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环保指标设计研究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环保指标设计研究

杨宇[1]2001年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环保指标设计研究》文中指出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不完善是造成当今环境问题积重难返的主要原因之一,它忽略了资源环境价值,不能科学准确地反映经济发展对人类的真实贡献,在这种核算体系中,耗减的资源和退化的环境成为人类经济成果的一部分,在它的指导下,人们会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而不顾资源的匮乏以及环境恶化,环境问题不能解决,发展也难以持续。将资源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改革目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本文即是针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资源环境核算展开,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新设环保指标,包括状态、关系和评价指标,分别反映资源环境现状及其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以及对这种关系的评价,并进行了相应的价值核算,使其便于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中。同时以此为基础提出资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主要是新增资源环境帐户,调整GDP和国民财富指标,构建一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核算体系。

齐晔, 张凌云[2]2007年在《“绿色GDP”在干部考核中的适用性分析》文中认为本文以国家统计局和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为基础,对"绿色GDP"的技术基础以及将"绿色GDP"用于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的适宜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在理论上"绿色GDP"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和有意义的指标,但许多方面尚不成熟。用这样一个技术尚不成熟的指标来对地方政府和党政领导干部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其适宜性值得商榷。

马雪[3]2003年在《我国环境审计若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研究国内外环境审计现状入手,在借鉴国外环境审计的先进理论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环境审计若干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并立足我国国情,以政府环境审计为主,分析和总结我国环境审计面临的难点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及对我国开展环境审计的初步构想,希望能探索出一条与中国特色相结合的环境审计路子。全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 绪论。这部分对环境审计问题的提出作了一些历史性的回顾,以深刻理解环境审计产生的原因及意义。 第二部分 中外环境审计现状研究。本部分首先对国外及我国环境审计的发展概况和研究现状做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我国环境审计从国外环境审计发展中所获得的启示。 第叁部分 环境审计理论基础及框架体系。这部分首先探讨了环境审计产生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大循环成本理论、其它《环境经济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等。并指出,这些理论为界定环境审计的定义、本质、职能及内容,为确定环境审计目标、依据、评价标准及方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对环境审计的理论框架,包括:环境审计的目标、定义、内容、依据、主客体、程序与方法等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并提出笔者的一些初步看法和观点。最后,在此基础上归纳出环境审计理论的基本框架图。 第四部分 开展中国特色环境审计的探讨。本部分是论文的重点所在,以政府环境审计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我国现阶段开展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问题形成的原因、解决的对策,以及开展中国特色环境审计的思路构想。 第五部分 结论。本部分统揽全篇,指出了论文的创新之处,即相关学科理论的融入、环境审计理论基本框架的提出和环境业绩指标体系的构建等等,并对“中国式”的环境审计做以展望和总结。

李静江, 吴小荧[4]2006年在《环保指标与政府政绩考核》文中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在政府政绩考核和政府官员的选拔、任用方面过分注重经济业绩,加剧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失衡。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就必须彻底转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错误的发展观,通过改革政府政绩考核制度,把环保指标纳入政府政绩考核的指标体系,引导各级政府及主要领导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

王立和[5]2009年在《绿色贸易论—中国贸易与环境关系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贸易与环境关系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经济贸易迅猛发展对环境产生了多层面影响,贸易中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协调贸易与环境关系已成为时代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本论文研究的重点是贸易与环境关系问题及我国的发展绿色贸易有关对策探讨。第一章确立了绿色贸易的概念及内涵,包括贸易、环境、环境问题等的定义及相关内涵。第二章概括研究了发展绿色贸易的有关理论基础。第叁章重点阐释贸易与环境关系发展的基本进程、贸易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对贸易的影响、贸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第四章着重分析中国贸易中的环境问题,同时,以江苏省泰州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泰州市解决贸易中环境问题的一些对策措施。第五章着重以发展绿色贸易的条件和发展绿色贸易的理论两个纬度,从发展绿色贸易的必然性、影响绿色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等出发,提出了发展绿色贸易的基本原则。第六章着重从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叁个层面进行了针对性研究,提出了我国发展绿色贸易的相应对策。通过较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在以下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力求有所创新:第一,研究对象上,将国际贸易、国内贸易与环境关系置入一个整体进行考察,选择了与环境关系中一个典型区作为研究点,拓展了以往研究中主要以某一地域或国际贸易作为研究基点的界域。第二,研究内容上,比较系统地构建了贸易与环境关系问题的研究框架,系统研究了贸易与环境关系,进行了辩证分析;明确提出了发展绿色贸易的几个基本原则和相关对策。

岳希宇[6]2007年在《我国全面实施环境会计的障碍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工业发展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极大的危害了人们的健康,甚至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环境问题已逐渐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热点问题。环境会计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环境会计可以真实地反应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对于一国的环境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实施环境会计核算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加强我国实施环境会计的障碍和对策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践意义。本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在对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及环境会计国内外研究成果介绍的基础上,说明了我国实施环境会计的必要性。第二章对我国实施企业环境会计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我国实施环境会计的理论可行性。第叁章对国外的环境会计实践进行了介绍,这有助于后面的对策建议的提出。第四章对实施环境会计的障碍,特别是技术障碍,进行了系统分析。第五章针对目前我国企业实施环境会计存在的障碍,提出了对策。文章最后一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我国的环境会计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创新点有叁:第一,归纳概括了西方国家和中国对环境问题的会计核算理论研究的已有成果,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第二,系统分析了我国当前实施环境会计核算的障碍,这将非常有利于环境会计的实践。第叁,针对障碍提出了相应对策,特别是在技术障碍的对策中,提出了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并给出了合适的计量方法,具有一定理论意义。环境会计是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需要的产物,有其存在和发展的无限生命力。我国目前实施环境会计核算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障碍。不过,我相信通过借鉴国外环境会计的理论与实践,经过各方的不懈努力,我国完全可以制定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会计理论体系。随着企业环境会计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完善,我们就可以实现环境资源损耗和补偿的良性循环,从而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梁慧敏[7]2010年在《环境会计在我国钢铁企业的运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更准确地核算环境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披露企业的环境信息和财务信息,促进企业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会计应运而生。环境会计在我国的发展不过十几年,还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理论与实务的发展还很不完善。钢铁企业作为重污染企业,是最大的污染源之一,其对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我国还没有制定相关的环境会计准则,对企业年报是否披露环境信息未做强制性规定,钢铁企业也没有采用专门方法对环境事项进行单独核算和反映,而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在环境事项处理上又存在着诸多不足,不利于准确、合理地反映钢铁企业环境事项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也不利于准确、合理地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我国正在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行环境会计具有深远意义。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学习、总结与评价,分析了环境会计产生的理论基础—企业受托责任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这两个理论对环境会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然后,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论述了钢铁企业与环境会计的关系,并对环境会计在我国钢铁企业运用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探讨了在我国钢铁企业推行环境会计的对策和建议,认为政府应完善环境立法体系,制定环境会计准则,有机融合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企业则应加快推进环境会计的核算,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期促进钢铁企业环境会计核算与披露体系的建立,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环境效益,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李国柱[8]2007年在《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计量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也许在历史上绝无仅有。英国用了差不多整个19世纪才使人均收入增长了2.5倍,美国在1870-1930年的60年间收入增加了3.5倍,日本在1950-1970年增长了6倍,而中国却比它们都快。自从1979年摆脱了经济孤立后,中国的收入增长了7倍。但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支付了昂贵的资源环境代价。“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增长方式,使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20多年来集中出现,呈现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未来13年我国人口将继续增加,经济总量将比2000年再翻两番,资源、能源消耗持续增长,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2003年以来污染物排放出现大幅度反弹,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再度成为关注的焦点,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对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进行深度探讨的时机。本文的选题正是基于上述思考,所要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经济增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受分析材料和时间的限制,本文将着重讨论以下问题:①中国目前的环境状况;②经济增长与环境关系状况的总体分析;③经济增长要素对环境的影响分析;④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⑤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协调性分析;⑥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尤其注重计量经济方法的运用。本文的主要结论为:1.在对中国环境现状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对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关系状况进行了总体分析,从理论上证明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并不是一种必然的规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依赖于特定的假定,经济增长和环境之间是一种复杂的关系。在经验研究上,时间序列检验的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和叁大污染物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即使存在协整关系,这种关系也不是倒U形的;以二氧化硫作为污染指标的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也印证了这一结论。2.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分解模型,得出影响一国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水平的因素主要有经济规模、经济结构、技术进步、制度(包括市场化、对外开放等)等。根据中国数据的经验研究表明:经济规模的扩大增加了污染物排放,这对叁种污染物都是成立的;结构效应基本为负,但在某些年份出现了正值。对叁种污染物来讲,整体上结构效应的数值较小;技术进步效应对各种污染物的影响不同。在大部分年份,技术进步效应使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减少,但使工业废气排放量增加。市场化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但速度较慢,这可能和我国经济转轨的渐进式方式有关;市场经济自身的发展会通过市场需求的升级变化及市场机制的完善等内生出提高企业参与环境保护的动力和能力,市场化与环境保护是有可能形成良性循环的。对外贸易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但在中国存在污染避难所的证据。这不论是在全国范围,还是叁大区域都是成立的。3.环境污染具有门槛效应,即当环境污染水平超出这个门槛时,平衡增长率大于零,当环境污染水平小于这个门槛时,平衡增长率小于零。环境污染会造成经济损失,但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难以实现对环境污染经济损失的完整计量。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取决于边际产出正效应和边际效用负效应的对比,就五类环境指标而言,除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外,其他四个指标整个分析期的总响应累计值均为正数,即经济增长增加了这四种污染物的排放。而各类污染指标对GDP的影响可以分成两类:工业废水和二氧化硫为一类,它们的冲击对GDP产生了正的影响。工业粉尘、烟尘、工业固体废物为一类,它们的冲击对GDP产生了负的影响。4.目前还不存在完善的得到一致认可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测度模型,各种模型均存在一定缺点。基于叁种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熵变方程法解释力较差,而灰色关联度模型就样本数据来说效果最好。基于灰色关联度模型的预测表明,十一五期间,除2008年外,中国的经济与环境协调情况是不乐观的。5.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应从四方面着手,首先,应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包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落实环境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其次,调整经济发展政策、促进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包括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速经济结构调整、依靠科技创新加强环境保护、实行可持续发展的对外开放政策等。第叁,严肃法制、加强环境执法能力建设。最后,动员社会力量保护环境。包括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工作、实行环境信息公开、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李丁丁[9]2011年在《火电企业的环境会计核算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把环境资源纳入到经济核算系统中,成为环境会计的核算对象,是自然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火电企业作为重要的环境污染源之一,在会计核算中必须考虑环境因素,且有责任向政府、投资者、公众等利益相关者披露企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这一动因使得在火电企业中进行环境会计核算变得刻不容缓。然而我国环境会计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环境会计理论不成熟,实务操作性差,缺乏科学的计量方法,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更谈不上构建出完整的环境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基于此,本文借鉴了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基于环境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构建了适用于我国火电企业的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包括基本假设和原则,环境要素的确认、计量和会计处理,形成环境会计报表的整个过程。其中,在环境要素的确认中,本文提出了确认标准。环境要素的计量是本文的重点内容。本文结合火电企业的实际,比较分析了现有的计量方法,尝试找出了适合火电企业环境要素的计量方法,统一的计量方法有利于环境会计核算的实施。另外,本文提出编制独立的环境会计报表来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形成了环境资产负债表和环境利润表。然后选用BJR发电厂的二氧化碳捕捉工程的实际数据,在实务操作层验证了该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在此基础上对火电企业中实施环境会计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促进我国环境会计的应用。

陈玉新[10]2010年在《我国绿色政绩考评制度构想》文中指出环境保护既是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又是公众维护自身权益的必然要求。而任何目标的达成,必须用科学的制度来支撑和维系。以领导干部的绿色政绩考评为研究对象,围绕我国绿色政绩考评制度的创建与完善进行分析与论证,从而为开展绿色政绩考评工作夯实理论基础,提高领导干部对环保工作的重视,对于改善环境质量、节约资源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绿色政绩是领导干部在环境保护管理活动中的结果、效益及其管理工作的效率、效能,是领导干部在行使其环保职责、实现政策与法律制定者意志的过程中体现出的管理能力。绿色政绩考评以公共管理学、行政法学、环境法学理论为依据。近年来,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在绿色政绩考评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有益的成果与经验。但是,在我国全面建立绿色政绩考评制度,还存在认识层面、法制层面和操作层面的诸多障碍。在认识层面,主要障碍是公众环境权意识的淡薄和环境理性的普遍缺失。而在法制层面,立法方面存在着立法层次低、确定性不强、法制化程度不高、配套立法欠缺等问题,司法方面则存在着原告缺位严重、多种环境权益得不到行政救济以及行政主体利益机制不统一、被告多为“影子被告”的问题,执法方面也存在着执法不严、行政不作为与基层执法能力不足的问题。至于操作层面,现行的诸多考评模型仍然不够科学,考评主体与考评对象的设置也不尽合理。在应然的层面上,我国绿色政绩考评制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第一,绿色政绩考评制度必须是法制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应为统一、科学、权威的法律所规范。第二,绿色政绩考评的主体必须是多元化的,各考评主体不但各有其恰当的位置且相互协调。第叁,绿色政绩考评的对象也必须是多层次的,不但包括市、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镇)叁级的党政主要领导还应该包括分管环保工作的以及落实具体环保工作的其他部门的党政主要领导。第四,绿色政绩考评的模型必须是科学的,应在合理确定社会经济绿色指数、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环境建设指数和环境管理指数的各自权重后根据《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确定不同环保形势地区的考评模型。第五,绿色政绩考评的监督必须是全面的,不但应建立考评申诉制度和考评工作责任制度以维持内部监督,还应扩大环境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范围,改变我国现行的行政主体理论,建立检察机关提起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以保障外部监督。

参考文献:

[1].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环保指标设计研究[D]. 杨宇. 西南农业大学. 2001

[2]. “绿色GDP”在干部考核中的适用性分析[J]. 齐晔, 张凌云. 中国行政管理. 2007

[3]. 我国环境审计若干问题研究[D]. 马雪. 沈阳工业大学. 2003

[4]. 环保指标与政府政绩考核[J]. 李静江, 吴小荧.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6

[5]. 绿色贸易论—中国贸易与环境关系问题研究[D]. 王立和. 南京林业大学. 2009

[6]. 我国全面实施环境会计的障碍与对策研究[D]. 岳希宇. 武汉理工大学. 2007

[7]. 环境会计在我国钢铁企业的运用研究[D]. 梁慧敏. 湖南大学. 2010

[8]. 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计量分析[D]. 李国柱. 辽宁大学. 2007

[9]. 火电企业的环境会计核算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D]. 李丁丁. 北京交通大学. 2011

[10]. 我国绿色政绩考评制度构想[D]. 陈玉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环保指标设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