才市场,使各种人才特别是学校的人才生产者,能通过市场流通,实行平等竞争,以便更好地发挥其生产人才的专长与能力。同时,社会的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中的生产者,也有大批的优秀高级专家,可以通过人才市场到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去担任兼职教师,以发挥其生产人才的能力,这不仅有利学校开设各种新的专业课程,为社会生产各种优秀人才,以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而且有利于促进人才生产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的物质、精神和人才三种生产力,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的统一整体。其中,物质生产力是基础,精神生产力是先导,人才生产力是主体,它们构成为现代社会的整体生产力,推动社会的整体的全面发展。以往人们只重视物质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忽视精神生产力和人才生产力对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这是应当重新全面认识的。所以,研究现代社会的三种生产力,对于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扩大和加深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认识,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注释:

①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2—83页。

②《列宁选集》第1卷,第8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505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0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3页。

⑦《列宁全集》第38卷,第228页。

标签:;  ;  ;  ;  ;  

论现代社会的三种生产力_现代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