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周易#183;渐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周易论文,渐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82(2006)04—0061—06
渐卦之渐,一般解为进,《序卦传》曰:“渐者,进也。”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渐,进也。”[1] 高亨先生在解渐卦初六爻时,更引《说文》“,进也”为据,以为渐卦之“渐”乃是借字,本字为“”,故有“进”之义。(第379页)[2] 但是渐卦的进之义与渐卦卦象是何关系呢?换句话说,渐卦为何取名为渐?对于这个问题,就我所见,还未有易学家作出过满意的回答。陆德明《经典释文》虽曰:“渐,以之前为义即阶渐之道。”[3] 然也未有更具体的分析。经过一番考索研究,我认为“渐者进也”只是渐卦卦象的引伸之义,而并非渐卦卦象的基本义,渐卦的基本义乃是指“渐次而上的斜坡或山坡”。这一新的解释,不仅是符合渐卦卦象的,也是与渐卦的卦爻辞相符的。
查《说文》释“陗”,段玉裁注曰:“陡直曰陗;陂陀曰渐。”[4] 由此看来,渐是与陗相对的一个概念。陗为陡直,渐则指斜坡或山坡。
渐为斜坡或山坡,这与渐卦的卦象是完全吻合的。渐卦之下卦为艮为山,山往往是有坡度的,所以艮山之象也可用以代指山坡或斜坡。渐卦之上卦为巽,巽为阶,为台,为台阶,也是有坡度的。故渐卦之上卦、下卦皆为坡渐,故取名为渐。以坡为渐者,盖取坡乃为渐次而进的引伸义,故陆德明以渐为“阶渐”亦近是。
先儒似未见有以巽为台、为阶者,此恐乃先儒之失察,非为巽无台、无阶之象。《说卦》曰:“艮为山。”山下大上小,艮卦()之所以有“山”之象,正是因为其下之二阴爻向两边分开或延伸,形成下大上小之形。《说卦》还云:“离为大腹。”很显然,离卦()之所以有“大腹”之象,亦是因为离卦中间一阴爻向两边分开,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形状,正与大腹之人中间突出的形象相符,故“离为大腹”之象。我们依此来解巽卦(),则也能得到巽为台、为阶的卦象。巽卦初爻一阴解为向两边旁分,上两阳爻像一加厚的平台,正是下大上小之平台也。下面向两边旁分的是阶梯,上面二阳是平台,故巽卦正有台、有阶之象。《周易》古经以巽为台、为阶者,不止此处一例,升卦九三爻辞“升虚邑”,升即登,虚即土丘,此句之意为登上高丘之邑,其即以巽为台、为阶。所以,渐卦上下卦皆有坡渐之象是没有疑问的。
渐卦的坡渐之义不仅是符合渐卦卦象的,而且与渐卦的所有卦爻辞亦是相符的。
渐卦的卦辞有些难解,我们把它放在后面来解决。这里先从解释渐卦的爻辞开始。
初六,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
“渐”,此处之“渐”乃为动词,显然不能解为作名词的坡渐之义,而应当解为渐卦卦象的引伸义“渐进”。
“干”,陆德明《经典释文》注“于干”曰:“郑云:干,水傍,故停水处。陆云:水畔称干。毛传诗云涯也,又云涧也。荀、王肃云:山间涧水也。翟云:涯也。”[3] 故“干”指水边或指涧水。“干”,帛本作“渊”[5],楚竹书本作“涧”[6]。其义相近。
“小子”,高亨先生解为与“大人”相对的“小孩”(第380页)[2],甚确。王弼《周易注》将“小子”解为与“君子”相对的“小人”[7],这是一味囿于义理的解释,未掌握此卦的真义;唐明邦先生主编《周易评注》解为“新婚丈夫”(第140页)[8],亦是不确的。金春峰先生解为“小伙子”或“年青人”(第4页)[9],但这种理解亦无法合理解释“干”与“小子”之间取象的内在联系。实际上,金先生对此也未做出任何解释,这是舍象观辞必然导致的弊端。
“有言”,即有言语,此处为告诫。高亨先生以为:“言当作,诃谴也。”(第380页)[2] 其解需卦九二爻“小有言”对此“言”字有详解。他说:“言疑当作咅。……咅作,形近而伪。”并引《说文》曰:“咅,直言曰言,论难曰语,……,语相诃歫也。”(第207页)[2] “有言”,帛书作“有吉”[5]。《易经》通篇无“有吉”的表达形式,故帛书“有吉”当是“有言”之误。金春峰先生解“有言”为“有话捎来”,整个初六爻辞解为:在远方出征的小子处境虽然艰险,但有话捎来,无咎。(第4—5页)[9] 金先生虽也指出,此是由“鸿渐于干”起兴联想而得的结果,但如前述,金先生并未解释由“鸿渐于干”起兴如何联想起后面的结果,故金先生对“有言”的理解恐怕也是不对的。
“无咎”,没有过错。竹书作“不冬”[6],亦即“不终”,可释为“没有结果”。此处今本“无咎”,竹书作“不冬”,当属版本的不同。
渐卦初爻位于山坡的最底部,其实艮也可理解为堤坡。《说卦》曰:“山泽通气。”按照渐卦作者的想象,山的底部或堤下当有湖泽或溪水。这种卦爻内并未显现出来的取象,我们姑且称之为象外之象,这种象外之象的取象方法,并不完全同于汉儒的旁通取象等方法,它似乎是一种前人未曾使用过的新的取象方法,这种取象方法在《周易》古经中并非只此一例。由于此一问题并非本文讨论的主题,故此处不拟作进一步的展开。
当“鸿渐于干”之时,人们就很自然地由“干”(水边)联想到小孩在水边玩耍很危险,因为这是日常生活中常常碰到的事。所以是很容易引起的联想。
依今本和帛本之意,此爻是说:(当人们看到)鸿雁停息于水边(的时候),(就很自然地想到了)小孩(在水边玩耍会有)危险。(如果经常以此事)告诫小孩,就不会有过错。
依竹本之意,则此爻是说:(当人们看到)鸿雁停息于水边(的时候),(就很自然地想到了)小孩(在水边玩耍会有)危险。(即使常常)告诫小孩(不要在水边玩耍),(也)不会有结果,(因为小孩贪玩,听不进大人的话)。
此爻今、帛、竹本的主要差别在于,今、帛本的“无咎”,竹本作“不冬”。其实,“无咎”与“不冬”的差别也是很细微的。“无咎”只是说做了该做的事,主观上无过失而已,客观上并不一定有好的结果。如乾卦九三爻“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不是说君子白天勤勉,晚上又戒惧反省若有危厉,就不会有灾咎,因为现实的经验告诉我们,即使这样做了以后,灾咎也并不是就能绝对得到避免的,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只是说,若这样做,就是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主观上没有什么过失。具体到此爻,其“无咎”之意,就是告诫小孩不要在水边玩耍,这样做主观上就没有了过失,但客观上小孩因为贪玩并不一定能听得进大人之言(当然也包括有的或有时能听从大人之言)。而竹本的“不冬”,则是说“没有结果”,其意是断定小孩听不进大人之言,竹本稍嫌武断。
六二,鸿渐于磐,饮食衎衎,吉。
“磐”,帛书作“坂”,竹书作“”[6]。向来解此爻,皆以“磐”为本字。其实,此爻当从帛本作“坂”或从竹本作“”。“坂”“”即“阪”字。《说文》:“阪,坡者曰阪,一曰泽障也,一曰山胁也。”[4] 此处解为“泽障”,即堤坡。我初解此爻时,不明此处何以言“磐”,甚是疑惑,及查帛本和竹本,方悟今本此处“磐”字并非本字。或当为刘向校书时,误以“磐”字为本字。可见,今本并非是没有缺陷的本子。
“衎衎”,《说文》:“衎,喜貌。”[4] 《尔雅·释诂》:“衎,乐也。”[10]
此爻是说:(当人们看到)鸿雁进到堤坡时,因坡上种满了郁郁葱葱的庄稼,联想到今年将会有好的收成,人们饮食无忧,故吉。
渐卦初爻是水边,再往上当是堤坡的坡面,而坡面即为阪,故此处本字应为“阪”字,而不是“磐”。
若作“磐”字,有三点解释不通:第一,无论是堤坡还是山坡,唯一取坡面上为“磐石”之象,这种取象缺乏典型性,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第二,“磐石”之象与“饮食衎衎”之间也缺乏合理的关联。第三,即使勉强能够解释通“磐石”之象与“饮食”之间的关联,也很难与其他的几个爻辞在思想上形成一种整体的关联。
而作“阪”字,阪即为坡面,坡面是可以种庄稼的,故鸿雁飞至“阪”处时,就引起了人们对坡面之处的庄稼的注意,从而联想到年成的丰收等。这是由象比类而系之辞。象与辞、辞与辞之间有着很自然的内在联系。所以此处“阪”字才是正确的解释。
九三,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御寇。
“陆”,《说文》:“陆,高平地。”[4] 《周易集解》引虞翻曰:“高平称陆。”[1]
今本“妇孕不育”,竹书作“妇孕而……”[6],“而”字后残损,刘大钧先生怀疑竹书可能为“妇孕而不育”(第5页)[11],可从。“孕”,帛本作“绳”[5],刘大钧先生已详考“绳”字可与“孕”字通假(第5页)[11],此不赘述。
此爻处艮之上,艮为堤坡,堤坡之上即为高平之地,且可以想像,堤坡之上皆有道路通向远方,这是我们习见的现象。
此爻是说:鸿雁飞到堤坡顶上,已嫁之妇看到堤顶通向远方的道路,想起丈夫出征在外不得复还,又想起自己虽已怀孕,但因战乱生活无着,缺少营养或生活艰难,终不得生育或养育,故占得此爻有凶。但若占抵御敌寇,则有利,不为凶。
此爻之凶,乃是指占日常之事或占家运等。唯占军事、战争则“利御寇”,可获胜。为何占家运与占军事吉凶有别呢?这是由本卦和本爻辞所取之象所决定的。本爻取象为道路,由道路又联想到丈夫出征在外,既然丈夫出征在外,又处乱世,则家里生活由妇人支撑必然艰难,故凶。又此爻象征丈夫出征在外,而此卦又有渐进之意,合而言之,则乃为利御寇之爻。
六四,鸿渐于木,或得其桷,无咎。
《经典释文》:“桷:音角。翟云:方曰桷。桷,椽也。马、陆云:桷,榱也。《说文》云:秦曰榱,周谓之椽,齐鲁谓之桷。”[3] 又《说文》释“桷”:“椽方曰桷。”[4] 即屋顶上支撑瓦片的方木条或方木板。
六四爻处巽之初,前已指出,巽可作台阶、阶梯解之。堤坡或泽障继续往上还有台阶,此种地形在现实中则当是泽障之上还有丘陵也。丘陵地带往往生长着不大不小的树木,故鸿雁进到此处,当是停歇于树木之上也,故为“鸿渐于木”。有人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堤坡(泽障)处也会有树木,为何在堤坡(泽障)处不说“鸿渐于木”?我们以为,卦爻辞所取之象往往具有典型性,渐卦的初、二、三爻有更典型的象可取,故不取“木”象也,而四爻丘陵各处皆可生长树木,故此处以树木更具典型性,又四爻处巽初,巽亦为木,故四爻取“木”象。
此爻是说:(当人们看到)鸿雁停歇于树木之上,就想到有的树木可以用作建屋的木料,(战乱年月仍有栖身之所,这就很不错了,)故无咎。
这里的“桷”,在修辞学上当是起借代作用,用以代指房屋、居所。此爻亦有战乱之意,是承前爻而来,渐卦全卦是由生活安定到战乱而渐进得吉之卦。
此爻断辞为何说“无咎”而不说“吉”呢?这是一颇令人疑惑之处。我想作者之意是否是考虑到战乱已使许多人流离失所,现在得有居所只是弥补了原来之过,得有所居原本只是人的最基本的生活要求,况此爻只是说“或得其桷”,不是说得到栋梁之材,也暗示只是有居处而已,故只是“无咎”。《系辞》曰:“无咎者,善补过也。”正是此意。此处之“无咎”,或与初爻之“无咎”意义略有差别。
今本“或得其桷”,帛本作“或直其寇”[5],亦当是版本的不同。“或”,不定词,有时。“直”,当即“值”,可释为面对之意。“寇”,即寇仇。“或直其寇”,即与寇仇相面对。当见到“鸿渐于木”之时,即以木起兴,木可做成木棍作为械斗的武器,武器准备好了之后,再与寇仇相见,何咎之有?故“鸿渐于木,或直其寇,无咎”。
九五,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
《释名·释山》曰:“大阜曰陵。陵,隆也,体高隆也。”[12] 《说文》释“胜”:“任也。”[4] “妇三岁不孕”,妇人多年没有怀孕。“终莫之胜”,最终也没能怀孕。唐明邦先生主编《周易评注》释“终莫之胜”为“困难终究没能将她压倒”(第140页)[8],似亦可备一说。
前已释巽为丘陵,渐六四爻为丘陵下部,再往上,渐九五爻则当为丘陵之高处,故此爻曰“鸿渐于陵”。
此爻大意为:看到鸿雁飞到高陵之上,(在家之妇触景生情,爬上高陵,站在高陵之上,遥望远方,思念起出征远方的亲人,)丈夫出征在外已经多年,夫妻多年不得相见,故妇多年不能怀孕,最终也不可能怀孕了。虽然如此,(但老有所养倒不成问题,)所以还是吉利的。
此爻说“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既然如此,结果应该是凶,为何反说“吉”?上面释文补充老有所养有何根据?
如果我们不了解《诗经》的话,本爻辞确实是难解的。但读了《诗经》中的《鸿雁》篇,我们可能就会觉得这个爻辞还是很贴切的。《小雅·鸿雁》:“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鸿雁于飞,哀鸣嗸嗸,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鸿雁·毛序》云:“《鸿雁》,美宣王也。万民离散,不安其居,而能劳来还安,安集之,至于矜寡,无不得其所焉。”[13] 根据《毛序》的说法,当时由于社会动乱,人民流离失所,矜寡孤独生活无着,宣王就把这些人安置起来,使老有所养。据此来看,即使女主人翁未生育小孩,也是能做到老有所养的,故是吉利的。现在许多人不信《毛诗序》的说法,但就此诗内容来看,即使其不是美宣王的,但其论到战乱使“万民离散,不安其居”,而终能使万民“劳来还安,……至于矜寡,无不得其所”则是确实的。
此外,前已指出,渐卦全卦是乱中渐进而得吉之卦,因此,从象上而言,至此九五之爻这一渐进过程的高阶段,亦应是得吉之爻,而不会是凶爻。
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此爻之“陆”,与九三爻重,故诸儒多谓此“陆”字有误。朱熹《周易本义》承胡瑗、程颐之说曰:“‘陆’当作‘逵’,谓云路也。”并云作“逵”与“仪”字可叶韵。[14] 李光地《周易折中》案语则谓:“逵仪古韵实非叶也。意者‘陆’乃‘阿’字之误。阿,大陵也,进于陵则阿矣。‘仪’,古读俄,正与阿叶。”[15] 尚秉和先生则直以“陆”字为释,认为上九“在卦上,与三同,故仍‘渐于陆’。”(第299页)[16] 黄寿祺、张善文先生从之,亦认为此“陆”字“当指高山顶,比九三之‘陆’为高,在‘陵’之上”(第443页)[17]。
“仪”,朱熹《周易本义》云:“羽旄旌纛之饰也。”[14] 高亨先生曰:“盖舞具也。”(第383页)[2] 尚秉和先生释为“仪饰”(第299页)[16]。《周易评注》则释为“头饰”(第140页)[8]。据此,可释“仪”为仪饰、装饰之意。
既然渐卦九五爻为丘陵高处,则上九爻解为“云路”未尝为不通。正如渐初爻解作水边一样,此处亦为山顶与云路的交接处,故解为云路亦是可取的。但是否原本即有作“逵”字者,则不得而知。解为“阿”字,乃是陵上有陵,卦象上似未有此显示,但作为一种联想也是未尝不可的。亦可以将九五爻只看作丘陵的高处,而上九爻则是丘陵的最高处。这在象上是最直接的体现,亦不需改字即可释通。故黄寿祺、张善文先生的释读是可取的。
此爻是说:鸿雁飞至大陵高处,就像以羽毛为仪饰在舞台上起舞表演一样,这是预示御敌胜利,或庆祝胜利、庆祝太平生活的到来。所以是吉利的。
此以“陆”比况舞台,以鸿雁之“羽”比况仪饰、舞具等。这亦是典型的以象比类的思维方法。鸿雁飞至高台之上,当然就像人上到舞台之上,而鸿雁之羽正可用作舞蹈表演的装饰,这不就是欢庆与娱乐吗?故必是庆祝御敌胜利或庆祝太平生活的到来。而这也正是符合渐卦九五爻至上九爻渐进发展的逻辑的。
以上是对渐卦爻辞的解释。现在再来看渐卦卦辞。其卦辞为:
渐,女归,吉,利贞。
“归”,《说文》:“女嫁也。”“贞”:《说文》曰:“卜问也。”[4] 但依《易传》则可释为“正”或“守正。
通观全卦爻辞,本卦所论是丈夫出征在外,女子艰难持家,而最后走过艰难,过上太平生活。这也体现出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男子外出,则家内需有人操持。故《杂卦》云:“渐,女归待男行也。”金春峰先生曰:“‘待’,等待也。‘男行’,服役也。”(第5页)[3] 其实,“男行”可以解释的更宽泛一些, 即男子外出干事。男子外出干事,家内有妇人操持家务,必是吉利的。此处“利贞”似可解为占得此卦,有利于女子固守正道(妇道或本分)。将此处的“利贞”解为“利女子固守妇道”,有人可能会以为,这是将汉以后的观念强加在先秦以至周初的头上。其实不然,《周易》古经中确实有男女有别的思想,如家人卦就明确提到“利女贞”,其爻辞则更明显的体现出“妇道”与男人之不同。
一方面,此卦以女子出嫁找到归宿即为吉,这是古代男权中心主义的观念。另一方面,此卦又以男性在外出征,女性持家为吉,这又是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的体现。
由此看来,本卦卦辞与爻辞的思想基本上是一致的。但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即我们这里是以爻象和爻辞来反推卦辞,这种观点就至少应该以卦爻辞同时产生为前提。但许多人认为是先有卦辞,再有爻辞,卦爻辞并非同时产生的。若果如此,则渐卦卦辞是如何比较自然地从其卦象出发类比出来的,即其卦辞是如何与其卦象间建立起一种可理解的联系的,就成了问题。这是需要我们进一步加以研究的。
余论
对于渐卦的所有爻辞,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即为何各爻都以鸿雁来起兴?
《诗·鸿雁》郑笺云:“鸿雁知辟阴阳寒暑,兴者喻民之去无道,就有道。”[13] 这就是说,鸿雁能知时,故观鸿雁所处之所,即能知当下之时处于何种情势。金春峰先生以为,渐卦以鸿起兴,可能与渐卦主题涉及离人、需要鸿雁传书有关。(第4页)[9] 金先生此说亦是有道理的。
结语
由本文渐卦之释,可以看出,渐卦卦名是由卦象决定的,其卦爻辞与卦爻象之间也是有内在联系的,其卦爻辞确实是根据其卦爻象而系出,而且其整个卦爻辞也围绕着一个中心主题而展开。金春峰先生也认为渐卦卦爻辞的“编排是有组织的”,“是有主旨、中心的”(第4,5页)[9]。这与本文的观点不谋而合。 但金先生认为渐卦卦名“与卦形并无联系”(第5页)[9] 等说法则是不对的。
根据前文的阐述,渐卦的中心主题是关于女人出嫁到男家后,在男家生活的一种情形。这种情形不是随意选取的,而是根据当时社会生活的情形,特别是根据与卦名有关的主题卦象及其相关卦爻象自然地联想出来的。①
本文的研究亦表明,渐卦所描述的内容不仅与《诗经》中的《鸿雁》等篇描述的内容具有相似性,而且其描写手法也很相似,这表现两者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金春峰先生也已对此给予了注意(第4—5页)[9]。不仅如此,《周易》古经中,还有很多卦都可隐约看出其与《诗经》的联系。但是,关于《诗经》与《周易》的关系问题似乎并没有引起易学研究者们的足够注意。这是比较遗憾的事情。
本文对于渐卦的解读,拟在提供一种思路,或可对进一步解读《周易》古经及其产生时代问题提供某种有益的启示。
附记:本文基本观点形成于2004年初,后于2004年12月6日至8日在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出土文献研讨会”上,作者就其主要内容作了发言。本文篇幅虽短,但自2004年初起,由于个人的原因,本文的写作断断续续,迄至2006年3月才算草就。其中某些观点与金春峰先生于2004年11月出版的《〈周易〉经传梳理与郭店楚简思想新释》中的观点有类似之处,非属抄袭。本文观点的形成,主要是从对渐卦卦象的分析入手得来,而关于渐卦卦象的观点,就本人陋见,当是本文所独具。金先生《〈周易〉经传梳理与郭店楚简思想新释》是一部颇具新意之作,本人在今后的研究中,当会加以充分的吸收和利用。特此说明。
收稿日期:2006—03—21
注释:
① 有人可能会对我们关于初爻爻辞的解释提出质疑:女子初到男家哪来那么大小孩?初爻的解释是否不符合这里所谓的主题?我们的回答是:初爻虽然不一定描述的是初嫁女子自己的生活,但却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也是自己今后生养孩子以后所特别关心的问题。刚嫁到夫家就对此感兴趣、想象自己将来如何教育孩子是完全可能的。这恰恰描述了刚到夫家的女子对将来美好生活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