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案例教学,构建高效心理课堂论文_刘艳菊

注重案例教学,构建高效心理课堂论文_刘艳菊

潍坊学院 山东 潍坊 201061

摘 要:心理学教学的出现,为国家的青少年心理发展提供了健康基础,能够促进它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较强的心理素质。对学生实施心理学教学是适应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将案例教学方法进行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案例教学 心理学教学 策略探究

案例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该特殊的情境进行讨论,从而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21世纪是心理学的世纪,在心理学作用越来越凸显的当代社会,了解心理活动的过程、个性心理特征与规律,有利于个体在自知的同时知人,促进自身更好更快的健康成长,这是和谐社会形成的前提。

一、案例教学法在心理学教学中的必要性分析

1.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

心理学专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学习是自主与自由选择的行为,与学习者潜能等产生直接联系。而心理学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方法,可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寻找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内容深处激发其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体验环境,指导其更好地对心理学知识进行观察与分析,激发其自主探究欲望。心理学知识具有抽象性特点,学生难以全面掌握理论知识,无法保证其学习效果。教师在应用案例教学法之后,可以更好地对各类现象进行分析,明确基本规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转变传统的被动教育模式。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之后,还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使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根据自身兴趣与需求等,对各类知识进行分析与理解,增强学习效果。构建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并非在于教师对其进行知识的讲解,而是在外力的影响之下通过原有知识对新知识进行获取,以便于自主掌握各类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转变其机械性的记忆方式,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将案例中的现象与现有知识联系在一起,寻找问题的解决方式与思路。

3.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心理学教学工作中,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行为特点与心理需求进行分析,在此期间,还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行为与心理表现等对各类知识进行分析,提升其自我调控能力。在传统灌输方式教学工作中,学生只能掌握基础知识,不能形成综合规律的认知能力,难以对问题进行灵活的处理,导致学生长远发展受到抑制性影响。然而,教师应用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工作,可以指导学生对案例内容进行分析,明确心理学知识特点与行为规律,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应对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在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1.根据教学实际收集资料。

要想案例教学法被有效的应用和实施,首先需要教师和学生对教学资料和案例进行收集,丰富教学资源,为教学的顺利实施打下知识基础。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获得足够的案例资料,需要从相应途径进行下手。需要通过利用教材提供的案例进行讲解,可以是通过多媒体的途径进行获取,这样的多媒体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跟进时代的步伐,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效率的有效提升。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将近些年频繁发生的一些青少年犯罪案件根据最新消息进行讲解。这样的案例,一方面符合案例教学的设计需求,保持应有的实效性和热点;另一方面,这样的案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搜寻资料,设计案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合理引入教学案例。

在进行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将案例进行引入的过程中,要注意与所讲的内容相符合,具体的引入手段,可以采取直接引入法进行,给学生直观的视觉体验;也可以是让学生进行引入,这样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做好事前准备,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引入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进行具体的选择,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在进行引入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对接下来的教学过程进行考虑,对学生的讨论方式进行引入,为提问问题进行设计,对课程时间合理安排,促进课堂被顺利实施。

3.有效展开小组讨论。

实行案例教学,要实现以学生对课堂主体的教学目标。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引入案例之后实行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针对案例,展开具体的讨论,通过合作学习探究。了解知识的具体含义,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促进自身的发展,将问题进行具体解决。例如:教师可以在讲解“表情反应心理变化”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在课程开始前,对课程进行详细的设计,将具体案例进行引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现一些表情图片,让学生进行小组谈论,让学生研究具体的心理变化。通过讨论得出结果,教师给予正确的分析,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增加学生对心理变化的认知,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4.树立正确观念。

在心理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树立正确观念,全面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确保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凸显其课堂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同时,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心理素养,增强其心理知识的分析能力,促进学生良好进步与发展,加大管理力度,以便于完成相关教学任务。在此期间,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总之,通过案例教学法在心理学教学中进行运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积极地加入到教学活动中,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实现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兆祥 案例教学法在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求知导刊,2016,(01)。

[2]石华 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效果[J].才智,2015,(25)。

[3]李静 案例教学法在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发现(教育版),2016,(07)。

论文作者:刘艳菊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3月总第13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2

标签:;  ;  ;  ;  ;  ;  ;  ;  

注重案例教学,构建高效心理课堂论文_刘艳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