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企业两种资本制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_商业论文

商业企业两种资本制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_商业论文

商业企业两大资本系统理论与实践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大论文,资本论文,理论论文,商业论文,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武汉中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近十年来,通过企业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两大系统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找到了市场经济的“感觉”,初步尝到了资本营运的甜头。公司已由过去单一的百货零售业,逐步发展成为以百货零售业为主,涉足地产、贸易、广告、制帽、制衣、进出口、物业管理、连锁仓储超市、旧货交易、酒精专卖的大型股份制企业集团。企业经营效益一年一个新台阶,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丰硕成果,是全国唯一一家精神文明“双十佳”单位(公司鞋帽商场营业员郭和平被评为全国十佳职业道德标兵,中百集团公司荣获全国十佳职业道德先进集体)。

一、对商业企业两大资本系统理论的探索

商业企业两大资本系统是对商业企业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的划类,是指商业企业全部人力、物产、金融资本和企业商誉、品牌(金字招牌、服务品牌)、公众形象、企业文化、群体素质、先进人物、职业道德、职业修养等方面的总和。商业企业两大资本系统营运效果的好坏,决定着商业企业的生存、发展的命运,而资本营运的成效,又取决于企业对两大资本系统理论认识的深浅。这是我们武汉中百集团近十年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得出的结论。

1.“初级阶段”对商业资本理论的误解

1988年以前,我们对“资本”的认识尚处于“初级阶段”。即由于长期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人们将“资本”看成是血淋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产物,视其为腐朽、没落的槽粕,甚至为洪水猛兽,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企业不应有“资本”这个概念,更谈不上企业的资本营运,企业仅限于单一的商品经营。

2.“中级阶段”对商业企业资本理论片面、狭隘的理解

1988年以后的一段时期,我们中百集团在企业资本营运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但那只是在一种片面、狭隘的资本营运理论的指导下的实践。我们认识到,商业企业的资本除了以货币形态表现的企业资金外,它还包括大量的人力资源、物产资源和一切有价证券,而且后者的潜力远远要大于前者。实践中我们开始注重人力资源的运用、开发,更注重资产的经营,特别是存量资本的运作。但这实际上只认识到了企业的两大资本系统中的有形资本。

3.“高级阶段”对商业企业资本理论全面系统的认识。

所谓“高级阶段”实际上指我们真正对企业的资本开始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清醒认识。近几年来的资本营运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商业企业的资本营运是一个科学的、全面的系统工程,这个大系统工程中,包括企业的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两个子系统。二者间构成一个互有衔接,依次递进的互动体系。前者主要包括商业企业的人力、物产、资金及有价证券;后者指企业的商誉、品牌、公众形象、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群体素质、先进人物、职业道德、职业修养等方面。

对于一个资本营运者来说,仅最大限度的策划出有形资本营运,使企业发展得以“聚变”,仍称不上是一个十全十美的资本营运家。只有将企业有形资本充分高效的运作起来的同时,还能成功的全面策划企业无形资本的营运,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企业无形资本的潜能,并将两大资本系统互相衔接、联动,才可能使企业经营由“聚变”到“裂变”,保证企业持续高效的发展。

二、对商业企业两大资本系统营运的实践

1.抓住有形资本系统重点,最大限度盘活存量资本。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我们对企业的资本、资本营运有了由浅到深、由表入里的了解、认识,并发现企业的资本营运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和潜力。象我们中心百货这样的老字号,蕴藏着巨大的人力、物产等过剩存量资本,只要将其充分、合理的运作,就能在不注入新的资本情况下,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使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

1988年,企业投资1,400万元,将1985年兼并后一直作为公司办公场所的原华华旅社与老商场连通后改为营业场所,并进行整体改造装修,使商场经营面积翻了一倍,盘活了存量资产。接着又将跨行业兼并的武汉五金彩印制品厂的400名员工,经过岗前培训,严格考试, 让合格者充实到新建的商场一线,将原五金彩印制品厂所有设备处理变现,并把原厂房改建为仓库和职工培训中心,退掉外租的仓库和办学用教室。仅此两项,一年节省仓租和培训费几十万元。由于我们充分合理的盘活了存量资本,才使中心百货集团公司经受住了1988年抢购风后市场较长时间疲软的考验,在全市乃至全国同行效益全面下滑的情况下,武汉中百集团公司几乎一枝独秀,1989年销售额和利润增幅均在90%以上。

2.全面启动企业有形资本营运系统,加速创建大型商业集团。

随着对企业资本营运理论和实践认识的深化,我们体会到,所谓资本营运,不是过去那种单一的商品经营,也不同于简单的资产经营,而是企业通过具体的产业形态,将自身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的优势,不断地与其它企业部门的资本进行流动与重组,以达到本企业原有资本不断增值这一最终目的的运作行为。为此,我们采取了如下具体做法:

①股票成功上市,盘活一个中百集团。

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我们集团公司与台湾丰群投资公司合资组建“武汉来来中心百货”股份有限公司。这是国务院正式批准的全国第16家零售合资企业,是除沿海城市和北京地区以外,内地第一家零售合资企业。但中央和地方政府只能给公司一纸合资批文,资金完全靠企业自筹。当时公司正处于最艰难的时期:第二期扩建工程投入大(超预算投入上亿元),工期长(超工期一倍),当时实际营业面积相对缩小,加上市场竞争激烈,公司面临资金、人才极度短缺,干部职工情绪低落,生存都难以维持的境况,自筹资金上合资项目,谈何容易。要在过去,恐怕除了等政府给政策外,唯一出路就是找银行贷款。现在,我们学会了找市场“贷款”的方法——全力以赴地争取股票上市。

公司上到董事长总经理,下到每个普通员工,都为此作出了超常规的努力。武汉中百集团公司股票于1997年5月29日在深圳成功上市, 公司共募集资金2.3亿元。至此。 公司才具备了合资和全面实施资本营运的条件和实力。

②实现多元化经营,发挥集团公司综合优势。

首先,努力将物产优势转化为资金优势。为此,我们将筹措资金的方向瞄准在进一步盘活存量资本上。1997年公司将三个面积小、经营不够理想的门面整体出租后,由过去保本或微亏经营,变为一年一百多万元的纯利收入;将公司小车库整体出租后,一年也有50多万元的收入。

其次,努力将资金优势转化为效益优势。公司资金相对充裕后,在选择投资项目上比过去更慎重。无论是业态上的选择,还是市口的选择,尽量做到投资风险小、见效快。如今年初,公司确立了在市内开设3 —5家新型零售业态——大型连锁仓储超市, 一个是利用原有兼并企业的厂房、空地改制而成;一个是将今年刚收购的武汉冷柜三厂就地重建;一个是与他人联营(对方出地皮,我们出资金)合建。其中两个超市分别将于今年6月和8月相继开业。新型业态的发展,将是集团公司希望所在。

第三、努力将“本土”优势转化为“规模”优势。今年,为了加速创建大型商业集团, 加大资本营运力度, 公司分别投资2000 万元和3000万元控股武汉车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新华商业集团有限公司,并开始按照“中百”模式对其进行“同化”,在输入资本的同时也输入“中百”的经营理念、服务宗旨和管理模式。

第四、努力将传统商业优势转化为多元化整体优势。今年集团公司分别组建了物业管理公司、进出口公司,改制了过去的中琦贸易公司和国家级湖北中兴旧货交易市场;拟投资200 多万元到公司下属中华老字号武汉盛锡福帽业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全面技改,使集团公司逐步形成一业为主、多业化发展的大集团格局。

3.健全企业无形资本运行体系,发挥其生产力的连动作用。

企业的无形资本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而以知识或智慧形态存在的重要经济资源,它是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某种权力、特权或优势的资本。这种资本应用于企业中,可创造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辉煌成就不断证明,企业无形资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应用和渗透,使其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有人说,缺乏无形资本的生产力不是完整的生产力,实践使我们体会到:缺乏无形资本的连动营运,资本营运的效果不会是最佳的营运,很难产生裂变效应。

武汉中百集团公司无形资本大家族中,含金量最多的是:优质服务老传统,老字号金字招牌,企业职业道德建设。

优质服务老传统主要体现在从五十年代至今,企业每个年代都有全国十佳职业道德标兵——郭和平式的优质服务代表人物。

“中华老字号”的金字招牌,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形资本。1997年底,我们利用建店60周年之际,成功策划了一次“顾客凭三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不同时期的购物凭证,到中心百货领取0.5倍到50 倍的现金回报(按发票金额)感恩”活动,然后特邀最具代表性的顾客座谈,倾听合理化建议。这不仅缩小了商家与顾客的距离,营造出社会主义人和人、企业与客户亲密无间的关系,而且创造了一大批潜在消费者。

职业道德建设是我们无形资本营运最成功之举。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武汉中百集团公司是我国商业战线职业道德教育的发源地。从八十年代初至今已坚持近二十个年头,我们始终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作为企业文化建设和优质服务的重要内容,作为培训和培养全体员工爱岗敬业思想、激发员工内心优质服务信念的重要方法,作为在企业与职工、职工与顾客中建立广泛的“经济道德信任带”的重要手段,探索出了一条以美好企业形象吸引顾客、以良好企业商誉增强服务、以优质服务战略赢得市场的成功之路。主要作法:一是将企业职业道德建设与时代要求合拍;二是将职业道德建设与企业管理合台;三是将职业道德建设与提高员工素质合辙;四是将职业道德建设与企业效益增长合脉。

比如,我们在实施企业兼并、收购时,在盘活原有企业有形资本的同时,还将武汉中百集团半个世纪所形成的服务宗旨、企业精神、职业道德、服务特色、经营理念等汇编成文字和电视教材,作为培训转岗职工和新进员工上岗前的必修课,再通过他们将这些传播给广大公众,树立企业良好的公众形象和良好的商誉,使之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

标签:;  ;  

商业企业两种资本制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_商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