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中的质量控制措施研究论文_张旺, 茹金玲

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中的质量控制措施研究论文_张旺, 茹金玲

1安徽省毫州市人民医院输血科 236800;2 亳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236800

【摘 要】目的:分析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中的质量控制措施。方法:将本院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之间收集的申请输血患者的400份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于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中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改进和优化,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2014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未使用改进的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控制的400份标本的临床结果。结果:实施质量控制前,血型实验室输血试验中出现假阳性14例和假阴性11例,出现1例职业暴露;实施改进质量控制措施之后,出现假阳性2例和假阴性2例,未见输血安全事故及职业暴露问题。前后试验的假阳性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中应用优质可行的质量控制措施对于减少试验假阳性结果,提高输血质量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控制措施

输血是临床救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手段,是保证危重患者生命安全不可缺少的措施。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输血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血源性制品和生物技术制品均具产生很高的应用价值。但是人类血液中的成分非常复杂,受血者在数学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种不良反应【1】,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对其生命健康构成威胁。因此,提高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工作有其必要性。本文主要分析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中的质量控制措施,获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之间收集的申请输血患者的400份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男性219例、女性181例;年龄在16-72岁之间,平均(42.6±8.1)岁;其中有妊娠史的患者182例、有输血史的患者38例。对比2014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未使用改进的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控制的400份标本的临床结果,男性208例、女性192例;年龄在17-74岁之间,平均(43.1±8.5)岁;其中有妊娠史的患者179例、有输血史的患者41例。使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本组患者均使用微柱凝胶试验配血系统进行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常规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流程》中的标准进行配血检验操作【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014年1月-2014年12月的标本采取一般的质量控制手段;2015年1月-2015年12月之间的标本采用改进的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控制措施干预,具体方法有包括输血检验中的质量控制、血液标本检验中的质量控制、血型鉴定中的质量控制以及交叉配血的质量控制。

1.4数据处理

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P<0.05代表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质量控制前的400份标本中,血型实验室输血试验中出现假阳性14例(3.50%)和假阴性11例(2.75%),出现1例职业暴露,职业暴露发生率为0.5%;实施改进质量控制措施之后出现假阳性2例(0.5%)和假阴性2例(0.5%),未见输血安全事故及职业暴露问题。对比实施改进质量控制措施前后的试验的假阳性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输血是临床救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其过程的安全性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输血前标本的核对、血型鉴定、试剂的之间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到用血的安全【3】,因此,做好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控制非常重要。本院在2015年实施改进之后的质量控制措施,首先做好输血检验中的质量控制,输血之前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测,了解是否有潜在传染源的患者,避免感染出现【4】;第二是血液标本检验的质量控制,做好信息核对,标本采集后短时间内进行检验,避免溶血的发生;第三是血型鉴定中的质量控制,鉴定的流程必须严格按照规程进行,针对存在肝脏疾病的患者采用洗涤红细胞鉴定【5】;制定针对Rh以及其他血型系统的患者制定可行的检测流程,出现不合等现象之后应当全部重新试验;最后是交叉配血试验的质量控制,针对可能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现象,做好标本抗凝、温度与环境的控制以及患者病史的监测,针对抗体阳性的患者额做好特异性鉴定,提前配血。本文中,通过应用改进的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控制措施,获得良好的临床成效,值得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闵望先.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探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0):141.

[2] 段惠玲,李忠俊,秦艳等.重庆市医院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4,27(9):949-952.

[3] 郭路生,蒋召志,任晓玲等.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及安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8):189-190.

[4] 吴玉清,周洪,于琦等.2011年青岛市医疗机构输血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3,26(6):566-568.

[5] 郑凌,刘毅,吴敏慧等.3年全国血型血清学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2010,23(5):621-623.

论文作者:张旺, 茹金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5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6

标签:;  ;  ;  ;  ;  ;  ;  ;  

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中的质量控制措施研究论文_张旺, 茹金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