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患者的心理痛苦调查评估的探索论文_黄丽娟 熊艳 伍桂容

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肿瘤科 635000

【摘要】目的:通过对癌痛患者的心理痛苦评估,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改善癌痛患者的情绪及心理状态,增强疼痛治疗的效果,提升生存质量。方法:通过心理痛苦温度计、心理痛苦问题量表、心晴指数问卷对105例癌痛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探讨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结果:61例轻度疼痛,32例中度疼痛,12例重度疼痛,其中中度及以上心理痛苦患者65例,占比61.9%。结论:通过对癌痛患者个体化心理档案的了解,针对性实施个性化心理干预措施,重视止痛治疗的效果,积极有效控制疼痛,创造轻松愉快的治疗环境,消除患者心理痛苦,从而提升癌痛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癌痛;心理痛苦;心理干预;生存质量

[Abstract]objective:to cancer patients psychological pain assessment, take effect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measures, improve mood and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the patients with cancer pain, enhance the treatment effect,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Methods: the psychological distress thermometer, psychological pain problem scale, XQ Index questionnaire 105 cancer patients were investigated,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measures. Results:61 cases of mild pain, 32 cases of moderate pain, 12 cases of severe pain, of which 65 cases of moderate and above psychological pain, accounting for 61.9%.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psychological profile of cancer patients individual understanding, targeted implementation of individualiz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measures, pay attention to the effect of analgesic therapy, effective pain control, to create a pleasant environment to eliminate the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patients with pain, so a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cancer pain.

[Keywords]cancer pain; psychological distress;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quality of life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我院治疗的105例晚期癌痛患者。纳入条件:经病理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1],采用 2007年由唐丽丽等汉化,简单、实用,广泛推广的心理痛苦温度计(distress thermometer,DT)和心理痛苦问题量表(PL)、华西心晴指数问卷(HEI)工具进行心理痛苦筛查评估。DT评估心理痛苦4~10 分、HEI问卷9~17以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 4~10 分,能配合完成问卷且知情同意。 105例癌痛患者中,男性71例,女性 34例,平均年龄 42.36岁。肺癌 35例,乳腺癌 11例,胃癌 15例,肝癌 7例,胆囊和胰腺癌 8例,大肠癌 1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 11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2例,初中 27例,高中/中专 39例,大专及以上 27例。疼痛持续时间 4~33d;疼痛特点:间歇痛 19例,持续性痛伴一过性加剧13例,慢性持续性痛 73例。

1.2 研究方法

1.2.1对癌痛患者的心理痛苦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distress thermometer,DT),从 0~10共11个尺度 (0无痛苦;10极度痛苦) ,指导患者在最近1周所经历的平均心理痛苦水平的数字 ;华西心晴指数问卷(HEI)月评版/周评版,指导患者独立填写近期一个月/一周内心理健康状况的问卷,心理健康问题程度9~12分为轻度,13~16分为中度,17分及以上为重度;心理痛苦问题量表(PL)包括社会实践问题、家庭问题、情绪问题、精神/宗教信仰、担忧和躯体症状等五大方面,共38个项目,由患者填写最近一周是否遇到相关问题。

1.2.2 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疼痛采用 VAS 进行评估,该法分为 0~10 共 11 个等级,0 分表示不痛,10 分是患者想象中最剧烈的疼痛, 数字越大代表疼痛程度越高。

1.2.3 对 DT评分≥4 、HEI≥13分,VAS 评分≥4 分的患者,由医护一体化的心理关怀小组成员5名(副主任医师 1 名、副主任护师 2 名、主管护师 2名)针对心理痛苦问题量表(PL)中的具体问题,提高护理级别,心理疏导,结合临床情况决定是否请心身疾病康复科会诊,给予专业性的心理干预。

2 结果

本组105例癌痛患者,共发放问卷315份,有效问卷297份,有效率94.3%。VAS 评分 1~3分 (轻度疼痛)的61例患者,其中DT评分在4分以上且HEI指数高于13分的有37例,占60.7%;VAS 评分 4~6 分 (中度疼痛)32例患者,其中其中DT评分在4分以上且HEI指数高于13分的有18例,占56.3%;VAS 评分 7~10分 (重度疼痛)12例患者,其中DT评分在4分以上且HEI指数高于13分的有10例,占83.3%。

37例轻度疼痛且中度以上心理痛苦的患者,经针对性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DT评分及HEI指数下降有21例,占56.8%;18例中度疼痛且中度以上心理痛苦的患者,经规范止痛治疗和相应心理干预,DT评分及HEI指数下降有11例,占61.1%;12例重度疼痛的患者,经规范止痛治疗和相应心理干预,DT评分及HEI指数下降有9例,占75%。 规范止痛治疗和相应心理干预前后情况见表1。

3讨论

3.1 建立个体化心理档案

心理档案应注明患者的姓名、年龄、职业、性别、民族、文化程度、宗教信仰[3]等基本情况。

心理档案应具备患者的病情诊断、治疗方案、疼痛动态全面量化评估、止痛药物治疗效果。

心理档案应包括心理痛苦温度计评分、心理痛苦问题量表、心晴指数问卷,为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3.2 实施个性化心理干预措施

针对患者不同社会背景、职业、学历、社会地位、年龄性别、性格特征给予个性化心理干预措施。

通过对患者心理档案的了解,根据患者的心理问题,核实自评问卷,确定所评数据准确[7],由医护一体化的心理关怀小组对潜在自伤、自杀风险的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疏导,提供积极全面的心理危机干预,使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 状态,结合临床情况决定是否请心身疾病康复科会诊,提供专业心理合作干预。

3.3 重视止痛治疗的效果

部分患者对止痛药物缺乏正确的认知,担心止痛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成瘾性, 导致不规范用药、隐瞒疼痛程度、降低生活质量,从而使医护人员不能正确判断疼痛控制效果,无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缓解患者痛苦。

医护人员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详细介绍与疼痛有关的疾病信息, 讲解止痛药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提供个体化疼痛护理知识。 Friedman 等[ 4 ]报道,止痛药物发生 “精神依赖性 ”的比率仅为 0.029%~0.033%,以此数据向患者充分说明止痛药的成瘾几率极低, 消除患者对止痛药物误解,鼓励癌痛患者向医护人员表达自己的疼痛感受,与病友分享止痛效果,争取患者积极配合,提高服药依从性及用药规范性[5],达到良好的止痛治疗效果。

3.4 创造轻松愉快的治疗环境

3.4.1 建立医患之间的充分信任 首先医护人员应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心理学知识 ,举止稳重,谈吐适中,护士对待患者不仅要热情耐心、自信果断、技术熟练[6],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善于观察和评估患者的心理反应及需求,学会分析患者心理的技能,并通过和蔼的态度、发自内心的语言、行为等有意识地想患者的感受和认知,使患者得到安慰,改变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减轻其痛苦。其次,介绍一些有显著疗效的病友让新患者朋友认识,通过他们的现身说法来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谐的气氛中缓解情绪紧张、肌肉紧张和疼痛感觉,以减轻患者的心里负担。这种运用有目的的思想活动设想可以提高患者的痛阈[5],以缓解患者的疼痛,鼓励患者尽量自理生活,淡化患者角色,增强拼搏意志,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赢得患者的充分信任,有意识地引导患者对治疗效果认可及肯定,以增强患者的安全感。使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的人生价值。

3.4.2与患者家属建立和谐的关系 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加强沟通,密切合作。患者容易受到家属或亲人的情绪影响。家属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性格行为、生活习惯最为了解,对患者的关心和照顾在某种程度上是他人所不能代替的[2-4]。鼓励家属经常探访或陪护,安抚病人情绪,解决病人后顾之忧,一旦发现患者存在不良心理状态或行为,及时向医护人员反映,以便得到积极干预[5];同时建立肿瘤科医护患QQ、微信交流群,随时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需求,并给予帮助。

3.4.3 建立病友之家 为患者之间交流设立一个独立的空间,大力支持治疗效果较好的患者与病友分享经验和心得,互相鼓励,增进情谊;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特长,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使他们转移注意力,改善不良情绪,并从中得到乐趣,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疾病,重燃生活的希望[6]。

癌痛患者的心理痛苦都应被识别、监测、记录、并迅速治疗;是一项整体护理工作和持续质量改进的项目。DT评分≥4分、HEI指数≥13分的心理痛苦患者必须进行持续的动态评估以便提供全面的综合治疗。

参考文献

[1]罗幗英.癌痛患者止痛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 J ].护理学报,2010,17(5):29-30

[2]李立娟,卢宏柱.癌症患者心理干预的研究现状[ J ].护理学报,2006,13(8):23-25.

[3]洪乔军,顾康生.近期化疗对晚期肿瘤患者心理痛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2,16(09):1285-1287.

[4]Friedman D P. Perspectives on the Medical Use of Drugs ofAbuse[ J ]. J Pain Symptom Manage,1990,5(1 suppl):S2-S5.

[5]陈静,马蓉.医护人员疼痛知识的调查研究及改进[J].华西医学,2004,19( 14) : 13-15.

[6]黄哲宙,郑莹,彭鹏.等.上海市肿瘤患者疼痛及治疗情况:2007 年调查结果[ J ].肿瘤,2009,29(10):992-996.

论文作者:黄丽娟 熊艳 伍桂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6

标签:;  ;  ;  ;  ;  ;  ;  ;  

癌痛患者的心理痛苦调查评估的探索论文_黄丽娟 熊艳 伍桂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